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激勵與指導 情緒低落時在一旁陪伴就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經過千萬次錯誤經驗的嘗試後,慢慢在各種挫敗與反省中體會到,假如身旁的人,處於情緒低落的狀態時,他們需要的不是鼓勵或任何指導、教訓,僅僅陪在一旁,就已經是有效協助對方,具備降低腦壓、減緩情緒的作用。

在職場遭受挫折,或是遇到其他傷害,導致感覺情緒低落時,難免習慣就近找比較親近的友人或家人發洩或抱怨。

不明究理的我們......或者就是我,曾經很自以為的在一旁下指導棋,或不識時務的給予對方鼓勵或激勵。

對方的情緒不僅沒有和緩,反而狀況變得更佳糟糕;可能原先只是想發洩一下,沒想到卻被類似我這樣的人越激越不滿,溢加顯得憤怒,因此起了衝突。

之前不懂時,常常一昧的想著各種可能的解決問題方式,以為只要套用一些原理或思維模式有的沒的,或許可以協助對方應對問題。

然而卻沒有顧慮其差異與適用性,導致適得其反,反而引起不必要的爭執。原本應該是要能夠陪同減緩情緒的人,反而變成製造更多情緒的人。

況且,大部分的問題,對方也都知道怎麼解決,只是心理上需要一些時間消化,讓自己避免過熱。

非當事人通常由於沒能夠確切了解當事人實際的遭遇,所給的建議很多時候更像紙上談兵。對方沒能說明清楚問題與差異,不代表就沒能辨識出錯誤指導與所給出的建議背後不適用的部分,反而造成對方的為難或間接、直接傷害。

假如能夠先靜靜的陪伴,或陪同出外散心,等對方情緒緩和,或等對方想要主動討論時再進行討論,才是比較體貼的回應。

沒有給予建議,或許直覺上認為沒有幫到對方。然而錯誤的方向,可能給予受苦的人承擔更多的壓力,提供指導的人也難免覺得自己委屈。

其實,僅僅陪同在一旁就富含很多的意味,對方依然可以從中感受到被接納與被認同,所接受到的能量會轉換成依靠,足夠應對未來可能的難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rcelmarcel的閱讀頻道的沙龍
30會員
46內容數
心理勵志與職場工作術
2022/09/23
運氣不僅是能夠培養並掌握的事物。只要能夠滿足其促成因素,便能夠提高好運發生的機率。
Thumbnail
2022/09/23
運氣不僅是能夠培養並掌握的事物。只要能夠滿足其促成因素,便能夠提高好運發生的機率。
Thumbnail
2022/09/18
資訊更新頻率越來越高的現代,在溝通應對上,難免需要多費心思,觀察對方的對資訊情報上的認知是否與自己有所落差。
Thumbnail
2022/09/18
資訊更新頻率越來越高的現代,在溝通應對上,難免需要多費心思,觀察對方的對資訊情報上的認知是否與自己有所落差。
Thumbnail
2022/04/01
要怎樣自我揭露、展示真誠,做進一步的被認識、被理解?
Thumbnail
2022/04/01
要怎樣自我揭露、展示真誠,做進一步的被認識、被理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我們在面對他人焦慮時,先接住情緒再處理問題非常重要。我們可能會試著提供解決方案或鼓勵,但效果卻不如預期,因為當人們在情緒中時,他們更需要的是被理解和接納,因此如何同理對方,比給答案還更重要。
Thumbnail
當我們在面對他人焦慮時,先接住情緒再處理問題非常重要。我們可能會試著提供解決方案或鼓勵,但效果卻不如預期,因為當人們在情緒中時,他們更需要的是被理解和接納,因此如何同理對方,比給答案還更重要。
Thumbnail
安慰別人,沒經歷過對方處境,不能感受到他痛苦,也只能理解他難過理由。
Thumbnail
安慰別人,沒經歷過對方處境,不能感受到他痛苦,也只能理解他難過理由。
Thumbnail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什麼樣的情況會讓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需要不斷找人訴說呢? 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非常多元複雜,也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雖然單一,濃度卻非常高,因此需要透過不斷地訴說才能獲得釋放跟舒緩,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怎麼做才會對於身陷情緒漩渦的親友比較好呢?
Thumbnail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什麼樣的情況會讓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需要不斷找人訴說呢? 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非常多元複雜,也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雖然單一,濃度卻非常高,因此需要透過不斷地訴說才能獲得釋放跟舒緩,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怎麼做才會對於身陷情緒漩渦的親友比較好呢?
Thumbnail
我們普遍認為負面情緒不好、必須盡快處理, 而最快的處理方式就是強迫自己忘掉、不去想, 但是,這樣暴力而簡單的方法,真的有效嗎? 會不會只是讓人暫時遺忘, 反而將情緒壓抑到內心深處了呢?
Thumbnail
我們普遍認為負面情緒不好、必須盡快處理, 而最快的處理方式就是強迫自己忘掉、不去想, 但是,這樣暴力而簡單的方法,真的有效嗎? 會不會只是讓人暫時遺忘, 反而將情緒壓抑到內心深處了呢?
Thumbnail
沒能顧慮其差異與適用性,導致適得其反,反而引起不必要的爭執。原本應該是要能夠陪同減緩情緒的人,反而變成製造更多情緒的人。
Thumbnail
沒能顧慮其差異與適用性,導致適得其反,反而引起不必要的爭執。原本應該是要能夠陪同減緩情緒的人,反而變成製造更多情緒的人。
Thumbnail
常常我們說著正向教養中很重要「先同理再處理」,當和孩子有了感情的連結後,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這件事,才能贏得一個尊重且和平的態度,進而才會有給予建議或討論方法的下一步。其實這個原則,更適用於各種人際關係的溝通上。
Thumbnail
常常我們說著正向教養中很重要「先同理再處理」,當和孩子有了感情的連結後,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這件事,才能贏得一個尊重且和平的態度,進而才會有給予建議或討論方法的下一步。其實這個原則,更適用於各種人際關係的溝通上。
Thumbnail
沒有扛起別人的情緒,就沒有重擔需要讓自己放下 這篇內容是關於我跟別人互動後,我的體會跟觀點,我覺得是有療癒作用的文章,分享給讀者們。 人與人互動,一來一往間,有時候會遇到別人對我們的回應是不友善、負面的⋯ 當下的感受也會不好,會錯愕、生氣、委屈、受傷⋯ 我覺得很正常,也允許自己接受當下的感受
Thumbnail
沒有扛起別人的情緒,就沒有重擔需要讓自己放下 這篇內容是關於我跟別人互動後,我的體會跟觀點,我覺得是有療癒作用的文章,分享給讀者們。 人與人互動,一來一往間,有時候會遇到別人對我們的回應是不友善、負面的⋯ 當下的感受也會不好,會錯愕、生氣、委屈、受傷⋯ 我覺得很正常,也允許自己接受當下的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