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哈囉大家好 我是主揪小P
我們已經品嚐完 羅西尼牛排 行為 這套書的 上集了~
我希望你腦中有一套 行為背後原因 的大致理解。
因為現在,我們要來實際運用所學。
我們要用這些知識,來解釋人類行為的現象。
而這也是這本書的目的,作者想要討論 行為 的含義。
但是,他必須先用上集解釋一遍原理,定義出一些概念,我們才能真的理解他的想法,才能站在同一個層面上討論問題。
那在我們開始討論前,記得要訂閱按讚,喜歡的話記得五星留言分享我的節目,並追蹤我的IG,我們會定期辦抽獎活動喔!
好,那首先,我們第一個要討論的是。
刻板印象。
你對刻板印象的印象是什麼?
矮呦 我們原住民沒有在後面加的拉 的拉
不要這樣消費客家族,我們客家人是不消費的。
我想不難理解的,刻板印象的主體,都是一個 群體 。
我們認為在這個群體的人,都是一樣的,原住民就要會唱歌,客家人就要很節儉,黑人家裡就是會有貝斯,美國白人就是胖胖的。
有些人說,這些刻板印象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那個群體本來就是這樣啊!
誒~這句話是對得嗎?這個我們就得先來說,為什麼會有刻板印象。以行為的視角。
假設你現在是一個在叢林中孤獨的原始人,你不但要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還得面臨同類的競爭,你感覺周圍都是敵意。
有一天,你在散步時,遇到另一個原始人,你一看到他,就立馬保持警戒。
但他很怪,馬上向你表達友好,甚至送你 他剛剛打獵打到的兔子。
這太奇怪了,平常遇到同類,不是打架就是搶劫。
你好奇的問他,為什麼要對自己這麼好?
他指了指自己的鬍子說,因為你和我一樣都是 綠鬍子。
友善的綠鬍子跟你解釋道,這片森林有三種人,綠鬍子 紅鬍子和黃鬍子,以前大家都是各走各的,但是,現在我們綠鬍子打算團結,打團戰!綠鬍子只跟綠鬍子合作,我們專打紅和黃鬍子。接著問你,你要不要一起?
你當然同意啦!你有了隊友,有了組織,而且團結起來的群體,肯定會打垮零散的人,稱霸整個森林。
這就是 自私的基因 的作者,理查.道金斯,提出的一個 名為 綠鬍子效應 的假說。
這個假說是說,只要生物演化出一種可以明顯區分差異,識別成員的特徵,那麼,只要大家願意合作那這個群體就能大規模成長,也就是,有天然的凝聚力。
理論上來說,綠鬍子是在說我們上一講講演化時說到的,親緣選擇,綠鬍子是能夠藉由基因傳播的。
但是,當群體足夠大時,既使他的綠鬍子是染出來的,也沒關係,也就是說,那個有綠鬍子的人是不是你的親戚已經不重要了。
對人類來說,種族主義,就是一種綠鬍子效應。
在淺意識那個章節中,我們有提到過,我們的大腦在看到不同膚色的人時,杏仁核會瞬間活動起來,杏仁核是大腦的警報器,你會瞬間警惕起來,直到,姍姍來遲的理性前額葉皮質把杏仁核抑制下去。
這就是現實,人類的大腦就是如此,或者說靈長類的動物幾乎都是如此的。
雖然綠鬍子效益,還沒有在一般的靈長類動物中被發現,但是,猩猩猴子們,早就有 群體 得概念了。
擔心他群的人會搶劫,會傷害你,這是靈長類普遍有的情感。
但是!這不代表生物學在證明種族主義就是必然。
因為,沒有 任何 動物 會為了神 為了美學 為了意識形態而殺死另一個族群,除了人類。
雖然我們對綠鬍子的定義是 可明顯區分的差異,但其實,各種差異都能在人類的腦中形成群體的不同,就算只是 醬油膏應該是甜的還是鹹的 也一樣。
人類和其他靈長類一樣,本能的就會區分 我群和他群。但我們的定義卻複雜得多。
舉個作者薩波斯基常說的例子,1968年的經典電影 人猿星球,台灣翻譯 浩劫餘生 ,那個時候CGI特效還沒那麼厲害,你看到的是如何,拍攝的時候基本就是如何。
在那時,演員是穿上猩猩裝來演出的~有些人扮黑猩猩,有些人扮大猩猩
但,一個有趣的現象就出現了。
在聚會吃飯時,穿黑猩猩的演員,就自動跟黑猩猩坐一起,大猩猩就跟大猩猩坐。
人們很本能的從一個小特點形成群體。
不管是文化 信仰 意識形態,還是支持那個CP,甚至畫風的不同,都可以在人類的大腦中形成我群和他群的概念。
雖然形成我群和他群的因素有很多,但當我們應對他群的人時,我們的 表現 卻跟其他靈長類差不多。
你有看過前一陣子的電影 兔嘲男孩 JoJo Rabbit嗎?摁...是有點久了拉,不算前一陣子的,不過疫情期間幾乎沒電影,所以這部應該還算記憶猶新吧~
在裡面有個橋段就是描述納粹如何形容猶太人的。
猶太人會讀心,會使用恐怖的巫術,頭上長著角...之類的。
為什麼要這麼形容呢?只是純粹想讓猶太人的形象不好嗎?
那幹嘛不說他們像政府官員之類的就好了。
真正的原因,就是要把他們變成 他群。
在一項實驗裡,研究人員對猴子展示來自自己的群題,和隔壁群體的照片,中間夾雜代表正向含義的東西,例如水果,或是負面的,例如蜘蛛,這樣的照片。
結果發現,如果配對的不一致,譬如,看到他群,但搭配水果,猴子就會盯著看。
在之前談到 對嬰兒做實驗的那一章時,我們曾說過,如果有 意外,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寶寶就會興奮,他就會盯著看。
猴子也一樣,這樣的搭配很...怪,自己的群體就該是正向的啊!外族就該是負面噁心的,怎麼會搭配水果呢?
這樣的結果顯示了。
猴子不僅和鄰居競爭資源,還把鄰居當成噁心的蜘蛛,而我們,我們這群,則是甜美的水果。
而搭配上腦科學的話,更發現了,負責味覺上的厭惡,也就是讓你感到噁心想吐的腦區,腦島,在看到他群時,也會被觸發,至於到底是杏仁核優先,還是腦島優先,這,我想就取決於你判斷他群是否有威脅。
看到不同種族的人,也許會優先觸發杏仁核,但看到遊民或是毒蟲,就會觸發腦島。
厭惡感,噁心感,還有個可以利用的點,就是聯想。
你有沒有過在校外旅行時,大家本來嘻嘻哈哈的,但這時,嘔~有人嘔吐了,你沒看到,也沒聞到,只是單純聽到有人嘔吐了,就直覺地想嘔吐?
噁心這種感覺,很容易被觸發,被聯想。
而這,加上群族,就是當時納粹想做的事情。
既然我們會把他群和噁心感做連結,那能不能手動把人和噁心感連結,變成他群呢?
猶太人就是噁心的人,他們甚至不是人,是完完全全的 他群。
在當時,甚至連猶太人養的狗,都會被殺害。
這個效應,就像是我們會去喜歡乾隆用過的茶壺,名人穿過的衣服,一樣,我們認為人的本質會轉移到物品或動物上。
諷刺的是,納粹在殺狗時,是遵循安樂狗的標準流程的,那些狗可能死得比他們的主人還要好一點。
講到這,就讓我想到納粹為什麼需要猶太人?
這裡讓我稍微岔出去討論一下。
當初納粹,為什麼要洗腦來殺猶太人,更重要的是,為什麼德國人就這麼容易的被洗腦了?
如果有人說,德國人就是如此,人類就是簡簡單單就會被強人給煽動,給說服。
那你覺得自己容易被煽動和說服嗎?
我想不會有人覺得自己容易被洗腦,也很少有人心甘情願的被洗腦。
套用中國節目,羅輯思維,羅胖說的話。
看歷史時,當你看到有種,不得以如此的心情,那才是真把歷史看透了。
每個人都是做出在那個環境,那個時間點下,對他來說最好的選擇。
但一切最好的選擇,導向了最糟的結果。
當初的德國人為什麼會洗腦?或許是因為,這麼做,有好處。
猶太人是個蠻特別的族群,在德國的猶太人,可能跟在美國的猶太人更密切,而不是跟他的德國鄰居。
同時,猶太人又佔據了當時的金融業,和商業。
二戰那時是怎樣的背景?
德國輸了一戰,欠下巨款,德國人恨透外國人,但又無力反抗,國內經濟低靡。
他們需要團結。
而你知道該如何團結一個國家嗎?
答案非常簡單,讓這群人有共同的敵人。
這時候,有個既有錢,霸佔著金融權力,又常常跟外國通信往來的民族。
猶太人,就是那個共同敵人。
這是納粹政府想做的事情。
而對平民百姓來說,搶劫猶太人,從本來的想做但不能做,變成了,想做又可以做!
他們不是被洗腦,而是實際從敵視猶太人中,獲得了好處。
而本來的敵視,在後期,則演變成屠殺。
這是我知道的其中一種解釋,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
當你想團結好幾個群體時,給他們找個共同的敵人,是個最好的方式。
川普最近也在賣芒果乾了,以現在來說,中共政府真的是很容易被拿來當做共同敵人的角色。
不管是台灣還是美國。
————————————-
我群和他群的區分,對於人類來說無比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刻板印象根深蒂固的原因,因為我們需要快速識別,他是來自哪一個他群。
刻板印象並不是全然的壞事,事實上它是一個很方便的工具。
但是有一好,沒兩好,快速便捷的工具,帶來的就是不夠準確的壞處。
我們在一開始時說了一句,
這些刻板印象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那個群體本來就是這樣啊!
這句話對嗎?
不完全對。
實際分析各種刻板印象在群體的分佈,答案就是,有些很準,有些不準,如果你不實際統計,你根本無從得知這個刻板印象是有用還是無用。
但是,當你實際跟人相處時,套上刻板印象,基本上只會讓對方感到反感,和厭惡而已。
不過,要讓人們不去有刻板印象,就像是說,人們要把所有人看成我群一樣,是很困難的。
而且,未必是好事。
你有著多種身份,也同時存在多個群體內,唯一能讓所有人都是我群的方法,可能只有讓這世界只有一種人。
但,我完全不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光聽起來就不是了。
那也許,重點並不是在把所有人畫進我群中,而是思考如何和他群互動。
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心理學家蘇珊•費斯克,提出 刻板印象內容模型,用兩種維度來分類他群。
溫暖度,和能力。
溫暖度指的是,他群是敵還是友,是友好,還是有威脅?
而能力,指的是他能否有效完成他的意願,白話來講就是,當他想侵略你時,他能多快完成?
剛剛我們說到的,為什麼面對不同種族的人,我們的杏仁核會運作,感受到恐懼和焦慮。
但是,面對遊民,毒蟲,另一種他群的人時,我們反而是腦島會起反應,感受到噁心?
我提出的關鍵是,威脅度
套用這套模型,威脅度,就是指能力。
不同種族的人是溫暖度低 能力高。
遊民則是溫暖度低 能力也低,這樣的差異,就讓人有完全不同的表現,恐懼或是噁心。
這套模型,可以解釋我們對大部分他群的分類,
高溫暖度,高能力,這麼完美的表現,這個人一定是,我群,他是站在跟我同邊的。
我群會引發我們的自豪感,會對這樣的人跟我在同一個群體,而感到高興。
高溫暖度,低能力,主要代表,通常是,老人和身心障礙者。我們對這樣的人並不反感,我們的情緒實際上是 憐憫。
低溫暖度,低能力,就是我們剛剛說的,遊民,吸毒者,這類人物,我們會感到反感甚至噁心。
低溫暖度,高能力,我剛剛的舉例是不同種族的人,事實上,這樣的分類,在國際情勢上很常見。
美國少數民族對白人的看法,歐洲對猶太人的看法,印尼對華人的看法,窮人對富人的看法。
代表的情緒,除了貶抑對方,認為對方冷酷,貪婪,心機重以外,還有嫉妒。
而更有趣的是,不只是這些分類,還有地位的變化。
最直接,我想也最多人經歷過的,是父母慢慢變老的過程。
這實際上就是 高溫暖度,高能力的人,慢慢改變成高溫暖度,低能力。
這可以引發我們懷著心酸的保護慾。
關於這種地位的變化,有趣的事情多到能在拉一篇出來講了~
但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沒錯,又跟納粹有關。
納粹的極權政府,不只是殺猶太人而已,還有殺精神病患這類人,被稱作,無價值生命的滅殺行動。
但是,他們要殺精神病患時,是直接下手的,而不用大肆宣傳。
原因很簡單,因為精神病患在他們眼中已經是 低溫暖度,低能力 的群體了。
反觀猶太人,他們是 低溫暖度,高能力 的群體,我們得先強迫他們戴上貶義的黃色徽章,剃掉鬍子,遊街羞辱,讓他們變成低溫暖度 低能力,然後才能迫害。
好,來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
首先,我們從,人類天生就會分群出發,討論了我群和他群,對人類的重要性。
接著說到,刻板印象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我群他群的概念很重要,我們得要快速識別對方來自哪個群。因為面對不同的他群,我們會有不同的相處方式,而該如何分類這些群?
我們會用 刻板印象 模型,去做初步的分類。
但是!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但是。
刻板印象的好處在現代社會的人與人交流上,常常會導致不太好的結果,所以,我們也需要知道,該如何避免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
這裡,我整理了三種方法,也許你幫助你在面對他人時,避開刻板印象的陷阱。
第一個,是老生常談的,站在他人立場,轉換視角,這個應該是從小聽到大的方法了,雖然是老生常談,但之所以能常談,就是因為他有用。轉換視角,能讓自己暫時變成他群。
如果你對老派人士有意見,你何不假設自己是老派人士,看看你會怎麼做,思考如果你是他,你要如何達成你的目的?也許就跟歷史一樣,你會看到對方的 不得已。
第二個,找共同點,雖然你們在 種族 這個維度上可能,是不同群,但是,也許你們都愛運動!
在運動這維度上,你們就是同一個群體的人。改變自己對 群 的定義,去強調大家都是在同一個群內,就能比較輕鬆的把對方當成一個個體來看,而不會單純用群體去框住一個人。
最後,或許也是最好的方式,那就是,別管什麼群不群的。刻板印象的最大問題在,他容易讓人在實際面對一個人時,忘記他是一個個體,而直接認為,他是哪個群,他就該是怎樣。
那,解決方法或許是,在面對對方時,就別去想他是什麼群的人,直接和他交流,直接和他對談,把對方真正當成一個人,一個個體,而不是當成群體。
我們在面對我群的時候,常常認為我群裡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都有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行為ㄡ但是,在面對他群時,卻容易腦袋打結,忘記這最重要的一點,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
我們會把他群的一個過錯,套用到整個群體上。
我們的錯,是個別事件,他們的錯,則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如此。
希望這一集,能幫助你在下一次看到,國民黨就是怎樣怎樣,北部人就該如何如何時,能夠停下來思考一下,真的是如此嗎?
阿,不過在我實習半年中,我學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南部食物真的比較好吃,哈哈
那就這樣拉,如果喜歡我的節目的話,別忘了訂閱按讚,五星分享我的節目。
我們下週見拉,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