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飲食》不會更健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這篇發表於2021年《營養期刊》的彙整報告,探討《生酮飲食》是否改善BMI(體重),或血液生化指標包括總膽固醇、HDL(高密度膽固醇)、LDL(低密度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

合計有10篇《生酮飲食》臨床試驗報告被納入分析,各臨床試驗:
* 發表期間2004-2019年,
* 為期從3個月到2年都有,
* 參與人數38-270人,
* 年齡43-60歲。

分析結果發現,相對於一般的均衡飲食對體重或血脂的影響程度,《生酮飲食》並沒有顯著差異。

先前我們就已經知道了,長期的低碳《生酮飲食》會增加死亡風險;而現在這篇報告則指出短期的《生酮飲食》也沒有健康的好處。

我的建議是:(1)均衡飲食、(2)卡路里限制、(3)間歇性斷食,會是比較健康的養生之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周博士的沙龍
15會員
73內容數
生命只是一個隨機過程 Life is a random process 來是偶然,去是必然,苦難中自己找樂子 You have to live, you have to die, and you have to pay tax.
周博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05
雖然168斷食的平均每日攝取熱量比卡路里限制多了155大卡(1665 vs 1510大卡),但是體重卻少了1.92公斤。也就是說,168斷食讓你實際上享受更多食物,但減重的效果更好。
Thumbnail
2023/11/05
雖然168斷食的平均每日攝取熱量比卡路里限制多了155大卡(1665 vs 1510大卡),但是體重卻少了1.92公斤。也就是說,168斷食讓你實際上享受更多食物,但減重的效果更好。
Thumbnail
2023/09/03
唯一可能治本的是瘦瘦筆,每星期打一針,可以讓你的身體維持在「吃飽」的狀態,降低進食喝水的慾望,但這可能會造成心理問題。
Thumbnail
2023/09/03
唯一可能治本的是瘦瘦筆,每星期打一針,可以讓你的身體維持在「吃飽」的狀態,降低進食喝水的慾望,但這可能會造成心理問題。
Thumbnail
2022/08/13
任何「吃XX減肥」的說法,只要那個「XX」帶有熱量,那就是火上加油。
Thumbnail
2022/08/13
任何「吃XX減肥」的說法,只要那個「XX」帶有熱量,那就是火上加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我以前想法非常的天真,一直以為只要運動就可以放心地大吃大喝。但是現在看看我的體態就知道,完全不像是個有運動的人應該要有的體態…以前我真是誤解運動的重要性,我那時候就是一個亂吃,不忌口的人。   一、胖的定議不僅是外表 雖然體重沒有過重,但我從未想過,原來體重不是唯一的考量標準。血糖問題這個詞,
Thumbnail
我以前想法非常的天真,一直以為只要運動就可以放心地大吃大喝。但是現在看看我的體態就知道,完全不像是個有運動的人應該要有的體態…以前我真是誤解運動的重要性,我那時候就是一個亂吃,不忌口的人。   一、胖的定議不僅是外表 雖然體重沒有過重,但我從未想過,原來體重不是唯一的考量標準。血糖問題這個詞,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因應身體要生存的本能,要去違抗這本能而吃少本來就是不容易的。身體叫你吃,不然會活不下去;但頭腦卻說不能吃太多,會胖!兩個念頭在裡面交戰著,但無論無何,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胖成一顆氣球吧!】那時就要額外的力量,例如縮胃手術或是降低食慾的藥來介入,這樣會有比較好嗎?月光並不是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因應身體要生存的本能,要去違抗這本能而吃少本來就是不容易的。身體叫你吃,不然會活不下去;但頭腦卻說不能吃太多,會胖!兩個念頭在裡面交戰著,但無論無何,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胖成一顆氣球吧!】那時就要額外的力量,例如縮胃手術或是降低食慾的藥來介入,這樣會有比較好嗎?月光並不是
Thumbnail
聽到介紹生酮飲食的節目,就月光的理解是,內容是說幾乎不能吃碳水化合物,例如米飯和麵條,還有過甜的水果。而要多吃油酯和蔬菜。運作的原理是強迫脂肪代謝產生酮體,這樣大量分解後就能產生能量。 換言之,這好像是啟動了人體的隱藏機制: 沒想到這樣做也行耶! 就好像是玩遊戲時,發現了秘技,可以為自己創造更有利的
Thumbnail
聽到介紹生酮飲食的節目,就月光的理解是,內容是說幾乎不能吃碳水化合物,例如米飯和麵條,還有過甜的水果。而要多吃油酯和蔬菜。運作的原理是強迫脂肪代謝產生酮體,這樣大量分解後就能產生能量。 換言之,這好像是啟動了人體的隱藏機制: 沒想到這樣做也行耶! 就好像是玩遊戲時,發現了秘技,可以為自己創造更有利的
Thumbnail
但實際上,生酮飲食隱含過量攝取油脂的結果。
Thumbnail
但實際上,生酮飲食隱含過量攝取油脂的結果。
Thumbnail
長期的低碳《生酮飲食》會增加死亡風險;而現在這篇報告則指出短期的《生酮飲食》也沒有健康的好處。
Thumbnail
長期的低碳《生酮飲食》會增加死亡風險;而現在這篇報告則指出短期的《生酮飲食》也沒有健康的好處。
Thumbnail
經過半年以上的持續運動之後,看著 Inbody 上面印出來的數據,忍不住嘆了一口氣。發現體重雖然有下降,但幅度有限。於是參考了朋友介紹的飲食法,維持了一陣子反而覺得狀態不好。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經過半年以上的持續運動之後,看著 Inbody 上面印出來的數據,忍不住嘆了一口氣。發現體重雖然有下降,但幅度有限。於是參考了朋友介紹的飲食法,維持了一陣子反而覺得狀態不好。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生酮簡單介紹(超簡單完全沒有專業術語的那種)。 生酮書籍推薦(電子書圖書館可借的)。 自己的經驗簡介。只是為了減肥,所以不會出現任何有關疾病的療效介紹。 適合初心者超級新人閱讀。
Thumbnail
生酮簡單介紹(超簡單完全沒有專業術語的那種)。 生酮書籍推薦(電子書圖書館可借的)。 自己的經驗簡介。只是為了減肥,所以不會出現任何有關疾病的療效介紹。 適合初心者超級新人閱讀。
Thumbnail
讓我們來聊聊生酮飲食 一直是很夯的題材 最常見聽到的減重方法是 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脂肪高的食物 多運動  多喝水等等 但當聽到 「狂吃肉,還可以瘦」 民眾像是脫韁野馬般 瘋狂的開始使用 生酮飲食來減重😎 ⭕️ 我自己嘗試使用生酮飲食進行控制  1️⃣期間: 一個月  2️⃣體重變化: -2
Thumbnail
讓我們來聊聊生酮飲食 一直是很夯的題材 最常見聽到的減重方法是 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脂肪高的食物 多運動  多喝水等等 但當聽到 「狂吃肉,還可以瘦」 民眾像是脫韁野馬般 瘋狂的開始使用 生酮飲食來減重😎 ⭕️ 我自己嘗試使用生酮飲食進行控制  1️⃣期間: 一個月  2️⃣體重變化: -2
Thumbnail
近幾年來「反碳水化合物」似乎在台灣成為一種流行。除了大家常聽到的「低醣飲食」或「低碳飲食」,這兩三年間,甚至吹起「生酮飲食」風潮:將日常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比例降至很低,甚至是全天攝取熱量的 5% 以下。 但這樣的攝取量真的健康嗎?是碳水化合物真的這麼糟,還是特定類型的碳水化合物才對身體有害?
Thumbnail
近幾年來「反碳水化合物」似乎在台灣成為一種流行。除了大家常聽到的「低醣飲食」或「低碳飲食」,這兩三年間,甚至吹起「生酮飲食」風潮:將日常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比例降至很低,甚至是全天攝取熱量的 5% 以下。 但這樣的攝取量真的健康嗎?是碳水化合物真的這麼糟,還是特定類型的碳水化合物才對身體有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