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落於時空之筆記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前圖紙2024(施工中)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遺落於時空之筆記〉2024-06-07

 

  時間感依託於情境,依託於我們與「標準時間」之間的關係,也關連到我們生活圈裡其他人與標準時間的關係。譬如說「大城市的步調」、譬如說分秒必爭的行業、譬如說與年長者一同行走、譬如說身邊奔跑著孩童。

 

  當我們從一種生活方式旅居到另一種生活方式之中,「時差」出現,扭曲了我們尋常的時空知覺。怎麼一下子就這麼晚了、怎麼好像沒做什麼一天就過去、怎麼睡不著、怎麼好像無法清醒。當我們進入一個群體,我們重新感受小時候從老師那裡聽到的荒謬言論「你浪費五分鐘,全班就浪費了一個多小時」。

 


  其實不該那樣算的。就像五分鐘會燒完的蠟燭,同時點三十根還是五分鐘燒完。但當我們在群體中,確實會有很多瑣碎的時間被吞掉,那個情況更像是:「每個人浪費你五分鐘,全班就浪費了你一個多小時」。

 

  就像是那種最沒有作戰能力的軍隊,把所有愚蠢的小事拆解,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學習服從,學習把自己的生命棄若敝屣。因為每個人都是別人的孩子,所以浪費就浪費,誰也不可惜。

 

*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在廣告金句頻出的那個時代,曼仕德咖啡給出了這句話。但從一個習慣於對概念斤斤計較的人的耳朵聽起來,如果美好,又怎麼會說這是浪費?直到某一天,終於好像有點理解張懸所謂「去揮霍和珍惜是同一件事情」,好像是該去找個什麼地方浪費,就像我們終究希望自己能夠對某人某事沉迷,以此來賦予生活意義,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給予持續下去的動力。

 

  交流、連結、影響力。如果只是一個人在地道裡深挖,那再怎麼深也就是那樣。如果你的末日堡壘是全世界唯一能撐過末日的地方,那末日依然發生在你身上,你依然墜入地獄。一個人能享受多久呢?那樣的享受是享受嗎?

 

 

  距離從最初到最後都是謎題。就像欣賞一幅畫,並不是越近就一定越好,你必須站在那個合適的位置,才能看見畫家意願中作品應該是的樣子。它會將你向前向後推,就像你並不顯題地意識到的、在電梯中與他人相互拿捏的距離。

 

  在人口密集或相對熱情的國家中,那個距離被縮短,在另外一些地方,人則普遍預設自己能有大一點的存活空間。「社交距離」對一些人而言是一種限制,對另一些人來說則是放鬆。

 

  似乎是到了某個時節,某個人從台上大喊「對錶」。焦焦急急、恍恍惚惚,我們用力地將自己和其他的線條對齊。過度曝光、眼睛脫窗。屋外的大風從空洞用力灌了進來,好冷好冷,但其實世界一直都是這個溫度,如同它之前也一直都是另外一種溫度一樣。

 


  「咚」的一聲巨響,然後在腦海裡面則成為反覆震盪的「嗡」。一個本來根本就不該存在的「客觀時間」穿透過標準時間、再到個人感受中的時間,精準打擊,此時此刻要你從度量衡開始統一。一但你換上制服進入隊列,世界便不再擁有關於你是否存在過的記憶。




延伸閱讀:

〈面對現象之詩〉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身體之詩〉

〈陌生的天花板/不再是但還是嬰孩的你〉

〈時間是一種真正的NFT〉

〈理想螞蟻之詩--人作為複雜系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15會員
1.0K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時間很快,仔細回想,一個二十年晃眼就過,每個人都還能對二十年前發生的事情侃侃而談,鉅細靡遺。那就表示時間一秒一秒過去,我們要很珍惜時間,才不會一回神一事無成。一事無成並非指遊手好閒,而是渾渾噩噩、庸庸碌碌過一生,女人顧灶顧一輩子,顧得再好也只有那口灶,人間煙火帶不走,唯有福業惡業隨身走。 有一
Thumbnail
時間很快,仔細回想,一個二十年晃眼就過,每個人都還能對二十年前發生的事情侃侃而談,鉅細靡遺。那就表示時間一秒一秒過去,我們要很珍惜時間,才不會一回神一事無成。一事無成並非指遊手好閒,而是渾渾噩噩、庸庸碌碌過一生,女人顧灶顧一輩子,顧得再好也只有那口灶,人間煙火帶不走,唯有福業惡業隨身走。 有一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覺得沒有做什麼事,時間就過去了? 是否常常覺得時間被不重要的事給佔滿了?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覺得沒有做什麼事,時間就過去了? 是否常常覺得時間被不重要的事給佔滿了?
Thumbnail
沙漏的一端是累積,另一端是流逝,時間在沙漏中同時累積,也同時流逝。 時間被定義成分秒,生命也在分秒中流逝,我們似乎又在分秒中累積甚麼,是我們的思考、產出,又或是一丁一點的轉變?
Thumbnail
沙漏的一端是累積,另一端是流逝,時間在沙漏中同時累積,也同時流逝。 時間被定義成分秒,生命也在分秒中流逝,我們似乎又在分秒中累積甚麼,是我們的思考、產出,又或是一丁一點的轉變?
Thumbnail
總是在下班後,無意識地划著手機。猛然一看時間,發現一下子就過了兩小時、三小時、四小時.....。也常常在事後總是在心中提醒自己,去做點別的事吧,不管有沒有意義,都比划下去好。 但,總是事與願違。一天又一天。一晚又一晚。 我總是直接說,我網路上癮了。 我想阿,跟我有同樣狀態的人可不少。 閒暇時
Thumbnail
總是在下班後,無意識地划著手機。猛然一看時間,發現一下子就過了兩小時、三小時、四小時.....。也常常在事後總是在心中提醒自己,去做點別的事吧,不管有沒有意義,都比划下去好。 但,總是事與願違。一天又一天。一晚又一晚。 我總是直接說,我網路上癮了。 我想阿,跟我有同樣狀態的人可不少。 閒暇時
Thumbnail
這個禮拜學校放一週的春假,讓我有時間畫畫、唸書、運動,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段期間也保持每日在ig、fb定期更新我的繪本出版計畫(大莫日誌)。 但,我依舊覺得時間不夠用。 雖然假期很長,讓我有時間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但也增加很多我滑手機的時間,有時一天螢幕時間還高達11小時,導致時間不知不覺就溜走
Thumbnail
這個禮拜學校放一週的春假,讓我有時間畫畫、唸書、運動,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段期間也保持每日在ig、fb定期更新我的繪本出版計畫(大莫日誌)。 但,我依舊覺得時間不夠用。 雖然假期很長,讓我有時間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但也增加很多我滑手機的時間,有時一天螢幕時間還高達11小時,導致時間不知不覺就溜走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焦慮、憤怒或不耐煩時將自己與當下割裂,認為那不是自己想要的,進而捨棄當下的時刻,只追求未來「屬於自己」的時間。然而我們應該學會接受當下的自己,擁抱當下的情緒與狀態,與時間共舞。我們應學會成為時間之流中的一部分,接受自己就是時間的一部分,在當下找到自由與平靜。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焦慮、憤怒或不耐煩時將自己與當下割裂,認為那不是自己想要的,進而捨棄當下的時刻,只追求未來「屬於自己」的時間。然而我們應該學會接受當下的自己,擁抱當下的情緒與狀態,與時間共舞。我們應學會成為時間之流中的一部分,接受自己就是時間的一部分,在當下找到自由與平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