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我們為何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美國心理學之父 威廉‧詹姆斯
  人每天的活動中,超過百分之四十是習慣,而非自己主動選擇。例如: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上班時所走的路、吃飯時要點什麼、各個作業流程等。一但一件事情由刻意轉變為習慣時,便不必再深思熟慮,而是自然而然就會為之。除非你意識到這個習慣,刻意抵抗或打破它,否則它將持續運作,當我們認知到習慣如何運作,就能利用這些特性,改變習慣,甚至培養新習慣。
本次分享書籍——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本書作者查爾斯‧杜希格,是一名記者,於2006年加入《自由時報》。學歷為耶魯大學歷史系學士及哈佛大學企管系碩士。

  本書的開頭就用舉例的方式告訴我們想要改變一件事情,或許只要改變一個習慣。一個生活一團糟的女孩,從戒菸開始,慢慢的培養了運動習慣、工作心態、存錢方式等都接著改變,而後成為一個能夠自理的人。伊拉克的某個小鎮,經常出現民眾暴動,一位軍官發現每當人民在廣場上合法抗議完後,卻遲遲不肯散去,導致後續發生衝突的機率大增,而軍官發現因為有抗議時,商家小販會嗅到商機而前來設攤,導致民眾抗議完後久久不願離去,進而導致後續發生衝突,而軍官勸說當地市長禁止攤販進入廣場,此後由抗議演變成暴動的情事便少之又少,因為大家抗議完失去留下的理由,便早早回家了。由這些舉例告訴我們習慣的重要。 而後開始介紹習慣是如何養成的。透過研究失憶的人如何靠「習慣」重回日常生活。進而發現習慣在腦中是如何運作:是由 提示->慣性行為->獎酬 所形成習慣迴路。
  然而要運用習慣迴路,需要具備些許條件。
一、簡單的提示
二、清楚的獎酬
以及最重要的三、對獎酬的「渴望」
  這三點構成能夠扭轉習慣的黃金律:找出提示和獎酬,改變慣性行為並滿足渴望。
  滿足這三點後,還必須要「相信」,相信自己已經改變了習慣,即使在關鍵時刻,也必須要堅信黃金律的作用有效。才不會在平時以為自己已經養成新習慣,卻在關鍵或危急時刻又遵照舊習行動。這裡作者舉了運動員的例子,一群運動員在教練的訓練下依靠黃金律改變了習慣進而使球隊戰績好轉,但球員們卻時常在比賽的關鍵時刻又用舊習去跑位、去判斷,導致最後輸球,所以最後還必須加入相信的力量。
  本書前面部分從敘述個人習慣的運作原理出發,接著進入組織(企業)的習慣。作者表示透過實驗發現意志力並不是天生的,它會被消耗、補充,並且也能訓練。然而要解決意志力因為外在因素而消耗,就要預先設想解決方案來堅定意志。並在此舉出星巴克如何利用改變習慣的黃金律來訓練員工的意志力,並且讓生意好轉。
  因為企業的運作是通過數千個員工的習慣來進行,企業要改變習慣並不是那麼容易,所以作者提出有時要依靠「危機就是轉機」,透過危機的發生來改變固有、僵化的習慣,建立更好、更有效率的企業習慣。
  上述是組織如何對內改變習慣,而對外(對消費者)如何改變習慣呢?一樣是依靠作者所提出的黃金律,但他在此特別提醒,這麼做可能會因為消費者或客戶發現企業試圖改變他們的習慣,或是企業被發現為了改變消費者的習慣而大量蒐集客戶資料,反而導致消費者或客戶的不滿及排斥。這時就要讓這些客戶或消費者不熟悉的東西感覺熟悉,用舊習慣包裝新產品。作者再次舉出某企業依靠分析會員的購買習慣,能夠推算出會員是否懷孕,這時就能夠適時的寄出嬰兒用品折價券來吸引消費者,但又害怕會員收到後會感覺遭到監控而產生反效果,這時就要在DM裡加入一些無關緊要的商品,讓會員在不發現的情況下,又能看見並使用嬰兒用品折價券。
  再來昇華到社會習慣的部分,作者舉出當時金恩博士所率領的黑人運動是如何從小小的蒙哥馬利公車抵制事件導致後續的全國抗議,且最終抗爭成功。
  最後作者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討論,人們因習慣而為之的行為,是否需要受到懲罰?作者舉出了因夢遊而殺了妻子的丈夫,最後因為丈夫主觀上沒有選擇殺人而並未被判決殺人罪。另一方面有一位因為嗜賭的女人敗光了家中所有的財產,卻遭到社會強力的譴責,但作者認為這位嗜賭的女人是受到習慣的驅使,進而患了病理性賭博,這樣的人看見賭場時,幾乎也是在無法選擇的狀況下去賭博,但在後來遭銀行控告時,被判決需要為此事負責。
  本書的附錄記載如何運用本書所述黃金律來改變習慣。作者用「每天下午都會跑到咖啡廳買一塊巧克力餅乾」來做舉例,並假設每天吃巧克力餅乾會導致肥胖,故要改變此一習慣。
一、找出慣性行為。你發現你每天下午都會跑到咖啡廳買一塊巧克力餅乾此而導致肥胖,故貼了一張便條紙寫上「不要去買巧克力餅乾」但隔天下午你還是無視紙條的去買了,那就證實了這是一個慣性行為。
二、做實驗找出獎勵。你可以在不要去咖啡廳而是改去附近走一走,不吃任何東西就回去;到咖啡廳買一杯咖啡;到水果攤買一顆蘋果;不要去咖啡廳而是去找朋友聊天……。嘗試了許多不同的情況後,就能知道這一個慣性行為的獎酬為何?是要滿足飢餓、滿足提神還是滿足社交等。
三、篩選提示。提示通常都在這五類中:
1)地點 2)時間 3)情緒狀態 4)其他人 5)緊接在前的行為
四、訂定計畫。找出「提示」「慣性行為」和「獎酬」後,你就發現了此一習慣迴路。接著只需要在提示發生時,你改變慣性行為,而後得到相同的獎酬,久而久之就能將改變習慣。

  我當初看到此書書名時,我以為是在講述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是在說明為何我們生活與工作的態度或方式是不同的,因而才購買了此書,結果閱讀後發現它是在闡述習慣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雖然英文書名已經非常詳細的指出本書主旨,只能怪我自己沒有仔細端詳。
  我認為本書對於習慣的闡述非常詳盡,舉了非常多例子以及真實實驗。但我有一點不太習慣的是他的編排方式。作者在舉例時,假設有兩個例子,他的編排會是A例子開頭、B例子開頭、A例子中段、B例子中段、A例子結尾或結論、B例子結尾或結論。這類的編排方式在情節類的小說會有很好引人入勝的作用,但在觀看這類功能書籍或是工具書時,會有一種怎麼又換故事了,所以剛剛哪個故事要表達什麼、結論是什麼?的感覺。
  作者用了非常多的科學實驗或是真實案例來驗證他對於習慣的發現,並且工整的區分為個人、組織、社會的習慣三個部分,由小漸大的來說明,作為一本完整的書,這些當然都是必須且重要的。但如果不是想要深入研究「習慣」的人,我個人認為只需要知道習慣是如何運作(上述所說的提示、慣性行為和獎酬)及作者所提出的黃金律(本書附錄的部份就是在教授如何實際運用在生活上)就足夠了。所以我在上述內容介紹著重敘述這兩部分。
  他所提出的方法可能確實有效,而且簡化成非常簡單的程序,讓讀者非常容易理解且好操作。我個人認為最困難的部分可能是在於找到提示、慣性行為和獎酬吧,畢竟習慣養成了這麼久,突然要刻意的去找生活中的習慣迴路,這應該也是需要時常練習的部分。
誠品線上
avatar-img
2會員
20內容數
投資理財小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K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教育是每個人必經的生命歷程,也對每個人的價值觀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教育就是對未來的投注,稍有不慎,很可能影響一個人的發展,乃至於影響整個社會。如此重要事情,我們現在正培養正確的人才,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嗎?教育應該和以前不一樣嗎? 本次分享書籍——教育應該不一樣
  14歲,國中的年紀。回想自己在這個年紀時,所擁有的心智、思維、行為,那是叛逆期的年紀,多數人回想當時的自己,應該都是可笑、荒唐的日常,而本書的作家鈴木露莉佳,在14歲時出版了自己的書,成為一個真正的作家,彷彿是日本動漫裡的設定,但她就真真正正的存在那裡。 本次分享書籍——14歲,明日的課表
噢噢噢,對於快樂我們這一生都在尋找, 噢噢噢,只是生存我們都不是那麼高明, 若是覺得累了就回來家鄉休息一下, 喝一喝鴨川清澈的水、再到北山走走吧。 若是得到勇氣就繼續往下站出發吧, 喝一喝鴨川清澈的水、再到北山走走吧…… 本次分享書籍——《喝著鴨川清澈的水、再到北山走走吧》
那一些曾經不可一世的科技產品,終究被時代所淘汰。周杰倫成為了經典,當年爬不上峭壁無法在第一集就和皇上相認的紫薇格格也變成風姿綽約的蘿絲媽媽。
  主動投資涵蓋範圍太廣,且要學習的知識也非常多,不是一時半刻可以闡明,更遑論我不是全職投資人,對於主動投資領域涉略未深,只是因為發佈了幾篇關於被動投資的淺見,感覺應該要稍微講點主動投資來對照一下。而因主動投資其實有太多不確定因素,甚至可以說運氣成分也佔據一定的比重,很難定義所謂正確或錯誤。
  選定標的後,再來就要談論投資策略。   因為被動投資就是主打不擇時進出,如果是擁有穩定薪水或現金流的人,就可以有下列的進場的策略。
  教育是每個人必經的生命歷程,也對每個人的價值觀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教育就是對未來的投注,稍有不慎,很可能影響一個人的發展,乃至於影響整個社會。如此重要事情,我們現在正培養正確的人才,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嗎?教育應該和以前不一樣嗎? 本次分享書籍——教育應該不一樣
  14歲,國中的年紀。回想自己在這個年紀時,所擁有的心智、思維、行為,那是叛逆期的年紀,多數人回想當時的自己,應該都是可笑、荒唐的日常,而本書的作家鈴木露莉佳,在14歲時出版了自己的書,成為一個真正的作家,彷彿是日本動漫裡的設定,但她就真真正正的存在那裡。 本次分享書籍——14歲,明日的課表
噢噢噢,對於快樂我們這一生都在尋找, 噢噢噢,只是生存我們都不是那麼高明, 若是覺得累了就回來家鄉休息一下, 喝一喝鴨川清澈的水、再到北山走走吧。 若是得到勇氣就繼續往下站出發吧, 喝一喝鴨川清澈的水、再到北山走走吧…… 本次分享書籍——《喝著鴨川清澈的水、再到北山走走吧》
那一些曾經不可一世的科技產品,終究被時代所淘汰。周杰倫成為了經典,當年爬不上峭壁無法在第一集就和皇上相認的紫薇格格也變成風姿綽約的蘿絲媽媽。
  主動投資涵蓋範圍太廣,且要學習的知識也非常多,不是一時半刻可以闡明,更遑論我不是全職投資人,對於主動投資領域涉略未深,只是因為發佈了幾篇關於被動投資的淺見,感覺應該要稍微講點主動投資來對照一下。而因主動投資其實有太多不確定因素,甚至可以說運氣成分也佔據一定的比重,很難定義所謂正確或錯誤。
  選定標的後,再來就要談論投資策略。   因為被動投資就是主打不擇時進出,如果是擁有穩定薪水或現金流的人,就可以有下列的進場的策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花了一整章的篇幅討論如何提升意志力。一開始他採用了進行關節置換老人的案例,來說明意志力的養成並非想像中那麼困難,只要訂定目標,並將目標寫下來(清楚的描述目標),時時提醒自己,目標會喚醒意志力的產生。 Duhugg也舉出星巴克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某些習慣對我們的影響力遠超過其他,這些習慣被稱作「核心習慣」。《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作者Charles Duhigg指出「核心習慣」的行為模式,在重塑商業運作和個人生活方式上具有顯著的力量。透過核心習慣所引發一連串的行為改變,逐漸地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Charles Duhigg 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一書中,探討了習慣對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深遠影響。他說明了一個關鍵概念:習慣是透過一個由暗示、慣性行為和獎賞組成的迴路形成的,而這個迴路會培養出一種渴求,進而驅動習慣的自動化。 以電腦發出提示音或智慧型手機的通知為例,這些通知就是一種
Thumbnail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中,深入探討了習慣對於人類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習慣來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Duhigg指出,大腦會尋找省力的方式來處理日常活動,讓習慣成為處理這些活動的主要方式。這是因為我們在動腦的過程中會耗掉許多能量,而習慣能讓大腦擁有更多休息,
Thumbnail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想要擁有滿意人生的關鍵,不是一開始就挑戰需要費力才能培養的習慣,而是要從微小的習慣開始蓄養,從中獲得成就感再堅持下去。 大腦的習慣如何影響我們? 如果說,一張清單可以改變一場戰局,是否也能改變人的一生? 答案是可以。而且這些清單還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新的年度開始,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都會想要養成一些新的習慣,或是戒除掉一些不好的習慣。史丹佛大學行為設計實驗室的BJ Fogg教授提出一個觀點:如果沒有提示,再多的動機和能力也沒有用。因為人通常受提示才會行動,沒有提示、就沒有行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花了一整章的篇幅討論如何提升意志力。一開始他採用了進行關節置換老人的案例,來說明意志力的養成並非想像中那麼困難,只要訂定目標,並將目標寫下來(清楚的描述目標),時時提醒自己,目標會喚醒意志力的產生。 Duhugg也舉出星巴克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某些習慣對我們的影響力遠超過其他,這些習慣被稱作「核心習慣」。《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作者Charles Duhigg指出「核心習慣」的行為模式,在重塑商業運作和個人生活方式上具有顯著的力量。透過核心習慣所引發一連串的行為改變,逐漸地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Charles Duhigg 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一書中,探討了習慣對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深遠影響。他說明了一個關鍵概念:習慣是透過一個由暗示、慣性行為和獎賞組成的迴路形成的,而這個迴路會培養出一種渴求,進而驅動習慣的自動化。 以電腦發出提示音或智慧型手機的通知為例,這些通知就是一種
Thumbnail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中,深入探討了習慣對於人類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習慣來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Duhigg指出,大腦會尋找省力的方式來處理日常活動,讓習慣成為處理這些活動的主要方式。這是因為我們在動腦的過程中會耗掉許多能量,而習慣能讓大腦擁有更多休息,
Thumbnail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想要擁有滿意人生的關鍵,不是一開始就挑戰需要費力才能培養的習慣,而是要從微小的習慣開始蓄養,從中獲得成就感再堅持下去。 大腦的習慣如何影響我們? 如果說,一張清單可以改變一場戰局,是否也能改變人的一生? 答案是可以。而且這些清單還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新的年度開始,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都會想要養成一些新的習慣,或是戒除掉一些不好的習慣。史丹佛大學行為設計實驗室的BJ Fogg教授提出一個觀點:如果沒有提示,再多的動機和能力也沒有用。因為人通常受提示才會行動,沒有提示、就沒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