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因法語》26 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從歷代大成就的傳記、開示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修行要成功,就是要吃苦、修行忍辱。
從外表上看來,好像他很辛苦,稱之為「苦行」,
但是從修行人的角度來看,
一般世俗的人,天天被煩惱所繫縛,一切不得自在,
但是卻又沉溺於其間,不思出離,
這才是真正的「苦行」呢!

因此,有人對我說:
「法師啊!你能出家實在很了不起,非常辛苦的!」
這時,我會同他說:
「我反而覺得在家了不起,這麼辛苦,也能忍受啊!」
其實,佛法的苦行只是外相而以,真正苦行的人,
他的心中的清涼,才是真正的「樂行」。
萬事起頭難,我們大家都來學習般若觀照,
多以「苦行」來對治自己的習氣吧!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有人問: 「用功時,心沒法專一,該怎麼辦?」 老和尚在此的回答: 「無慳貪、無掛礙、無散亂心。」 一般人,心中總有種種貪念,因而牽腸掛肚。 在家人,生活上的需要,必須有所求,這也是無可厚非, 但是試著練習,進入佛堂開始用功時,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世間的人,總是感覺 「財、色、名、食、睡」之五欲是得到安樂的泉源, 因此盡其一生地追逐, 但是換來的往往只是更多的空虛與不安。 學了佛, 都是希望能夠離苦得樂,那就每天想想, 世間何者是真?何者是假? 有沒有需要浪費生命在追逐虛幻不實的欲望。 這鬼的概念,就是一種幻相。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有時候會遇到學佛的人告訴我,說自己很敏銳,能夠馬上看到別人的缺點。 聽到這樣的話,我心中往往在想,這不是敏銳,而是修行還沒有入門啊! 因為,一個真正有慚愧心的人,會常常看著自己的煩惱習氣,唯恐它起現行。 就像貓守在老鼠洞口一樣,時時刻刻盯著,不敢有絲毫放鬆。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每個眾生,都希望能夠離苦得樂。我們學佛了,當然也是承襲這樣的思想。 這想法是正確的,但是一般人總希望得到果,卻沒有去觀察他的因, 要知「如是因、如是果」,沒有正確的因,其他都是空談。 上述的開示中,有兩個重點: 一者修苦行,二者多念佛。前者是精神,後者是實踐。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蕅益大師說: 「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深淺。」 因此,能否往生西方,主要的因素,在我們的「信、願」。 信、願的基礎,就是要生起厭離心, 如像印光大師開示:「將『死』字掛在額頭上」。 也就是說,心中常常念著,生命是無常的,死亡隨時會降臨的。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大智度論》:「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因此,信心是生起佛法修行的第一步。 這種信心的本質,是對三寶強烈歸依之心, 相信三寶的威德力,決定可以引領著我們,走向解脫。 有了信心,才能生起決心,一路堅定的走下去, 不論別人讚歎我、譭謗我,那都是他說的,與我無干。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有人問: 「用功時,心沒法專一,該怎麼辦?」 老和尚在此的回答: 「無慳貪、無掛礙、無散亂心。」 一般人,心中總有種種貪念,因而牽腸掛肚。 在家人,生活上的需要,必須有所求,這也是無可厚非, 但是試著練習,進入佛堂開始用功時,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世間的人,總是感覺 「財、色、名、食、睡」之五欲是得到安樂的泉源, 因此盡其一生地追逐, 但是換來的往往只是更多的空虛與不安。 學了佛, 都是希望能夠離苦得樂,那就每天想想, 世間何者是真?何者是假? 有沒有需要浪費生命在追逐虛幻不實的欲望。 這鬼的概念,就是一種幻相。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有時候會遇到學佛的人告訴我,說自己很敏銳,能夠馬上看到別人的缺點。 聽到這樣的話,我心中往往在想,這不是敏銳,而是修行還沒有入門啊! 因為,一個真正有慚愧心的人,會常常看著自己的煩惱習氣,唯恐它起現行。 就像貓守在老鼠洞口一樣,時時刻刻盯著,不敢有絲毫放鬆。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每個眾生,都希望能夠離苦得樂。我們學佛了,當然也是承襲這樣的思想。 這想法是正確的,但是一般人總希望得到果,卻沒有去觀察他的因, 要知「如是因、如是果」,沒有正確的因,其他都是空談。 上述的開示中,有兩個重點: 一者修苦行,二者多念佛。前者是精神,後者是實踐。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蕅益大師說: 「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深淺。」 因此,能否往生西方,主要的因素,在我們的「信、願」。 信、願的基礎,就是要生起厭離心, 如像印光大師開示:「將『死』字掛在額頭上」。 也就是說,心中常常念著,生命是無常的,死亡隨時會降臨的。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大智度論》:「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因此,信心是生起佛法修行的第一步。 這種信心的本質,是對三寶強烈歸依之心, 相信三寶的威德力,決定可以引領著我們,走向解脫。 有了信心,才能生起決心,一路堅定的走下去, 不論別人讚歎我、譭謗我,那都是他說的,與我無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佛陀「轉四諦法輪」,第二種法輪叫「勸轉」。「此是苦,汝應知。」這個世間有三苦、八苦、眾苦、無量諸苦逼煎,所以你應該知道。「此是集,汝應斷。」這些苦,是你自己集合、招感來的。很多人都說:「我有很多無奈......我也很想學好,我做不到......」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菩薩勇健相,謂菩薩為度眾生,於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不生退卻。」這個世間有些事情是很難做,現代話:「很難搞定。」有的聽到這個事就很痛苦:「完了!做不成了。這事不要找我,行不行?拜託又是找我......」菩薩不能這樣。為了度眾生,饒益有情「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有些人的生活很苦,像苦行僧,吃喝睡都很不容易。然而,身而為人,不管家庭環境是好是壞,其實都是在苦中作樂、誤苦為樂。人都有煩惱有擔心,比如擔心自己生病家人生病、擔心工作不保、擔心事業被設計被坑、擔心另一半出軌、擔心孩子不平安、擔心交通、擔心錢不夠用、擔心父母健康,當人就是要承擔這麼多憂愁和不安,而這些
Thumbnail
現在身體上、事業上或者內心有什麼樣的痛苦,都在受報,都在遭受你過去生所做的種種的型態、錯綜複雜的業報。所以,做人有什麼好驕傲?有什麼好沾沾自喜的?做人的時候就是不斷地懺悔,不斷地想要還債,不斷地想要去做好事、重新做人,不斷地想要能夠修到佛淨土去,這就是最珍貴的事情。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佛陀「轉四諦法輪」,第二種法輪叫「勸轉」。「此是苦,汝應知。」這個世間有三苦、八苦、眾苦、無量諸苦逼煎,所以你應該知道。「此是集,汝應斷。」這些苦,是你自己集合、招感來的。很多人都說:「我有很多無奈......我也很想學好,我做不到......」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菩薩勇健相,謂菩薩為度眾生,於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不生退卻。」這個世間有些事情是很難做,現代話:「很難搞定。」有的聽到這個事就很痛苦:「完了!做不成了。這事不要找我,行不行?拜託又是找我......」菩薩不能這樣。為了度眾生,饒益有情「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有些人的生活很苦,像苦行僧,吃喝睡都很不容易。然而,身而為人,不管家庭環境是好是壞,其實都是在苦中作樂、誤苦為樂。人都有煩惱有擔心,比如擔心自己生病家人生病、擔心工作不保、擔心事業被設計被坑、擔心另一半出軌、擔心孩子不平安、擔心交通、擔心錢不夠用、擔心父母健康,當人就是要承擔這麼多憂愁和不安,而這些
Thumbnail
現在身體上、事業上或者內心有什麼樣的痛苦,都在受報,都在遭受你過去生所做的種種的型態、錯綜複雜的業報。所以,做人有什麼好驕傲?有什麼好沾沾自喜的?做人的時候就是不斷地懺悔,不斷地想要還債,不斷地想要去做好事、重新做人,不斷地想要能夠修到佛淨土去,這就是最珍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