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成長就是一個權威解構與再建構的過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在讀經的時候,突然冒出很多疑惑,倒不是對經文的不理解(雖然也沒有很完整的理解),而是想起不到一百年前人們還對自己接受到的資訊深信不疑的年代。那是個可以任意誣陷、自圓其說、隻手遮天,甚至不怕被指認的年代。
那也是一個有權威,人們相較起來無所懼怕的年代。
現在因為各種因素的進步,人自以為對於世界有了更多的理解,但其實理解的程度遠遠少於這些理解所帶來的恐懼;權威的解構,讓人不再相信自己的身後有更好的世界,這樣的想法只流於迷信與催眠自己;也不再相信專家,不尊重專業,認為自己蒐集的資訊才是無誤的。
但也正是因為資訊的流通,權威才能被挑戰,排除隻手遮天的可能。但也正是因此,我們無法說服自己死後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歸宿,我們沒辦法忍受與認同為國犧牲,也無法正視人終有一死,而更加懼怕死亡。
小的時候去學校學的東西,長大之後都一一被打破,不論是知識,還是待人處事的方式。每一個階段的成長,總會打破不同的信念跟自己從小熟悉的事物,而又重新建構一套屬於自己且適合社會生存的價值理念。
到現在才意識到,只要出現那種世界觀崩毀的感覺,就代表自己正在成長,在面對自己之前不願意面對的黑暗,也在挑戰自己之前自以為是的權威,更是挑戰社會所加諸自己身上的一切枷鎖與標準。
我們屈於權威,卻又要挑戰權威,在權威被挑戰之時,卻又無所適從,然後進入混亂,最終才塵埃落定,抑或重建,抑或創新。

讀經的時候想到宗教的權威。
現在經上寫的這些,還有人會真的相信嗎?還是像我一樣,最終的目的只是找個心靈的慰藉與彌補自己對真理的追求以致不對世界太過失望?
想了很久,也不會說自己是邪教,而是真真切切的看到自己的需求,然後去尋找一個契合自己的解釋。
宗教權威的解體帶來另一個悲劇的後果,就是道德觀與同理心的瓦解,這以西方世界最為明顯。聖經被挑戰,裡面留下的規條自然也被挑戰,那這幾百年來所維持的道德秩序也逐一崩毀,目前西方還是沒有找到可以填補基督教權威崩解的真空的道德架構。
東方世界除了宗教以外,還有禮教、儒道等等的架構,但是近年崩毀的速度更快了,彷彿看到當年文革的影子。
會亂嗎?還是這就是進步?

這一篇文的出現,也是在挑戰我自己現在所看見的世界的樣子,並解構為什麼我看到的是這個樣子。感覺終其一生,人都在與自己對抗、與信念對抗、與執著對抗,還有與自己看不順眼的一切對抗,抑或屈服,抑或推翻。
原來成長就是推翻自己相信的一切。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7會員
64內容數
五十塊買一個美好的俄羅斯, 一百塊買一個真實的俄羅斯。 大家好,我是不畏風雨疫情去求學的留學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往年紀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來請教大家!特別是已婚、在婚姻中很久的大家~ 【人一定要結婚嗎?】 我真的疑惑好久,到現在還找不到答案。
大家應該都有看到最近的新聞吧,熬夜也要追的啊!王力宏離婚與蕾神之錘的決鬥!
幾年前開始就滿多人意識到所謂的「文化侵略」,從中國的影視文化到簡體字在青少年群體之間的盛行,都透露著一絲一絲主體被剝奪的味道。
※同步發於探路客,堅持發文到最後一刻!※ 昨天電視上無限放映國慶典禮的各種表演,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就是今年標榜特出的「台灣英雄大遊行」。
想來請教大家!特別是已婚、在婚姻中很久的大家~ 【人一定要結婚嗎?】 我真的疑惑好久,到現在還找不到答案。
大家應該都有看到最近的新聞吧,熬夜也要追的啊!王力宏離婚與蕾神之錘的決鬥!
幾年前開始就滿多人意識到所謂的「文化侵略」,從中國的影視文化到簡體字在青少年群體之間的盛行,都透露著一絲一絲主體被剝奪的味道。
※同步發於探路客,堅持發文到最後一刻!※ 昨天電視上無限放映國慶典禮的各種表演,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就是今年標榜特出的「台灣英雄大遊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關於我對聖經失去信心之後,所經歷的小確幸、小神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思想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思想的深邃和擴展,類似於地球上的演化,一直到宇宙中,思想的力量無所不在。文章探索了思想的力量和深度,表達了在不同時代,不同星系中,思想者對於世界的影響和激發。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改變世界」。現在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往往有遠大的想法,而這裡面不單單只有人自己的想法,還有神對我們的命定與呼召是什麼。
Thumbnail
在每一個人的進化旅程中將會到來一個時期,那時他們必須縱身一躍,也就是說,信任他們的直覺,繼續前進,無論這個未覺醒的世界會怎麼想。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遇到一個需要做出重要決定的時刻。我們需要信任自己的直覺,即使這個決定可能會讓我們與這個未覺醒的世界格格不入。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關於我對聖經失去信心之後,所經歷的小確幸、小神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思想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思想的深邃和擴展,類似於地球上的演化,一直到宇宙中,思想的力量無所不在。文章探索了思想的力量和深度,表達了在不同時代,不同星系中,思想者對於世界的影響和激發。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改變世界」。現在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往往有遠大的想法,而這裡面不單單只有人自己的想法,還有神對我們的命定與呼召是什麼。
Thumbnail
在每一個人的進化旅程中將會到來一個時期,那時他們必須縱身一躍,也就是說,信任他們的直覺,繼續前進,無論這個未覺醒的世界會怎麼想。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遇到一個需要做出重要決定的時刻。我們需要信任自己的直覺,即使這個決定可能會讓我們與這個未覺醒的世界格格不入。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