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主講「才德至上的暴政」,說明當代居於絕對主流的成功觀,視競爭、成長為核心真理,導致了一系列問題。
可能有人會說,在競爭中成長,看來很勵志,也有許多正面案例支持,哪裡不對?
如果人人都樂於「在競爭中成長」,那自然很好。但事實上,很多人是被落後焦慮所驅動:先相信某種成功敘事,再說服自己身處成功競賽,於是每天自我提醒:為什麼還不如他人那樣成功。
更直接地說,目標總是被包裝地很正面,心理感受卻常常負面。譬如在義務教育裡,似乎應該樂於考好分數、上好大學,更多的卻是害怕考不好、選錯科系;而在出社會後,似乎應該樂於賺錢找好工作,更多的卻是煩惱賺不了更多、工作無法升遷。
如果沒有樂在其中,「成功」真的是我所需要的,還是別人認為我應該需要的?如果你也曾有過這種疑惑,代表社會希望你怎麼感覺,以及你自己實際有何感覺,兩者之間可以有極大落差。順此思路,我們可以把追求成功的心理動力分成兩種:一是成就感,源於自己對自身行動的肯定;二是焦慮感,源於自己可能落後於他人的認知。
據此,所謂「落後焦慮」,是這樣的一種心理感受:你隱隱約約覺得成功是好事,但發現自己已經或即將落後於人;或你不太肯定成功是哪裡好,但你絕對不想落後於人。在這些情況下,驅動人們去追趕領先隊伍的,是焦慮感而非成就感。
而所謂「落後焦慮的陷阱」就是:你一再告訴自己應該追求成功、應該正向積極,同時又漠視落後焦慮、忽略許多負面感受。邏輯上,這陷阱可有三種狀態:
一是獲得成功,使焦慮感解除。但如果你先前完全由焦慮感所驅動,解除焦慮多半不會讓你快樂,只會讓你覺得空虛、不知接著該做什麼,或發現自己之前只是被人推著走,而非自己想好該怎麼走。
二是被焦慮感壓垮,超出個人所能承受的極限,而不得不中止學業或工作。有鑑於大學休退學率一再上升、年輕世代心理狀況一再惡化,此狀態的比例似乎正在迅速增加。至於增加的原因,或許是追求成功的觀念越見強化,或許是漠視焦慮的做法越見強化,又或許是生活中比較成敗的頻率大幅增加。
三是長期維持現狀,同時保有成功目標與焦慮感受,進而形成一種平衡。當然在這種平衡下,也會有階段性成功,以及隨之而來的成就感。但焦慮感會以各式各樣的形式存在,或者思維、或者行動、或者言語。
當然我並不是要宣稱,社會上每個人都卡在焦慮陷阱裡動彈不得。這社會的確提供很多成功機會,但成功的人是少數,而無法成功的人是多數;也就因為如此,任何相信自己應該追求成功的人,或多或少都曾被落後焦慮所困擾。
這就是我用「暴政」二字的原因。因為一個鼓勵成功、宣稱贏家有德又有才的社會,雖然常常宣揚勝出的成就感,但遠遠製造出更多的,恐怕是無法成功的焦慮感。不僅如此,有時它還讓人極力隱藏自己的焦慮,或是把焦慮的出現,視為自己的一種懶惰或缺點。
然而,責任真的都只在個人身上嗎?當個人難以適應社會時,是個人病了,還是社會病了?
一個受焦慮感所驅動的人,很難說是擁有長期穩定的快樂;而一個用焦慮感來刺激競爭成長的社會,必然值得我們反思問題所在。至於台灣社會是否正在大規模地製造焦慮?我相信這問題需要由一整個世代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