閱讀《積極想像》:心靈之外,最容易被忽視的「身體意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身體意象產生的第一步:關注身體 身體便會人格化

最近開始閱讀《積極想像》一書,這是由義大利的心理分析師瑪塔提巴迪(Marta Tibaldi)所撰寫的書籍,用來討論榮格的「積極想像」的心理療癒的概念。過去在談積極想像時,大部分人多是談用清醒夢、藝術創作等的方式來與無意識對話。然而在這本書中,有一章專門提到「身體意象」,引起了我的興趣。

講身體的這一章在說,一般心理分析或治療,多比較著重在治療師和客人的對話,很少接觸到身體的層面。但身體其實藏了很多無意識的意象,然後身體的感受、疼痛、疾病,他都可以是一個象徵。榮格說,當你關注你的情緒時,你的情緒就會人格化、擬人化,然後你就可以跟情緒背後的無意識開始對話。其實身體也是一樣,你關注你的身體時,身體就會被人格化、擬人化,背後的無意識意象也就會被帶出來。所以書中有提到幾個透過身體引出心理意象的治療案例,我都覺得還蠻有趣的。

身體是無意識的堆壘

以前宗教所上身體修煉的課時,很常出現的概念是「宗教化的身體」、「歷史化的身體」,意思是,例如佛教徒依照佛教文化修煉自己的身體,也許是打禪、也許是行住坐臥等,身體的一舉一動都被灌入佛教的文化,人的身體就像一個載體,承載了佛教的歷史與文化。

然而,這是在宗教研究所學的概念,他太知識、太學術了。對於普羅老百姓,他其實不太講歷史的,甚至沒意識到文化。一個拜媽祖的婦女,他不會去管媽祖的正史為何,不太會去管眾多媽祖廟的競爭。他求的,就是希望媽祖能靈驗,能保佑自己和家庭。

當身體做瑜珈時,其實身體就被注入印度教、佛教的文化與歷史了Photo by Elina Fairytale on Pexels.com

當身體做瑜珈時,其實身體就被注入印度教、佛教的文化與歷史了Photo by Elina Fairytale on Pexels.com

一般人的身體,其實是很本能的,做自己快樂的事,求對自己有裨益的事。一般人的身體,因此是很無意識的。我們的身體堆積了各種習慣,這些習慣都是無意識。你年紀越大,你身體堆壘的無意識就越厚重,你也就越難改變他。

很有趣的是,年輕人跟年長的人在講話、溝通時,那就像是用意識在和無意識對話。我們會很習慣用意識層面的是非對錯來和老人家說話。然而老人家已經他的身心已經累積太多無意識了,即便老人家從前可能也會思考,但到了某個程度後,那些思考內容也會變成無意識。於是我們發現,和長輩會很難對話,無意識需要的是情感、甚至直覺的回應。

不是規範訓練身體 是與身體和平共處

面對心理的受傷也是一樣,一般人很習慣會想用意識的控制力,來處理無意識撩起的情緒。《積極想像》一書和一般心理書籍一樣,關注更多在這一個層面。

在面對夢境、處理心理意象時,用意識去強碰,有時會讓無意識更隱晦、更壓抑,屆時可能會用更可怕駭人的意象報復回來。在《積極想像》書中,作者說有時患者會有解離的狀況,為了生存,必須讓理性自情緒中解離。有的時候是,你的身體藏了某些受傷的意象,而你的意識並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所以「積極想像」的技法在療癒身體意象的層面上,就不是那種「你應該怎樣」、「你不應該怎樣」的身體與心理的規訓,而是透過一些技法喚起身體的意象,然後再和那些意象對話(不是規訓控制,是互動與對話)。

例如書中有一個簡明但有趣的例子,是一個患者在諮商時經常感覺身體緊繃,透過引導他從身體中感受到水的意象,於是他開始跟水對話。水跟他說他不想被關在容器裡,他則回水,說若沒水煮麵的話他會餓死。後來患者他答應,不會長時間把水禁錮起來,只要煮完東西就讓他自由,而水也答應患者的請求了。

這是一個有點無厘頭、但簡單可愛的例子,透過專注身體,引出身體的意象,並以積極想像與之對話的案例。

在身心靈的領域裡,大部分的人都將焦點關注在心與靈的層面上,身體相對是較為被忽略的層面。近幾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在身體層次。希望這方面的知識與技術能越來越蓬勃發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七的沙龍
27會員
87內容數
洪七 隨意系部落客
洪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5
我們真的可能光靠內心有夢,用想的,就將夢想實現嗎? 這太不現實了,對不對?更多時候,其實是一堆一些奇想積在腦中,想法一直是想法,沒辦法落地。等過了一段時間,那些擱置在腦中的念頭就一個個沉入潛意識裡堆灰塵了。那麼,這些標榜靠書寫改變人生的書籍,他真正的意義為何?
Thumbnail
2024/09/15
我們真的可能光靠內心有夢,用想的,就將夢想實現嗎? 這太不現實了,對不對?更多時候,其實是一堆一些奇想積在腦中,想法一直是想法,沒辦法落地。等過了一段時間,那些擱置在腦中的念頭就一個個沉入潛意識裡堆灰塵了。那麼,這些標榜靠書寫改變人生的書籍,他真正的意義為何?
Thumbnail
2024/04/06
這場展覽揭開了藝術治療的面紗,四位創作者透過畫布,將他們與自傷、自殺意念、自殺企圖等黑暗掙扎歷程化為色彩。
Thumbnail
2024/04/06
這場展覽揭開了藝術治療的面紗,四位創作者透過畫布,將他們與自傷、自殺意念、自殺企圖等黑暗掙扎歷程化為色彩。
Thumbnail
2024/03/14
當我們用籠統的詞彙描述自己的困境時,我們其實是陷自己於混沌之中。在一片混沌中,我們根本無法知道要如何面對自己的問題。唯有將自己的處境描繪得清楚,才有進一步療癒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4/03/14
當我們用籠統的詞彙描述自己的困境時,我們其實是陷自己於混沌之中。在一片混沌中,我們根本無法知道要如何面對自己的問題。唯有將自己的處境描繪得清楚,才有進一步療癒的可能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原來,我們可以和身體對話啊! 身體是一個由許多高智慧體組成的超級生物電腦,當我們不了解身體的時候,可能還會覺得身體怎麼這麼不如己意,有很多時候還會強迫身體配合自己的想法行事。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停下來聽一聽身體(與自己的身體在一起),將會有奇妙的心靈提示與發現。學習耐心並溫柔以待,可以大大改變我們的
Thumbnail
原來,我們可以和身體對話啊! 身體是一個由許多高智慧體組成的超級生物電腦,當我們不了解身體的時候,可能還會覺得身體怎麼這麼不如己意,有很多時候還會強迫身體配合自己的想法行事。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停下來聽一聽身體(與自己的身體在一起),將會有奇妙的心靈提示與發現。學習耐心並溫柔以待,可以大大改變我們的
Thumbnail
《身體的祕密語言:療癒致病的情感、心理與能量根源The Secret Language of Your Body》 📖 書摘: 身體是一個回饋系統,每個部位都會根據該部位的功能,貯存特定的情感、想法、回憶、能量和經驗。 例如負責開創與抓取的手,若感到僵硬和緊繃,可能顯示你不再相信自己擁有自由的創造
Thumbnail
《身體的祕密語言:療癒致病的情感、心理與能量根源The Secret Language of Your Body》 📖 書摘: 身體是一個回饋系統,每個部位都會根據該部位的功能,貯存特定的情感、想法、回憶、能量和經驗。 例如負責開創與抓取的手,若感到僵硬和緊繃,可能顯示你不再相信自己擁有自由的創造
Thumbnail
《與身體對話,就是與神對話-潜在意識3.0》 📖人體器官是全宇宙最強的電腦! 傾聽器官傳達的潛意識訊息, 就能發揮未知的力量,大大改變你的人生。 📝身心靈的書籍分類裡,關於身體、情緒類的書籍我收藏了很多本,雖然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獨一無二不能一概而論,每本書的內容都是參考而不是絕對,但這本書的內容我
Thumbnail
《與身體對話,就是與神對話-潜在意識3.0》 📖人體器官是全宇宙最強的電腦! 傾聽器官傳達的潛意識訊息, 就能發揮未知的力量,大大改變你的人生。 📝身心靈的書籍分類裡,關於身體、情緒類的書籍我收藏了很多本,雖然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獨一無二不能一概而論,每本書的內容都是參考而不是絕對,但這本書的內容我
Thumbnail
我願意被我自己看見   這句話說明了動勢這個舞蹈治療的方法中前半段發生的事,其中帶著深深的允許和接納,而在看見了以後,轉化和療癒得以開展。
Thumbnail
我願意被我自己看見   這句話說明了動勢這個舞蹈治療的方法中前半段發生的事,其中帶著深深的允許和接納,而在看見了以後,轉化和療癒得以開展。
Thumbnail
【書名】與身體對話,就是與神對話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 2021/9 【作者】藤堂博美 【共鳴句子】 l 當我們的潛意識升級之後,器官呈現的音色及顏色就會在一瞬間改變 (p.28) l 喜好的改變會開啟新的可能性,讓人進入另一個平行空間 (p.187) 【共鳴心得】
Thumbnail
【書名】與身體對話,就是與神對話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 2021/9 【作者】藤堂博美 【共鳴句子】 l 當我們的潛意識升級之後,器官呈現的音色及顏色就會在一瞬間改變 (p.28) l 喜好的改變會開啟新的可能性,讓人進入另一個平行空間 (p.187) 【共鳴心得】
Thumbnail
身體是個容器,當人們能感覺到容器時,情緒和感覺就不會因為包含其中而感到不知所措。 在這裡我會介紹簡單幾種提升覺察身體意識的方法,重新與身體接上線,開發身體容器,讓身體成為您的日常資源。 1. 自我擁抱 2. 追蹤感官感受 3. 定位 4. 根植大地 5. 滴定 6. 擺盪
Thumbnail
身體是個容器,當人們能感覺到容器時,情緒和感覺就不會因為包含其中而感到不知所措。 在這裡我會介紹簡單幾種提升覺察身體意識的方法,重新與身體接上線,開發身體容器,讓身體成為您的日常資源。 1. 自我擁抱 2. 追蹤感官感受 3. 定位 4. 根植大地 5. 滴定 6. 擺盪
Thumbnail
先從一個故事開始,之前我有開過幾次的分享會,主題叫做聆聽身體的聲音,是由我昨天分享的精油,當作起點去找到感覺身體。 那時候的我,對身心學只是聽過,還沒有真的入手去學,所以多數時候是透過靜下來對身體的觀察,去找到身體想要表達的訊息,近一步的透過對精油的認識,
Thumbnail
先從一個故事開始,之前我有開過幾次的分享會,主題叫做聆聽身體的聲音,是由我昨天分享的精油,當作起點去找到感覺身體。 那時候的我,對身心學只是聽過,還沒有真的入手去學,所以多數時候是透過靜下來對身體的觀察,去找到身體想要表達的訊息,近一步的透過對精油的認識,
Thumbnail
所謂的無意識不只是傳統想像的,是潛伏在我們的內在。應對外在世界的那些陌生的事物,其實和我們面對心靈的無意識是類似的,都是面對一個外在於自我意識的他者。而積極想像這時的角色,就是協助你怎麼透過技巧去和他者溝通對話,並反過來認識自己。
Thumbnail
所謂的無意識不只是傳統想像的,是潛伏在我們的內在。應對外在世界的那些陌生的事物,其實和我們面對心靈的無意識是類似的,都是面對一個外在於自我意識的他者。而積極想像這時的角色,就是協助你怎麼透過技巧去和他者溝通對話,並反過來認識自己。
Thumbnail
身體意象產生的第一步:關注身體 身體便會人格化 最近開始閱讀《積極想像》一書,這是由義大利的心理分析師瑪塔提巴迪(Marta Tibaldi)所撰寫的書籍,用來討論榮格的「積極想像」的心理療癒的概念。過去在談積極想像時,大部分人多是談用清醒夢、藝術創作等的方式來與無意識對話。然而在這本書中,有一章專
Thumbnail
身體意象產生的第一步:關注身體 身體便會人格化 最近開始閱讀《積極想像》一書,這是由義大利的心理分析師瑪塔提巴迪(Marta Tibaldi)所撰寫的書籍,用來討論榮格的「積極想像」的心理療癒的概念。過去在談積極想像時,大部分人多是談用清醒夢、藝術創作等的方式來與無意識對話。然而在這本書中,有一章專
Thumbnail
在我的教學現場,遇過不少被診斷為有身心疾患的孩子:憂鬱症、恐慌症、強迫症、思覺失調...尤其是近幾年,服用身心症藥物的孩子愈來愈多。常常,孩子沒有預期的出現在我面前,悄聲說:「老師,我想用自己的力量,不想吃藥了。」聲音很小,力道卻很強。
Thumbnail
在我的教學現場,遇過不少被診斷為有身心疾患的孩子:憂鬱症、恐慌症、強迫症、思覺失調...尤其是近幾年,服用身心症藥物的孩子愈來愈多。常常,孩子沒有預期的出現在我面前,悄聲說:「老師,我想用自己的力量,不想吃藥了。」聲音很小,力道卻很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