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的我_為什麼還活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這是我近期發現的問題,目前還沒找到解答。好像從今年開始,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只要對我來說是負面的,即便是非常小的事情,我的腦子裡浮現的第一個想法都是:「我為什麼還沒死掉?」

即便我有過痛苦到要死了的時候,但我從未真的想過要死,既然如此,為什麼我會有自己怎麼還沒死的疑問?我覺得,或許產生這樣的想法,本質不是「想死」,而是「不知道為什麼要活著」。

與之相對的,我好像從來沒有「幸福到要死掉了」的感覺,當然,總得來說我的人生是幸福的、幸運的,但我從來沒有過「幸福到感謝自己活著」的時候,我也沒有過喜極而泣,這些情緒只會出現在我筆下的小說人物身上。

比起「活著也沒有意義」的想法,我應該更多的是「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的疑問,而這樣的疑問沒有人能夠回答我,它是沒有正確解答的。

無論曾經有多麼快樂,有多麼幸福,如果能讓我自己做選擇的話,我一定會選擇不要出生。我從來沒想過要死,只是不知道為什麼要活著。

「你以為我想出生嗎?」是一句對父母怒吼出來的話,我一定會後悔,但答案永遠不會改變的話。

我是一個很愛哭的人。我從來不覺得哭是示弱的表現,不覺得哭有什麼好丟臉的,但他人的目光會使我用力憋住淚水,這是矛盾而無奈的一種感受,我知道這只是一種情緒的表達方式,但它總被貼上負面的標籤,我撕不掉,撕不了。

哭的時候,我會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還活著。

常使我哭的原因,第一名應該是委屈,然後是感動,偶爾也有因為病痛而哭泣的時候,而憤怒的眼淚和喜極而泣在記憶裡似乎為零。

委屈是一種很奇妙的情緒,有時後哪怕知道自己也有錯,知道自己可能哪裡做的不好,但被指責時還是會很委屈,尤其是有時指責自己的正是自己。

我的感動通常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而是看見其他人的真情流露,無論是紀錄片,還是戲劇,或者真實發生在眼前的事,甚至是短短幾行文字,都能夠感動我。我一直到最近幾年才發現,原來看見別人幸福、被好好愛著,真的會讓人流淚。

我會經痛半夜被痛醒而哭,會因為被人關心而哭,會因為捨不得分離而哭,也會因為看見別人哭而哭……每一次哭都會提醒我,我正在作為一名情緒功能正常運作的人類活著。

我有一段每天淚流滿面的日子,當時只要聽見救護車的聲音,我就會想:「為什麼救護車上面躺的不是我?」,這和「我怎麼還沒死掉?」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想要逃離什麼,都伴隨著淚水。如果說眼淚的成分是血液裡的水分,那每一次覺得「心在淌血」的時候都是真實的淌血。

「人為什麼要活著」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因為就連萬能的Google大神都沒有辦法回答你,它只會反問你:「你需要幫助嗎?」,然後給你1995生命線。這個電話撥的通嗎?我不知道,因為我想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然而有時就是這樣的想法,讓你成為了那個最需要的人。

如果真的硬要說出一個活著的理由,那我想我的理由應該是家人。我總是在想,如果失去了女兒,我媽媽要怎麼活下去呢?韓國影集《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的第四集說到:「喪偶的女人叫寡婦,喪偶的男人叫鰥夫,失去父母的孩子叫孤兒,你知道為什麼喪子的父母沒有特定稱謂嗎?因為無以言表。沒有任何詞彙能表達出,那種無以復加的痛苦。」

我國人民普遍死亡教育不足,不習慣談死,甚至避諱談死,醫院沒有4樓、不能直視喪家、覺得談死觸霉頭,但棺材不裝老人也不裝壞人,它只裝死人,我們逃避就能免於一死嗎?不可能。

每一秒鐘,我們的生命都在逝去,如果不採取積極正向的態度,去面對所有生命都會逝去這件事,我們便會在實際接觸時驚慌失措。與其逃避,我們不如面對,甚至主動提起死亡這件事,也可以做好自己死後的規劃,像是要用哪一張照片當遺像、要葬在哪裡、讓大家一起唸佛經還是唱詩歌、喪禮氛圍要嚴肅還是歡樂……

或許直面死亡,就是我們活著的唯一解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亭醬的沙龍
6會員
22內容數
「□□的我」是自身經歷,「□□時」是創造故事。
亭醬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9
在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半個月後,我正式被淹死了。
2025/01/09
在我寫下這篇文章的半個月後,我正式被淹死了。
2022/12/09
兩個孤單的靈魂相遇,成為彼此冬日裡的暖陽。
Thumbnail
2022/12/09
兩個孤單的靈魂相遇,成為彼此冬日裡的暖陽。
Thumbnail
2022/11/06
那是我,但那好像不是我。
Thumbnail
2022/11/06
那是我,但那好像不是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這坦白說是很難回答的兩個問題,特別是如果我們希望想出一個打從心裡認可的答案時。我把這個問題放在口袋,想了又想,也跟我生涯諮詢的來訪者分享,還是覺得十分困難。我第一個想到的是爸媽,第二個想到的是我的寶寶,但那個核心是什麼呢?還有其他嗎?
Thumbnail
這坦白說是很難回答的兩個問題,特別是如果我們希望想出一個打從心裡認可的答案時。我把這個問題放在口袋,想了又想,也跟我生涯諮詢的來訪者分享,還是覺得十分困難。我第一個想到的是爸媽,第二個想到的是我的寶寶,但那個核心是什麼呢?還有其他嗎?
Thumbnail
你有想過為什麼會活著嗎? 人一出生就是邁向死亡 那為什麼要出生呢? 我的爸爸以前還在的時候 常常說這句話 人就是 生→老→病→死 無例外 都得體會 沒錯人活著就是為了體驗 體驗這世間的所有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人性本善 還是人性本惡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養家活口 有多麼困難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Thumbnail
你有想過為什麼會活著嗎? 人一出生就是邁向死亡 那為什麼要出生呢? 我的爸爸以前還在的時候 常常說這句話 人就是 生→老→病→死 無例外 都得體會 沒錯人活著就是為了體驗 體驗這世間的所有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人性本善 還是人性本惡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養家活口 有多麼困難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Thumbnail
我不知道它為何選上了我,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年,只知道從那一刻我失去了靈魂和自由,我開始無法說話、無法走路、只能每天躺在床上,不知為何的流著眼淚。 在接受治療前我曾多次自殘和自殺過,也許它是最傻的方法,但卻是唯一能感覺活著的方法。
Thumbnail
我不知道它為何選上了我,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年,只知道從那一刻我失去了靈魂和自由,我開始無法說話、無法走路、只能每天躺在床上,不知為何的流著眼淚。 在接受治療前我曾多次自殘和自殺過,也許它是最傻的方法,但卻是唯一能感覺活著的方法。
Thumbnail
祈求所有離開生命的人們,能夠被一股神祕的力量支撐著,在我們所看不到的世界,持續的走他們未竟的旅程。
Thumbnail
祈求所有離開生命的人們,能夠被一股神祕的力量支撐著,在我們所看不到的世界,持續的走他們未竟的旅程。
Thumbnail
對我來說,談論生死不該成為禁忌話題。
Thumbnail
對我來說,談論生死不該成為禁忌話題。
Thumbnail
無論曾經有多麼快樂,有多麼幸福,如果能讓我自己做選擇的話,我一定會選擇不要出生。
Thumbnail
無論曾經有多麼快樂,有多麼幸福,如果能讓我自己做選擇的話,我一定會選擇不要出生。
Thumbnail
尤其是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我會問自己:我為什麼活著?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
Thumbnail
尤其是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我會問自己:我為什麼活著?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
Thumbnail
  標題下得有點沉重,但目的不是要吸引大家注意,而是想直白地去談論關於「自殺」與「死亡」等重要的議題,唯有不避諱也不恐懼地談,才能讓這樣重要的議題「可以被討論」。我的觀點也許對某些人來說會有點尖銳,但我只是分享個人淺見,還望大家包涵,你絕對可以擁有你自己對生死與人性的看法。
Thumbnail
  標題下得有點沉重,但目的不是要吸引大家注意,而是想直白地去談論關於「自殺」與「死亡」等重要的議題,唯有不避諱也不恐懼地談,才能讓這樣重要的議題「可以被討論」。我的觀點也許對某些人來說會有點尖銳,但我只是分享個人淺見,還望大家包涵,你絕對可以擁有你自己對生死與人性的看法。
Thumbnail
「生命是有目的嗎?」 「有?」 那是你自己訂的嗎?還是社會賦予你的?又或是你出生的時候宇宙給了你神聖的安排? 「沒有?」 「那我活在這裡幹嗎?」
Thumbnail
「生命是有目的嗎?」 「有?」 那是你自己訂的嗎?還是社會賦予你的?又或是你出生的時候宇宙給了你神聖的安排? 「沒有?」 「那我活在這裡幹嗎?」
Thumbnail
我坦然的,讓部份的自己死去換來活著。不管怎樣,都不要否定自己。 別人怎麼做,都是別人,那是他們,不是我。也不是你。 最後,的確只有自己能跟自己和解,放過自己。
Thumbnail
我坦然的,讓部份的自己死去換來活著。不管怎樣,都不要否定自己。 別人怎麼做,都是別人,那是他們,不是我。也不是你。 最後,的確只有自己能跟自己和解,放過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