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哈囉~大家好我是主糾小P
前一陣子,我拋出了一個問題,跟大家討論。
那就是,為什麼 衝動性犯罪比預謀性犯罪 還容易被人原諒。
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人們覺得那個當下 那個人已經不是他自己了,他是下意識 這麼做的。
诶,等等,下意識是什麼?
這個我們常常在用的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周我們繼續來講解 行為 這本書
上週我們說完 在行為發生的前一秒,你大腦中會發生一連串複雜的神經訊號,
而這周,我們稍微往回推一點,看看數秒到數分鐘前發生了甚麼?
你為什麼要按他喇叭呢?因為他開太慢了!
這就是數秒到數分鐘前發生的事情。
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部分說的 原因 ,都是幾秒鐘前的事情。
畢竟不是每件事情,我們都會往前回推。
摁…因為我早上沒喝咖啡,所以精神不好,心情不好,所以才會按他喇叭。
可能是小時候,我看我爸都是這麼做的,所以我才會按他喇叭。
外部的訊息,會充斥我們的大腦,導致我們做出反應。
有些時候,你甚至不知道你為甚麼這麼做。
你下意識就做了!
但在我們談談下意識前,先讓我們聊聊 動物行為學。
作者薩波斯基除了是神經學家以外,也是動物行為學家。
而且很明顯的,作者支持動物行為學,但不完全支持行為主義。
呃..你說這兩個有哪裡不同。
要解釋很困難,但這麼說吧。
動物行為學研究每種不同動物,會因為甚麼而做甚麼。
而行為主義比較專注於 制約反應。
想去證明,可以讓所有動物都因為甚麼而做甚麼。
動物行為學會注意到,喔~在貓後面放一根小黃瓜,他會嚇到跳起來。
他們喜歡各種不同動物的多變性。
而行為主義想去證明,我能讓任何動物都因為後面放了一根小黃瓜,而嚇到跳起來。
認為行為在所有物種間是一致的。
這樣的形容似乎有點偏頗,不過你只要知道,作者傾向動物行為學,而我們將會用這個來解釋後面的事情。
動物行為學的架構就是,熱愛動物行為的多樣性。
認為,每個物種都會為了特定的目的,而演化出反應特定刺激的特定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研究 習性。
動物 包括人類 無時無刻都在接受各種來自外界的資訊。
聽覺 視覺 觸覺 嗅覺,那怕是味覺,都會影響你本人,影響你的行為。
最直接受影響的,是你的情緒,也就是邊緣系統。
老鼠的大腦中,有一塊腦區稱作 嗅腦。
這個區塊的功能專門接收嗅覺的資訊。
聽起來非常簡單的腦區吧,就是處理嗅覺資訊的。
但,當科學家手賤的破壞這個腦區後,卻使的老鼠有 社會互動 方面的異常。
就像是老鼠無法控制情緒一樣。
這聽起來很像是邊緣系統的功能阿。
那到底嗅腦是嗅覺處理器,還是邊緣系統呢?
答案是,都是。
因為對老鼠來說,情緒就差不多等於嗅覺,所有會使老鼠有情緒反應的刺激,都是嗅覺的刺激。
人類並不是嗅覺動物,人類更仰賴視覺,不過人類也不是靠視網膜來控制情緒的,人類會吸收很多很多的資訊,而各種資訊也會互相影響。
而這麼大量的資訊,造成的後果就是,我們必然得省略一些資訊。
我們會下意識的做事。
如果把一個人的眼睛矇起來,鼻子捏住,他會分不出自己吃的是馬鈴薯還是蘋果。
吃洋芋片的時候,同時撥放酥脆的音效,人們會覺得洋芋片更好吃!
在看電影的時候,如果電影中閃現爆米花,或是可樂的資訊,會讓人更想買這些東西。
雖然這些實驗都有爭議。
尤其電影的那個實驗,已經被證實是偽造的了。
但是,淺意識影響決策,卻是被證實的。
不過我個人覺得,淺意識的東西,就像微表情一樣,
有人推崇,可以藉由微表情,看出別人是否在說謊。
但是當人們知道這個知識後,在說謊時,就有可能刻意避開這些微表情,而使這套理論失效。
當你在做決定時,更多的去思考 為甚麼? 例如在買爆米花時,去想自己是真的想吃,還是只是被什麼給影響到?那這個暗示或許就沒用了。
不過!你的意識真的能意識到嗎?
Hey hey 事情變得複雜了吧~
這裡要說一個,有點恐怖的事實。
前面說的都是淺意識影響意識,但,那些不過意識的行為呢?
我們的大腦對膚色其實是極為敏感的。
只要在人們閃現一張臉的照片,那怕只有1/10秒,都還沒意識到自己看到了,人們的杏仁核,就會對不同膚色的人起反應。
人會直覺的恐懼不同膚色的人。
而更恐怖的是,如果加入電擊,也就是,在給人看人的照片時,同時釋放電擊,讓人們把電擊和人臉做連接。
比起同膚色的人,不同膚色的人更容易促成恐懼制約。
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實,或許這也能解釋為甚麼種族之間總是容易有衝突,還有種族的刻板印象會甚麼這麼難抹去。
而且,人們對其中種族的臉的臉孔辨識能力較差。
簡單來說就是,你分不出來他是美國人還是歐洲人,而對他們來說,小眼睛的你和小眼睛的日本人,根本一模一樣。
人本能的只在意你是不是跟他同種的,而不在意,你個人是如何。
那這是不是代表世界必然分裂,種族必然衝突呢?
摁…
讓我們轉移個話題吧。
你知道,人類也會對嗅覺有反應嗎?
只要給人聞他人在驚嚇時的冷汗,人們也會感覺到害怕喔!
好啦,我覺得該認真談談上個問題。
不知道你看到人們會因為其他種族的膚色而使杏仁核被觸發,會想到甚麼。
我直覺就想到,最近的 BLM blacks lives matter的事情。
應該沒有人不知道事件一開始是發生什麼事情吧?
言簡意賅地說,就是
一個白人警察,用膝蓋壓制技,制服一個黑人嫌犯,而在他已經呼救,毫無抵抗意識時,仍繼續壓制,直至救護車到場。但這時,那名黑人已經死亡了。
而當我再度看到這個關於膚色觸發杏仁核的反應時,我就在想,這樣的事件,會不會跟這種人腦中的本能反應有關,如果真的是的話,那我們難道要怪罪於演化給我們這樣大腦嗎?還是要怪罪把我們設計成這樣的造物主?
不過,我後來思考之後,覺得,不對。
直接把這個本能套過來用,是不對的,要看脈絡,而不能單看這個點。
事實是,即便我們有這個本能,我們也不會看到其他人種就恐懼,我們的杏仁核的確會被觸發,但是只要時間稍微長一點,我們的前額葉皮質會把恐懼壓下,他會抑制杏仁核。
事實是,比起這個本能,這更像是一個體制的問題,就像股癌在節目上說的,那樣的壓制已經行之有年,不是這個警察本人特別歧視黑人,也不是整個體制在歧視黑人,而是就像大多數的官僚體制一樣,不會有人單方面的去做出改變,既然這個行動長久以來是可行的,我們又何必改變呢?
這個本能的存在是事實,但這個傾向並非無法改變的,就像我們會學習恐懼,有恐懼的制約一樣,我們也能藉由學習,學會不恐懼。
前額葉皮質會去抑制杏仁核這點,給了我們很大的暗示。
就像巴菲特合夥人窮查理 查理蒙格 說的,別在情緒中做決定。
我們需要前額葉皮質,我們需要理性。
好,讓我們進個廣告,休息一下亂糟糟的大腦。
好,讓我們繼續來談談數秒到數分鐘之間這章。
剛剛說到了視覺上的刺激 嗅覺上的刺激 聽覺上的刺激 這些都是比較本能的,有些甚至可以說是寫在基因裡的,就像那些天生的恐懼一樣。
既然有天生的,就有後天的,讓我們來說說 語言。
語言能夠非常強烈的影響人,不論是淺意識還是意識。
對一個東西的取名會造成影響。
把保守黨改名叫穩健進步黨 人們的支持率就會上升。
這種藥有95趴的存活率,比這種藥有5趴的死亡率,讓人更願意嘗試。
剛讀完合作有關的文章的人,比沒讀過的人,在囚徒困境中,更傾向選擇合作。
像是 出神入化 這部電影中,魔術手法的心理暗示,就是一種誇張版的 語言影響案例。
曾經有這麼一個研究,美國德克薩斯州,為了讓人們不要在路上亂丟垃圾,所以立了一個標示牌,上面寫著。禁止丟垃圾!
結果並不顯著。
於是換了一個牌子,改成 保護環境,不要亂丟垃圾!
成效也不怎麼好。
於是,有人突發奇想改成,我們德克薩斯人,不亂丟垃圾!
效果就變得很好!
南部粽無條件大於3D油飯!
不,北部粽才是王道,南部根本是水煮米糕。
出了大安區,就是南部!
天龍國就是天龍國。
綠色都是1450的網軍
你們才是中共同路人。
沒錯,我想這可能是最強的暗示。
立場 選邊站 社會的群體暗示。
就像是,就算我把我的大學批評的一文不值,但除了我以外,沒有人可以罵我的母校一樣。
因為我也是在那個群體中的,你罵了這個群體,就是罵了我。
對於這種,因為社會,因為文化產生的淺意識反應,後面的章節會提到更多,這邊我就先賣個關子。
我想關於這些淺意識的暗示,已經說得夠多了。
現在你應該知道,淺意識對於行為的影響,也並非簡單的。
但我感覺,這裡說的淺意識,似乎和心理學,冰山理論中的淺意識又不完全相同。
而讓一切更加複雜的還有兩個點。
一是,就算外界沒有給你訊息,你自己體內也會產生訊息。
有個理論叫做詹朗二式情緒論
當你看到獅子時,你會心跳加速,腎上腺素開始分泌,開啟戰逃反應,你感覺到恐懼的情緒。
不過,直覺上我們認為順序是
看到獅子,感覺恐懼,心跳加速
但這個理論說的剛好相反。
是看到獅子,心跳加速,接著你意識到,哇!我心跳跳得這麼快,我一定是恐懼了,所以恐懼。
你是根據身體的反應來決定情緒。
這是一個很有爭議的理論。
支持的理由有像是,強迫人微笑的話,人真的會感覺開心點。
但反對的理由也有像是同樣是心跳加速,你有可能是害羞,有可能是恐懼,有可能是緊張,這要如何區分?
不過,既使這個理論有爭議,仍然證明了,內在的感覺會影響情緒。
先記住這點。
再來,第二個複雜的點。
有這麼多會對淺意識造成影響的因素。
不論是視覺 聽覺 嗅覺 還是一些有的沒的,那大腦到底會聽哪個呢?
哪個敏感,就聽哪個!
而大腦可以改變對於感覺的敏感度。
狗在警戒時會豎起耳朵,而豎起耳朵會接收到更多讓狗警戒的訊息。
看到恐怖的東西,杏仁核會觸發,而杏仁核的觸發會的我們對於讓我們恐懼的東西更加敏感。
我們之前提到的
當你手拿冷飲時,會感覺面前的人比較冷漠,也是一樣的道理。
冷飲讓你感覺到冷,冷讓你感覺到冷漠,冷漠提高了對冷漠的敏感度,於是面前的人真的變得敏感。
簡直就像自證預言一樣。
好,最後來做個整理。
我們前面兩集說到了,一秒之前,大腦中會有很多的神經元作用,這些作用導致了當下的行為。
而是甚麼導致這些神經元動作呢?
是各種來自外在的訊息和刺激。
而除了那些顯而易見的刺激外,更多且不容易被察覺的,是那些淺意識的刺激,這些刺激會使人的情緒產生變化,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影響著你。
視覺 聽覺 嗅覺 任何感覺都會有這樣的情況。
而就像老鼠是藉由嗅覺來認識世界,人類是以視覺為主。
而最恐怖的莫為,當引起杏仁核的注意後,杏仁核會在回頭加強你對恐懼的敏感。
這時候,就是意外最容易發生的時候。
但是,也不用這麼悲觀。
因為就算杏仁核本能上會被觸發。
人類還有 前額葉皮質。
前額葉皮質也許會遲到,但他不會缺席。
只要再撐一下,前額葉皮質就會告訴你,既使膚色不同,大家還是人,沒甚麼好害怕的,而抑制住杏仁核的激發。
在這章節的最後,作者打上了一段話。
對某些重大的決策做出決定前,你得要知道,我們理性和自主的程度比想像中低。
畢竟我們是這麼容易就會被淺意識影響,畢竟我們是連手中的冷,和冷漠的冷都分辨不出來。
而這句話也狠狠地體醒著一件事情,在做決策時,你一定得讓自己遠離情緒,你的意識就已經這麼容易被影響了,你怎麼還敢放下意識決定呢?
怎麼還能不思考自己為甚麼做決定呢?
不往前追朔自己為什麼這麼做,不問自己 why? 行嗎?
好,這周節目就到這了。我們下周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