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發揮「腦補力」,這一篇短短一百多字的古文說不定能改寫成《虎滅之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在小學高年級的班級上帶孩子「腦補文言文」。雖然他們很多人沒有讀過文言文,但依然玩得很開心,改寫出來的故事不輸國中學生。唐代的戴孚所著的《廣異記》中,有一則〈宣州兒〉,不僅簡短且故事性強烈,特別適合拿來改寫。
  • 適合對象:國小高中年級、國中
  • 付費訂閱可看:故事架構
raw-image

文言文是很多學生最感到頭痛的國文項目,當他們讀到白眼翻到後腦勺,腦袋裡肯定會出現一句怨言:

到底為什麼要讀這些死人寫的文章?

孩子的這個念頭其實很有意思,因為在他們的思維當中,古人是古人,我是我,兩不相干,那為什麼我要為了考試去讀這些跟我沒關係又讀不懂的文章呢?因此,要讓學生愛上文言文,最快的方法並不是讓他領略文言文的美--畢竟,美感經驗很主觀,且因人而異,教師難以掌握--而是……

透過開放性語譯練習,讓他直接和古人一同攜手創作。如此一來,這一篇文章不再是古人的作品,也是我的作品,學習興趣便油然而生!

我在〈腦補文言文〉(見以下連結)這一篇文章當中,主張把文言文語譯當成一種創作練習,學生可以在一個既有的故事框架當中自由發揮,無論是擴充情節、豐富人物形象、描摹氣氛,或是在結尾埋下伏筆……等,都無妨。每當我上到這一堂課,學生總是格外興奮,他們可以盡情發揮想像力,寫得精采刺激,或是進行惡搞,就連缺乏創作才華的學生,只要為故事填充一些細節,也可以寫出像樣的短篇小說。

從上個學期開始,我在小學高年級的班級上帶孩子「腦補文言文」。雖然他們很多人沒有讀過文言文,但依然玩得很開心,改寫出來的故事不輸國中學生。這個學期,我從唐代的戴孚所著的《廣異記》中,找到〈宣州兒〉這一則故事,引導學生語譯並改寫。原文如下:

天寶末,宣州有小兒,其居近山。每至夜,恆見一鬼引虎逐己,如是已十數度。

小兒謂父母云:「鬼引虎來則必死。世人云:『為虎所食,其鬼為倀。』我死,為倀必矣。若虎使我,則引來村中,屯中宜設阱於要路以待,虎可得也。」後數日,果死於虎。

久之,見夢於父云:「身已為倀,明日引虎來,宜於西偏速修一阱。」父乃與村人作阱。阱成之日,果得虎。

這一則筆記小說中的記載不僅簡短且故事性強烈,特別適合拿來改寫。此外,它還有以下幾個特點:

  1. 主角年紀與學生相仿
    筆記小說的作者是成人,所以大多描述成人的故事。但〈宣州兒〉卻是少數以兒童作為主角的故事,因此學生在閱讀時,比較容易產生共鳴。就像他們看《鬼滅之刃》一般,見到年紀和自己年紀相當的角色們,義無反顧地邁向降妖伏魔的道路,因而更容易將自己投射到角色身上,一同歷險。
  2. 主角勇於挑戰權威:
    要看懂這一個故事,首先必須知道「為虎作倀」的典故。所謂的「倀」,指的是死於老虎口中的人類,鬼魂被老虎控制,除了幫虎老大排除陷阱路障,還有引誘獵物上鉤的功能,後來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幫助別人做壞事。

    然而,故事裡的小孩,即使被老虎吃了化為倀鬼,卻沒有被老虎利用,而是自願擔任「臥底」,和父親合作,將牠引誘到村裡的陷阱中。由於他勇於挑戰權威的作為,有別於其他自甘被利用的倀鬼,使得這個故事格外具有張力。

不過,要如何掌握說故事的技巧,將這一則記載擴充為驚險的少年冒險故事呢?

一個好的故事,不外乎「衝突」與「化解衝突」之間的交互輪替。所以,我在課堂上先帶孩子抓出這一則記載中的衝突點,然後提供以下這個架構供他們參考……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0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鴻雁寫作教材與教法典藏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31.8K會員
652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鴻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Thumbnail
2025/04/01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Thumbnail
2025/03/28
「我最喜歡吃草莓,因為草莓它很好吃,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美味的食物,每次都會吃很多,因為很好吃。」其實,看到這樣的句子先別擔心,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因為他已經掌握敘述的基本邏輯。只要稍微加上一點技巧,原本扁平的敘述馬上變得鮮活立體。
Thumbnail
2025/03/28
「我最喜歡吃草莓,因為草莓它很好吃,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美味的食物,每次都會吃很多,因為很好吃。」其實,看到這樣的句子先別擔心,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因為他已經掌握敘述的基本邏輯。只要稍微加上一點技巧,原本扁平的敘述馬上變得鮮活立體。
Thumbnail
2025/03/27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Thumbnail
2025/03/27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從小,看到的是童乩、桌頭,搖頭晃腦的兩人呼呼的舉起插著令旗的凳腳扣扣的在沙盤上劃著看不懂的符號,唯有桌頭的解答方能了然,童乩都不識字卻能口吐文言文,像布袋戲偶背後配音的口白,桌頭則是飽讀漢文的士人,這樣的組合有些不思議,還有儀式的一波波而懾服鄉人。
Thumbnail
從小,看到的是童乩、桌頭,搖頭晃腦的兩人呼呼的舉起插著令旗的凳腳扣扣的在沙盤上劃著看不懂的符號,唯有桌頭的解答方能了然,童乩都不識字卻能口吐文言文,像布袋戲偶背後配音的口白,桌頭則是飽讀漢文的士人,這樣的組合有些不思議,還有儀式的一波波而懾服鄉人。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靠著語言、文字溝通;如果用錯或用得不得體,可能誤己誤人、害人害己,不得不慎!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靠著語言、文字溝通;如果用錯或用得不得體,可能誤己誤人、害人害己,不得不慎!
Thumbnail
我在小學高年級的班級上帶孩子「腦補文言文」。雖然他們很多人沒有讀過文言文,但依然玩得很開心,改寫出來的故事不輸國中學生。唐代的戴孚所著的《廣異記》中,有一則〈宣州兒〉,不僅簡短且故事性強烈,特別適合拿來改寫。
Thumbnail
我在小學高年級的班級上帶孩子「腦補文言文」。雖然他們很多人沒有讀過文言文,但依然玩得很開心,改寫出來的故事不輸國中學生。唐代的戴孚所著的《廣異記》中,有一則〈宣州兒〉,不僅簡短且故事性強烈,特別適合拿來改寫。
Thumbnail
當我即興發揮、把神話小說翻譯成睡前故事說給孩子聽,有時候聽的哈哈笑,有時候卻道出語言謬誤、情節怪誕。那些千百年來被合理化的、不可動搖如真理,竟然如此輕易被孩子指出破綻。究竟是大人藏得不夠隱密?抑或是沉痾已久?
Thumbnail
當我即興發揮、把神話小說翻譯成睡前故事說給孩子聽,有時候聽的哈哈笑,有時候卻道出語言謬誤、情節怪誕。那些千百年來被合理化的、不可動搖如真理,竟然如此輕易被孩子指出破綻。究竟是大人藏得不夠隱密?抑或是沉痾已久?
Thumbnail
先前幫家中小二生購買課外書時,挑了簡單的世一版本兒童三國演義,試試他可不可以接受中國古典小說。某日睡前,我在床畔念了第一回「桃園三結義」。念完後他紋風不動,緩緩抬頭說,不然他先讀《君偉上小學:二年級問題多》吧。
Thumbnail
先前幫家中小二生購買課外書時,挑了簡單的世一版本兒童三國演義,試試他可不可以接受中國古典小說。某日睡前,我在床畔念了第一回「桃園三結義」。念完後他紋風不動,緩緩抬頭說,不然他先讀《君偉上小學:二年級問題多》吧。
Thumbnail
深山有怪獸,小鎮有鬼魂。封底的介紹搭配封面長出飛蛾翅的女孩,我直覺此書一定是鄉野傳奇。尤其在第三章節這一篇,作者在美容院看到大家驚恐的眼神下,我想一定是魔神仔!在第五章節那穿著白衣黑裙頭髮齊耳的14歲女孩,我又想她一定是中那個害死了大家還自己嚇自己的女孩。但,我把作家想淺了!    
Thumbnail
深山有怪獸,小鎮有鬼魂。封底的介紹搭配封面長出飛蛾翅的女孩,我直覺此書一定是鄉野傳奇。尤其在第三章節這一篇,作者在美容院看到大家驚恐的眼神下,我想一定是魔神仔!在第五章節那穿著白衣黑裙頭髮齊耳的14歲女孩,我又想她一定是中那個害死了大家還自己嚇自己的女孩。但,我把作家想淺了!    
Thumbnail
  幾年前,仍拼著老命帶一群不諳世事的鬼靈精們語文課程時,那段小時光,總是過得特別迅捷,也特別的快樂。   我最喜歡的就是惹惱那群自以為是的小鬼,他們也總愛惹我這個自以為是的老癡。不是老師,就是老癡。是個老是癡迷紅樓夢,左一句黛玉、右一句顰顰的老癡。   他們不會懂什麼叫做品茗。更何況是文章字句裡面
Thumbnail
  幾年前,仍拼著老命帶一群不諳世事的鬼靈精們語文課程時,那段小時光,總是過得特別迅捷,也特別的快樂。   我最喜歡的就是惹惱那群自以為是的小鬼,他們也總愛惹我這個自以為是的老癡。不是老師,就是老癡。是個老是癡迷紅樓夢,左一句黛玉、右一句顰顰的老癡。   他們不會懂什麼叫做品茗。更何況是文章字句裡面
Thumbnail
對於學生的不讀不看,我不想再多做嘆息。 只要有一個孩子願意拿起金庸來閱讀, 只要有一個孩子在他未來人生中有江湖相伴, 這就足以帶給我極度滿足與雀躍。
Thumbnail
對於學生的不讀不看,我不想再多做嘆息。 只要有一個孩子願意拿起金庸來閱讀, 只要有一個孩子在他未來人生中有江湖相伴, 這就足以帶給我極度滿足與雀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