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對生命的學問,會留有一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文提到孔子對著學生說:「吾無隱乎爾」,我沒有什麼好隱惜的。
事緣:有學生總覺得孔子的學問高深莫測,他是否有所隱藏,留有一手?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23】
孔子說:諸位,是不是覺得我的學問有所隱藏,沒讓你們知道呢?我實在沒有一點隱藏呀!我所做的事,沒有一件不是和你們一起的,這就是我孔丘。
何以學生會錯覺孔子的學問,留有一手呢?許多時候,總覺得神龍見首不見尾,無法觸摸?
其實,孔子一生的學問,都是透過人格的實踐、生命的體受而得來的;而這些生命的學問,是不同於量化的知識,可以用肉眼來窺探,也無法以數字來衡量的。
所以,孔子以光風霽月的胸懷,坦白地說:在德性的踐履上、在生命的體受上,沒有不與諸位共享的。但問題是,你們也得透過懇摯篤實的踐履精神來,才可以領悟啊!
的確,孔子的學問,是以生命呼喚生命、以人格感召人格!
(寫於2022年4月6日)
下一講:無知之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2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深藏不露,沒有本事的,能藏什麼呢?鋒芒畢露,不就是自露其醜? 《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老子說:已經完全了解大道,而如愚若晦,自然而然地表現得好像不知道、不了解一樣,平平無奇。不是偽裝的,而是真正的大智若愚,沒有成見,沒有預設立場,這是最高明的。
俗語說:「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這樣的處世態度,大家怎樣看呢? 講真的,筆者過去是瞧不起哪些「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的人,因為沒有做人原則,見高就拜,見低就踩,看風駛舵,牆頭草… 但學習過《易經》,再回過頭來看孔子,在思維上確實有一定的變化。 孔子之後,民間有一段偽作: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17】 這句話,過去一直都解釋為: 子路呀,我告訴你什麼叫做知道吧!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知道啊! 再者,《論語》有這樣評定這幾個學生的資質與性格: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人為什麼往往講一套而做又另一套呢?為什麼常人會認為知易行難呢?為什麼人經常會自找藉口,說這壞事我還沒做出來呀? 《尚書·說命》:知之匪艱,行之惟艱。這是自古以來,把知與行看作兩件事。但在王陽明的理念,根據孟子所講的良知與良能,知就是良知,行即是良能。
——淺介王陽明的思想學說 關於「知」與「行」的關係,陽明先生說: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聖學只是一個工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件事。」 陽明先生又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總之,知行只是一事。 (寫於2012年1月30日) 下一講:再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據報蔡元培先生安葬於香港仔的墓碑被破壞,實在遺憾。 先生生於1868年,二十六歲時考取進士,二十八歲當了翰林院編修。正當開展仕途的那年,甲午中日戰起,國家嘗受失敗之辱。次年戊戌變法運動爆發,先生因同情維新派,毅然棄官歸故里。由此得知,學而優則仕,不難;但學而優卻不仕,難呀! 有兩點值得大家注意的:
深藏不露,沒有本事的,能藏什麼呢?鋒芒畢露,不就是自露其醜? 《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老子說:已經完全了解大道,而如愚若晦,自然而然地表現得好像不知道、不了解一樣,平平無奇。不是偽裝的,而是真正的大智若愚,沒有成見,沒有預設立場,這是最高明的。
俗語說:「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這樣的處世態度,大家怎樣看呢? 講真的,筆者過去是瞧不起哪些「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的人,因為沒有做人原則,見高就拜,見低就踩,看風駛舵,牆頭草… 但學習過《易經》,再回過頭來看孔子,在思維上確實有一定的變化。 孔子之後,民間有一段偽作: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17】 這句話,過去一直都解釋為: 子路呀,我告訴你什麼叫做知道吧!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知道啊! 再者,《論語》有這樣評定這幾個學生的資質與性格: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人為什麼往往講一套而做又另一套呢?為什麼常人會認為知易行難呢?為什麼人經常會自找藉口,說這壞事我還沒做出來呀? 《尚書·說命》:知之匪艱,行之惟艱。這是自古以來,把知與行看作兩件事。但在王陽明的理念,根據孟子所講的良知與良能,知就是良知,行即是良能。
——淺介王陽明的思想學說 關於「知」與「行」的關係,陽明先生說: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聖學只是一個工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件事。」 陽明先生又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總之,知行只是一事。 (寫於2012年1月30日) 下一講:再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據報蔡元培先生安葬於香港仔的墓碑被破壞,實在遺憾。 先生生於1868年,二十六歲時考取進士,二十八歲當了翰林院編修。正當開展仕途的那年,甲午中日戰起,國家嘗受失敗之辱。次年戊戌變法運動爆發,先生因同情維新派,毅然棄官歸故里。由此得知,學而優則仕,不難;但學而優卻不仕,難呀! 有兩點值得大家注意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Thumbnail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孔子會不會數學? 說實在沒有人知道,但是從"禮、樂、射、御、書、數"六門學科來說,應該是有所涉獵才是,至於於多深入,這是未解之謎。不過應該可以推測他對數學可能也有所了解或關注。目前坊間有這類書籍談孔子與數學。 在古代,數學並不僅僅是今天我們所認知的數字、算術、幾何等概念,它也包括了天文、幾何、數
Thumbnail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這同樣是孔子教學中的經驗之談。天資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談論深奧的學問。如子貢和子夏,『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學而第一),『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八佾第三)。天資在中等以下者,就不可以教他深奧的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第三)。 孔子進太廟當差,東問西問。這就有人說閒話了,『誰說這個來自鄹(zōu)邑的年輕人知禮呀?他進了太廟,事事不懂,要求問他人』。孔子聽到後就高深莫測地回答道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Thumbnail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孔子會不會數學? 說實在沒有人知道,但是從"禮、樂、射、御、書、數"六門學科來說,應該是有所涉獵才是,至於於多深入,這是未解之謎。不過應該可以推測他對數學可能也有所了解或關注。目前坊間有這類書籍談孔子與數學。 在古代,數學並不僅僅是今天我們所認知的數字、算術、幾何等概念,它也包括了天文、幾何、數
Thumbnail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這同樣是孔子教學中的經驗之談。天資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談論深奧的學問。如子貢和子夏,『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學而第一),『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八佾第三)。天資在中等以下者,就不可以教他深奧的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第三)。 孔子進太廟當差,東問西問。這就有人說閒話了,『誰說這個來自鄹(zōu)邑的年輕人知禮呀?他進了太廟,事事不懂,要求問他人』。孔子聽到後就高深莫測地回答道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