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Sendhil & Eldar的《匱乏經濟學》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舊約.詩篇第23篇第1節》)
  第一次看到這個經文的時候,心中無盡的OS「不!我很缺乏啊!」「完全不暸解我的現況啊!說什麼風涼話!」
  那好,再來到新約,聽到耶穌說:
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新約.馬太福音六章34節》)
  「WHAT THE FXXK?完全打高空啊!搞什麼東西啊!」一開始的時候,完全覺得這是一個不知民間疾苦的宗教,但是,在看完了本書後,深覺:整本聖經多麼強調不要憂慮,不感到匱乏,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在舊約,它是稱頌;在新約,它變本加厲地變成了命令。
新版的封面變得如此莞爾
  又是一本評論汗牛充棟、不看文本就霧裏看花的精采好書。
  人為什麼總是拖拉到死線前的最後一刻才想要奮力一擊地完成?那是因為在這種時間的壓力之下,人的專注力會如同進入隧道一般,被迫只能注意眼前的任務,這在本書中稱為「隧道效應」,而這個效應帶來的高度專注力與效率,被稱為「專注紅利」。但雙刃劍的另一面使我們失去了寬鬆,而這令我們忽略掉許多更重要部份、因為更致命的打擊(書中以消防員因救火的緊急而來不及繫安全帶的例子,許多消防員因此被甩出車外──死於沒繫上安全帶而不是火場,這真的超冏)。我們從未意識到認知是有頻寬上限的,當在沒有寬鬆的情況下緊急行事,認知上的頻寬是被壓縮的,這在書中被稱為「認知頻寬的稅負」。
  上段大致是本書的理論架構,是相當傑出的立論。縱使我們已明白多工作業的效果絕對不好,但總是被迫如此,卻未意識到認知有其頻寬,它不可能無限擴增。但書中有一個很特別的發現:對某一些人而言,過度專注是件不太妙的事:
一些研究已經顯示孤獨的人會過度專注……(當)他們並不知道有人會來聽他們的談話並做評斷,他們只是自在地對自己說話。對這些錄音記錄,獨立的評分員覺得孤獨者的談話和非孤獨者的談話同樣有趣。孤獨者的問題不在於他們很無趣或是不吸引人,他們的問題在於當他們覺得事關緊要的時候就會表現得很差……孤獨的人比較善於解讀他人的情緒──這是他們的專注紅利。不過……。(177頁)
  運動員也有同樣的問題:
事實上,他們(按:指運動員)用自動化的方式做比較好……到了職業程度的選手,過度專注動作會讓肌肉協調性無法在最快最自然的情況發揮。運動員會怯場的原因在於他們過度專注。(178頁)
  是不是讓你感到驚訝?過往的教育總是告訴我們,你要專注、更專注、再專注;但在某些匱乏者(如孤獨者)或專業人士身上,他們最不需要的就是無謂的專注。
回到孤獨者的問題。我們可以了解他們為什麼會表現得差。他們會怯場正是因為他們專注於匱乏。(179頁)
我猛然想起,過去上臺公演前的經驗告訴我,對於我這律己甚嚴又傾向孤獨者的人格來說,當下最不需要的就是拿本書孤芳自賞耍自閉,最需要的是吃喝玩樂聽其它團員講幹話。
孤獨的人如果不要太在意他們的社交需求,就會表現得更好。但是匱乏令他們辦不到這一點。它讓孤獨者的心思只能專注在他們極力想要避免的事物上……匱乏的關鍵特徵──它會攫取你的注意力──變成一種障礙……原因就在於匱乏迫使他們專注在每一個細節。(180頁)
於今,終於明白,「不要為明天憂慮」,原來不是命令,而是愛的叮嚀;「不致缺乏」也不再是自我催眠,而是智慧的曳引。誡命的本質是出於愛,而不是限制,這是基督信仰的核心,「因為 神就是愛」。(《新約.約翰一書四章8節)
下一次,陷入孤獨感或匱乏感時,轉移你的注意力。世界這麼大,走出房間,仰望廣闊蔚藍的青空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0會員
84內容數
在茫茫人海中素人到不能再素人的一位素人, 正因為隱身在人海之中才能在網海上恣意撤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就是筆記 的其他內容
年輕卻不氣甚,身段異於常人柔軟的游庭皓在不滿而立的狀態下,儼然在這個文人相輕的分析師領域闖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本書雖然簡單卻重要,有些提醒即使是老少也歷久彌新——畢竟,投資是標準的知易行難。
投資市場中的週期,不像物理界的振幅或化學裏的週期規律清晰,但它的確存在。市場週期因人心而生,一如潮汐,從未靜止。
底線,是不該犯的低階錯誤,卻也是每個人都會犯的錯誤。人不該認命的成為永遠學不會歷史教訓的一種動物,克服短期的貪婪,但也不要執著於長期投資。誠如終章標題所言:「認清底線,是投資旅程的開始」
本書所給出的財富自由圖象,並非錦衣玉食,而是輕簡的行者;人生可以有千百種活法,唯一沒有的是唯一解答。原來我們都不自覺地被禁錮在別人的眼光中。能從中強力解印,是財富自由的第一步、也是一大步。
《小島經濟學》是凱因斯學派的死敵、奧地利學派的經典之作,其童話般的開頭,初讀如動畫片、漸覺如恐怖片、最後才驚覺原來是記錄片的陳述,令人再思顯學與真相其必然之關聯性。
續上篇,繼續掛一漏萬地談本書要旨。
年輕卻不氣甚,身段異於常人柔軟的游庭皓在不滿而立的狀態下,儼然在這個文人相輕的分析師領域闖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本書雖然簡單卻重要,有些提醒即使是老少也歷久彌新——畢竟,投資是標準的知易行難。
投資市場中的週期,不像物理界的振幅或化學裏的週期規律清晰,但它的確存在。市場週期因人心而生,一如潮汐,從未靜止。
底線,是不該犯的低階錯誤,卻也是每個人都會犯的錯誤。人不該認命的成為永遠學不會歷史教訓的一種動物,克服短期的貪婪,但也不要執著於長期投資。誠如終章標題所言:「認清底線,是投資旅程的開始」
本書所給出的財富自由圖象,並非錦衣玉食,而是輕簡的行者;人生可以有千百種活法,唯一沒有的是唯一解答。原來我們都不自覺地被禁錮在別人的眼光中。能從中強力解印,是財富自由的第一步、也是一大步。
《小島經濟學》是凱因斯學派的死敵、奧地利學派的經典之作,其童話般的開頭,初讀如動畫片、漸覺如恐怖片、最後才驚覺原來是記錄片的陳述,令人再思顯學與真相其必然之關聯性。
續上篇,繼續掛一漏萬地談本書要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神學家齊克果的比喻:「躺在七萬噚水深處的危險,以求在那裡找到上帝。」他還說:「若無風險,就無信仰。」(《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p175-177)
Thumbnail
9-52 專心的通道 專注是一種強大的能力,它能夠集結眾人的焦點,思考問題的核心,並找出改進或創造更好運作模式的機會。當面對壓力時,專注的人會異常冷靜,能夠專心處理事務並專注審視細節,找出問題所在。他們在决心投入某事時,能夠為群體指出共同的焦點與方向,將注意力聚焦在解決問題上。 對社會議題和大眾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德國哲學家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完全工作是一種歷史上的邪惡勢力。······惡魔令人的價值混亂,導致我們不再為了生活而工作,反倒為了工作而活。」(《終結職業倦怠:工作為何將人榨乾,又該如何建造更優質的生活?》,喬納森.馬萊西克(Jonathan Malesic),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以使命為向量,看清其基底是創造、表面是前進後,才知道停下來解釋的成本有多大。
Thumbnail
在喧鬧的現代生活中,我們經常迷失於匆忙和繁忙之中,彷彿忘記了愛的力量有著多麼強大。這就如同聖經中哥林多前書16:14所說的:「凡你們所做的都要憑愛心而做。」這不僅是一種生活的指導原則,更是通向平靜與幸福的契機。 生活中充滿了各種挑戰和考驗,很容易讓我們失去對愛的理解。然而,當我們真正以愛心為基準時
Thumbnail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心裡充滿了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焦慮。 因為這樣的顧慮,我們常常忽視了身邊的美好時刻,遺忘了它們與自己連結的能力。 正是這樣,這裡要奉勸不要讓浪費時間於未知的憂慮成為我們生活的枷鎖,我們應學會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每一刻。 想像一下,當我們過度將注意力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神學家齊克果的比喻:「躺在七萬噚水深處的危險,以求在那裡找到上帝。」他還說:「若無風險,就無信仰。」(《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p175-177)
Thumbnail
9-52 專心的通道 專注是一種強大的能力,它能夠集結眾人的焦點,思考問題的核心,並找出改進或創造更好運作模式的機會。當面對壓力時,專注的人會異常冷靜,能夠專心處理事務並專注審視細節,找出問題所在。他們在决心投入某事時,能夠為群體指出共同的焦點與方向,將注意力聚焦在解決問題上。 對社會議題和大眾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德國哲學家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完全工作是一種歷史上的邪惡勢力。······惡魔令人的價值混亂,導致我們不再為了生活而工作,反倒為了工作而活。」(《終結職業倦怠:工作為何將人榨乾,又該如何建造更優質的生活?》,喬納森.馬萊西克(Jonathan Malesic),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以使命為向量,看清其基底是創造、表面是前進後,才知道停下來解釋的成本有多大。
Thumbnail
在喧鬧的現代生活中,我們經常迷失於匆忙和繁忙之中,彷彿忘記了愛的力量有著多麼強大。這就如同聖經中哥林多前書16:14所說的:「凡你們所做的都要憑愛心而做。」這不僅是一種生活的指導原則,更是通向平靜與幸福的契機。 生活中充滿了各種挑戰和考驗,很容易讓我們失去對愛的理解。然而,當我們真正以愛心為基準時
Thumbnail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心裡充滿了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焦慮。 因為這樣的顧慮,我們常常忽視了身邊的美好時刻,遺忘了它們與自己連結的能力。 正是這樣,這裡要奉勸不要讓浪費時間於未知的憂慮成為我們生活的枷鎖,我們應學會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每一刻。 想像一下,當我們過度將注意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