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連家秘書長莉玲阿姨的分享:有精神疾病的家人想要談戀愛、結婚和生小孩,我該怎麼辦?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在「家連家」課程結束的家屬聯誼會當中,家屬常常會來詢問我這個問題,像是:「我家兒子在病房認識一個女的,要跟她交往。我很擔心啊!萬一兩人結婚的話我要照顧的人會一個變成兩個怎麼辦?」有時候我會遇到康復者,在和他們聊天的過程當中也會討論的類似的話題,他們會說:「像我們這樣的人,怎麼可以結婚?別人一聽到我們有這樣的病,根本就走不下去了。」他們也會煩惱,在交往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告訴別人自己生病,如果沒講,難道要結婚了才讓對方知道嗎?交友對一般人來說,是非常簡單事情,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然而對他們來說,竟然是如此困難的議題。

我常跟家屬或是康復者講說:「你們雖然生病,但也是人啊,有著人的需求。那需求不只是性,也有在親密關係彼此互相支持的需求。」

我都這樣回應家屬:「你讓他們交個朋友,有什麼關係?」

家屬常常很擔心,萬一感情走得不順,病情因此不穩;亦或是,關係如果順利到要結婚,要照顧的可能變成兩人,而且萬一生了孩子,小孩該怎麼照顧?

可是重點是,精神障礙者也是人,也需要關係,家屬有沒有能力和意願陪伴他一起去建立一個比較好的關係。即使是錯誤的關係,有著家屬的陪伴,他就可以在兩人關係中經驗和學習。如果還沒開始就說不行,這樣他永遠都學不會。學會建立關係,不只在兩人關係上,在職場、在社會上也能夠開始學會與人建立關係。如果因為害怕而切斷,那他就沒有動機去學習了。

其實我覺得尤其是家屬特別需要走出來學習,才有能力陪伴他這段旅程,和他一起共度這段旅程,這是不容易的。

我想對康復者說:

不要害怕告訴別人你生病的事情。重點是要認知到,伴侶關係是可以獨處又可以親密的,而不只是找一個人讓你依賴而已。當你的應對進退很合宜、也願意肯定自己,別人就願意珍惜你。你只要可以為自己負責,你也有追求幸福的權力啊,千萬不要貶低你自己。一般的人交男朋友女朋友就一定會結婚嗎?未必嘛!何必預設立場,享受愛情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110會員
204內容數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2024/04/11
伊甸基金會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自2016年起,藉由訪談陪伴家屬/照顧者整理自己的心路歷程與照顧處境,將訪談化為圖文書或繪本,讓社會大眾能更認識與理解,這不是他人的事,進而關切精神疾病與照顧者的議題。畢竟,我們都有可能在人生的逆境裡,跌落,有患病的可能。
Thumbnail
2024/04/11
伊甸基金會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自2016年起,藉由訪談陪伴家屬/照顧者整理自己的心路歷程與照顧處境,將訪談化為圖文書或繪本,讓社會大眾能更認識與理解,這不是他人的事,進而關切精神疾病與照顧者的議題。畢竟,我們都有可能在人生的逆境裡,跌落,有患病的可能。
Thumbnail
2024/03/15
3月2日午後,台北細雨,一場名為《陪伴,讓痛苦變得可以承受》的分享活動,我一邊擔心著雨天可能影響參與人數,一邊看著參與者一個個走進社區家庭資源中心,坐滿了座位。我認出講者文國士並招呼他入座,意識到,揭露自己的生命故事作為公開分享,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這一刻起,這活動就成為了一次去汙名的行動。
Thumbnail
2024/03/15
3月2日午後,台北細雨,一場名為《陪伴,讓痛苦變得可以承受》的分享活動,我一邊擔心著雨天可能影響參與人數,一邊看著參與者一個個走進社區家庭資源中心,坐滿了座位。我認出講者文國士並招呼他入座,意識到,揭露自己的生命故事作為公開分享,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這一刻起,這活動就成為了一次去汙名的行動。
Thumbnail
2023/03/16
這一天,活泉之家舉辦了《我與我的兩個媽媽》圖文書分享會。與會者除了關心精神障礙議題的民眾,現場有不少是精神疾病照顧者、家屬等。
Thumbnail
2023/03/16
這一天,活泉之家舉辦了《我與我的兩個媽媽》圖文書分享會。與會者除了關心精神障礙議題的民眾,現場有不少是精神疾病照顧者、家屬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當母親說:「不要去畢業旅行吧!會帶給老師同學很多麻煩!」父親說 : 「妳最好不要談戀愛也不要結婚! 因為身障者很少被人接受…」尤其是身障者女性,社會對這群人更是不抱任何期待。
Thumbnail
當母親說:「不要去畢業旅行吧!會帶給老師同學很多麻煩!」父親說 : 「妳最好不要談戀愛也不要結婚! 因為身障者很少被人接受…」尤其是身障者女性,社會對這群人更是不抱任何期待。
Thumbnail
每當照顧生病的家人搞得自己心煩氣躁的時候,看看這些內容,會覺得豁然開朗、特別有同理心和應對辦法。
Thumbnail
每當照顧生病的家人搞得自己心煩氣躁的時候,看看這些內容,會覺得豁然開朗、特別有同理心和應對辦法。
Thumbnail
上一期「精神疾病經驗談」分享的文章「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談精障者的人際關係(上)」,紀錄了精障會員們在交朋友時,遇到的困難與困惑。 今天則要與大家分享,精障會員們渴望友誼的種種原因,與曾經為了交朋友而嘗試付出的努力,以及一些相關的反思。
Thumbnail
上一期「精神疾病經驗談」分享的文章「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談精障者的人際關係(上)」,紀錄了精障會員們在交朋友時,遇到的困難與困惑。 今天則要與大家分享,精障會員們渴望友誼的種種原因,與曾經為了交朋友而嘗試付出的努力,以及一些相關的反思。
Thumbnail
乖乖牌跟叛逆的孩子可能都是受苦的,都在無法成為他自己的苦痛裡,一個是跟自己的逆流,一個是跟重要他者期待的逆流。那我們的社會怎麼給予條件去讓人得以成為自己,而不是成為自己卻不能,要照他人期待,如果我們聽懂得這樣的經驗,這社會會因此而進步所以聽懂精神病人及家庭所受的苦難,這社會就會更進步,更適合人生存。
Thumbnail
乖乖牌跟叛逆的孩子可能都是受苦的,都在無法成為他自己的苦痛裡,一個是跟自己的逆流,一個是跟重要他者期待的逆流。那我們的社會怎麼給予條件去讓人得以成為自己,而不是成為自己卻不能,要照他人期待,如果我們聽懂得這樣的經驗,這社會會因此而進步所以聽懂精神病人及家庭所受的苦難,這社會就會更進步,更適合人生存。
Thumbnail
精神疾病是內傷,經歷疾病是不容易的事,亦會勾動過去人際相處的經驗,那些引發出來愧疚、悲傷、或者憤怒的感受,如何包紮「內傷」,至今我們都在學習及練習。面對外傷,找出原因,將阻礙移除、做出治療決定。面對內傷,更接近是使得孤立、絕望感的聲音得以調音調頻的過程。
Thumbnail
精神疾病是內傷,經歷疾病是不容易的事,亦會勾動過去人際相處的經驗,那些引發出來愧疚、悲傷、或者憤怒的感受,如何包紮「內傷」,至今我們都在學習及練習。面對外傷,找出原因,將阻礙移除、做出治療決定。面對內傷,更接近是使得孤立、絕望感的聲音得以調音調頻的過程。
Thumbnail
一般人對精神疾病相關的症狀及治療均不甚了解,以致家有精神疾病患者對家屬來說,除了極度的害怕外也往往不知所措,加上面對社會大眾對疾病的無知和污名的烙印,常會讓疲累的家屬失去支持的力量。因此推展精障者家屬教育課程是刻不容緩。
Thumbnail
一般人對精神疾病相關的症狀及治療均不甚了解,以致家有精神疾病患者對家屬來說,除了極度的害怕外也往往不知所措,加上面對社會大眾對疾病的無知和污名的烙印,常會讓疲累的家屬失去支持的力量。因此推展精障者家屬教育課程是刻不容緩。
Thumbnail
我們協力了幾群跨組織、跨群體的照顧者,成立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希望不只是電話,未來更能進入家的現場,讓支持進家門,讓家庭照顧者得到力量,把家庭照顧者不僅視作服務對象也視為行動中的夥伴。不只是引入資源,更是在創造家庭內外的社會網絡-家庭與家庭間相互支持、家庭中發展出的社會關係。
Thumbnail
我們協力了幾群跨組織、跨群體的照顧者,成立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希望不只是電話,未來更能進入家的現場,讓支持進家門,讓家庭照顧者得到力量,把家庭照顧者不僅視作服務對象也視為行動中的夥伴。不只是引入資源,更是在創造家庭內外的社會網絡-家庭與家庭間相互支持、家庭中發展出的社會關係。
Thumbnail
在說別人不懂、亂貼標籤、污名的時候,能不能先想想,其實不是「別人」是「我們」所有人的問題,是那種「跟我不同、與我無關」的問題。在精神疾病的議題上,我們是苦主,但在罕病議題上,或核廢料上,或同志婚姻議題上…,我們是不是也成了用刻板印象來思考來評判的人?所以非我族類的區分,我們也成為讓其他族群痛苦的根源
Thumbnail
在說別人不懂、亂貼標籤、污名的時候,能不能先想想,其實不是「別人」是「我們」所有人的問題,是那種「跟我不同、與我無關」的問題。在精神疾病的議題上,我們是苦主,但在罕病議題上,或核廢料上,或同志婚姻議題上…,我們是不是也成了用刻板印象來思考來評判的人?所以非我族類的區分,我們也成為讓其他族群痛苦的根源
Thumbnail
精神障礙者也是人,也需要關係,家屬有沒有能力和意願陪伴他一起去建立一個比較好的關係。即使是錯誤的關係,有著家屬的陪伴,他就可以在兩人關係中經驗和學習。如果還沒開始就說不行,這樣他永遠都學不會。
Thumbnail
精神障礙者也是人,也需要關係,家屬有沒有能力和意願陪伴他一起去建立一個比較好的關係。即使是錯誤的關係,有著家屬的陪伴,他就可以在兩人關係中經驗和學習。如果還沒開始就說不行,這樣他永遠都學不會。
Thumbnail
精神病患是否能結婚?這問題沒有人可以給出正確的答案?但精神病患是否想結婚,答案卻是肯定。 【婚姻計畫】紀錄片嘗試對這問題進行討論,醫療隨著時代的進步,可以讓精神疾病趨於穩定,婚姻的決定權是否能擁有? 精神病患能不能擁有婚姻的機會,這問題至今還遺留在結尾,沒有人可以回答。
Thumbnail
精神病患是否能結婚?這問題沒有人可以給出正確的答案?但精神病患是否想結婚,答案卻是肯定。 【婚姻計畫】紀錄片嘗試對這問題進行討論,醫療隨著時代的進步,可以讓精神疾病趨於穩定,婚姻的決定權是否能擁有? 精神病患能不能擁有婚姻的機會,這問題至今還遺留在結尾,沒有人可以回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