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數據建構流程 | EP2:拆解商業目標

2022/06/1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期提要,本集文章一開始,先帶大家回顧上集的狀況。
目前我們經手的虛擬產品為一個房屋交易平台—「好好居」,經過一系列內外的資料蒐集後,將幾個商業重點進行以下的彙整:
※ 產品競爭對手的流量狀況、渠道分布、以及媒體操作策略...等
※ 主要目標受眾有哪些?有興趣買屋的買家、房仲、一般房屋賣家...等
※ 公司產品位處的生命週期現況?導入、成長、成熟、衰退?
※ 公司與競品功能、資源、行銷上的優劣勢為何?
當這些初期的工作都大致備妥,尚存一個最根本最終極的問題還需獲得釐清:
產品為什麼要存在? 它存在於世界上的價值是甚麼?
換句話說,產品的誕生不外乎就是滿足人類的某種欲望與需求(價值),而各種不同的網站產品,以宏觀角度來看,應該都存在著一些通用的目標價值,如下圖:
各類型產品目標
相信大多數人都有遇過,當我們詢問公司高層,公司產品最需要關注的目標是甚麼時,可能獲得許多「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答案,比如替使用者創造美好的旅程媒合雙方獲得滿意的服務,或者是替使用者找到心裡想要的產品...等,但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往往最簡單的幾個字,已經可深深代表著大多數老闆內心的渴望 — 就是要能「賺錢」啦!
你不賺錢,是對社會的罪惡,因為我們拿社會的資金,取社會的人才,沒有充足的盈餘,我們在浪費社會可貴資源,這些資源可以在別處更有效地運用。----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
「賺錢」很多時候代表的,就是70%商品所努力追求的成長目標(扣除掉那些非營利組織的企業),可是,一定有人會問,公司只談賺錢,感覺挺市儈地,所以企業們才習慣在賺錢的前提下,用一個宏大的使命或目標來進行外在的包裝,來看看Google提出的企業使命【匯整全球資訊,供大眾使用,使人人受惠】,阿里巴巴提出的使命則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聽起來是不是比賺錢偉大的多了!😝
因此老實的說,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撐使命與理念,應該也很難走這麼遠。所以企業長期的盈利能力仍是必需的,也就是說使命可以當成是目標(口號),而賺錢可以形容成手段(底氣),兩者對我個人來說,都同樣重要(小孩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當我們都同意利潤成長(賺錢)是公司續存的重要因素時,接著下來的焦點就會放在,如何找出可以量化的指標來評估它。這邊直接以麥肯錫(McKinsey)顧問公司所推崇的「MECE」分析法( Barbara Minto 女士在經典著作:《金字塔原理》中所提出)來解答問題。
此方法的概念其實相當簡單,就是希望可從達成項目的最高層次開始,一層一層拆解,將項目拆分成多個彼此獨立而完整的更小項目,讓我們可深入的去理解,進行有效的分析與判斷。拆解方法共分兩種,一種是加法拆解,另一種則是乘法拆解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使用「乘法拆解」的方式,因為過程中整體思維可以考量的比較完整,不易缺漏;而在另一本書中【如何開發一個好產品:精益產品開發實戰手冊】,也告訴了我們當要優化某個項目時,可套用學校所學到的數學恆等式來做表達,變量X的變化會影響另一變量Y的數值,而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找到最適合的變量X數值,然後讓變量Y最大化。
快速示範一下最常見的電子商務模式,以它做為範例,來了解何謂「乘法拆解」。
假若以上這些問題的探索都還難不倒你,進一步就要思考能讓產品持續成長的關鍵指標:又稱作北極星指標(North star metric)。
為何要叫北極星呢,不乾脆叫北斗七星呢?其實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形容旅者在山林中迷路分不清東西南北時,可抬頭望向天空尋找北極星的方向,因為北極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幾乎不隨地球自轉而改變,這時旅者就可以依賴北極星找到正確的終點方位。
北極星指標簡單來說就如字面上的意義,是為了指引產品開發共同方向而存在。這邊就容我先稍微帶到,下一集我們再詳細聊聊北極星指標

不管黑貓、白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

分析方法與框架其實百百種,上面示範的是我使用過後比較直觀簡易的分析過程,但真實的影響因素更多更複雜,有時並非單純的利用數學恆等式就可獲得想要的結果。
換句話說,不論哪一種方式,只是希望藉由這種商業情境的思考脈絡,可讓所有人都清楚公司的目標,以及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我們可以知道影響商業目標的有那些關鍵因素,緊接著,那些因素底下又是如何落地成一個又一個日常的工作任務與專案,自上而下,理順拆解每個執行邏輯。就像楊宗緯的成名曲「洋蔥」教我們的一樣,往下剝才能觸動到最深的秘密 😝

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一層的剝開我的心
你會發現 你會訝異
你是我 最壓抑 最深處的秘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吃故窩宅
我吃故窩宅
喜歡對稱,也喜歡大膽留白,喜歡狗,也喜歡貓,喜歡朝更好的自己邁進--目前在互聯網時代,從事行銷X數據X運營的工作,現在的我,還喜歡窩在家,用簡單的事物填滿每一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