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靡雙週報〉第6期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2020/12/09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政策組

主編:林哲因

副編:復舜


近兩週(2020/11/23~2020/12/07)

主題一:青少年自殺

11月份在短短的一個多禮拜的時間內,全台發生六起大學生自殺的事件,引起媒體的高度關注。究竟大學生自殺的背後,有什麼樣的社會性或結構性因素呢?

如果從統計數據來看,台灣的資料顯示近年來青少年自殺率逐年攀升。而若檢視世界各國的數據,無論該國家總體自殺率升高或降低,青少年的自殺率普遍顯示為上升趨勢,因此這無非是一種全球皆然的現象。青少年自殺率上升是否存在著全球性的因素也許還需要更多的研究,而我們目前能夠去改善和介入的方向仍得回到台灣的脈絡來看。多位立委於2020/12/02決議凍結教育部預算,並提出校園心輔資源的各種軟硬體的改善方針。相較位於較後線去承接學生的心輔資源,台大學生會更在2020/11/21提出一項更前瞻的方案:「學習調整制度」,該制度已經在諸多國外大學實施,可以有彈性的協助有精神疾病或嚴重情緒困擾的學生進行上課模式的調整。

以下為三篇相關的報導:

1、天氣轉變陷憂鬱 醫師:勿排斥專業輔導(2020/11/28,@蘋果日報)

本文主要是採訪黃偉俐精神科醫師,內容提及秋冬是季節性憂鬱症好發的季節,醫師並且提醒,當我們狀況不好的時候,不需要覺得自己不夠堅強,或是高估自己的狀態而排斥求助或是忽略求助。不管是精神科門診,或是心理諮商,都是很值得嘗試的求助管道。

2、誰逼死了台灣大專生?青少年自殺死亡數、死亡率雙雙創10年新高(2020/12/01,吳尚軒@風傳媒)

本文主要是訪問了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張家銘醫師、台大教授范雲,並且參考了衛福部、教育部的統計資料以及董氏基金會的調查。本文先是呈現了台灣、日本、韓國和美國的數據說明多國的青少年自殺人數都在攀升,接著分析台灣大專生自殺背後可能的因素:網路的依賴性使用、網路上個人形象的競賽、努力不一定有回報的世代處境。而范雲則提出完善校園輔導機制及多種軟硬體上的改善方式。

3、臺大提學習調整制 不讓情緒困擾延宕課業(2020/12/04,陳品融@華視新聞)

台大學生會於2020/11/21公佈「學習調整制度」的初步規劃,盼能協助患精神疾病或嚴重情緒困擾的學生調整上課模式。學習調整包含容許學生臨時請假、延後作業繳交期限、延長考試時間等項目。初步規劃是學生需先提供精神疾病或嚴重情緒困擾之醫療證明,接著由個案管理師透過實際面談評估學生需求,為其量身打造學習調整方案。對此設計目前有許多不同的正反意見,爭點在於是否一定要有精神科醫師開立的診斷證明書。而這個「學習調整制度」在國外已有先例,如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美國密西根大學等校皆已設立。


主題二:

1990年11月23日,精神衛生法三讀通過,至今已三十年,其成立之目標為:「促進國民心理健康,預防及治療精神疾病,保障病人權益,支持並協助病人於社區生活。」時至今日,是否已達成符合期待之成果?
三十年間,在各界努力下,精神衛生法持續修訂,以期精神疾病病人更獲保障。近日,王婉諭立委等亦提出精神衛生法修法草案,希望建立更完善的支持系統。以下為相關報導:

時力王婉諭提《精神衛生法》修法:防悲劇再現、建立精神病患「社區支持網」( 2020/12/3,廖昱涵@沃草)

王婉諭立委於2020/12/3 召開《精神衛生法》修法提案記者會,邀請家屬、醫師、律師、第一線實務工作者發聲及訴求。目前,雖政府有提供部分服務,但於社區的支持仍十分不足,使得醫療至社區缺乏連續性,病人及家屬亦感到無助。本次修法草案中新增「病人及家庭照顧者社區支持服務」的專章、提供同儕支持服務發展資源,並將現行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及社區關懷訪視法制化,希望建立社區精神照護的資源與橫向連結,為受精神疾病所苦的患者與家屬,築起社會支持的網絡。此外,針對目前強制住院與替代處遇的困境,草案亦提出以司法單位為第三方裁定的協力方式。

更多關於修法提案記者會之資訊請看:王婉諭臉書貼文:修法提案記者會

本次修法草案懶人包請看:王婉諭臉書貼文:修法提案懶人包


建立社區支持系統之必要亦展現於精神障礙觸法者的處遇制度,近期,司法精神病院設置成為社會所會所關注之議題,除各界專家提出討論,他國經驗亦應以為借鏡,以下為針對日本經驗的報導:

以「復歸社會」取代危險迷思,日本精神障礙觸法者處遇制度如何誕生?(2020/11/23,洪士軒@報導者)

本文介紹了日本精神障礙觸法者處遇制度的演進,由保安處分(監護處分)之爭直至《醫療觀察法》之發展。現在的日本社會,因精神障礙而不起訴,或起訴後無罪之重大精神障礙觸法者,會脫離刑事司法程序,由檢察官提出聲請後,進入「醫療觀察法審判程序」,決定該名重大精神障礙觸法者是否處遇及處遇方式。此旨在將精神障礙觸法者「導出」刑事司法程序,除消禰刑罰及處分的區別難題,亦明示社會應將精神障礙觸法者視為「病人」而非「觸法者」來對待。另外,藉「復歸社會調整官」之協調,更可確保醫療至社區的持續性。藉由日本經驗,或許台灣可重思監護處分改革之可能。

其他國家經驗:報導者:荷蘭司法處遇機構啟示錄
台灣目前監護處分情形:報導者直視刑罰與治療的極限──如何務實修正精神障礙犯罪監護處分?

---

〈瘋靡雙週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0:30

▹電話專線:02-2230-883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117會員
206內容數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2022/07/20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Thumbnail
2022/07/20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Thumbnail
2022/07/18
全台3.4萬個精障家庭,僅配不到百位社區關懷訪視員,精障社群平台攜手社關,共同呼籲為精障困境尋活路。
Thumbnail
2022/07/18
全台3.4萬個精障家庭,僅配不到百位社區關懷訪視員,精障社群平台攜手社關,共同呼籲為精障困境尋活路。
Thumbnail
2022/07/11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 本期主題:其實我們都只想好好生活─談精神疾病或失序經驗中「生死」與「(人際)關係」議題
Thumbnail
2022/07/11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 本期主題:其實我們都只想好好生活─談精神疾病或失序經驗中「生死」與「(人際)關係」議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心理假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與狀態為何? 2020年台灣大學5日內連續有三起學生跳樓事件,引起大眾對台灣大專院校學生心理壓力的關注。究竟今年有第四間大學通過的心理假,它的緣起跟規範是什麼?台灣大學生為何會需要這樣的假別?以及現在台灣大專院校內,校園的諮商輔導資源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焦慮世代,你並不孤
Thumbnail
心理假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與狀態為何? 2020年台灣大學5日內連續有三起學生跳樓事件,引起大眾對台灣大專院校學生心理壓力的關注。究竟今年有第四間大學通過的心理假,它的緣起跟規範是什麼?台灣大學生為何會需要這樣的假別?以及現在台灣大專院校內,校園的諮商輔導資源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焦慮世代,你並不孤
Thumbnail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在今年三月份提出將引進來自澳洲的心理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教導民眾如何察覺周圍的人心理健康出現狀況、正在呼救,以及如何說對的話協助他們,而非對憂鬱症患者說「不要想不開、你就是想太多」,這只會讓對方心情不好、責怪自己。
Thumbnail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在今年三月份提出將引進來自澳洲的心理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教導民眾如何察覺周圍的人心理健康出現狀況、正在呼救,以及如何說對的話協助他們,而非對憂鬱症患者說「不要想不開、你就是想太多」,這只會讓對方心情不好、責怪自己。
Thumbnail
本期《瘋靡雙週報》,我們整理了與心理健康假有關的三則新聞,以及分享了台北市政府社區心理健康中心的方案,以及分享兩本好書。
Thumbnail
本期《瘋靡雙週報》,我們整理了與心理健康假有關的三則新聞,以及分享了台北市政府社區心理健康中心的方案,以及分享兩本好書。
Thumbnail
前陣子研習才聽到的新聞,2022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會議中審查委員問到『為何青少年自殺率高?』,雖然在報導中因提到說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回答:可能與近十年台灣高樓增加有關,而引發社會很大的譁然與輿論。
Thumbnail
前陣子研習才聽到的新聞,2022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會議中審查委員問到『為何青少年自殺率高?』,雖然在報導中因提到說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回答:可能與近十年台灣高樓增加有關,而引發社會很大的譁然與輿論。
Thumbnail
2022年11月14日至18日為「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在15日的會議中,其中一位審查委員Laura Lundy提及「台灣的生育率很低,但是兒少死亡率卻很高,特別是自殺的比例和交通事故的死亡率」。
Thumbnail
2022年11月14日至18日為「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在15日的會議中,其中一位審查委員Laura Lundy提及「台灣的生育率很低,但是兒少死亡率卻很高,特別是自殺的比例和交通事故的死亡率」。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
Thumbnail
近年來,自殺佔青少年死因比率創新高、學校自殺自傷通報次數大增、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年輕人亦逐年攀升,如今已破15萬。這個時代的青少年究竟怎麼了?針對青少年憂鬱之現象,聯合報製作了一系列專題,分別從青少年觀點、相關統計數字、社群媒體、學生家長以及校內心理安全網等角度切入,帶我們更近一步認識此一議題。
Thumbnail
近年來,自殺佔青少年死因比率創新高、學校自殺自傷通報次數大增、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年輕人亦逐年攀升,如今已破15萬。這個時代的青少年究竟怎麼了?針對青少年憂鬱之現象,聯合報製作了一系列專題,分別從青少年觀點、相關統計數字、社群媒體、學生家長以及校內心理安全網等角度切入,帶我們更近一步認識此一議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