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四十而不惑的美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面對奔四的年紀,J忍不住地感到有些許的慌亂,甚至有點恐懼,回顧以往的人生似乎沒有什麼成就,L看著J的慌亂,忍不住露出羨慕與歡愉的口氣說:「其實四十到四十五歲是人生的黃金期,請享受瓜熟蒂落的美好吧!」
J 喝了一口咖啡忍不住說:「天啊! 我今年四十了。」L望著話似乎沒說完的J,看著J臉上一閃而過的驚慌表情,笑著說:「覺得慌? 」J苦笑著說:「有點吧!好像沒成就甚麼事。」L說:「慌是正常的,但我以過來人的經驗跟你說,40-45歲才正是美好的黃金時期。」
J不解的看著L,,露出一臉狐疑的表情。L飲了口咖啡說:「四十歲的熟度剛剛好,不管在各方面的經歷都足夠,也少了急躁,比起三十多歲還會出現的失控,四十歲正是成熟度最好的時刻,就像是成熟的水果,剛剛好瓜熟蒂落的香甜。」J說:「可是我好像沒有甚麼成就!」L說:「那你想要的人生成就是甚麼?」J支吾半天說不出所以然來,L說:「很多人會在這個時候產生這樣的問題,覺得自己ㄧ事無成,有人會想著要轉職,有人對家庭生活負擔感到厭倦,彷彿四十歲是個生無可戀的尷尬時間點,但現實中我也看過不少人在四十歲的時候自己創業,或是做了ㄧ些以往想著但沒做的事。」
很多人都知道孔子說過:四十而不惑,但不是時間到了就會不惑,真正的不惑是需要經過時間歷練才能體悟到解開迷惑的釋懷。四十歲的你問問自己人生中想要追求的是是什麼。
J說:「我很佩服那些人的勇氣。」L說:「我本來也跟你有一樣的想法,但等我經歷過之後,才發現那不全然是勇氣。大家都會引用孔子說的四十而不惑,但明明到了四十就很迷惑啊! 但不惑並不是時間到了就會不惑,是要經過歷練才會有不惑的體悟。四十歲不管在工作、家庭、健康、財富、自我價值、親密關係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經歷,在這個時候稍微停下往回看,假如你為自己在這些方面的現況打分數,一定不會每一項都拿到同樣的分數,打完分數後試著想想自己希望在每方面達到幾分?是不是每項都達到期望分數,就會覺得自己人生有了成就,就會圓滿?」
J邊聽邊點頭,L問J:「那麼我再問你一次,你想要的人生成就是甚麼?像大企業家一樣有錢?有美滿的家庭?還是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
J的眼神流轉著,腦袋瞬間閃過好多想法,
L沒等J開口就說:「你現在回答不出來是正常的,你也不必跟我說 ,你可以自己去想像一下,未來自己想要怎麼樣的人生狀態,等你有了具體的想法後,再回來去看你給自己目前狀態打的分數,以及期望的分數,你會發現有些項目落差很大,有些項目差異不大,這時候你再想想該怎麼分配時間去補足這些不同的差異,然後你就會發現原來有些我們以為很重要的事,其實沒有那麼重要,而當這些迷惑都逐一解開之後,四十多歲的你才能夠創造更精彩的人生。」
經過歷練才更明白人生中如何取捨,才會體悟到什麼是自己想要追求的人生,即使面對四十難免會覺得慌亂,那就慌吧!請記得張開雙臂享受美好熟成的四十。
J點點頭。
L繼續說:「我在四十歲那年轉職,剛開始有很大的薪資差異,但我只是想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轉換跑道,後來又換了一個薪資比較好,但跟原來工作性質差不多,只是換了產業領域,說實話這段轉職並不順遂,可是也因為這樣的兜兜轉轉,才體悟到在職場中
有些人事物,不值得自己浪費時間去爭執、去生氣 ,所以現在面對職場的紛擾,就更能以平常心看待,朋友說看我工作忙碌但很舒心 ,我說其實只是想開了很多事,把這些生氣的時間拿來做些讓自己生活可以更開心的事,這樣不是很好嗎?擔心自己生病拖累了家人 ,所以開始注意飲食,偶爾運動一下,倒也不是跟風減肥, 就是希望自己十年後二十年後還能自理生活,不像以前花那麼多的時間在工作上,找了些聰明方法工作,維持該有的工作效率。經歷過親人的死別,才更體會何謂珍惜當下 。」
L邊緩緩地說著,也勾起那幾年自己走在低谷的情境,想起當時從低谷走出來之後的釋懷感,突然又說起:「對了,40-45歲那幾年,我也試著去做了ㄧ些以前想嘗試的事,感覺還不錯,至少日後還能拿來說嘴,現在回想起來,那五年的高低起伏經歷,讓我自己更知道生命中該如何取捨,更知道自己未來想追求的是甚麼。」
L和J不約而同的笑了,L笑著對J說:「慌就慌吧!每個年紀都有不同的美好,請好好去享受這美好的人生黃金時期,因為再也沒有甚麼比自然熟成更讓人期待的,不是嗎?」
#海邊小鎮的工作日誌之美好的熟成四十
#不惑是經過不斷的歷練才能解開迷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0會員
393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就讓在海邊工作的女子說給你聽。雖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在海邊小鎮發生,但面對職場海波浪,千萬別讓自己變成消波塊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mma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因著新聞帶起的風潮,社交媒體出現一片「二十年」關鍵字,剛好今天也跟風一下,我和L雖然沒有認識二十年,但L的業務經驗絕對超過二十年,經歷過B2B和B2C的磨練,練就出行走江湖真本事,就算轉戰其他領域,都能表現亮眼,隨時都讓自己保持可以上場的狀態,才能搶得先機;認真也許有可能會輸,但不認真就只能輸。
好朋友J從事業務工作也超過二十年,J是以B2C業務模式為主,雖然和我的B2B業務模式有些許的不同,但能在同一公司同一領域這麼久的時間也真不簡單!J說剛開始沒想過要當業務,只是聽信前輩們說了一番話,這些被我笑說是業界老梗的台詞,J就這樣投身業務,然而在我眼中,J卻有三點特質值得職場工作者學習。
我很喜歡看一個日本的電視節目「全能住宅改造王」。節目不僅拍攝改造前後的差異,還會記錄改造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是個很用心製作的節目,這個節目除了帶給我娛樂輕鬆效果外,也讓我看見這些專家職人們展現的職場五力~聆聽力、提問力、觀察力、專業力與整合力。
那日讓一個認識沒多久的朋友搭了一小段便車,朋友問我做什麼樣的工作,喜歡現在的工作嗎?我幾乎不假思索的回答他:「喜歡啊!」快速脫口而出的速度連我自己都嚇了一跳,我接著補充說:「就像真心喜歡一個人一樣,總是會願意接受對方的優缺點。」
「有做生意的頭腦,但卻沒有做生意的良心!」這是茶金中的主角張福吉(吉桑)責罵他的女兒便宜行事說出口的台詞。吉桑是茶金中的靈魂人物,是大家口中的社長、是兒子也是父親,是當代上流社會的士紳,難得在戲劇中出現一個不討人厭甚至討喜的有錢人,要我形容吉桑,我會說他是個熱情浪漫的理想主義者啊
山妹在「茶金」中不是個耀眼的角色,但卻是不可或缺的配角,觀眾看著山妹從菜鳥一路走到日光總茶師傅的過程,反而會越來越對山妹著迷,迷人的不只劇,山妹的職場經歷也是許多職場工作者的縮影,她雖然不是職場上綻放最亮光芒的人,但她卻是最認真努力經營自己職涯,而且勇於突破框架的職場工作者。
今天因著新聞帶起的風潮,社交媒體出現一片「二十年」關鍵字,剛好今天也跟風一下,我和L雖然沒有認識二十年,但L的業務經驗絕對超過二十年,經歷過B2B和B2C的磨練,練就出行走江湖真本事,就算轉戰其他領域,都能表現亮眼,隨時都讓自己保持可以上場的狀態,才能搶得先機;認真也許有可能會輸,但不認真就只能輸。
好朋友J從事業務工作也超過二十年,J是以B2C業務模式為主,雖然和我的B2B業務模式有些許的不同,但能在同一公司同一領域這麼久的時間也真不簡單!J說剛開始沒想過要當業務,只是聽信前輩們說了一番話,這些被我笑說是業界老梗的台詞,J就這樣投身業務,然而在我眼中,J卻有三點特質值得職場工作者學習。
我很喜歡看一個日本的電視節目「全能住宅改造王」。節目不僅拍攝改造前後的差異,還會記錄改造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是個很用心製作的節目,這個節目除了帶給我娛樂輕鬆效果外,也讓我看見這些專家職人們展現的職場五力~聆聽力、提問力、觀察力、專業力與整合力。
那日讓一個認識沒多久的朋友搭了一小段便車,朋友問我做什麼樣的工作,喜歡現在的工作嗎?我幾乎不假思索的回答他:「喜歡啊!」快速脫口而出的速度連我自己都嚇了一跳,我接著補充說:「就像真心喜歡一個人一樣,總是會願意接受對方的優缺點。」
「有做生意的頭腦,但卻沒有做生意的良心!」這是茶金中的主角張福吉(吉桑)責罵他的女兒便宜行事說出口的台詞。吉桑是茶金中的靈魂人物,是大家口中的社長、是兒子也是父親,是當代上流社會的士紳,難得在戲劇中出現一個不討人厭甚至討喜的有錢人,要我形容吉桑,我會說他是個熱情浪漫的理想主義者啊
山妹在「茶金」中不是個耀眼的角色,但卻是不可或缺的配角,觀眾看著山妹從菜鳥一路走到日光總茶師傅的過程,反而會越來越對山妹著迷,迷人的不只劇,山妹的職場經歷也是許多職場工作者的縮影,她雖然不是職場上綻放最亮光芒的人,但她卻是最認真努力經營自己職涯,而且勇於突破框架的職場工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川普2.0的關稅與貿易政策,表面看似反覆無常,實則圍繞著幾個核心目標:扭轉貿易不公、推動美國再工業化、確保戰略自主,以及貫徹「美國優先」原則。本文深入剖析其背後的一致性邏輯、長期戰略意義,以及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並探討不同產業的贏家與輸家。
Thumbnail
2025 的回歸,來自於辯論課、競賽與生命的思索。 幾個學期下來的辯論課,孩子們總是認真以對,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他們的確在這樣的激盪與思辯下,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明顯可見,但老師我憂的確也是每場辯論賽的勝敗,似乎成為孩子們的一個「執念」,輸或贏成為每個人與團隊間一個隱形的障礙,突然某天孩子
Thumbnail
自從有了接觸單品咖啡機緣,便拋卻喝三合一咖啡的習慣,慢慢學習分辨咖啡來自不同產區、不同烘焙時間與不同沖泡方式的可愛之處;更加愛上從生豆到烘豆、研磨,再到沖泡,每一個階段的香氣變化,這些香氣,像是引領喝咖啡的人,經過一場感官的盛宴,享受一段難以言喻的愉悅旅程。
Thumbnail
高雄市的仙桃素餐廳,專注於創新的蔬食料理,完美融合了各種風味,讓肉食者也可以享受素食帶來的驚喜。從開胃小點到甜品,每一道菜皆展現出色的創意與用心,讓人對素食有全新的認識。無論是家庭聚餐或是約會,仙桃素都提供了理想的用餐選擇。
跨過四〇之後,瞬間有種人生好像真的走了一半的感覺。 每天時間走的速度,跟年輕時比起來,有種在小慢跑的fu。 古人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年過四〇之後,真的不惑了嗎?其實我超困惑的。 看著同世代的朋友們,確實大多數的人在這個年紀都已經相對工作穩定,成家立業,看似一切順遂幸福,似乎只有自己還一直在人生
Thumbnail
你對「天職」的定義是什麼? 小時候就讀過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當步入人生下半場,雖然還是經常對人生充滿疑惑,但也深深感受到,當能發揮自己的「天職」時,往往能感到最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天職是什麼? 簡單來說,天職就是能讓你發揮所長,又能帶來內心滿足、感到有意義的工作
Thumbnail
孔子的時代,能活到四、五十歲,大概都是經歷豐富、看盡世事的"年長者";或者,該說是為數不多的長壽者,所以當他提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時,好像很有道理;但放到現代,高齡化社會儼然成形,七八十歲仍健在的人們比比皆是,資訊爆炸、訊息傳遞快速,競爭劇烈、生活緊湊,活到四十歲,頂多是社會的"
Thumbnail
「你現在交了多少個男朋友?」 「都好幾個了,但都是一兩個月就結束了,上次的一個是兩星期。」 「時間不長僅僅算是有點感情糾紛的朋友吧。」 「那你會向男朋友坦白真實的交往情況嗎?」 「假如他是A0,我可能會少報數。」 這是我與00後展開的激情對話,老一輩人問我網上能認識到另一半,寒喧幾
Thumbnail
相信我,凡夫中的醉夢者,年過四十,隨著年紀愈來愈大,苦痛煩惱只會愈來愈多。 因為,年紀愈大,你失去的東西,只會愈來愈多,尤其是平靜和快樂。 例如,你會失去童年時的純真,失去享受平靜的能力,失去夢想,失去親人,愛情和友情,失去健康,失去感受平靜和擁有快樂的能力。 如果你也是凡夫中的醉夢者
Thumbnail
對於高敏感的素食先生來說,獨自閱讀、烹飪和旅行是一種高質量的孤獨體驗。在享受當下的同時,內在的富足與充實讓他不感受到孤獨。透過深度放鬆和自我反省,他發現獨處的時光是一種內在豐富的體驗。
很年輕時,不知為何有天突然這麼想;我只想在人生最輝煌、沒病痛的時候離開 50是個不錯的數字,該體驗的大致上也都差不多收集完成 想想現在離這個數字沒幾年,只是計畫改不上變化,我得告訴自己還不行、因為其實還有更多更多的事情等待我要去完成,這之中也許有大半不是自己想要的,年紀越大、成形的比較多的是責任驅
Thumbnail
川普2.0的關稅與貿易政策,表面看似反覆無常,實則圍繞著幾個核心目標:扭轉貿易不公、推動美國再工業化、確保戰略自主,以及貫徹「美國優先」原則。本文深入剖析其背後的一致性邏輯、長期戰略意義,以及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並探討不同產業的贏家與輸家。
Thumbnail
2025 的回歸,來自於辯論課、競賽與生命的思索。 幾個學期下來的辯論課,孩子們總是認真以對,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他們的確在這樣的激盪與思辯下,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明顯可見,但老師我憂的確也是每場辯論賽的勝敗,似乎成為孩子們的一個「執念」,輸或贏成為每個人與團隊間一個隱形的障礙,突然某天孩子
Thumbnail
自從有了接觸單品咖啡機緣,便拋卻喝三合一咖啡的習慣,慢慢學習分辨咖啡來自不同產區、不同烘焙時間與不同沖泡方式的可愛之處;更加愛上從生豆到烘豆、研磨,再到沖泡,每一個階段的香氣變化,這些香氣,像是引領喝咖啡的人,經過一場感官的盛宴,享受一段難以言喻的愉悅旅程。
Thumbnail
高雄市的仙桃素餐廳,專注於創新的蔬食料理,完美融合了各種風味,讓肉食者也可以享受素食帶來的驚喜。從開胃小點到甜品,每一道菜皆展現出色的創意與用心,讓人對素食有全新的認識。無論是家庭聚餐或是約會,仙桃素都提供了理想的用餐選擇。
跨過四〇之後,瞬間有種人生好像真的走了一半的感覺。 每天時間走的速度,跟年輕時比起來,有種在小慢跑的fu。 古人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年過四〇之後,真的不惑了嗎?其實我超困惑的。 看著同世代的朋友們,確實大多數的人在這個年紀都已經相對工作穩定,成家立業,看似一切順遂幸福,似乎只有自己還一直在人生
Thumbnail
你對「天職」的定義是什麼? 小時候就讀過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當步入人生下半場,雖然還是經常對人生充滿疑惑,但也深深感受到,當能發揮自己的「天職」時,往往能感到最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天職是什麼? 簡單來說,天職就是能讓你發揮所長,又能帶來內心滿足、感到有意義的工作
Thumbnail
孔子的時代,能活到四、五十歲,大概都是經歷豐富、看盡世事的"年長者";或者,該說是為數不多的長壽者,所以當他提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時,好像很有道理;但放到現代,高齡化社會儼然成形,七八十歲仍健在的人們比比皆是,資訊爆炸、訊息傳遞快速,競爭劇烈、生活緊湊,活到四十歲,頂多是社會的"
Thumbnail
「你現在交了多少個男朋友?」 「都好幾個了,但都是一兩個月就結束了,上次的一個是兩星期。」 「時間不長僅僅算是有點感情糾紛的朋友吧。」 「那你會向男朋友坦白真實的交往情況嗎?」 「假如他是A0,我可能會少報數。」 這是我與00後展開的激情對話,老一輩人問我網上能認識到另一半,寒喧幾
Thumbnail
相信我,凡夫中的醉夢者,年過四十,隨著年紀愈來愈大,苦痛煩惱只會愈來愈多。 因為,年紀愈大,你失去的東西,只會愈來愈多,尤其是平靜和快樂。 例如,你會失去童年時的純真,失去享受平靜的能力,失去夢想,失去親人,愛情和友情,失去健康,失去感受平靜和擁有快樂的能力。 如果你也是凡夫中的醉夢者
Thumbnail
對於高敏感的素食先生來說,獨自閱讀、烹飪和旅行是一種高質量的孤獨體驗。在享受當下的同時,內在的富足與充實讓他不感受到孤獨。透過深度放鬆和自我反省,他發現獨處的時光是一種內在豐富的體驗。
很年輕時,不知為何有天突然這麼想;我只想在人生最輝煌、沒病痛的時候離開 50是個不錯的數字,該體驗的大致上也都差不多收集完成 想想現在離這個數字沒幾年,只是計畫改不上變化,我得告訴自己還不行、因為其實還有更多更多的事情等待我要去完成,這之中也許有大半不是自己想要的,年紀越大、成形的比較多的是責任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