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書|那些無法被說出口的私密經驗《繞頸之物 》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若要提及最近看到最相見恨晚的作者,非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Chimamanda Ngozi Adichie)莫屬。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繞頸之物》

《繞頸之物》是這位奈及利亞旅美作家於2009年出版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十二個短篇沒有嘶聲力竭的控訴,但幾乎都像拿許多小石子丟進湖裡,陣陣漣漪不停讓你感到心被什麼挑起來的不安與共鳴。是男女關係、是權力階級、是自我認同,是從非裔視角看待虛幻飄渺的「美國夢」。

書寫非洲,或許有很多人未看就覺得遙遠,擔心很難進入或了解民情隱喻,但阿迪契塑造的故事並沒有隱喻,幾乎是很通透、很直接,如同那場聞名世界的演講《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那般用淺顯易懂的用語,挑起那些你以為的理所當然,而她書寫的女性處境,並不只是在非洲,是不分國籍的眾多女性共感、因為那極為私密的經驗,卻總覺得這應該沒什麼吧,而隱藏在心裡的日常。


為什麼我們總是什麼也不說?

個人極為印象深刻的一篇為〈跳跳猴山丘〉,來自非洲各地的作家一同參與文學工作坊,看似高尚且多元的聚會卻仍隱含著強烈刻板印象,女作家書寫了個人經驗卻被主辦人說「女人絕對不是這樣顯而易見的受害者,也絕對不會是在奈及利亞」,旁邊的女同志作家寫的故事甚至還被評為不夠「非洲」。而當女作家發現主辦人意淫自己,其他人竟然早就知道,卻因為這件事情不會礙到我而選擇不說時,女作家那句「為什麼我們總是什麼也不說」同時也是對觀者如我們的詰問。

〈繞頸之物〉中當女主角來到美國卻發現與想像相去甚遠,卻也不敢跟期待妳寄美國名牌香水、包包、鞋子的鄉親父老說自己在這邊其實是個隱形人,堅持著「妳放棄了很多,但也會得到很多」;〈上週週一〉的女主角其實擁有碩士學位,只因為還沒拿到工作許可只能暫時打工當保母,當雇主知道她是奈及利亞人,很驚訝地說出「妳的英文說得很好呀。」(但奈及利亞的官方語言就是英語阿)女主角心裡惱怒「那種驚訝,像是認為英文應該是他的個人財產。」
那些說不出口的私密經驗,另一方面是不是知道即便說出來也很容易被便宜行事,久而久之,形成一個妳不說就沒事的社會?一個必須符合主流所以演出「我所以為的自我」的社會?

The thing around your neck.那些圍住妳脖子的是什麼呢?是被言語的騷擾後,旁人叫妳「別想太多」;是想得到認同,所以騙自己這一切都很好的焦慮;是當妳終於靠自己的實力達成了美國夢,旁人依然期待妳應該要活得「夠非洲」(或是夠亞洲),《繞頸之物》每個短篇都能挑起情緒上的不自在,更探討了異文化與家鄉之間的拉扯。



用一句話精準解釋問題

我當時分享了《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在一個閱讀社團時,收到一則留言寫道「我們都應該是人文主義者。」先不論這是否為對方闡述觀點或反駁,但恕我無法認同。我覺得可以去實際理解所謂女性主義的本意,不是女生想怎樣就怎樣,是尊重、是男女皆同,而不是再用另一個主義來詮釋主義。(而且到底什麼是人文主義者?)

當有人質問阿迪契「妳為什麼非得從『女人』的觀點出發?為什麼不從『人』的觀點出發?」她很直接的回答:「這樣的問題等於是制止大家陳述特殊的經驗。女性主義當然是基本人權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只用人權這種模糊的表達方式,等於是否定了具體而特定的性別問題。」
而關於種族的刻板印象,如同大家仍會期待她說出一個非洲底層女性的苦難。
她如此看待:「刻板印象讓某個故事變成唯一的故事。結果就是讓人失去尊嚴,讓人難以做個平等的人、獲得人性尊嚴的肯定。」

關於種族與性別的雙重問題,阿迪契選擇說出來了,她的文字精準卻又深入淺出,你會隨著她的故事起伏跌宕,當你發現這些故事引起心裡的不安,那是好的,因為如此你才有更多聽見你自己真正聲音、也尊重其他不同聲音的可能。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橫跨十幾年,有許多書信段落,於2022年的現在看反而合時宜。我們都說要往外看,望向世界邁向國際,但其實成長帶來的經驗,反而越懂得從外往內看。是什麼造就了你呢?可能是自己的家庭,更是自己在這些碰撞中的體悟,這是一個真正灌溉你成長的「世界」。
這本不只是為女性而寫,更為男性所寫,它告訴我們所謂的「尊重」,是怎麼一回事,而你會發現尊重這件事情,是多少人「理所當然地無法做到」。尊重,是男女皆同,是異性對異性,同性對同性亦然。
閱讀莎莉.魯尼的文字,所感受到是隱藏在文字下那股情感躁動,亦是對千禧世代渴望愛、渴望收到關注,卻也渴望孤獨乃至於相信自己是獨特的矛盾心態,富有敏銳度的觀察出來了,佐以極有張力的對話(甚至整本是不以引號做標示的大量對話堆疊而成)讓我們看見個體與個體相處之間隱藏的敏感焦慮,還有以「聊天」探討權力的展現。
我們應該都知道心理測驗並不會影響你這個人,也不會把它當作形容自己個體存在。但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很多時候,被別人覺得你該是什麼樣的人束縛,甚至覺得自己應該是要怎樣的人給束縛嗎?
我理解到或許活著,不是要背負他人生命的沉重罪惡感,而是僅僅作為活著的人,記住那些離去之人的故事、或許對他們奮力愛過、恨過,快樂與創痛並行,與一起經歷過的回憶,也是不枉我們活過此生。
今昔非比,葛拉威爾要問的不是你在這些既定條件下究竟要怎麼選邊站,而是深度探討已有這樣的歷史借鏡,身處在更好的科技環境下,我們所秉持的最高道德是否能不被忽視或被移用他處?
橫跨十幾年,有許多書信段落,於2022年的現在看反而合時宜。我們都說要往外看,望向世界邁向國際,但其實成長帶來的經驗,反而越懂得從外往內看。是什麼造就了你呢?可能是自己的家庭,更是自己在這些碰撞中的體悟,這是一個真正灌溉你成長的「世界」。
這本不只是為女性而寫,更為男性所寫,它告訴我們所謂的「尊重」,是怎麼一回事,而你會發現尊重這件事情,是多少人「理所當然地無法做到」。尊重,是男女皆同,是異性對異性,同性對同性亦然。
閱讀莎莉.魯尼的文字,所感受到是隱藏在文字下那股情感躁動,亦是對千禧世代渴望愛、渴望收到關注,卻也渴望孤獨乃至於相信自己是獨特的矛盾心態,富有敏銳度的觀察出來了,佐以極有張力的對話(甚至整本是不以引號做標示的大量對話堆疊而成)讓我們看見個體與個體相處之間隱藏的敏感焦慮,還有以「聊天」探討權力的展現。
我們應該都知道心理測驗並不會影響你這個人,也不會把它當作形容自己個體存在。但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很多時候,被別人覺得你該是什麼樣的人束縛,甚至覺得自己應該是要怎樣的人給束縛嗎?
我理解到或許活著,不是要背負他人生命的沉重罪惡感,而是僅僅作為活著的人,記住那些離去之人的故事、或許對他們奮力愛過、恨過,快樂與創痛並行,與一起經歷過的回憶,也是不枉我們活過此生。
今昔非比,葛拉威爾要問的不是你在這些既定條件下究竟要怎麼選邊站,而是深度探討已有這樣的歷史借鏡,身處在更好的科技環境下,我們所秉持的最高道德是否能不被忽視或被移用他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你有喝過滿滿超過半杯都是料的仙草奶茶嗎? 料豐富到嘴巴很忙! 來看看喝起來是什麼感覺吧!
Thumbnail
坦白說,齊野對於她自己是被「兩個爸爸一齊撫養長大」,而非「一個爸爸與一個媽媽共同撫養長大」的事實感到何足為奇,除卻方上幼稚園那年,曾被其餘同學問過──為什麼有時放學時間,她是由「兩個爸爸」一起來接她的? 齊野即依循「小爸比」──也就是「巫岷」,於先前她曾詢問他此問的原答以應: 「爸爸是媽媽;媽媽
Thumbnail
人類最常見的溝通方式就是「說話」。但你知道嗎,訓練自己說話的「模式」,竟能讓自己向有錢人的一端靠近,並且逐步用「說話致富」? 一起來看看作者提出六種說話模式與內涵吧!
Thumbnail
溝通其實是「雙向」的,但在講求快速、高效的年代,大多數的人都沒耐心,只想趕快講自己想講的、只想一股腦的把自己想說的傳給對方,卻忽略了「傾聽」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Thumbnail
這本書剛出版的時候我就立刻注意到,很想讀但沒有勇氣,深怕翻攪起一些平常不太面對的深層議題。但年初轉念後陸陸續續讀了幾個月,邊讀邊深思沈澱,有時邊哭然後再繼續讀下去。 「我沒有特別想要當媽媽,雖然可以想像有小孩後,生活中可能會交織不安與快樂,而變得多彩多姿,卻沒有強烈到讓我想要去冒險的動機。」
Thumbnail
我常帶高年級和國中的孩子寫〈最不喜歡大人說的一句話〉這個題目。根據統計,「還不趕快去寫功課?!」榮登排行榜第一名。這學期的課程,我整理了八句學生筆下的「傷人金句」給孩子們看,他們深感認同。聊過以後,還沒結束,真正的重點才要登場!這也是我在這學期加進課程中,試圖帶領孩子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Thumbnail
最近看了《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這部熱門日劇,驚喜的是,在這部作品裡意外發現,戲中女主角最好的朋友「綿來惠愛」(市川實日子飾),也許是目前日本影視作品中難得的性少數族群角色……
Thumbnail
線上教學進行到目前,覺得蠻幸運的,孩子們的逐漸適應,就是給老師最大的鼓勵。教學中常常要面對的,就是焦慮。來自孩子的焦慮、來自父母的焦慮,和來自我自己身為一位老師的焦慮。我處理焦慮的方法是,先承認焦慮的存在,再提醒自己,這份焦慮來自誰?我?孩子?還是父母?為什麼當下需要這份焦慮?沒錯,焦慮是被我們需要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你有喝過滿滿超過半杯都是料的仙草奶茶嗎? 料豐富到嘴巴很忙! 來看看喝起來是什麼感覺吧!
Thumbnail
坦白說,齊野對於她自己是被「兩個爸爸一齊撫養長大」,而非「一個爸爸與一個媽媽共同撫養長大」的事實感到何足為奇,除卻方上幼稚園那年,曾被其餘同學問過──為什麼有時放學時間,她是由「兩個爸爸」一起來接她的? 齊野即依循「小爸比」──也就是「巫岷」,於先前她曾詢問他此問的原答以應: 「爸爸是媽媽;媽媽
Thumbnail
人類最常見的溝通方式就是「說話」。但你知道嗎,訓練自己說話的「模式」,竟能讓自己向有錢人的一端靠近,並且逐步用「說話致富」? 一起來看看作者提出六種說話模式與內涵吧!
Thumbnail
溝通其實是「雙向」的,但在講求快速、高效的年代,大多數的人都沒耐心,只想趕快講自己想講的、只想一股腦的把自己想說的傳給對方,卻忽略了「傾聽」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Thumbnail
這本書剛出版的時候我就立刻注意到,很想讀但沒有勇氣,深怕翻攪起一些平常不太面對的深層議題。但年初轉念後陸陸續續讀了幾個月,邊讀邊深思沈澱,有時邊哭然後再繼續讀下去。 「我沒有特別想要當媽媽,雖然可以想像有小孩後,生活中可能會交織不安與快樂,而變得多彩多姿,卻沒有強烈到讓我想要去冒險的動機。」
Thumbnail
我常帶高年級和國中的孩子寫〈最不喜歡大人說的一句話〉這個題目。根據統計,「還不趕快去寫功課?!」榮登排行榜第一名。這學期的課程,我整理了八句學生筆下的「傷人金句」給孩子們看,他們深感認同。聊過以後,還沒結束,真正的重點才要登場!這也是我在這學期加進課程中,試圖帶領孩子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Thumbnail
最近看了《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這部熱門日劇,驚喜的是,在這部作品裡意外發現,戲中女主角最好的朋友「綿來惠愛」(市川實日子飾),也許是目前日本影視作品中難得的性少數族群角色……
Thumbnail
線上教學進行到目前,覺得蠻幸運的,孩子們的逐漸適應,就是給老師最大的鼓勵。教學中常常要面對的,就是焦慮。來自孩子的焦慮、來自父母的焦慮,和來自我自己身為一位老師的焦慮。我處理焦慮的方法是,先承認焦慮的存在,再提醒自己,這份焦慮來自誰?我?孩子?還是父母?為什麼當下需要這份焦慮?沒錯,焦慮是被我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