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前的文章中(學習靈性一年心得分享),我提到之前得憂鬱症的經歷,也提到現在已經能夠不使用藥物,而比較能夠自行調節情緒。雖然如此,先前導致憂鬱的原因,如果沒有徹底地解決,在生活上仍舊總是被情緒帶著走,感到對自己人生的掌控力很低。因此,這篇想要來談談「無力感」。
在學習靈性2到3年後,我才意識到,原來我一直被無力感所影響,過去因為某些信念太過於根深柢固,以致於本人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正在被「無力」這股能量影響。「無力感」與「逃避」是好朋友,他們可能會以下述方式呈現,例如:
以上這些是我發覺自己在生活中被無力感所影響的時刻。人生很難的地方在於,一方面我們很用力地生活,一方面如果潛意識中又非常的無力,而當我自己沒有辦法辨識,並且跟自己對話,到最後就會感到舉步為艱,進而自我證實自己是一個無能的人了。或許一直以來就是因為這樣,才會慢慢變得憂鬱吧。因此,能夠辨識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被無力感影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老師總是說,「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就是無所遺漏地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想法,然後思考自己要如何做出選擇。」因此,呼應這樣的概念,從上述4點中可以看到,在生活中我是如何地阻礙我自己、如何自以為理性地進行生活的安排(例如第1點、第2點),殊不知從事後的觀點來看,其實就是逃避。因為我一直理直氣壯地逃避,所以我才會如此無力。
其實,我也覺得這個問題很難。之前讀了「原子習慣」這本書,讀的時候感覺非常興奮,仿佛立刻就可以展開一個嶄新的人生,但是放下書本後,光是思考要如何為生活設計好的習慣,我就覺得好難啊,終究一拖再拖。無力感就是這樣的東西,會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讓自己感到窒礙難行。
或許可以試試看:未來每一次當我感到想意興闌珊、生無可戀的時候,我要記得「我是我人生的導演,我能夠創造我想要的生活場景,決定誰可以進入我的生活,誰又應該離開。此刻我要做這個決定,真的是符合我內心真實的渴望的嗎?」這時候還可以套用一下法律系很愛用的「合目的性」與「比例原則」檢驗方法,在下每一個決策前,用來思考我是不是真的要做這個決定😂。
雖然我也不太確定,以後晚上不好好睡覺,只想滑手機的時候,用這套方法來操作,是否就能夠把自己導向正確的方向,不過我覺得還是值得一試的。這種方法,就是讓自己在生活中可以不要如此盲目地、機械性地導向壞習慣,讓自己能夠更有意識的生活。期許自己能夠持之以恆的練習,相信有一天,我不會再如此無力,我能夠有自信地說出,我是真正為自己盡全力地活著,而不再被懊悔與自我厭惡折磨。以後再來跟大家分享我練習的結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