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三歲孩子– 身心發展特質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副標題:亦敵亦友的年紀。
我家有三歲的孩子,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信誼出版的這本書,裡面的歸納及自己讀後的心得。

三歲孩子在身心的發展,漸漸趨於穩定,此時已經有滿好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概念。三歲也是一個「我們」的年齡,孩子喜歡說我們一起如何如何,我們來怎麼樣,這種「一起做┬的感覺會讓孩子有依賴感,也享受分享的滋味。

三歲時也能察覺別人的喜好或厭惡,會為了別人開心,盡量做對的事情。喜歡別人對他表示讚賞。肢體動作上面也相當成熟和順暢。書中還提到這個年紀的孩子會喜歡跟別的孩子玩,但是最喜歡的還是媽媽,特別是在媽媽專注陪伴的時刻。

接著話鋒一轉,就到了可怕的三歲半(正是我女兒的年紀),「反抗」是此時期最大的特徵,對媽媽而言,三歲半的孩子似乎凡事都想與他作對。此時的孩子正在體認自己與別人的關係,以及「自我」這個個體,不再像三歲時對「我們」那麼感興趣了。

三歲半是一個緊張、充滿壓力的年紀,既缺乏安全感又想要支配外在世界。每天都在掙扎中過日子,生活也變得不太愉快。

看到這邊,我的心也得到了一些寬慰,雖然最近都覺得孩子一言不合就哭哭,時常鬧脾氣。但有一個半年的變化週期作為期待,也就沒那麼難熬了。當然也請有看到的家長們,接受包容孩子的發展階段,陪著他們長出新的能力,進入新的狀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移動到他方的沙龍
0會員
13內容數
2022/06/14
昨天晚上看到蜂鳴的夏生他怎麼做咖喱,文章內容跟小技巧之詳細與講究,讓我決定今天也來跟著做一次。 這是我的成品,然後等下要放他的來對照🤣 1.他的作法是先把洋蔥炒到焦糖化,但是我沒有做到那麼久,大概炒了十幾分鐘⬇️像這樣,就丟進電子鍋了。
Thumbnail
2022/06/14
昨天晚上看到蜂鳴的夏生他怎麼做咖喱,文章內容跟小技巧之詳細與講究,讓我決定今天也來跟著做一次。 這是我的成品,然後等下要放他的來對照🤣 1.他的作法是先把洋蔥炒到焦糖化,但是我沒有做到那麼久,大概炒了十幾分鐘⬇️像這樣,就丟進電子鍋了。
Thumbnail
2022/06/14
端午的晚餐:乾煎草飼牛排佐奶油蘑菇。 作法也是很簡單,熱油,把牛排放下去煎,我們為了小孩可以吃,牛排煎到全熟,加鹽,靜置五分鐘再切。 蘑菇另外做,用一點醬油、奶油、鹽去炒,再淋在牛排上面即可。
Thumbnail
2022/06/14
端午的晚餐:乾煎草飼牛排佐奶油蘑菇。 作法也是很簡單,熱油,把牛排放下去煎,我們為了小孩可以吃,牛排煎到全熟,加鹽,靜置五分鐘再切。 蘑菇另外做,用一點醬油、奶油、鹽去炒,再淋在牛排上面即可。
Thumbnail
2022/06/14
疫情期間多少都會自己煮,一邊也會叫外送配合~有小孩就不太出門買了,因為帶小孩又是一種累跟混亂。 這道菜是夏天清爽、簡單又快速的選擇,只要料準備好,大約五分鐘就可以上菜了喔! 作法: 1.椰子油熱鍋、有點爆的感覺去炒薑絲(碎)。 2.鹹鴨蛋整顆切碎放進去炒。
Thumbnail
2022/06/14
疫情期間多少都會自己煮,一邊也會叫外送配合~有小孩就不太出門買了,因為帶小孩又是一種累跟混亂。 這道菜是夏天清爽、簡單又快速的選擇,只要料準備好,大約五分鐘就可以上菜了喔! 作法: 1.椰子油熱鍋、有點爆的感覺去炒薑絲(碎)。 2.鹹鴨蛋整顆切碎放進去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那天看見臉書動態回顧,是一年前寫下的紀錄。 覺得……大概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會這麼喜歡、習慣寫東西吧。 覺得今天應該給自己一個好棒棒。 這陣子弟弟的情緒起伏之大,常常讓我在發飆邊緣徘徊, 一直不停在處理他姨媽來?的問題。 覺得很煩之餘還得一邊回應哥哥的絮絮叨叨。 我也曾經要哥哥等我,
Thumbnail
那天看見臉書動態回顧,是一年前寫下的紀錄。 覺得……大概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會這麼喜歡、習慣寫東西吧。 覺得今天應該給自己一個好棒棒。 這陣子弟弟的情緒起伏之大,常常讓我在發飆邊緣徘徊, 一直不停在處理他姨媽來?的問題。 覺得很煩之餘還得一邊回應哥哥的絮絮叨叨。 我也曾經要哥哥等我,
Thumbnail
孩子寧願發限動也不跟你互動? 我的女兒才剛邁入青春期,還好還沒有IG帳號(笑) 這本書讓我超前部署 看完後收穫滿滿,連自己也被療癒到
Thumbnail
孩子寧願發限動也不跟你互動? 我的女兒才剛邁入青春期,還好還沒有IG帳號(笑) 這本書讓我超前部署 看完後收穫滿滿,連自己也被療癒到
Thumbnail
孩子正在暴風少年期,老老實實大家回憶起自己這麼大時又是否馴如白兔?可能我們抬自己父母槓都抬不少呢?孩子回嘴有時我都會氣上心頭,但冷靜下來想一下,這不就是說明孩子們開始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不會100%跟從才有的反應嗎?這不就是孩子們成長的有力證據?他們的身高體重還算可量度得來,可腦袋長大至怎樣父母看外
Thumbnail
孩子正在暴風少年期,老老實實大家回憶起自己這麼大時又是否馴如白兔?可能我們抬自己父母槓都抬不少呢?孩子回嘴有時我都會氣上心頭,但冷靜下來想一下,這不就是說明孩子們開始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不會100%跟從才有的反應嗎?這不就是孩子們成長的有力證據?他們的身高體重還算可量度得來,可腦袋長大至怎樣父母看外
Thumbnail
「我們對孩子感受到的喜悅、幸福、熱情等正面情感通常很寬容,但對悲傷、憤怒、眼淚卻很吝嗇。」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彷彿每一個字都寫進了我的心裡。孩子開心的時候,我們樂於分享笑容,並用力延續那一刻的情緒;但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卻盡可能地想立刻解決她的眼淚,只求得一刻平靜。
Thumbnail
「我們對孩子感受到的喜悅、幸福、熱情等正面情感通常很寬容,但對悲傷、憤怒、眼淚卻很吝嗇。」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彷彿每一個字都寫進了我的心裡。孩子開心的時候,我們樂於分享笑容,並用力延續那一刻的情緒;但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卻盡可能地想立刻解決她的眼淚,只求得一刻平靜。
Thumbnail
43歲當了爸爸,這個身分我很享受,只是「當了爸爸,才開始學習如何作為一位父親」,這似乎是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課題。就讀小三的女兒,我們最近的親子關係開始帶有緊繃、有點緊張、有些衝突,看著她的一舉一動和當下反應,想更多的「是不是我做錯了,這樣不對嗎?還是我應該要那樣做 …」。
Thumbnail
43歲當了爸爸,這個身分我很享受,只是「當了爸爸,才開始學習如何作為一位父親」,這似乎是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課題。就讀小三的女兒,我們最近的親子關係開始帶有緊繃、有點緊張、有些衝突,看著她的一舉一動和當下反應,想更多的「是不是我做錯了,這樣不對嗎?還是我應該要那樣做 …」。
Thumbnail
有位教育專家這麼消遣自己:「原本我有三大育兒理論,可是當我有了三個孩子後,我什麼理論都沒有了!」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但是就如同企管理論百百種,樣樣似乎都言之成理,但是若要直接套用別人經驗,恐怕是無效的。 教養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特質或每個家庭獨特的親子互動狀況,別人的救命仙丹也許會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有位教育專家這麼消遣自己:「原本我有三大育兒理論,可是當我有了三個孩子後,我什麼理論都沒有了!」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但是就如同企管理論百百種,樣樣似乎都言之成理,但是若要直接套用別人經驗,恐怕是無效的。 教養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特質或每個家庭獨特的親子互動狀況,別人的救命仙丹也許會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女兒開學一個多月了,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階段,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小學開始有考試吧!這也是她最無法適應的事情。有時早上叫她起床,她總說著:「她不想去學校,好想回幼兒園...」,女兒的個性比較好勝,考試希望自己都沒有錯誤,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大,回家後看到我們做父母的雖然嘴巴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一點就好」,
Thumbnail
女兒開學一個多月了,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階段,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小學開始有考試吧!這也是她最無法適應的事情。有時早上叫她起床,她總說著:「她不想去學校,好想回幼兒園...」,女兒的個性比較好勝,考試希望自己都沒有錯誤,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大,回家後看到我們做父母的雖然嘴巴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一點就好」,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關於教養的書籍,從父母的心理行為開始分析,到孩子的心理以及外露的行為,最後整理出一套教養的規則。以問題歸屬權為主,不同的問題擁有者需要使用不同的解決方案,依照作者整理出來的教養法,可以讓父母在教養上有一套的可依循的準則。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關於教養的書籍,從父母的心理行為開始分析,到孩子的心理以及外露的行為,最後整理出一套教養的規則。以問題歸屬權為主,不同的問題擁有者需要使用不同的解決方案,依照作者整理出來的教養法,可以讓父母在教養上有一套的可依循的準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