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封信有為你帶來想法或是感觸什麼的,歡迎回信與我分享,我接下來也會每個禮拜與你分享我的所知所想所遇所得~
Email:[email protected]
這禮拜,在朋友邀請下去了趟中原大學,目的是協助評估新創團隊,在討論過程中,如常開始確認團隊目前是否以Project-based的型態維生,對於投資人來說,Project-based (接案式) 的營運方式,往往代表了難以擴張並規模化,所以從前期投資角度切入,往往是比較扣分的項目。
在回程的車上,腦袋突然把新創發展與人聯繫在了一起,新創團隊可以被分為新創型與接案型,我們工作者又何嘗不是如此?其實工作者也可以分為2類,一種我取名為志業型,另一種則是專案型:
志業型的人有下面幾個特徵:
- 行動前不考慮成敗,考量的是趣味與可能性
- 能力能在行動中快速累積,所以技能較雜且也願意隨時修正
- 只要對志業有幫助就不怕吃虧,並樂於分享成果。
專案型的人也有不同特徵:
- 把專案完成視為第一優先,使命必達。
- 行動並非心甘情願,但可在金錢或其他東西引誘下全力以赴
- 期待為自己累積更深入的專業,對於跨領域事務興趣較低。
總的來說:
- 志業人是:「目標混沌但有趣、相信風險與機會相生、多繞幾圈也無妨」
- 專案人是:「目標清晰、風險趨避且成果保證、講究時間內完美交付」
看到這裡,或許自我檢視時你會跟我有一樣的困惑,「我怎麼好像兩項都可以算?那我到底是什麼?」最可能的原因,是專案型的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會傾向認為或期望自己是志業型而非專案型。(這點也跟新創團隊一模一樣….)
如果要明確分別,行動動機是其中一個鑑別基準,專案人的動機是滿足別人,而志業人的動機則是滿足自己,滿足自己想要「行動」的慾望。另外一個有明顯分別的地方是遇到失敗時的態度,志業人怎麼跌倒都不會學乖,每次跌倒他想的永遠不是「下次怎麼不跌倒」(怎麼不跌倒是專案人會想的)而是「這次跌倒我可以收穫什麼」。
所以你覺得自己屬於哪種人呢?在志向達成上又有什麼區別?
先說沒有區別的地方,這兩種人要達成志向,都需要運氣,我們從歷史上可以了解,運氣是達成所有目標的必要條件,時機、局勢甚至政治等外部因素,往往佔了成敗與否比例的大部分。
接著說說志向上不同的地方:志業人想要達成的志向不是成功,而更多的是滿足自己「想去做」的衝動與熱情,所以這群人中比較幸運的往往會成為老闆,這些老闆也往往可以東山再起再起再起再起,最終能成功的人的比例往往比較高。
專案人的志向是使命必達,零風險交付,所以他們中運氣好的會在志業人手下工作,承接層出不窮的新任務,並在不斷完成任務過程中累積專業,同時也培養更多的自信及對未來的想像。
上面兩類人要達成志向都需要好運氣,而唯有瞭解自己是哪一種人,並依特性去做自己能做、想做且該做的事情,才會更容易吸引好運氣,同時也會讓「創造機運」變得更加可能。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世事無常」的道理,但同時老師也與我們分享「事在人為」的可能性,這兩個概念看起來好像有點打架,但如果把「時運」一起加入演算、讓無常也包含了運氣在內,也就是好運氣「不是不到,時候未到」,那知道自己是誰,同時讓自己隨時準備好抓著相應而生的好機會,讓自己整個人開始變成「好運體質」,就幾乎可以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學習。
上面所說的概念與邏輯,在2021年之前我完全不相信;但從8月迄今,成為自由工作者後的種種巧合與好運,讓我無法忽視這個可能,也讓我對未來更加的期待。
我第一次帶小孩玩寶可夢機台,都能開場直接三選一拿到五星卡,然後還在同一局追加了一個捕獲四星角的機會,旁邊一路教我怎麼操作的玩家整個傻眼,新手運新手運的唸個不停…
--
我很願意分享自己的體會,如同這次分享一樣,雖然日常,但卻很值得花點時間為自己想想,未來「生涯教練」的名稱將全面改為「生涯擺渡人」,用最經濟的效率來協助大家解決沉痾最久的問題,意者上船,我們馬上出發~~
生涯擺渡人船位登記:https://forms.gle/5xuAFq5WvmZ4HCgh9
--
嗨嗨,感謝妳/你讀到這邊,每週一中午11:59前,我都會寫一封信給你,與你分享我這一週的所遇、所想及所得,如果你看完有什麼想法或感觸歡迎直接回信 (
[email protected]) 給我,一起成為人生中繼續向前的夥伴。
瑪克思 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