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心碎了,孩子合法接觸毒品,名醫揭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信仰小叮嚀:宗教生活有可能讓人上癮嗎?

社科小常識:醫師梅傑(Gerald May)認為,對於吃止痛藥上癮的人,對於追星、上網上癮的人而言,成癮很可能是個心理問題。

應用小撇步:可見的社群媒體使用,會影響不可見的心理健康

無毒品的毒品

社群媒體等資訊科技怎樣侵蝕我們的自由?這裡所講的自由是指我們做選擇的能力。我會回到IG的例子。之前我提到心理師巴蒂博士的觀察。她指出過度使用資訊科技產品(technology overload),例如滑IG看照片、影片,會讓腦部釋放大量多巴胺,使身體處於亢奮狀態。長期下來,身體會習慣這種多巴胺刺激之下的亢奮,甚至有類似成癮(addiction)的症狀。只要手機、電腦不見了,或者不能瀏覽社群媒體,就會感到煩躁不安,心思被掏空一樣。

上癮專家╳靈修大師

精神科醫師梅傑(Gerald May)生於美國,是一位虔誠基督徒,醫學院畢業後行醫二十多年,助人解決成癮問題。之後來到人生下半場,他把醫學心得、助人經驗,與基督教靈修傳統整合,後來更在一個基督教機構全職服事,擔任屬靈導師。梅傑在二零零五年離世,美國主要報章《華盛頓郵報》的訃聞編輯,花了不少筆墨描述他在成癮者治療和屬靈指導方面的貢獻,由此可見他的影響力。

上癮不止嗑藥

一九六零年代末,梅傑跟隨美國空軍到越南戰地,治療受精神創傷的美軍。服役完畢之後,他回國到一所醫院任職,主管藥物成癮治療部門。隨著治療經驗和心得累積,加上個人的信仰反思,他漸漸建立一套有關成癮問題的心理、靈性論述。梅傑把成癮定義為「依附某種行為、物件、人物,並沉溺其中,被所依附對象宰制」。作為藥物成癮問題專家,他指出許多常見的藥物,例如止痛藥,從藥理和生理而言應該不會讓人上癮的。可是,一些來向他求助的病患就是對這些看似無害的藥物上癮,越服越多,產生依賴,沒有服用的話會發抖、頭痛、心情煩躁。由此可見,成癮不一定是身體攝取了某些物質(例如服用或注射藥物)所造成的。

有種「心癮」

我通勤的時候放眼車廂眾生,就不難發現各種讓人上癮的東西,包括征服萬千粉絲的韓國藝人、社群媒體上被點讚的數字、讓人心情坐雲霄飛車的股票市場。這些非透過攝取物質而造成的癮頭,不會帶來發抖、頭疼等嗑藥、酗酒者才會有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mptoms),但是癮頭還是會日漸加深(例如韓團影片越看越多);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成癮者同樣會感到煩躁低落(一天不看韓團影片,覺得旁人面目可憎)。這樣看來,對於吃止痛藥上癮的人而言,對於追星、上網、投資上癮的人而言,成癮很可能是個心理問題。

IG讓你不自由

梅傑指出,成癮作為一個心理問題,會使人把生活精力虛耗在強迫行為(compulsions)上,再沒有餘裕來經營人際關係、追求人生目標。這種強迫行為的傾向,影響人的自由,讓他們難以選擇做其他事情。每天上下班在捷運上,都會看到莊敬高職的學生在滑IG。我心裡面想,如果他們戒掉IG等社群媒體的癮頭,重奪自由來照顧自己身心、經營自己的人生,他們的未來會如何不一樣。

必看的Netflix紀錄片

Netflix有一套紀錄片Social Dilemma,探討社群媒體的影響。片中引用研究,表示自從社群媒體興起之後,少女憂鬱、自殘的現象有上升的趨勢。研究人員解釋,這很可能是因為少女用戶在社群媒體所看到的,都是經過濾鏡、燈光、「美圖」處理的美女圖片或影片,比較之下造成自卑心態,覺得自己不夠瘦、不夠美、化妝不夠利害。想到在捷運上滑IG的表演組學生,如果他們放棄被動的比較、「酸葡萄」式的自憐,反而善用通勤時間學個韓文、看個舞蹈大師的影片,也許他們演藝夢會變得更實在。負面的比較促使他們越發在意IG上對於美、帥、酷、潮的標準,越發不滿意自己在照片、影片上的形象,然而他們卻不能自已,繼續在IG上消磨時間和意志,未能選擇做其他讓自己變得更能幹、更自信的事。

我們都是媒體收割的韭菜

法律兼媒體歷史專家吳修銘在《注意力商人》指出,大眾媒體經營的目的從來不是單純為了傳達信息,而是為了挪用受眾的注意力來獲利。例如網路上很多新聞都是免費瀏覽的,那麼新聞提供者、網站製作人怎樣獲利?透過廣告商付費登廣告。新聞資訊不過是手段,煽色腥的內容、「吸睛」的標題是用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使我們停駐在頁面,接受廣告資訊,進而被慫恿消費。這樣的話,我們自以為輕鬆瀏覽免費新聞,可是代價就是我們的注意力(時間、精力)和受廣告影響的不必要消費(金錢),新聞網站老闆和下廣告的商家就大賺一筆。下回繼續。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SoundOn版https://player.soundon.fm/p/kkyim

Apple版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617953348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
54會員
133內容數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2022/12/21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2/12/21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30年以前,我從父執輩與同輩看見酒癮、菸癮、賭癮(六合彩),甚至聽說因毒癮而入獄的親友。世界逐漸進步,因為3C產品與網路發達,我還記得自己在民國80年開始,家中出現了第一台桌上型電腦,閃過父母的作息,冒著被念的風險也要勇闖鎖妖塔,享受充滿魄力的戰鬥與感人的劇情。90年代上了專科,家家戶戶開始牽了網
Thumbnail
 30年以前,我從父執輩與同輩看見酒癮、菸癮、賭癮(六合彩),甚至聽說因毒癮而入獄的親友。世界逐漸進步,因為3C產品與網路發達,我還記得自己在民國80年開始,家中出現了第一台桌上型電腦,閃過父母的作息,冒著被念的風險也要勇闖鎖妖塔,享受充滿魄力的戰鬥與感人的劇情。90年代上了專科,家家戶戶開始牽了網
Thumbnail
通往地獄的路總是順遂、甜蜜的讓我們沉淪。 是不是花在手機的時間越來越多?是不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是什麼讓我們被綁架還感恩戴德? 毒癮、賭癮導致家破人亡,那手機之癮呢?當年佛洛伊德都逃不過毒癮,現在越來越多上癮的方式,我們卻渾然不覺! 上癮不是我們的罪,而是設計著們的專業,從廣告行銷、數位設計
Thumbnail
通往地獄的路總是順遂、甜蜜的讓我們沉淪。 是不是花在手機的時間越來越多?是不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是什麼讓我們被綁架還感恩戴德? 毒癮、賭癮導致家破人亡,那手機之癮呢?當年佛洛伊德都逃不過毒癮,現在越來越多上癮的方式,我們卻渾然不覺! 上癮不是我們的罪,而是設計著們的專業,從廣告行銷、數位設計
Thumbnail
現代社會,人們與3c產品已經融為一體,一天沒看到就覺得沒有安全感,生活中處處都出現,那...這樣算網路成癮了嗎? 毒癮跟成癮是同一個東西嗎?一開始我得知這個問題時,我的回答是不一樣,至於答案為何就先賣個關子。我們來探討一下他們的差別。 毒癮:吸毒就可以算是毒癮的一種,它的症狀會有焦躁、暴躁、大小便失
Thumbnail
現代社會,人們與3c產品已經融為一體,一天沒看到就覺得沒有安全感,生活中處處都出現,那...這樣算網路成癮了嗎? 毒癮跟成癮是同一個東西嗎?一開始我得知這個問題時,我的回答是不一樣,至於答案為何就先賣個關子。我們來探討一下他們的差別。 毒癮:吸毒就可以算是毒癮的一種,它的症狀會有焦躁、暴躁、大小便失
Thumbnail
成癮時常指的是某個人無法自拔的深陷某種單一重複的行為或物品,這些行為或物品可能包含對於乾淨的執著、瘋狂的購物與施打毒品。然而這樣的描述,卻過度簡化行為的成因,尤其近來諸多研究也指出多數成癮並不是因為有人天生喜歡毒品, 而是因為我想逃避什麼而施打毒品。
Thumbnail
成癮時常指的是某個人無法自拔的深陷某種單一重複的行為或物品,這些行為或物品可能包含對於乾淨的執著、瘋狂的購物與施打毒品。然而這樣的描述,卻過度簡化行為的成因,尤其近來諸多研究也指出多數成癮並不是因為有人天生喜歡毒品, 而是因為我想逃避什麼而施打毒品。
Thumbnail
梅傑(Gerald May)是二十世紀末美國數一數二最有分量的基督教屬靈導師。他醫學院畢業後行醫二十多年,後來到人生下半場,把醫學心得、助人經驗,與基督教靈修傳統整合;之後更在一個基督教機構全職服事,擔任屬靈導師。
Thumbnail
梅傑(Gerald May)是二十世紀末美國數一數二最有分量的基督教屬靈導師。他醫學院畢業後行醫二十多年,後來到人生下半場,把醫學心得、助人經驗,與基督教靈修傳統整合;之後更在一個基督教機構全職服事,擔任屬靈導師。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成癮是一種嚴重的偶像崇拜 社科小常識:只要用戶滑IG的時間越多、越多注意力遭挪用,就會吸引越多商家下廣告,媒體平台的業績就一直上漲 應用小撇步:成癮叫我們反思自由的可貴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成癮是一種嚴重的偶像崇拜 社科小常識:只要用戶滑IG的時間越多、越多注意力遭挪用,就會吸引越多商家下廣告,媒體平台的業績就一直上漲 應用小撇步:成癮叫我們反思自由的可貴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宗教生活有可能讓人上癮嗎? 社科小常識:醫師梅傑(Gerald May)認為,對於吃止痛藥上癮的人,對於追星、上網上癮的人而言,成癮很可能是個心理問題。 應用小撇步:可見的社群媒體使用,會影響不可見的心理健康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宗教生活有可能讓人上癮嗎? 社科小常識:醫師梅傑(Gerald May)認為,對於吃止痛藥上癮的人,對於追星、上網上癮的人而言,成癮很可能是個心理問題。 應用小撇步:可見的社群媒體使用,會影響不可見的心理健康
Thumbnail
吃飯、睡覺、上廁所都抱着手機 隨時查看所有訊息,朋友動態 當手機長時間沒有響,便會懷疑自己手機是不是壞了 你開始檢查自己的手機,擔心會錯過消息 突然一下訊息通知聆聲,你知道手機沒有壞 不安的心終於.........
Thumbnail
吃飯、睡覺、上廁所都抱着手機 隨時查看所有訊息,朋友動態 當手機長時間沒有響,便會懷疑自己手機是不是壞了 你開始檢查自己的手機,擔心會錯過消息 突然一下訊息通知聆聲,你知道手機沒有壞 不安的心終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