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筆記】Day 16 明年春耕再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慢島學堂最後一堂課的早上 慢島廚房傳來陣陣米香

在農村裡好好生活、好好吃飯!

一早從廚房裡傳來洗菜的水流聲、切菜咚咚咚聲音,主理人忙著備料,為待會兒的課程暖身;學堂邀請「一簞食」主理人哲維以及子軒,教大家用新米煮一鍋水份恰好的米飯,除了學員共同種植的台中秈10稻米之外,另外加碼傳授高雄147號香米、高雄145號粳米以及紫糯米的煮法,還有手捏飯糰的眉角。
「一杯米的重量大約是150公克,如果要精準計算米和水比例,會建議用秤重的方式來操作,洗完米之後水份一定要充份瀝乾,才能精準控制比例,最後加入乾淨的水浸泡後開始煮」,學員們很認真的作筆記,要把米飯煮的不會太乾也不會太溼軟,是身為稻農必學的功夫。
一簞食主人子軒煮米講究,用克數在量水米比。
哲維老師現場料理九層塔堅果杏鮑菇,拌入剛煮好的米飯中,趁熱把配料和米飯融合,讓每一粒米飯均勻地沾到醬汁,在示範如何捏飯糰之後,接著讓每一位學員動手捏自己的飯糰,大家全神貫注在手中的米飯,輕輕的用雙手塑型讓米粒成團,但是又不能捏的太緊,像是用手在拋球似的,左手拋到右手,右手拋到左手,一來一回地飯糰漸漸成型!
深溝村名店一簞食招牌飯糰手法大公開
我已經開始想像在明年春耕農忙期,看到未來的農夫們坐在田邊中場休息時,吃著自己捏的飯糰,散發出滿足的表情!
下午結業式座談會中,若甄老師播放學員們上課紀錄短片,細細咀嚼下田耕作的每個鏡頭、每個片段都值得回味,從陪伴者的角度來看,我們在學堂共同田經歷一段從無到有、轉變成從有到無;春耕、收割到冬季休耕的節奏,就在大自然安排之下,持續不斷流動著。
結業座談觀看學堂紀錄片
學員們來自各個不同專業領域,來學堂上課是為了有更多時間接觸大自然、職場上的中途轉場來體驗不同生活、探索來宜蘭生活耕作的可能性、把每週來宜蘭上課當成是一場郊遊...,接觸土地似乎有種特別的療癒力,讓自己的心變得更柔軟亦或變得更堅強,確定了未來生活的方向!
慢島學堂水稻課程最終回,就在頒發結業證書中結束,結束等於另一段的開始,期盼不久之後,聽到同學們大聲說:「宜蘭深溝,我回來了!」。
慢島學堂首期水稻班學員結業啦
明年春耕田邊見!

一個進入農村的入口 | 慢島學堂水稻班全紀錄

慢島學堂學員回饋

學員M說道:「移居宜蘭生活這幾個月,已經充電完畢,回香港後可以工作到退休都不會埋怨了!雖然把米運回香港的成本相當高,但是能夠讓親友吃到自己種的米,也是完成自己的心願。」 
學員P:「剛上課時,還以為自己撐不到學期末,但在過程裡,遇到好的室友,加上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的自由氛圍,自己慢慢喜歡在這裡生活,學堂課程就像是一個軟著陸的過程。」
學員J:「來報學堂的課, 本來是想逃避原本的都會生活, 雖然待在田裡的實作時間不長, 但是對於有付出感情、時間而種植出來的稻米,有了一份特殊的情感。把新米分給朋友之後,自己也試著煮來吃,沒想到新米這麼好吃!」
來自科技業的學員J:「職場上的壓力很大,來上課後,在這裡慢慢地把壓力釋放出來,照著自己的步調來做,真切地感受到土地的療癒力,產生很想到宜蘭定居的念頭。」
學員S:「原本抱著假日到宜蘭出遊的心情來上課,沒想到這麼一遊,對於農村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開始了解為什麼到農村生活,要先學會做人!為什麼要好好吃飯!學堂就像是一個農村生活體驗的入口。在疫情三級期間,突然變得很想念來上課。」
學員B:「近幾年開始有一種想回到大自然生活的念頭,來上學堂的課程累積很多未曾有過的經驗,像是第一次下水田,腳陷在田土裡拔不出來,被土緊緊包覆。而在稻米收割後,特別在包裝上寫上無化學肥料、無農藥、無除草劑,送米給朋友時,有種難以言喻的感動。」
學員Y: 「宜蘭是體驗各種農作物種植很好的環境,自己會在想半農半X的 ”X” 是什麼?怎樣可以讓自己的農村生活經濟獨立穩定。」
學員乙:「透過朋友介紹得知課程,以前不是很愛吃米,在了解米的文化之後, 會更珍惜現有的,而不是依靠進口的食物。很希望未來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場域, 可以接觸大自然,種自己喜歡吃的作物。」
學員K: 「回想18週的學堂課程,想起一首英文歌曲裡提到的 ”you gotta go there to come back 你得去過才能回來"。 學堂就像是提供一個自我試驗的過程,儘管懷抱著擔憂、疑惑上路,在這裡經驗、探索自己的理想生活,讓腦袋中的各種想像因此有了起點。」
撰文攝影 陳慧鈞
編輯 宋若甄
慢島生活 Island Time
Service@islandtime.tw
宜蘭縣員山鄉尚深路84號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3會員
42內容數
慢島生活自2021年春天開辦慢島學堂 為嚮往鄉村生活的人們 開一條更寬廣平坦的路 留一條更可追尋的路 學堂筆記紀錄這個入門過程的點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慢島生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福山植物園」-是宜蘭深山裡的秘境,隨著四季迭起而呈現不同優美景色,園區內原生種植物以及野生動物種類繁多,適合安排一日生態小旅行。隨著疫情温度減緩,學堂課程在滾動式調整之下,終於盼到在七夕這天,前往福山植物園戶外教學。
從插秧後經歷四個月時間,看著秧苗日漸長大,從一片綠油油的稻田,蛻變成結實累累的金黃稻田,伴隨著七月盛夏的微風吹來,稻穗沙沙的聲音,提醒農夫們準備收成了! 這一天,經歷烈日高溫下戴著口罩的不適,同時感受人生第一期稻作收割的興奮與不捨,想必會成為學員們人生當中很難忘的回憶吧。
「風土美食動手做」- 朱美虹老師選用自家生產的稻米,蒸熟之後均勻撒上菌粉,經過時間的發酵轉變成米麴,加上洲南海鹽以及開水之後,利用三種原形材料,能夠變化出什麼樣的魔法料理呢?在這堂鹽麴手作線上課程中,美虹老師不藏私傳授製作心法,讓學員們一步一步地完成鹽麴。
疫情期間,世界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街上不再人車鼎沸。但在鄉下,流水每天依舊的流,稻子也一日一日成長中,轉眼,又是要抽穗弄花的時刻了。六月疫情持續擾動著全民的日常作息,慶幸身處在網路發達的世代,慢島學堂因應非常時期,上課模式開始邁入直播視訊和學員們互動。
「福山植物園」-是宜蘭深山裡的秘境,隨著四季迭起而呈現不同優美景色,園區內原生種植物以及野生動物種類繁多,適合安排一日生態小旅行。隨著疫情温度減緩,學堂課程在滾動式調整之下,終於盼到在七夕這天,前往福山植物園戶外教學。
從插秧後經歷四個月時間,看著秧苗日漸長大,從一片綠油油的稻田,蛻變成結實累累的金黃稻田,伴隨著七月盛夏的微風吹來,稻穗沙沙的聲音,提醒農夫們準備收成了! 這一天,經歷烈日高溫下戴著口罩的不適,同時感受人生第一期稻作收割的興奮與不捨,想必會成為學員們人生當中很難忘的回憶吧。
「風土美食動手做」- 朱美虹老師選用自家生產的稻米,蒸熟之後均勻撒上菌粉,經過時間的發酵轉變成米麴,加上洲南海鹽以及開水之後,利用三種原形材料,能夠變化出什麼樣的魔法料理呢?在這堂鹽麴手作線上課程中,美虹老師不藏私傳授製作心法,讓學員們一步一步地完成鹽麴。
疫情期間,世界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街上不再人車鼎沸。但在鄉下,流水每天依舊的流,稻子也一日一日成長中,轉眼,又是要抽穗弄花的時刻了。六月疫情持續擾動著全民的日常作息,慶幸身處在網路發達的世代,慢島學堂因應非常時期,上課模式開始邁入直播視訊和學員們互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爲發現家裡有包剩1/2的中筋麵粉,於是去買了塘塘的香椿醬,裏面有油有鹹,直接乾酪香椿餅。 醒麵糰及捲好香椿醬的麵糰,皆只醒20分鐘而已。 做成小小塊。晚餐就吃幾塊。其實自己烹煮的食物,會讓我想一塊接一塊吃耶。哈! 今天只用冷水揉麵糰。 第二階段醒麵時,我去查了培仁老師的影片。 她用冷
Thumbnail
食起過去的記憶,再次體驗純真的曼妙記憶。 今天受邀來到台東縣金峰鄉賓茂國小餐與小米的食農體驗,從小米繪本故事一直到原住民傳統美食,讓我一同與小二的學生們認識小米,享受童言童語的純真對話。這次體驗活動中有小米繪本故事、小米的觀察以及種植、傳統搖搖飯烹煮體驗​。 小米繪本故事 【小米繪本故事分享】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東地區的食農課程資訊,包括課程基礎資訊、稻米生產與加工流程,以及相關飲食文化和生活技能的教育內容。課程提供免費服務,歡迎聯繫穗安創意文化有限公司。文章中引用了「德德的稻米二三事」教學示範內容。
Thumbnail
吃米吃了將近50年,今天第一次認真看它!   這帶殼的稻米來自學校李鎮宇老師的研究室 去除外殼的模樣--它們就是糙米 (右邊的泡過水所以果皮較不明顯) 這外殼包括了兩部分: 左邊的為 lemma, 右邊的為palea 同樣的英文字不同的翻譯(不知道哪一個對?!)  (1) 內穎(Pa
雖然對自己動手做麵包沒什麼期待,但我很好奇三小時的麵包課會怎麼教?尤其目的是要做食農教育而不是培養麵包職人,如何透過簡單扼要的手作體驗傳遞理念? 而且地點是一個農場,聽起來像郊外,實際上搭台北捷運就能到,出北投站後大概走個十分鐘,那麼近的一個台北市的農場。 更好奇這個新誕生的主辦單位「北
Thumbnail
週日的清晨,將冷凍冰存的豆渣取出,加上碎胡蘿蔔,用氣炸鍋做了豆渣餅。金黃色的豆渣餅看起來喜氣洋洋,賣相不錯,我覺得我的廚藝又上一層了。 上午騎車至大坡池、伯朗大道拍照樂 下午學長從西部搭火車來池上,我就近先帶著他到大坡池晃晃,學長幫我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很開心。
Thumbnail
從池上搭火車到光復,經光復糖廠抵大農大富,接193縣道,經過自強外役監、富興、瑞穗、梧繞、鶴岡、春日、觀音,穿過高寮大橋,再接台9線到玉里。
Thumbnail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插秧體驗。為了理解每一粒米都是得來不易,我們都會體驗人工插秧的辛苦。一次次下來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也不會對泥巴反感了。 這次老師特別介紹了秧苗的種植。每次收割時,農夫都會保留一些稻子,將其浸泡在水中,稻子便會發芽,再種植到專門的水田,一段時間後就能用了,當然現在都已經自動化了。
Thumbnail
位在京都的雲月料亭,把美味放進了料理包中,簡單的工序放入電鍋中等待熟成,當米飯吸收了醬汁讓充滿乾貨香味的炊飯華麗登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爲發現家裡有包剩1/2的中筋麵粉,於是去買了塘塘的香椿醬,裏面有油有鹹,直接乾酪香椿餅。 醒麵糰及捲好香椿醬的麵糰,皆只醒20分鐘而已。 做成小小塊。晚餐就吃幾塊。其實自己烹煮的食物,會讓我想一塊接一塊吃耶。哈! 今天只用冷水揉麵糰。 第二階段醒麵時,我去查了培仁老師的影片。 她用冷
Thumbnail
食起過去的記憶,再次體驗純真的曼妙記憶。 今天受邀來到台東縣金峰鄉賓茂國小餐與小米的食農體驗,從小米繪本故事一直到原住民傳統美食,讓我一同與小二的學生們認識小米,享受童言童語的純真對話。這次體驗活動中有小米繪本故事、小米的觀察以及種植、傳統搖搖飯烹煮體驗​。 小米繪本故事 【小米繪本故事分享】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東地區的食農課程資訊,包括課程基礎資訊、稻米生產與加工流程,以及相關飲食文化和生活技能的教育內容。課程提供免費服務,歡迎聯繫穗安創意文化有限公司。文章中引用了「德德的稻米二三事」教學示範內容。
Thumbnail
吃米吃了將近50年,今天第一次認真看它!   這帶殼的稻米來自學校李鎮宇老師的研究室 去除外殼的模樣--它們就是糙米 (右邊的泡過水所以果皮較不明顯) 這外殼包括了兩部分: 左邊的為 lemma, 右邊的為palea 同樣的英文字不同的翻譯(不知道哪一個對?!)  (1) 內穎(Pa
雖然對自己動手做麵包沒什麼期待,但我很好奇三小時的麵包課會怎麼教?尤其目的是要做食農教育而不是培養麵包職人,如何透過簡單扼要的手作體驗傳遞理念? 而且地點是一個農場,聽起來像郊外,實際上搭台北捷運就能到,出北投站後大概走個十分鐘,那麼近的一個台北市的農場。 更好奇這個新誕生的主辦單位「北
Thumbnail
週日的清晨,將冷凍冰存的豆渣取出,加上碎胡蘿蔔,用氣炸鍋做了豆渣餅。金黃色的豆渣餅看起來喜氣洋洋,賣相不錯,我覺得我的廚藝又上一層了。 上午騎車至大坡池、伯朗大道拍照樂 下午學長從西部搭火車來池上,我就近先帶著他到大坡池晃晃,學長幫我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很開心。
Thumbnail
從池上搭火車到光復,經光復糖廠抵大農大富,接193縣道,經過自強外役監、富興、瑞穗、梧繞、鶴岡、春日、觀音,穿過高寮大橋,再接台9線到玉里。
Thumbnail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插秧體驗。為了理解每一粒米都是得來不易,我們都會體驗人工插秧的辛苦。一次次下來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也不會對泥巴反感了。 這次老師特別介紹了秧苗的種植。每次收割時,農夫都會保留一些稻子,將其浸泡在水中,稻子便會發芽,再種植到專門的水田,一段時間後就能用了,當然現在都已經自動化了。
Thumbnail
位在京都的雲月料亭,把美味放進了料理包中,簡單的工序放入電鍋中等待熟成,當米飯吸收了醬汁讓充滿乾貨香味的炊飯華麗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