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半杯水」。桌上有一杯水,高度只有到杯子的一半,那這時候可能會有兩種想法,第一種是屬於比較正面的「還有半杯水」、另一種則是比較負面的「只剩半杯水」,明明看到都是一樣的,但是想法的差異,可能會造成心情的不同。
不管任何事情,每個人的想法都會不一樣,但我覺得,如果能擁有好心情,誰會不想要呢?如果碰到的任何事情,都可以以正面積極的想法去思考,那這樣每天都能很快樂,應該是大家都想要的;相對的,如果各種小事情都是以負面的情緒看待,像是為什麼今天下雨,好煩,為什麼沒有停車位,好雖,這樣整天下來,不想不快樂都難吧!
有些人可能覺得,別人就是天生樂觀,所以才能那麼快樂,但是我覺得,樂觀悲觀,都是思考的結果,想要改,也是可以改的。可能從小的教育與環境,讓人失去了正面思考的能力,可是我透過閱讀,以及跟一些比較正面的朋友相處,慢慢發現,我之前的不快樂,好像已經離我越來越遠,如果要我說,我之前跟現在的差異,可能是比較積極的面對問題。
所謂的積極指的是,專注在自己可能改的,已經無法調整以及不可控的先不用想,像是「下雨」,因為天氣是不可控因素,對它生氣沒什麼用,自己可以想的是,可以怎麼運用下雨,可能我平常有運動的習慣,那下雨去不了戶外,我就在家休息或做一些伸展,也就不會延伸到負面情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