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往烏樹林糖廠跑的那個冬天#02-追逐370蒸汽機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觀光化後,台糖有三座糖廠曾復駛過蒸汽機車,依序是烏樹林、溪湖及蒜頭,但目前唯一常態在假日行駛的,僅有溪湖糖廠的346號。

烏樹林的370號近日終於整修完畢重新上路,不過變成團體預約制;蒜頭的650號更是在2017年風光復駛後,就一直沒有再上路的固定機制,連能不能被預約行駛也不確定。網路上有關650號的影片,幾乎全是2017年11月復駛時的畫面。這樣一比較,溪湖糖廠用燃煤鍋爐的346號能如此穩定,實屬難得。

2011年12月18日,在那個370號會固定行駛的週日,我一早十點就到烏樹林,只為記錄蒸汽機車與德馬牌機車的觀光火車牽引日常,做為報告內容的一部份。那其實不過是往後無數次追車之旅中的一次,可如今看來,不僅370號的活躍不易復返,自己也無當時的單純了。


【假日的蒸機日常】

既然要追10:30的班次,我八點左右就從斗六騎車出門了。等大概十點到烏樹林糖廠時,370號的重油鍋爐已是準備狀態,車身周圍也冒著濃濃蒸汽,對要牽引觀光火車一事「蓄勢待發」。

雖然老家彰化的溪湖糖廠在2007年11月,也趁【蔗糖鐵道文化節】時將346蒸汽機車復駛,不過我當時仍未搭過,所以在烏樹林這裡,確實是首次見識糖鐵蒸機動態行駛的場面。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不過台糖終究是老樣子,直接把「機車簡介」釘在駕駛座左側車身上,實在非常突兀。相較之下右側就乾淨地很"正常",而且包含「370」號碼牌在內的所有銘版都完整留存,宣示自己為1948年自比利時TUBIZE公司出廠的2354號,並曾配屬新營糖廠

很早就退役,或單獨擺在非糖廠區域的展示車輛,車身銘版直接不翼而飛的情況很稀鬆平常。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做為第一輛復駛的糖鐵蒸汽機車,除了改用新造的重油鍋爐,也在車身底盤裝設汽油發電機,用以供應蒸機自身照明,及後方車廂所需之播音設備等用電。

raw-image

觀光火車的路線起點,是1946年啟用的烏樹林木造站房,仍持續使用至今。當時另一大賣點,是曾擔任烏樹林站長且高齡80多歲的林海西先生,會在假日以榮譽站長身分回到車站值勤。

林站長已與2019年正式引退,還好有拍下他工作時的樣子。

raw-image
raw-image

不愧是蒸汽機車牽引的班次,發車前乘客就已將車廂坐滿。這是平日,或德馬牌機車值班時較難出現的畫面。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早上10:30,370號以逆牽方式牽引著長長的車廂離開烏樹林車站向北駛去,延續這段鐵路自2001年底開始的首條糖鐵長派觀光路線定位,及最早復駛蒸汽機車的文化象徵。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當行駛到聯外道路的東側,就代表已通過分歧往東山的分歧旗站,離開烏樹林線的範圍,將進入三條路線的分歧點-新港東線、後壁線及白河線等三條。這之前要先通過路線上最大的172縣道平交道,而若要搭乘「黃幹線」公車到烏樹林,公車站牌也在這平交道旁。

這座平交道是有柵欄形式,不過雙向都只有擋單邊,因此仍派駐看柵工在此維護列車通行安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往北行駛一小段後,列車在一個曾經三岔路急轉彎,逕直向西駛去,行駛在曾經的「新港東線」上。過往在這個分歧點往北,能走「後壁線」穿越後壁區直接到南靖糖廠;若向東,則可走「白河線」進白河市區,也是烏樹林糖廠曾經的客運主力路線。

至於新港東線的終點,是眾多糖廠曾經的路線匯集點-長短數信號站,可惜我們已到不了那裡,只會抵達離烏樹林糖廠約2.7公里的觀光路線終點站-新頂埤。

raw-image

【新港東線2011年】

我騎著自己的機車,沿著新港東線旁的道路奔馳。由於這一段的蒸汽機車是逆牽車廂,所以我不打算邊騎邊拍,就順順的跟到新頂埤就好

「新港東線」在經過往西的大彎道後,會是一條行駛在田野間的筆直直線,一路直達終點新頂埤。這路段周圍之荒涼程度,與其他糖廠觀光路線比較,遠遠超過沿途不少農家的溪湖糖廠王功線,及從蒜頭糖廠出發一小段,但緊鄰主要道路的南靖線。

原先這條路線長3.2公里,2006年截短500公尺至現在的終點站,

raw-image
raw-image

終點站新頂埤,是一個完全因應觀光化而新設的車站,有月台、雨棚,以及整排如市集般的商店街,販賣小吃及各式農產品。可以說若沒有這條路線,這些商店就不可能存在。

raw-image

接下來好戲來了。這座車站有兩條股道可供會車,而370號會跟車廂分開,往前過道岔後行駛到路線盡頭,再控制轉轍器,使它"倒車"改進入空的股道,再開到原先整個列車的最尾端。此時回程的370號,確定會以「正面在前」的方式,牽引車廂返回烏樹林糖廠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蒸汽機車與其他柴油、電力機車不同,外型上有很明確的「正反面」差異,所以370號正面在前的回程,才是這趟「邊騎邊拍」的重點開始。

raw-image
raw-image

新頂埤若往西延伸不到1公里就會與台1線交會,並朝著連結新營、岸內、南靖、烏樹林等四座糖廠,且也在後壁區內的長短數信號所延伸。可惜那只是糖鐵盛況已然消逝後的現在,關於從烏樹林或新營糖廠搭車去那裡的一個幻想。

10:30的觀光火車班次駛離新頂埤折返烏樹林,我的「追車之旅」也開始回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觀光火車回程的下車地點不在烏樹林車站,而是如前一篇所提到,在進車站前走分歧往廠區的路線,駛向僅有月台的「內埕」車站。光從月台雨棚結構,就明顯看出是觀光化後才新造的設施,恐怕是蓋在舊鐵路上。

這班火車抵達內埕的時間,約是11:20。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乘客在內埕車站下車後,要穿越改裝成博物館及賣店的倉庫群,才能走回烏樹林車站。這讓我想到以前去國道或遊覽車休息站時,他們也把洗手間設在動線的最盡頭,逼你一定要"抗拒"兩旁商家的招攬。這過程與其說是「忍受」,不如說在對抗自己未購物的「罪惡感」

raw-image

370號牽引空的車廂離開內埕,準備返回烏樹林車站。此時進站就跟當初發車時的方向相反了,370號變成車頭向前,而非駕駛座在前。

這班10:30發車的班次,應該是當年370號每個假日會固定出勤的一趟,因為我至下午四點都在烏樹林待好待滿,卻沒有其他時段有370號再行駛的畫面,看來就假日一天一班吧。

raw-image

但是這個時候,11:30由德馬牌101機車牽引的班次還沒離開,所以370號這班是先在不遠處停留,待該班車發車,再駛入烏樹林車站的月台。

raw-image
raw-image

靠月台股道的有了空檔,370號便開始進行調車作業,跟在新頂埤調頭時一樣,先單獨往前開到底,再倒車過轉轍器調整好的道岔,來到從車站算起的第三股,也是平常不運轉時靜態保存的位置。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時近中午,記得自己好像是離開烏樹林,騎車到新營市區找地方吃飯,等13:30左右再回到這裡,繼續下午的在這個鐵道場域溜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乘零|獨旅漫行式
41會員
153內容數
關於那些獨旅,或有幸三五好友同行時走過的旅途。如果某些過往畫面始終記憶猶新,就代表你無意間把一些靈魂碎片留在那裡,無論開心或難過,都是生命永恆的印記。
2023/03/07
在奮起湖以被"夾道歡迎"的姿態慢行通過後,「百年鳴森」專列前往最後的多林與十字路兩站。到了這個海拔超過1,400公尺的位置,才意識到待在火車上,大大降低了過往騎車上山時的距離感。整個活動在十字路結束,工作人員搭上預約的遊覽車,開始了下山的回程。
Thumbnail
2023/03/07
在奮起湖以被"夾道歡迎"的姿態慢行通過後,「百年鳴森」專列前往最後的多林與十字路兩站。到了這個海拔超過1,400公尺的位置,才意識到待在火車上,大大降低了過往騎車上山時的距離感。整個活動在十字路結束,工作人員搭上預約的遊覽車,開始了下山的回程。
Thumbnail
2023/02/28
「百年鳴森」專列駛離樟腦寮後,先在靜謐的梨園寮帶遊客參觀見晴台,並讓工作人員拿外送的中午餐點;乘客回到車上領餐點,就在下個停靠站水社寮享用。這兩座車站我從未造訪,但途中過166縣道平交道時,多少回想起與這條縣道間的諸多故事。
Thumbnail
2023/02/28
「百年鳴森」專列駛離樟腦寮後,先在靜謐的梨園寮帶遊客參觀見晴台,並讓工作人員拿外送的中午餐點;乘客回到車上領餐點,就在下個停靠站水社寮享用。這兩座車站我從未造訪,但途中過166縣道平交道時,多少回想起與這條縣道間的諸多故事。
Thumbnail
2023/02/22
近年偶爾會搭乘阿里山林鐵的市區段,但關於登山本線,始終停留在2007年抵達的木履寮而未再擴展。終於在2022年初,以工作人員身分搭上嘉義往十字路的「百年鳴森」專列。第一站便抵達相隔十幾年再度造訪的樟腦寮。
Thumbnail
2023/02/22
近年偶爾會搭乘阿里山林鐵的市區段,但關於登山本線,始終停留在2007年抵達的木履寮而未再擴展。終於在2022年初,以工作人員身分搭上嘉義往十字路的「百年鳴森」專列。第一站便抵達相隔十幾年再度造訪的樟腦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由新營糖廠轉型而來的新營鐵道文化園區因軌道改善而停駛多年之後,終於在今年2月3日自新營中興站復駛至柳營火燒店。以短小的單行車之姿行駛的藍色內燃機客車勝利號,在社群推波助瀾下更成為新營鐵道的新招牌。藉著鐵道復駛的契機,我將使用公共自行車尋找勝利號的拍攝景點,以及實地踏查糖鐵第一條載客路線的現貌。
Thumbnail
由新營糖廠轉型而來的新營鐵道文化園區因軌道改善而停駛多年之後,終於在今年2月3日自新營中興站復駛至柳營火燒店。以短小的單行車之姿行駛的藍色內燃機客車勝利號,在社群推波助瀾下更成為新營鐵道的新招牌。藉著鐵道復駛的契機,我將使用公共自行車尋找勝利號的拍攝景點,以及實地踏查糖鐵第一條載客路線的現貌。
Thumbnail
​​ 今天買了 中部的定期卡☾TPASS中彰投苗☽搭火車公車 及腳踏車, 一趟環保旅行。
Thumbnail
​​ 今天買了 中部的定期卡☾TPASS中彰投苗☽搭火車公車 及腳踏車, 一趟環保旅行。
Thumbnail
舊打狗驛故事館每逢活動或特定假日時,經常安排鳴放CT259蒸汽機車的外接汽笛吸引目光,可自己印象裡,也有過兩次帶著遺憾的鳴笛緣由,包含上個月,以汽笛聲紀念一位終身鐵道職人的長輩。
Thumbnail
舊打狗驛故事館每逢活動或特定假日時,經常安排鳴放CT259蒸汽機車的外接汽笛吸引目光,可自己印象裡,也有過兩次帶著遺憾的鳴笛緣由,包含上個月,以汽笛聲紀念一位終身鐵道職人的長輩。
Thumbnail
近年偶爾會搭乘阿里山林鐵的市區段,但關於登山本線,始終停留在2007年抵達的木履寮而未再擴展。終於在2022年初,以工作人員身分搭上嘉義往十字路的「百年鳴森」專列。第一站便抵達相隔十幾年再度造訪的樟腦寮。
Thumbnail
近年偶爾會搭乘阿里山林鐵的市區段,但關於登山本線,始終停留在2007年抵達的木履寮而未再擴展。終於在2022年初,以工作人員身分搭上嘉義往十字路的「百年鳴森」專列。第一站便抵達相隔十幾年再度造訪的樟腦寮。
Thumbnail
早早自然醒,收拾行李 check out,出門前遇到鄰居打聲招呼 小聊才知道原來是一對腳踏車環島的父子,真是熱血~ 想到這兩天騎 ubike 就快沒力了,覺得腳踏車環島真的需要決心耶XDD 從員林車站坐火車離開,第一站是永靖車站 我滿喜歡這種冷門又小小的招呼站 (沒有售票大廳,只有月台) 這種車站都
Thumbnail
早早自然醒,收拾行李 check out,出門前遇到鄰居打聲招呼 小聊才知道原來是一對腳踏車環島的父子,真是熱血~ 想到這兩天騎 ubike 就快沒力了,覺得腳踏車環島真的需要決心耶XDD 從員林車站坐火車離開,第一站是永靖車站 我滿喜歡這種冷門又小小的招呼站 (沒有售票大廳,只有月台) 這種車站都
Thumbnail
370蒸汽機車結束10:30牽引觀光火車的任務後,改由德馬牌柴油機車繼續執行。鮮黃色身影穿梭烏樹林糖廠及新港東線上,成為假日下午時分固定的糖鐵風景。
Thumbnail
370蒸汽機車結束10:30牽引觀光火車的任務後,改由德馬牌柴油機車繼續執行。鮮黃色身影穿梭烏樹林糖廠及新港東線上,成為假日下午時分固定的糖鐵風景。
Thumbnail
烏樹林糖廠的370蒸汽機車,是台糖多年前復駛的首輛蒸機,使我曾在2011年12月,從斗六騎車至烏樹林,只為拍攝蒸機在假日行駛的身影。曾經,那是個還能跟「熱血」畫上等號的時期。
Thumbnail
烏樹林糖廠的370蒸汽機車,是台糖多年前復駛的首輛蒸機,使我曾在2011年12月,從斗六騎車至烏樹林,只為拍攝蒸機在假日行駛的身影。曾經,那是個還能跟「熱血」畫上等號的時期。
Thumbnail
與烏樹林糖廠的緣分停留在2011年,那個對周圍一切既新鮮又熱情的碩一上。回頭看才發現,自己參與到糖鐵勝利號、成功號皆在烏樹林的十年之始。這段經驗的,在勝利號回到新營糖廠後更顯得無價。
Thumbnail
與烏樹林糖廠的緣分停留在2011年,那個對周圍一切既新鮮又熱情的碩一上。回頭看才發現,自己參與到糖鐵勝利號、成功號皆在烏樹林的十年之始。這段經驗的,在勝利號回到新營糖廠後更顯得無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