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賴藥物所帶來安全感&阿拉斯加之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習慣後一旦沒吃會有焦慮不安衍生身體討藥。
開刀前去葉明X醫生看
醫生問了我有無吃什麼藥,我回:我有在吃加味逍遙散加軟便、大概吃了10年有,醫生回妳這是
自做孽,便秘不會有廔管拉肚子會有廔管。
當我聽到這句話時、震撼了一下過往的走馬燈快速跑過,我跟醫生說對:我仰賴藥、敬仰藥物、不吃會焦慮會擔心、尤其是作息不正常更是需要,同時也深深的跟身體抱歉懺悔🧎‍♀️,回家後我把剛買的三個月份全丟,隔天早上本擔心會無法上,結果原來因近幾年運動飲食調整作息穩定腸胃已恢復正常運作,已不一樣了。
短短的和醫生對話,意識到舊往習性、說改就改說斷就斷,調整改變看到現在的不同,
身心靈影響身體
藥物依賴其實當我們改變舊習調整生活作息飲食習慣、身體也會回覆我們的。
藉由這次身體發出聲音
其實我反而感謝身體、即時的訊號讓我能調整體驗生命
善哉善哉。
善待身心靈。
離婚之前意識到人們已被物質眷養習慣、像溫水煮青蛙般的慢慢喪失和自然連結的能力,
活在許許多多的框架裡,和活在別人期待裡動彈不得,人和人之間該有的界線常常被忽略用著情感連結綁架彼此。
看到阿拉斯加之死其中一段
父親角色所帶給孩子們影響;「男性的權威人物激起我心中受仰制的憤怒💢,但同時卻又渴望取悅他們的錯綜複雜的情緒,如果有什麼吸引了我自由奔放的想像力,我就會以近乎癡迷的熱誠追求他」。
懂了兒子的心情。如同母親角色帶給女兒們的影響這烙印在心中的後勁需要多大勇氣坦承自我誠實自我調整才能ㄧ一更新。
打開第一頁看到照片下文字寫著
「我已過了快樂的一生,感謝主。再會,願上警保佑所有的人
克里斯 • 麥克肯多斯」
看到這段雖然年輕但已得到今世所想要的、已和自己和解
已回歸原始, 連結到心中快樂,願有天我也能這樣離去。
開完刀第二天、媽叫我幫我爸收驚、說我爸睡不著、叫我幫他看看收收ㄟ, 舊習不會想改變自己只會將問題丟出來、希望神佛或別人來幫忙解決問題,自己都不用負責似的理所當然。
星期二回診
我跟醫生說:菊花好陌生已不是認識的樣子😂、醫生停頓一下、回我說: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詞🤣。
很好聽的子熙
偏要叫阿西
我爸還說妳幹嘛取子虛(熙)烏有😓、我回我爸你也會成語喔哈哈哈😆。
avatar-img
0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丞對我說:王淑芬我沒辦法相信妳 曾經我相信過妳但妳總有妳的說詞, 我說:離婚後我也在調整學習。 丞說:我好像對妳太刻薄了,我只是捨不得妳這年紀還要外出面對創業。 我說:我知道你擔心我受到傷害。 丞說:妳沒資格評論我的感情, 我靜靜的聽著。 親愛的孩子們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影響深入腦海深入細胞裡,
丞對我說:王淑芬我沒辦法相信妳 曾經我相信過妳但妳總有妳的說詞, 我說:離婚後我也在調整學習。 丞說:我好像對妳太刻薄了,我只是捨不得妳這年紀還要外出面對創業。 我說:我知道你擔心我受到傷害。 丞說:妳沒資格評論我的感情, 我靜靜的聽著。 親愛的孩子們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影響深入腦海深入細胞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篇探討了一種複雜的情感與藥物使用之間的關係。透過角色之間的對話,展現了藥物帶來的短暫舒適感與隨之而來的痛苦。文章深入剖析了主角對於疼痛的關心,以及對於滿足彼此需求的掙扎,反映出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於藥物依賴的思考與探索。這是一個關乎愛、擔憂與自我照顧的故事,讓人深思。
你說過你的生命好多荒唐,但同時,你也是一個很棒的廚師。 生命的那些空缺,需要用這些藥癮物質來補足。 那些是最直接最快速的離開痛苦現狀的方式,也是在生長環境裡非常日常的樣子。 那些空缺,也許是當事人無法察覺,也無力改變的。 廚師,那天你姊姊說,『哎呀 妳沒口福呀』 是今年我才意識到的
你壓力大嗎? 你的精神算正常嗎? 你能控制你過多情緒嗎? 現在的你,有在按時吃藥嗎? 你知道一旦....你開始去看身心科,也許你就是被拒保的那個人嗎? A:我其實持續吃藥很多年了,醫生說我很嚴重,所以我每個月都要回診拿藥,醫生還說...我比妹妹嚴重,妹妹可以3個月拿要一次。 B:那你
Thumbnail
和「有毒家人」劃清界線後,領悟了這些重要的事   #1 就算是生你養你的人,也沒有權利傷害你。   #2 有時候,你心裡會在乎一個人,但不想與他有任何來往。   #3 你雖然是離開的那個人,但他們卻是促使你離開的原因。他們不斷傷害你,直到你別無選擇只能離開。 #4 你無法改
Thumbnail
因為自己愛熬夜,加上連續感冒後,身體狀況不佳、易疲憊,開始尋找中醫調理身體,意外發現即使沒時間看中醫,也有便利又安心的漢方產品。食用一個月後,明顯感受到身體轉變,特別是改善睡眠品質和精神狀態。原來漢方養生可以這麼方便,讓我非常開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選擇的觀感,並以自身的經歷與環境來說明。從家庭、疾病等面向探討了選擇的限制和對策。作者認為,少即是多,選擇越少、自由越多。
在111年的時候我的長庚主治醫生默默的離職了,後來透過家長還是有跟這位醫生聯絡上,我的主治醫生建議我還是留在長庚治療,因為他新的服務地方是洗腎中心,對過客並沒有幫助° 於是過客換了一位美國留學回來的腎臟科醫生,新醫生有新的思維,醫生跟我溝通類固醇吃五年真的太久了,詢問我是否願意嘗試吃自
Thumbnail
在臨床上,我們施打藥物除了是幫病患治療之外,最重要的是還需要知道患者對藥物是否有過敏,我的習慣是在注射藥物前還是會問患者是否對藥物過敏,畢竟注射藥物就是一種風險,那麼~故事就開始延續了
Thumbnail
從前對神佛僅有敬意,總覺得與其信任不可知的力量,還不如靠自己完成才是正道,但現在懂了,在盡人事之後,能做的唯有聽天命,求上天好心賜予一絲垂憐,甚至還厚臉皮的想,我這一生不算是個壞人,能不能放過我,我也知道話不能這麼說。
基本上,第一次的調藥,是新增加午餐一顆顛通,一週後發現不夠力,才有換掉的早上安立復。 我想,順利的話,就能固定服用安立復了。 其實,我真正氣的,是我母親自己做醫生的部分。 因為,我認為我又不趕,行動力慢只是小事,有必要放大嗎? 還說我裝瘋賣傻!問題是,我無法安坐,能算裝瘋賣傻嗎? 況且,就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篇探討了一種複雜的情感與藥物使用之間的關係。透過角色之間的對話,展現了藥物帶來的短暫舒適感與隨之而來的痛苦。文章深入剖析了主角對於疼痛的關心,以及對於滿足彼此需求的掙扎,反映出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於藥物依賴的思考與探索。這是一個關乎愛、擔憂與自我照顧的故事,讓人深思。
你說過你的生命好多荒唐,但同時,你也是一個很棒的廚師。 生命的那些空缺,需要用這些藥癮物質來補足。 那些是最直接最快速的離開痛苦現狀的方式,也是在生長環境裡非常日常的樣子。 那些空缺,也許是當事人無法察覺,也無力改變的。 廚師,那天你姊姊說,『哎呀 妳沒口福呀』 是今年我才意識到的
你壓力大嗎? 你的精神算正常嗎? 你能控制你過多情緒嗎? 現在的你,有在按時吃藥嗎? 你知道一旦....你開始去看身心科,也許你就是被拒保的那個人嗎? A:我其實持續吃藥很多年了,醫生說我很嚴重,所以我每個月都要回診拿藥,醫生還說...我比妹妹嚴重,妹妹可以3個月拿要一次。 B:那你
Thumbnail
和「有毒家人」劃清界線後,領悟了這些重要的事   #1 就算是生你養你的人,也沒有權利傷害你。   #2 有時候,你心裡會在乎一個人,但不想與他有任何來往。   #3 你雖然是離開的那個人,但他們卻是促使你離開的原因。他們不斷傷害你,直到你別無選擇只能離開。 #4 你無法改
Thumbnail
因為自己愛熬夜,加上連續感冒後,身體狀況不佳、易疲憊,開始尋找中醫調理身體,意外發現即使沒時間看中醫,也有便利又安心的漢方產品。食用一個月後,明顯感受到身體轉變,特別是改善睡眠品質和精神狀態。原來漢方養生可以這麼方便,讓我非常開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選擇的觀感,並以自身的經歷與環境來說明。從家庭、疾病等面向探討了選擇的限制和對策。作者認為,少即是多,選擇越少、自由越多。
在111年的時候我的長庚主治醫生默默的離職了,後來透過家長還是有跟這位醫生聯絡上,我的主治醫生建議我還是留在長庚治療,因為他新的服務地方是洗腎中心,對過客並沒有幫助° 於是過客換了一位美國留學回來的腎臟科醫生,新醫生有新的思維,醫生跟我溝通類固醇吃五年真的太久了,詢問我是否願意嘗試吃自
Thumbnail
在臨床上,我們施打藥物除了是幫病患治療之外,最重要的是還需要知道患者對藥物是否有過敏,我的習慣是在注射藥物前還是會問患者是否對藥物過敏,畢竟注射藥物就是一種風險,那麼~故事就開始延續了
Thumbnail
從前對神佛僅有敬意,總覺得與其信任不可知的力量,還不如靠自己完成才是正道,但現在懂了,在盡人事之後,能做的唯有聽天命,求上天好心賜予一絲垂憐,甚至還厚臉皮的想,我這一生不算是個壞人,能不能放過我,我也知道話不能這麼說。
基本上,第一次的調藥,是新增加午餐一顆顛通,一週後發現不夠力,才有換掉的早上安立復。 我想,順利的話,就能固定服用安立復了。 其實,我真正氣的,是我母親自己做醫生的部分。 因為,我認為我又不趕,行動力慢只是小事,有必要放大嗎? 還說我裝瘋賣傻!問題是,我無法安坐,能算裝瘋賣傻嗎? 況且,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