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是好時候》-讓生理時鐘成為你高效率的助力|讀書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什麼時候是好時候》是一本談「時機」的書,用了許多研究數據佐證,從個人層面談到群體層面,從一天之中的生理時鐘談到一段期間、一年、一生。(先說,這本書不會教你什麼時候股票進出場,別抱持錯誤期待囉!)

作者想解答的是,在時間流逝的過程中,人們的心理狀態有什麼變化的共通性(可能是生物學上自然的結果),介此推論各個行為最適合進行的「好時候」與「好方法」


舉例來說:你重視過生日、聖誕節、情人節嗎?

在這些節日認真慶祝,以現代觀點好像漸漸被斥為看不清資本主義話術才會做的事,就像梁靜茹說的「其實愛對了人,情人節每天都過」。

但從本書作者研究發現,這些特殊的時間點,為我們日復一日的生活中,畫出「時間地標」,提供了「重新開始」的機會。

空間中的地標會讓人開始留意周遭環境,「時間地標」則會打斷人們的日常節奏,自然地產生比較強的力量去脫離過去的狀態,重塑新的自己。就像許多人在每年的第一天會許下新年新希望,儘管元旦其實也就只是另一個一天,但是因著它的到來,讓人對未來與自己都重新燃起希望。

你這時可能會想吐槽,新年新希望許下之後,到了年尾還不都會發現有大半沒完成?

作者承認人的心理狀態與行動力,經過長時間的轉變,的確會有這樣的結果(這也正是這本書另外在討論的一個主題)。但這個現象反而更凸顯出,在我們的生命中需要很多像是元旦的「時間地標」來幫助我們重啟,或至少開到快睡著時提振精神

儘管一年的第一天只有一個,但是只要某個日子是對個人有特殊意義的(最簡單如:你的生日),它就能同樣發揮時間地標的作用。在書裡,作者總共羅列了86個特殊日子供讀者挑選呢。所以,如果你還相信生日、聖誕節、情人節的特殊性,那你在一年中就現賺三個reset按鈕啦!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啟發是?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收穫是能對自己一天之中「腦力使用」的時機做更精緻的規劃

作者提到多數人的腦力特性:早上擅長解決邏輯問題,下午擅長創新創意發揮。其實不只是腦力,作者整理不同的研究發現,在如情緒、熱情程度、自得其樂等評測中,湊巧地,都會有一個類似Newbalance的「斜斜大N」的曲線,或說就是我們的「生理時鐘」。

從起床開始,數值會逐漸攀升,在正中午達到第一個高峰,接著陡降,下午二至三點時達到最低點,隨後再逐漸回升,到晚間七點重回高峰。

而在評估認知能力的實驗中,發現早上相對於下午,人們能顯著地使用更縝密的邏輯推論來答對問題;但下午的自己也非一無是處唷,雖然好像比較無法做出「理性判斷」,但是在回答需要創意的問題時,能比早上更快速聯想出答案。

作者在書中有特別提到,這不是所有人都共通持有的特性,確實有「夜貓子」存在,以及處在兩者之間的第三種類型。所以,他在書中提供一套方法幫助讀者找出屬於自己的時間週期。不過,讀到這裡時,我不用做檢測就發現這根本是在說我的大腦吧!!

回顧自己這兩個月閑居在家的日子,我每天都排了許多事情,待辦清單好像比工作時更豐富,有學習類型的,也有需要創意發想的輸出。在看這本書前,我比較以放任的態度,看看每個當下的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結果發現,有的日子效率很好,待辦清單都能做完,有的日子則否,卻找不出原因。特別在排定要來方格子寫文的日子,狀況更為浮動,有時候從早上開始絞盡腦汁了,但仍直到傍晚才能把文章完成發出;有時候儘管白天做了許多事,消耗許多腦力,到了下午卻還是能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就完成文章。這個現象與書中內容對應起來,不謀而合。

所以,現在我安排每日待辦清單時,會這麼做:

  1. 分析每項待辦事項的類型:屬於腦力型?還是創意型
  2. 排入日程表並注意平衡:兩種類型都要平均分散在各天,讓每天有不同類型的事項可做。
  3. 調整份量在「半天內」可完成:以我自己的經驗,想做的腦力型工作較多,但是每天的腦力確實有限,在上半天可能就用盡;所以在安排工作時,盡可能以自己在上午階段能完成的份量來排,避免下午還要強迫自己振作(但效果有限),或當天有過多未完成事項而造成心理負擔。
  4. 調整日常作息以配合生理時鐘:我主要調整兩方面,分別是午餐的時間晚餐的規劃。首先,如第三點所言,我每天有較多腦力型工作,所以需要「盡可能增長上午時間」,我選擇的作法是將午餐時間從本來的十一點半(公司上班時的作息)延後到約莫一點半,這樣我的上午時間就自動擴增了近兩個小時。另外,我發現自己在下午兩點到三點這段時間,實在是提不起勁工作,不如就用這個時間收拾家裡或睡覺,晚一點再開工。這樣的延後會使得我下午的創意型工作較晚開始,但文思泉湧、靈感迸發時我又不想被打擾、打斷,因此需要特別先與家人溝通好晚餐規劃。

經過這樣的安排,不僅讓我的待辦清單執行率提高,更能在低產值的時間中,理解與放過自己,順心的度過每個時刻


《什麼時候是好時候》還提到許多讓人受益良多的想法,像是讓不愛午睡的我開始「高效率」午睡,既達到必要的休息,又可以在鬧鐘響後不花太多力氣就回到專注狀態,至於具體是什麼執行方法,就推薦大家自己讀一讀這本書了!

作者在撰寫時還有一個巧思,在每個章節最後都有「時間駭客指南」,將前面提到的研究論述,轉化成實際的執行方針精簡呈現,是一本很易讀也易於實踐的書。



最後想跟你說,你很棒!想嘗試更認識自己、提昇自己的你,一定一定是很棒的。

謝謝你寶貴的時間,關於成年人的生命探索相關議題,我還想了好多,也記錄了值得參考的podcast、書籍、文章。我陸續會整理出來,每週至少更新一篇,歡迎追蹤我喔!

avatar-img
55會員
69內容數
想記錄:替平凡劃上「逗點」,追尋心之所嚮;為繁忙打個「逗點」,上路去旅行。 我發現文字的力量驚人,文字可以敦促人思考、文字可以觸發新的想法、文字可以引導思考的深度,更迷人的是,還可以擴展思考的影響力--這是我開始寫、持續寫的原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逗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篇關於辭職的個人經驗分享,作者認為辭職不一定要等到在一個地方圓滿了才選擇離開,只要能從過程的磨難中幫助自己認知到待解課題是什麼,就已是個收穫。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
我在離職後開始實現人生清單,其中一項就是「學習日文」。不過,我也怕自己花錢買了課程、教材後卻三分鐘熱度,所以我在網路上搜尋「免費」的自學日文資源。去蕪存菁之後,留下這4個實際用過值得推薦的工具,分享給你!
一開始是被書名吸引,《我不想活得正確,只想活得像自己》這書名取得真好。 打中一種客群—乖乖順應某種正確而活許久,但內心又對現狀有諸多懷疑,正在想像、或嘗試、或已邁開行動勇敢順著自己的心意而過。體感覺得,符合這本書受眾的女性應該滿多的(還剛好就是會想透過閱讀書籍這個管道來增進自我的一群人)。
當我有提辭職的想法時,發現這個決定竟然不僅只是對自己能交代就好,也不只是我和主管達成協議就好,這個決定還牽動了好多我不想傷害的人。 例如,那些昨天才一起苦笑著聊了這個那個的好夥伴們。即使我的離開會符合勞基法規定的提早30天宣告,但是天知道公司能不能即時補上人力?原本歸我的這些工作,要由誰來擔起呢?
有一句話說:「當你真心渴望一件事,全世界都會一起來幫你」。 開始有「離職」念頭之後,我發現,這句話不只如此...
這是一篇關於辭職的個人經驗分享,作者認為辭職不一定要等到在一個地方圓滿了才選擇離開,只要能從過程的磨難中幫助自己認知到待解課題是什麼,就已是個收穫。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
我在離職後開始實現人生清單,其中一項就是「學習日文」。不過,我也怕自己花錢買了課程、教材後卻三分鐘熱度,所以我在網路上搜尋「免費」的自學日文資源。去蕪存菁之後,留下這4個實際用過值得推薦的工具,分享給你!
一開始是被書名吸引,《我不想活得正確,只想活得像自己》這書名取得真好。 打中一種客群—乖乖順應某種正確而活許久,但內心又對現狀有諸多懷疑,正在想像、或嘗試、或已邁開行動勇敢順著自己的心意而過。體感覺得,符合這本書受眾的女性應該滿多的(還剛好就是會想透過閱讀書籍這個管道來增進自我的一群人)。
當我有提辭職的想法時,發現這個決定竟然不僅只是對自己能交代就好,也不只是我和主管達成協議就好,這個決定還牽動了好多我不想傷害的人。 例如,那些昨天才一起苦笑著聊了這個那個的好夥伴們。即使我的離開會符合勞基法規定的提早30天宣告,但是天知道公司能不能即時補上人力?原本歸我的這些工作,要由誰來擔起呢?
有一句話說:「當你真心渴望一件事,全世界都會一起來幫你」。 開始有「離職」念頭之後,我發現,這句話不只如此...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2023年11月我從獵頭轉職成為HR,六個月後臨危授命成為MA計畫的負責人。那個月我剛過24歲生日,HR年資半年。現在計畫走過了7個月,八位MA其中四位提前升遷轉正,而我也升遷成為了Senior HR。來說說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的MA計畫負責人之旅。文章分為上、中、下篇。
最近在整理重要會議紀錄時,常遇到錄音轉文字工具翻錯專有名詞的問題,手動修正又太耗時間。因此我用GPT嘗試了一個免費方法(附prompt),可以有效提升逐字稿的準確度,如果你也有類似需求,或許這個方法能幫上忙!
在2023年6月30日的那個午後,Omlet Arcade正式宣布關閉服務。我相信許多人都相當的驚訝,一個曾經擁有超過一億下載量,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千萬的平台,怎麼會決定就這樣結束呢? 回顧2022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COVID-19疫情後遺症、供應鏈問題、烏俄戰爭,以及普遍的通脹壓力。
2023年11月我從獵頭轉職成為HR,六個月後臨危授命成為MA計畫的負責人。那個月我剛過24歲生日,HR年資半年。現在計畫走過了7個月,八位MA其中四位提前升遷轉正,而我也升遷成為了Senior HR。來說說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的MA計畫負責人之旅。文章分為上、中、下篇。
最近在整理重要會議紀錄時,常遇到錄音轉文字工具翻錯專有名詞的問題,手動修正又太耗時間。因此我用GPT嘗試了一個免費方法(附prompt),可以有效提升逐字稿的準確度,如果你也有類似需求,或許這個方法能幫上忙!
在2023年6月30日的那個午後,Omlet Arcade正式宣布關閉服務。我相信許多人都相當的驚訝,一個曾經擁有超過一億下載量,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千萬的平台,怎麼會決定就這樣結束呢? 回顧2022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COVID-19疫情後遺症、供應鏈問題、烏俄戰爭,以及普遍的通脹壓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是什麼時候發現自己長大了呢? 應該是意識到為什麼哥哥和姊姊都不喜歡待在家裡,發現他們用行動來確保自己不待在家裡,發現自己其實也不喜歡待在家裡,發現自己也是逃到很遠的地方來遠離家裡。
Thumbnail
時間是最公平的資源,每個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時間的價值在於如何利用它,每一分每一秒都決定未來的樣貌。透過不懈的努力和挑戰,才能實現成長與提升。珍惜時間,不斷突破自我,利用時間創造未來。
Thumbnail
有些人相信星座、有些人相信血型,但我覺得不論是星座還是血型,討論的大前提都是這些時辰決定的人格條件。像是處女座都很龜毛啦、射手座很愛玩啦、金牛座很小氣啦,除了星座血型,其實有個東西更直接能闡述個人性格,那就是:人格特質
Thumbnail
這篇想要分享《把自己活成動詞》一書,書中提到能量管理、時間規劃、化被動為主動的方法。包含六芒星模型、為時間命名、以行動改變心態等。推薦給能量低迷、想擁有更飽滿能量的人、時常感到遇見困境的人閱讀。
知道自己的Chronotype,就可以依照自己的Chronotype來安排適合你的工作方式,把最重要的工作集中在你一天精神最好的時刻來執行。
Thumbnail
「無事可做,度日如年;有事可做,光陰似箭」。 確實,我們對時間流逝速度的主觀感受與時鐘所客觀指示的大不相同,而其中的差異就在於我們是否投入在我們喜歡的事務上。
最近突然意識到兒子真的長大了,開始有小少年的模樣。比起來參與活動的一年級小男孩們,兒子的臉上已明顯不見稚嫩。
Thumbnail
《什麼時候是好時候》是一本深入探討時間和生活的書籍,作者提出了人們心理狀態與行為最適合進行的「好時候」與「好方法」。除了對特殊時間點的探討外,書中還提到了腦力使用時機的規劃。作者提供了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找出屬於自己的時間週期,並分享了讓人受益良多的想法和時間駭客指南。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是什麼時候發現自己長大了呢? 應該是意識到為什麼哥哥和姊姊都不喜歡待在家裡,發現他們用行動來確保自己不待在家裡,發現自己其實也不喜歡待在家裡,發現自己也是逃到很遠的地方來遠離家裡。
Thumbnail
時間是最公平的資源,每個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時間的價值在於如何利用它,每一分每一秒都決定未來的樣貌。透過不懈的努力和挑戰,才能實現成長與提升。珍惜時間,不斷突破自我,利用時間創造未來。
Thumbnail
有些人相信星座、有些人相信血型,但我覺得不論是星座還是血型,討論的大前提都是這些時辰決定的人格條件。像是處女座都很龜毛啦、射手座很愛玩啦、金牛座很小氣啦,除了星座血型,其實有個東西更直接能闡述個人性格,那就是:人格特質
Thumbnail
這篇想要分享《把自己活成動詞》一書,書中提到能量管理、時間規劃、化被動為主動的方法。包含六芒星模型、為時間命名、以行動改變心態等。推薦給能量低迷、想擁有更飽滿能量的人、時常感到遇見困境的人閱讀。
知道自己的Chronotype,就可以依照自己的Chronotype來安排適合你的工作方式,把最重要的工作集中在你一天精神最好的時刻來執行。
Thumbnail
「無事可做,度日如年;有事可做,光陰似箭」。 確實,我們對時間流逝速度的主觀感受與時鐘所客觀指示的大不相同,而其中的差異就在於我們是否投入在我們喜歡的事務上。
最近突然意識到兒子真的長大了,開始有小少年的模樣。比起來參與活動的一年級小男孩們,兒子的臉上已明顯不見稚嫩。
Thumbnail
《什麼時候是好時候》是一本深入探討時間和生活的書籍,作者提出了人們心理狀態與行為最適合進行的「好時候」與「好方法」。除了對特殊時間點的探討外,書中還提到了腦力使用時機的規劃。作者提供了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找出屬於自己的時間週期,並分享了讓人受益良多的想法和時間駭客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