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韓非子〈老馬識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管仲,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韓非子·說林上》


注釋
[1]伐:討伐。
[2]反:同「返」。
[3]陽:南面,南。
[4]以:憑借。
[5]不難:不以……為難。
[6]聖人:有智慧的人。
[7]孤竹:指孤竹國,今河北盧龍。
[8]聖:精明通達。
[9]仞:古代七尺或八尺為一仞。
[10]管仲、隰朋:兩人都是齊桓公的大臣。
[11]蟻囊一寸而仞有水:據說蟻封(蟻穴周圍防雨水的高出地面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處有水。仞:古代八尺叫仞。

管仲、隰朋跟從齊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於沒有熟悉地理的嚮導帶路,在回家的路上迷失道路,管仲說:「老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於是就縱老馬於軍前,人們跟著它,竟然找到了路。在山中行軍,沒有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螞蟻的土壤有一寸深一仞之處就有水。」就發掘蟻穴,找到了水源。 憑借管仲和隰朋的聖明,遇到他們所不瞭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馬和螞蟻求教學習看作是羞恥的事,現在的人卻不承認自己愚昧、不知道學習和吸取聖人的智慧,不太過分了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咕醬的沙龍
79會員
603內容數
文言文養成
安咕醬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22
相傳鯉魚躍過龍門之後,即可化身為龍,騰飛升天。後用以比喻登上高位。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那時節似魚躍龍門播海涯,飲御酒,插宮花。」 ----
2022/05/22
相傳鯉魚躍過龍門之後,即可化身為龍,騰飛升天。後用以比喻登上高位。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那時節似魚躍龍門播海涯,飲御酒,插宮花。」 ----
2022/05/17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論語 泰伯》 恭而無禮則勞:只一昧恭敬而不合乎禮,則己徒勞而人不以為禮。朱子說:「無禮,則無節文。」 葸:音喜,害怕。言猶害怕而退縮。 亂:禍亂造反或所做事無異作亂。 「語譯」
2022/05/17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論語 泰伯》 恭而無禮則勞:只一昧恭敬而不合乎禮,則己徒勞而人不以為禮。朱子說:「無禮,則無節文。」 葸:音喜,害怕。言猶害怕而退縮。 亂:禍亂造反或所做事無異作亂。 「語譯」
2022/05/17
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當其時,民治渠少煩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樂成,不可與慮始。今父老子弟雖患苦我,然百歲後期令父老子孫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給足富。
2022/05/17
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當其時,民治渠少煩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樂成,不可與慮始。今父老子弟雖患苦我,然百歲後期令父老子孫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給足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公冶長第五)。 希,同稀。伯夷、叔齊很有名了,商末孤竹國公子。伯夷是老大,叔齊是老三,還有個老二叫亞憑。但他們的父親孤竹君卻指定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以尊長想把君位讓給伯夷,結果伯夷不想違父命,又不想讓叔齊難處,
Thumbnail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公冶長第五)。 希,同稀。伯夷、叔齊很有名了,商末孤竹國公子。伯夷是老大,叔齊是老三,還有個老二叫亞憑。但他們的父親孤竹君卻指定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以尊長想把君位讓給伯夷,結果伯夷不想違父命,又不想讓叔齊難處,
Thumbnail
齊桓公和平會盟,天下海晏河清,管仲自然功不可沒,司馬遷沒有忘記背後那雙有力的手與那對智慧的眼──鮑叔牙舉薦之後,以身下之,聽任管仲指揮,不但無有任何怨言,而且全力配合。「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歸根結柢,成就齊桓公霸業最大的功臣不是管仲,而是薦賢的鮑叔牙。
Thumbnail
齊桓公和平會盟,天下海晏河清,管仲自然功不可沒,司馬遷沒有忘記背後那雙有力的手與那對智慧的眼──鮑叔牙舉薦之後,以身下之,聽任管仲指揮,不但無有任何怨言,而且全力配合。「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歸根結柢,成就齊桓公霸業最大的功臣不是管仲,而是薦賢的鮑叔牙。
Thumbnail
你知道嗎?管輅過世之後,很多人都想要知道,他這些奇術從哪裡學的,或是有沒有流傳下來。 不過他的弟弟管辰表示:我哥留下的易林、風角、鳥鳴、仰觀星書,都是世面上常見的。 但也不排除,秘笈是被人偷走了,只留下常見書籍。畢竟管輅後來當官,一直都單獨住在官府宿舍。 沒有親族沒有僕人。
Thumbnail
你知道嗎?管輅過世之後,很多人都想要知道,他這些奇術從哪裡學的,或是有沒有流傳下來。 不過他的弟弟管辰表示:我哥留下的易林、風角、鳥鳴、仰觀星書,都是世面上常見的。 但也不排除,秘笈是被人偷走了,只留下常見書籍。畢竟管輅後來當官,一直都單獨住在官府宿舍。 沒有親族沒有僕人。
Thumbnail
《寒窯賦》作者呂蒙正,北宋大臣。三次登上相位。後封萊國公,授太子太師。呂蒙正出身貧寒,曾經和寇準一起在破窯勤奮讀書,體會了人間冷暖,後來,做了宰相,更體會到人心的寵辱。他寫了一段《破窯賦》又稱《寒窯賦》、《命運賦》、《勸世章》。該文讀來朗朗上口,將社會情理、人情冷暖、現實無奈、事物規律和三綱五常寫得
Thumbnail
《寒窯賦》作者呂蒙正,北宋大臣。三次登上相位。後封萊國公,授太子太師。呂蒙正出身貧寒,曾經和寇準一起在破窯勤奮讀書,體會了人間冷暖,後來,做了宰相,更體會到人心的寵辱。他寫了一段《破窯賦》又稱《寒窯賦》、《命運賦》、《勸世章》。該文讀來朗朗上口,將社會情理、人情冷暖、現實無奈、事物規律和三綱五常寫得
Thumbnail
宦官其實並非中國的特產,事實上,華夏君王使用閹奴或宦官的這種慣例應該是從西亞傳來的,只是華夏文化對宦官的一般印象並不是太好。對華夏歷史的愛好者來說,探討司馬遷的歷史判斷是否受到閹割手術的影響,或許還是要從他留下的太史公記來判讀。
Thumbnail
宦官其實並非中國的特產,事實上,華夏君王使用閹奴或宦官的這種慣例應該是從西亞傳來的,只是華夏文化對宦官的一般印象並不是太好。對華夏歷史的愛好者來說,探討司馬遷的歷史判斷是否受到閹割手術的影響,或許還是要從他留下的太史公記來判讀。
Thumbnail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的看法「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種看法似乎與西方的英雄養成並不相同。這意味者,如果我們讓曾經完成史紀的司馬遷在劇中擔任伯樂的角色,二十一世紀的讀者能夠認可司馬遷的不凡嗎?
Thumbnail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的看法「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種看法似乎與西方的英雄養成並不相同。這意味者,如果我們讓曾經完成史紀的司馬遷在劇中擔任伯樂的角色,二十一世紀的讀者能夠認可司馬遷的不凡嗎?
Thumbnail
齊桓公知道事情已經洩漏後,非常生氣,於是對管仲說:「寡人與仲父關起門來策劃討伐莒國的事情,寡人尚未發出正式命令,這件事卻已經傳遍了整個國家,這是為什麼呢?」
Thumbnail
齊桓公知道事情已經洩漏後,非常生氣,於是對管仲說:「寡人與仲父關起門來策劃討伐莒國的事情,寡人尚未發出正式命令,這件事卻已經傳遍了整個國家,這是為什麼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