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著主管不做,寧當菜鳥工程師,「這件事」比薪水重要

2022/04/2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人資主管轉做菜鳥工程師的張伊婷。取自104人力銀行
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化為自己最大的競爭力
文 / 張雅惠
人資主管張伊婷,毫無理工背景卻自費10多萬元,辭職苦學Java,降薪兩成轉當菜鳥工程師。面對人生職涯,她找到一件比薪水還重要的事。
來自台中的張伊婷,屏東大學企管系、人資所畢業,工作十年,從人資專員做到人資副理,待過北祥科技、特力屋、友達科技駐廠、台灣佳能等人資,工作內容是計算薪水、出缺勤、考績等人資作業。面對電腦,也從excel用到DOS,再到雲端伺服器。
前公司、北祥科技對外舉辦黑客松創意大賞,她自不量力地揪了三位工程同事組隊報名,用手機App完成人資作業,竟然獲得第三名,從此開啟她對產品開發和科技學習的想像。

會懷疑,就不是無感的行屍走肉

十年經歷一個檻,張伊婷冒出更多的懷疑。
「你們這些後勤單位,就是公司的費用、就是支出嘛!」原來老闆這樣看人資。
「當個人資,不就朝九晚五就好,怎麼連假日還要去聽研討會?還不能休假?」她發現,原來親友們不理解為何人資工作需要那麼多的人際關係維護,休息日也要學習精進。
延伸閱讀
她了解到,若職涯想往上走,必須學習更純熟的內外人際互動,儘管她心中偏好人資工作實務,但若一直站在原地,就得面對後輩急起直追,要是原地踏步無法改變,很可能成為死在沙灘上的守舊者。
加上老闆眼中的「人資」始終屬於企業後勤單位,是費用、是支出,缺乏令她感到被認同的工作價值,甚至連自己都沒有工作的成就感。
深怕下一個十年會悔恨現在什麼都不做的自己。她有了「不只轉職、而是轉型」的念頭。

挑最難的,倒吃甘蔗

人資轉工程,又沒有理工背景,是張伊婷異想天開嗎?!其實在具體實踐前,她仔細評估了兩年,有計畫地逐步展開五個行動,穩紮穩打。
行動1:評估後盾。
人資背景的學經歷,如果失敗,可再當回人資。當時的大主管也支持她學習科技,如果應徵不上別家公司的工程師,就回鍋幫公司產品開發。
行動2:體驗感覺。
她先在職進修半年,每週六、日的半天,再自費去上程式語言,為期半年。
行動3:選擇專業。
眾多程式語言中,她從Java切入,雖然在眾多程式語言中較難學習,但也最嚴謹、最長效(業界持續使用中)。她相信,連最難的程式語言都會了,其它應該難不倒。
行動4:專注苦讀。
包含招募的人資十年經驗中,她知道什麼樣的專業背景最加分。她辭掉工作,自費10餘萬元去資策會上課,每週一到週五從早到晚全天上課。
她是門外漢,同學多為學習力更強的年輕世代,加上程式語文全部英文,她英文很菜,迷茫不安和心理壓力破表,她幾度懷疑人生。
但她要對自己的勇氣「負責」,不僅通勤聽網課、下課上網課,還利用假日寫作業、交報告,所有聚會全部取消。
行動5:實現轉型。
半年課程結束後,不用等資策會媒合推薦,她用「十年人資X半年程式」的複合經驗,在2021年2月年後成功轉職為104人資學院全端工程師。

敢想、敢做,成就感會推升未來的薪水

張伊婷從人資主管轉為菜鳥工程師,年薪少兩成,成就感卻多兩倍。
「兩種工作的成就感是不同的!現在,你看得到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尤其,我有十年的人資經驗,更知道產品服務開發應該幫人資夥伴解決哪些問題,」張伊婷說。
至於眼前短少的薪資,她判斷極可能在之後彌補、甚至超越。
張伊婷已經幫自己做好下一個十年的規劃,先當五年的工程師(目前已滿一年),五年之後,轉任PM產品經理,專注發掘最需要被解決的問題與需求,替公司和用戶創造最大價值,並且對產品的成敗與商業結果負責。

「00世代」科系模糊、職涯寬廣的世代

104人力銀行在2022年3~4月啟動《世代價值觀調查》,其中,「我認為,畢業科系對目前工作很大的影響」,1到10分,分數愈高愈認同。
結果發現,以「00世代」6.5分得分最高,高於「90世代」6.4分、「80世代」的5.9分、「70世代」6.1分。分析原因是「00世代」因為工作經驗最少,科系限制工作的感受最強。
延伸閱讀
但在實務上,大學不分系、輔系、雙主修、跨系選修已是趨勢,更有85%的新鮮人工作機會不限科系。
同一份調查中,當問到「我會想到十年後的自己,並從現在採取行動,實現十年後的模樣」,1到10分,分數愈高代表愈認同。
結果「00世代」和「80世代」同為6.3分最低,低於「90世代」6.5分、「70世代」6.6分。因為「00世代」初出茅廬,多數迷茫於當下,還無法規劃十年後的模樣,遑論提出行動計畫。
另外,各世代選擇工作最在意的前兩大因素都是薪水和福利,在意程度落在60~80%之間。其中,「00世代」第三在意興趣55%,是所有世代中最希望工作符合興趣的一群。因興趣而工作,確實能有更強的動力和熱情,克服工作挑戰和困難,並且從中得到更高的成就和滿足。
「80世代」的張伊婷,就為「00世代」做了示範。人資主管累積多年的難得經驗,為了興趣不惜打掉重練。兩年後,成功轉為全端工程師,徹底擺脫科系對工作的限制,也解除了薪水和職務要高不高的「勒索」。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便能化為自己最大的職場競爭力。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