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頭與行動之間,需要觸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腦袋裡的念頭,有多少能夠落實呢?

據說人類的大腦每天產生6-8萬個單一念頭, 負面念頭會增加腦部壓力,刺激皮質醇和發炎現象。正向的念頭能消除壓力,提升認知功能,增加血清素與多巴胺等愉悅感神經傳導物質。

不管我們每天有幾萬個念頭,其中90%是反覆的,80%是負面的。

從2017年誤打誤撞、迷迷糊糊中,企劃製作了一個自殺者遺族專題報導的委託、2018以特約記者的身分、完成第一則報導的播出,算算擔任公視特約記者已經進入第五年。

raw-image

一個沒有當過新聞記者的媒體人,從一開始就對於新聞報導中的有限篇幅所苦,每一則報導都有鏡頭之外的故事、寫不下的報導角度、寫不進去的採訪心情等,於是有時便寫下採訪側記、更多時候是放在腦袋裡反覆想著:有一天要把這些電視專題放不下的內容,寫下來。

raw-image

五年來,每次企劃新的專題、便反覆思考著要把這些鏡頭外的事記下來、寫下來分享,「多寫一點鏡頭外的故事」成為我的大腦中90%反覆出現的念頭、但很少落實,隱約中這些念頭帶著一些責備自己怠惰的負面感受。

今早,閱讀著一位簡介自己為:「專職主婦譯者」的工作筆記,大受鼓舞,我不也是一個「專職主婦記者」?!

感謝宇宙給予串連的緣分,這些年來反覆的念頭,就由這位專職主婦譯者筆耕紀錄的無形鼓舞做為觸媒,開始寫吧!

raw-image

把想到的事,慢慢變成做到的事,讓念頭成為行動的前奏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udala的沙龍
18會員
106內容數
台北,有個外送到不了的地方。最近的便利商店要開車三十分鐘,每一餐幾乎都是自煮,學習在煮不停的廚房中、苦中作樂。自煮生活有其樂趣,多工作業時卻很疲倦。紀錄都市人移居山區的點點滴滴,新鮮有趣的、酸甜苦辣的種種。一邊探索飲食的意義,供給身體必需的熱量、營養,一邊思考從種植到餐桌所花的力氣、還有:高倍速時代如何讓心靜下來。
Chudal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5
每年這個季節 紅蘿蔔疏苗的時節 紅豆老師都會獲得 一堆 造型各異的小小紅蘿蔔
Thumbnail
2025/03/25
每年這個季節 紅蘿蔔疏苗的時節 紅豆老師都會獲得 一堆 造型各異的小小紅蘿蔔
Thumbnail
2025/03/11
春雷乍響,萬物復甦~ 偶然看到了這集:公視[誰來晚餐]【除了錢,我什麼都擁有了】 怎麼可以有人存款少少 還可以活得這麼開心?
Thumbnail
2025/03/11
春雷乍響,萬物復甦~ 偶然看到了這集:公視[誰來晚餐]【除了錢,我什麼都擁有了】 怎麼可以有人存款少少 還可以活得這麼開心?
Thumbnail
2025/03/07
時間 是現代人稀缺的有限資源,在人生各階段,總有追求不完的目標、有好多想做的事情,總是一天忙過一天。
Thumbnail
2025/03/07
時間 是現代人稀缺的有限資源,在人生各階段,總有追求不完的目標、有好多想做的事情,總是一天忙過一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從不同的研究找出腦袋每天要處理多少個意念,從而引伸負面思想對心理和情緒的影響,鼓勵讀者要多覺察自己的思維,積極減少負面的想法。
Thumbnail
本文從不同的研究找出腦袋每天要處理多少個意念,從而引伸負面思想對心理和情緒的影響,鼓勵讀者要多覺察自己的思維,積極減少負面的想法。
Thumbnail
人們常問我:「如何活在當下?」 首先就是「不讓自己活在自動模式」。 能理解這樣的概念嗎? 現在我試著用大腦科學的角度來解釋頭腦是如何製造出不符合當下現實的幻象。請給出一點時間,耐心地閱讀下去,這將讓你深入了解事情的真相,而不僅僅是盲目相信一句話。 當人在思考或有某個念頭或情緒時,身體會產生生化反應。
Thumbnail
人們常問我:「如何活在當下?」 首先就是「不讓自己活在自動模式」。 能理解這樣的概念嗎? 現在我試著用大腦科學的角度來解釋頭腦是如何製造出不符合當下現實的幻象。請給出一點時間,耐心地閱讀下去,這將讓你深入了解事情的真相,而不僅僅是盲目相信一句話。 當人在思考或有某個念頭或情緒時,身體會產生生化反應。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數以千萬計的資訊流傳,當大腦要做出是否接受,或是為什麼不接受,總會花上好一番功夫。資訊量很龐大與是否接受這兩件事相乘後,是一個光想到這就備感疲憊的一件事。 省時間與省力氣中,到底省了什麼? 我們的大腦很聰明,會用最省力的方式求生存,於是我們看得越多,大腦也越容易轉成省力模式,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數以千萬計的資訊流傳,當大腦要做出是否接受,或是為什麼不接受,總會花上好一番功夫。資訊量很龐大與是否接受這兩件事相乘後,是一個光想到這就備感疲憊的一件事。 省時間與省力氣中,到底省了什麼? 我們的大腦很聰明,會用最省力的方式求生存,於是我們看得越多,大腦也越容易轉成省力模式,
Thumbnail
我時常與朋友分享說要「覺察感受、聽從直覺」。但許多人有一個疑問:到底怎麼確定出現的想法是來自直覺還是頭腦的? 這確實是個好問題!
Thumbnail
我時常與朋友分享說要「覺察感受、聽從直覺」。但許多人有一個疑問:到底怎麼確定出現的想法是來自直覺還是頭腦的? 這確實是個好問題!
Thumbnail
生活中除了事件不斷,還有一樣是不斷的,那就是「念頭」。今天不談念頭怎麼產生的,我們先來說怎麼對治念頭? 念頭出現,只是看著,不跟隨。如果隨它去了,也沒關係⋯⋯
Thumbnail
生活中除了事件不斷,還有一樣是不斷的,那就是「念頭」。今天不談念頭怎麼產生的,我們先來說怎麼對治念頭? 念頭出現,只是看著,不跟隨。如果隨它去了,也沒關係⋯⋯
Thumbnail
而透過寫作將想法寫下,能夠鉅細靡遺地檢視,每一個念頭究竟是如何產生,當欲向他人表達時,又應該如何傳遞?在這樣抽絲剝繭的寫作過程中,你才真的明白,自己是如何看待這些旁枝末節,那些看似不經意的體驗,又是如何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Thumbnail
而透過寫作將想法寫下,能夠鉅細靡遺地檢視,每一個念頭究竟是如何產生,當欲向他人表達時,又應該如何傳遞?在這樣抽絲剝繭的寫作過程中,你才真的明白,自己是如何看待這些旁枝末節,那些看似不經意的體驗,又是如何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Thumbnail
人腦袋裡的念頭,有多少能夠落實呢? 據說:人類的大腦每天產生6-8萬個單一念頭。 不管我們每天有幾萬個念頭,其中90%是反覆的,80%是負面的。 該如何把想到的事,變成做到的事?
Thumbnail
人腦袋裡的念頭,有多少能夠落實呢? 據說:人類的大腦每天產生6-8萬個單一念頭。 不管我們每天有幾萬個念頭,其中90%是反覆的,80%是負面的。 該如何把想到的事,變成做到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