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難題?當然是雙軌甩尾啊!從《行為》的角度看 道德。

2022/05/17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哈囉哈囉大家好 我是主揪小P
我們聊了群體,我們聊了階級,甚至我們聊了點政治。
但是,我總感覺少了什麼。
我感覺,我們不夠哲學。
這週,我們要來聊一個,可能只有人類會在意的議題,道德。
我們常常聽到道德,卻不一定知道道德代表什麼?更別提知道 道德 有什麼要討論的。
有時候看到別人亂丟垃圾,我們會覺得這個人沒道德。
但這個不是什麼特別需要討論的道德問題。
亂丟垃圾本來就是錯的,這沒什麼好爭辯的。
困難的是那些 兩難問題。
說要幫助他人,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這大家都會舉雙手贊同。
但是,常常是幫助了一個人,卻會害到其他人。
常常是試圖做好事,卻成為別人故事中的壞人。
關於道德問題,最最經典的,大概就是 電車難題。
但在討論電車難題前,我們得先討論 道德 本身。
更重要的是,如果喜歡我的節目,別忘了 訂閱 按讚 五星分享我的節目~
好,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是,道德是理性還是感性的?
關於道德是各家有各家的說法,哲學有專門討論的道德哲學,
心理學,社會學,甚至政治學,都有各自對道德的解讀。
而其中有個問題很常被討論。
那就是我們是依靠道德推理,還是道德直覺?
白話來說就是,我們是靠思考還是直覺來分辨對錯。
我自己理解,道德是一種會根據當前文化,還有社會價值觀而形成共識的,對於 行為 的規則。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法律是道德的最低限度。也許我們能從法律去推出一些線索。
我記得我國小時,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很喜歡去翻 六法全書,而我唯一記得的一個就是,這本書他喵的厚。
每個國家的法律都是多且複雜的。
所有社會都訂定了道德倫理行為的準則,而最底層的準則,就是法律。
法律必須得符合推理,必須要有一定邏輯,不能因為你臉看起來很醜,所以闖紅燈的時候就給你多罰錢。
既然法律是依靠推理的,而法律是base在道德的,那可以想見道德也是符合邏輯推理的,對吧?
難不成感性推出的東西,能建立出依靠邏輯推理的法律嗎?
之前在看 被討厭的勇氣時,裡面有提到過康德的道德規範,就是完全理性計算的。
也就是所謂的 道德絕對命令。
康德的推理是這樣的。
如果人們要服從某個道德規則,那這個規則必定是所有人都要接受的而且照做的,如果所有人都這麼做,會出現不好的情況的話,那這件事就不符合道德,譬如殺死你的敵人,如果所有人都照著做,那這世界恐怕不會有活人,你會殺死許多人,而許多人會殺死更多人,所以這個規則不符合道德,殺死你的敵人,是不符合道德的。
而只要我們慢慢推論,就能知道,哪些事情是道德的,那些事情不是,那這樣看來,道德得是理性推理的吧?
道德到底是理性還是感性的,這個哲學上爭論許久的問題,我覺得完全不用爭,推理出是對的東西,就是對的啊,感性完全不用參與其中。道德就是理性的,雖然人們看起來不理性,但最新的研究指出,人們在真正判斷事情時,尤其是那些利益攸關,而且做過很多次類似決定的情況下,還是會依靠理性,而非訴諸感性。
不過,思考道德和思考利益是不同的。
最近科學家的共識是,人類是靠直覺思考道德。而且理性甚至不是感性的反面,而是同伴。
what!!! 嗨呀,Uncle P feel really bed.
我可不是那麼好被說服的,
我們來看看書中說了什麼。
假設現在有間公司打算做個新的建設。
老闆的幕僚向老闆說,如果我們這麼做,我們可以賺取大量的利益,但是我們也會傷害環境。
老闆回答,我才不在乎環境!
可以理解,這間公司大概會被人民打壓,甚至是拒買他們的產品,大概三個月,然後當他們推出買一送一的活動時,大家又會一臉真香的買買買。
恩?好像哪裡怪怪
總之,這個老闆肯定是不道德的,對吧?
不管是理性還是感性都是這麼告訴我們的。
我這麼認為,你這麼認為,參與這個研究的85%的也覺得老闆是為了提高利潤而破壞了環境,老闆很自私。
但我們換個場景,同樣的老闆,同樣的幕僚。
幕僚說,如果我們這麼做,我們可以賺大量的利益,而且我們還會對環境友好喔!
老闆又回答,我不在乎環境,做就對了!
但這時不會有人罵老闆,既使至始至終,他都不在乎環境。
如果人類是絕對理性的,我們就不會對 做出傷害 比 沒有阻止做傷害 更嚴厲,因為後果相同。
傷害他人,和允許傷害,前者會受到更大的道德譴責。但這兩件事不都導致了傷害嗎?
這兩件事情都不符合道德,但直覺上,我們覺得前者比較嚴重。
但我想也是,當我們做一件事時,表示我們沒去做好幾件事。
如果我們很在意沒有作為,那我們根本無法做任何事。
如果我們根據康德的規則行事的話,善意的謊言將不會存在,因為說謊是不符合道德的。
如果我們是絕對理性的我們是不是,得像澳洲哲學家 彼得。辛格說的一樣,只要非洲還有一個兒童因為缺少500美金而死,你就不該花500塊去買衣服。
因為,如果你看到一個兒童快淹死在池塘時,你一定會奮不顧身的跳下去救他,既使要毀了你的新衣服也一樣,這表示你覺得陌生人的性命比你的新衣服重要,所以你該捐錢去救陌生人,而不是買新衣服。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公益團體的廣告一定要用某個非洲小孩的故事來吸引你捐款,與其告訴你有多少人缺錢,不如給你看一個具體的小孩來的有用,
我們很仰賴 道德直覺 。
科學家會有這樣的共識,是因為,除了哲學的推理之外,大腦神經學、心理學,甚至生物學都證明了這點。
有個專們研究道德的學問就叫做,神經倫理學。
他們的做法,基本上就是讓人一邊做道德判斷題,一邊做核磁共振,觀察你的大腦活動。
而最有名的,就是大家的最愛,道德哲學的招牌,電車難題。
如果你不知道這個問題的話,建議你等等可以暫停podcast,自己思考一下,這是個經典問題,但是一個人只有一次完全依靠直覺來做回答,希望你能把握這第一次思考電車難題的體驗。
電車難題由英國女哲學家,菲里怕。福特在1967年提出。
題目是這樣,假設現在有個失控的列車,不斷往前衝,無法停下來。
有五個人被綁在列車前進的軌道上無法動彈,眼看就要撞上了。
這時,你出現了,你剛好站在一根拉桿上,你只要拉動拉桿,列車就會駛向另一條軌道,但是,那條軌道上有一個人被綁在上面。
你會為了救五個人而拉動拉桿嗎?
我的話,我一直很喜歡一個答案,就是不斷的前後搖動拉桿,讓列車雙軌甩尾,超酷的不是嗎(逼~)
總之,這個問題沒有對錯,但是大部分的人傾向拉動拉桿,畢竟5個人比1個人還要多。
研究顯示,有60~70%的人,在大腦的背外側前額葉劇烈擾動下,也就是理性佔上風的情況下,我們會採取效益主義的解決方法,殺死一個人,來救五個人。
恩?我們前面不是說人類基本是靠直覺嗎?怎麼這時候就效率主義了?聽起來很理性誒!
慢點慢點,我們還沒說到呢。
我們換個情況,一樣是五個人被綁在前進的軌道上,但這時,你不是要拉動拉桿,而是要把一個胖子從橋上推下去,阻止列車前進。
別去思考胖子要如何阻止列車,他可能是個幾噸重的胖子之類的。總之,你得要親手殺了這個人,才能救另外五個人。
這時候,你會怎麼選呢?
大部分的人不會,人們的腹內側前額葉,也就是掌管感性那區塊的前額葉,以及杏仁核開始活化,人們不願意殺這個胖子。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
就結果來說,拉動拉桿和推下胖子,都是殺一個人拯救五個人,怎麼情況不同,答案就不同了呢?
關鍵是,意圖!
在拉拉桿的那個情況下,那五個人得救的原因是列車駛向另一條軌道,害死另一個人只是 副作用,就算那個人沒在那個位置,那五個人還是會得救。
但是,再推胖子的情況下,他們得救是因為胖子被殺,而殺人對我們的直覺來說,是錯誤的。
如果我們再次改變情況,這時候另一條軌道上面沒綁人,但你不在控制桿旁邊,你得要衝過去拉拉桿,但是,你必須推開你跑過去的路上的一個人,而這個人會因為被你推開跌倒而死,這樣可以接受嗎?
80%的人覺得可以。
一樣要推人,一樣殺了一個人來救五個人,但你不是蓄意,故意推他,殺了他不是救人的手段。這樣就可以!
就像我們覺得 作為 比 不作為 還要嚴重,就像遠在天邊的非洲小孩,沒有旁邊溺水的小孩來的緊急,殺人來救人也會因為直覺的脈絡而有所不同。
我們很仰賴直覺,而且,既使經過理性思考,我們還是很難逃離這脈絡。
事實上,大部分時候,我們是先有一個道德結論,我們說不出為什麼,接著我們再用理性去合理化,去找到自己的為什麼。
如果今天另一條軌道上的是你的親人,你可能就不會拉拉桿,而你的理性會幫你找藉口。
不是因為他是我的親人,而是那五個人本來就不該在那軌道上!我本來就不用干預。ㄋ
理性是直覺的幫手,而不只是另一套系統。
結論出來了,我們大部分的道德判斷,基本上是靠直覺。
其實,不只是判斷,我想大部分的事情我們都是依靠直覺,而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我們以為道德是人類才有的東西,平等,互助,不傷害他人。這是人類才有的。
但是,研究不支持這點,動物依靠直覺也能做道德判斷。
如果讓兩隻捲尾猴學會用勞力換取食物,一開始,他們只要工作,就能獲得葡萄,兩隻猴子都吃得很開心~
但是,實驗的目的不是讓他們開心。
這一次,一號猴子一樣拿到葡萄,但二號猴子卻拿到黃瓜。
基本上猴子對葡萄的喜歡,遠遠大於黃瓜。
二號猴子被坑了。
他的反應是,把黃瓜狠狠地扔向實驗人員,而且四處胡鬧,下一次再要他工作,他就會罷工。
而更有趣的點,那個拿到葡萄的猴子,也決定罷工。
這就是我們覺得猴子可能在乎公平道德,或至少有這方面的直覺。
如果只有一隻猴子在實驗裡,他不會罷工。
如果兩隻一起拿到黃瓜,他們也不會罷工。
只有當兩隻的薪水不公平時,他們才會罷工!
我們以為只有在人類社會裡的道德,實際上在猴子群中,就靠著直覺存在著。
或著說,道德根本就是靈長類動物因為群居,而演化出來的本能設定,他本來就在直覺中。
道德還有另一個要素,讓我們既使想以理性思考計算,也不該這麼做。
那就是,文化。
道德受到文化的影響非常大,在印度覺得骯髒不能食用的豬肉,在台灣是國民美食。我們之前說過的在遊牧民族和美國南部的 榮譽文化,對他們來說,被別人冒犯,而不反擊,是一種恥辱,這違反他們的道德,但是在華人地區,不要強出頭是主流,更不用說基督教文化中,要人被打了左臉,要把右臉也給他打。
但前面這兩種,都不能讓你有真正的道德衝突的感覺,所以我們勢必要說一個令人感到反感的行為。
殺狗,如果我是拍youtube的話,在這邊放一張賣狗肉的照片,肯定會引起大家的公憤,
狗是有靈性的動物!狗是人類的同伴!狗狗信任人類,人類怎麼能將他殺害!
我們家養過不少狗,我自己也無法接受那個畫面。
很明顯的殺狗不符合我們的道德,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
但是!你能理性推論為什麼殺狗不符合嗎?
有在吃狗肉的國家,為什麼就被認為道德不合格?
我不能,我真的找不到正當理由說,為什麼狗不能殺,豬卻可以吃。
這只是我的道德直覺。
記住你剛剛感覺到的噁心感,甚至還有恨意。
這就是用直覺判斷最危險的一點。
如果你是在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團體,在我群中行動,那麼道德直覺就很有用,因為你活了多久,你的道德直覺就被打磨多久,他很鋒利,你一個綠鬍子要在一群綠鬍子中找到合作的對象,這個工具非常好用,能夠快速分析,他值得信任嗎?他會不會出爾反爾?他對待他人的態度是如何?他喜歡互助還是傷害?
但是,如果你是在和他群打交道,那你就得遠離直覺,因為你非常容易就能找到不同點,非常容易就被挑起噁心感和恨意,即便他和你的差別可能只在於,在他們國家,狗肉是美食,而豬肉不是。
我們無法完全依賴道德思考來判斷,因為那幾乎不可能。
但我們的道德直覺是如此的充滿矛盾,
你會願意救下眼前快溺死的小孩,而不怎麼在意距離遙遠,但數量更多的,瀕臨死亡的兒童。
你可能會為了救五個人而殺死一個人,只要你不是直接下手,而且那個人不是你認識的人。
在公共冰箱中放幾張百元鈔票,可能不會有人拿。但是放幾瓶價值一樣的飲料,八成隔天就不見了。
如果是我做了壞事,那是我為了完成某件好事而做的,或是那只是個無傷大雅的小錯罷了。
但是如果是他人做了壞事,那壞事就是壞事,心地再好也一樣。
豬肉很好吃誒!嚐一口拉,吃拉吃拉,不吃不是朋友~
什麼!你吃狗肉!你給我滾遠點!
一切的一切,都在神經倫理學中,一切的一切只不過是不同腦區在作用,如果能掃描你的大腦,在你以為你做出判斷前,科學家就知道你的答案了。
理性無法依靠,直覺又常常出錯。
那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耍廢?
這個時候,哲學的用處就出來了。
在這個問題上,哲學分成三個學派。
我們先說前面兩個
義務論和結果論。
義務論就是康德提倡的那種學派,他把重點聚焦在 行動本身。
為什麼不該做這件事?因為這件事情本身就是錯的!
而結果論,顧名思義,就是把重點放在後果。
思考做這件事情的果,以結果論英雄。
這兩個學派在爭論的就是電車難題,白話來說,電車難題討論的就是,我們可以為了目的而不擇手段嗎?
義務論會說 不行!我們不能把人當成手段。 義務論沒有argu的空間
結果論則會想,如果我們的目的是降低損傷,那拉了拉桿可以把損傷從五人變一人,如果推下這胖子,能救那五人,那就應該做。只要為了達到好的結果,中間的過程不是重點。
如果我們觀察這兩個學派的人的大腦的話,我們會發現,義務論會啟動腹內側前額葉,杏仁核和腦島,他們是靠道德直覺。
而結果論,聽起來就很理性,他們將啟動背外側前額葉,用道德推理來判斷。
有趣的是,義務論,做判斷時,是靠道德直覺,但是一開始訂定規則,也就是康德說的絕對命令時,卻屬於道德推理。
在電車難題中,有30%的人是義務論,不論如何,他們都不會犧牲一個人來救五個人,另外30%的人是結果論,他們更重視救了五個人,而不是犧牲一個。
剩下的大部分人,可以說是一般人,一般人既在乎手段,也在乎目的,至於到底哪個在乎的比較多?就像我們前面說的,視當下的情況和脈絡。
如果我不小心把人當成了手段,但我是為了拯救更多的人,我就是結果論者。如果殺人救人的意圖太明顯的話,我就會拒絕,我是義務論者。
要你選的話,你會喜歡哪種人呢?
如果是過去的我的話,我肯定不想當一般人,而我也不喜歡義務論的那種硬性規定,我應該會更傾向結果論。
但結果論會有很多延伸的問題。
如果我們能為了救五個人,而殺一個人。醫生可以把一個健康的人殺死,拿他的器官來救人嗎?
你願意悶死一個哭泣的嬰兒,來拯救正在躲避納粹的人嗎?
我做不出這樣的決定,結果論遲早會踢到鐵板。除非你毫無情緒。
這個問題有兩個解法。
一個是,結果論的果不要把它放在短期,要把它放在長期,如果長期來看會導致大家為了救五個人,而犧牲一個無辜的人,那我們為了不讓這個長期的壞結果發生,我們就不該推下胖子。
思考立即的後果,思考長期的後果,再想更長期的後果,接著把這些在思考一遍。
或是,第三種學派,也是作者推崇的學派,德性倫理學。
義務論和結果論都是從行為,從事情做思考,但這個學派要求你從 人 做思考。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不做壞事呢?不是因為他們覺得理性來說他們該做好事,而是因為他們就是不作弊。
這不是義務論,當然也不是結果論,這是德性倫理學。
我不作弊,因為我不是那種人。
你認為的好人該是什麼樣子,那那個樣子,就是符合你的道德的。
聽起來很玄,聽起來不是最完美的答案,但是它提供了一個思考的起點。
你認為的好人是什麼樣子?
好~這集的節目就這樣拉,如果喜歡我的節目的話,別忘了訂閱 按讚 五星 分享我的節目,我們下週見拉,掰掰~
IG . FB . 購書 . 收聽 . :https://linktr.ee/cuisineoffreshbook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小P
小P
書時料理是一個#Podcast 讀書會 每週兩小時,幫你養成閱讀習慣。 如果你願意跟我一起#讀書 #討論 的話, 就趕快點進網站收聽吧! (ゝ∀・)b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