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碩士學位被撤銷(已經不符原要約入職條件),公司怎麼處理呢?

員工碩士學位被撤銷(已經不符原要約入職條件),公司怎麼處理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假的終究是假的,也許學歷和證書可以買,但是本事和能力是買不來的,謊言終究有戳穿的一天。
https://www.pexels.com

https://www.pexels.com

文化部國家級樂團個案

專技證書個案

公益大於私益

🉐假設貴司的錄取通知書,有嚴謹的要約條款與承諾事項,可參以下法令與法院判決處理

相關法令與法院判決

👉民法第 99 條

附停止條件之法律行為,於條件成就時,發生效力。

附解除條件之法律行為,於條件成就時,失其效力

依當事人之特約,使條件成就之效果,不於條件成就之時發生者,依其特約。

👉民法第 101 條

因條件成就而受不利益之當事人,如以不正當行為阻其條件之成就者,視為條件已成就。

因條件成就而受利益之當事人,如以不正當行為促其條件之成就者,視為條件不成就

👉最高法院 99 年度台上字第 2446 號 民事判決

裁判要旨:

按附解除條件之法律行為,於條件成就時,當然失其效力,無待當事人另以意思表示為之。

是以附解除條件之契約,於條件成就時,當然失其效力 。

👉最高法院 103 年度台上字第 2068 號 民事判決

裁判要旨:

因條件成就而受不利益之當事人,如以不正當行為阻其條件之成就者,視為條件已成就,民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定有明文。

此固為維護誠實信用原則貫徹附條件法律行為之效力

於因條件成就而受不利益當事人以不正當行為阻止條件成就時,特設該條件視為已成就之規定。

惟對於條件成就施以影響之行為,究應如何定性其為不正當行為?

舉凡故意妨害、違反法令或違背正義之行為均屬之外,當視法律行為時當事人之意思依誠實信 用之原則客觀地評價,以決定該當事人所為是否可被允許?

其評價之作成 ,並應考慮該當事人對系爭條件之成就施以影響之動機、目的,再參酌具體個案情況予以認定之。

倘系爭條件成就之促成,係以不作為之方式為之,於評價該不正當性時,更應以作為義務之存在為前提。

👉民法第 259 條

契約解除時,當事人雙方回復原狀之義務,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依左列之規定:

一、由他方所受領之給付物,應返還之。

二、受領之給付為金錢者,應附加自受領時起之利息償還之。

三、受領之給付為勞務或為物之使用者,應照受領時之價額,以金錢償還之。

四、受領之給付物生有孳息者,應返還之。

五、就返還之物,已支出必要或有益之費用,得於他方受返還時所得利益之限度內,請求其返還。

六、應返還之物有毀損、滅失或因其他事由,致不能返還者,應償還其價額。

👉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1431 號 民事判決

裁判要旨:

民法第二百五十九條規定契約解除時,當事人互負回復原狀之義務,所稱回復原狀,係指契約成立前之原狀而言

雇用人才充滿不確定性,而學歷只是一個訊號!
avatar-img
鄒靜修的沙龍
176會員
498內容數
別人總是晴空萬里,為什麼您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切從情境式管理開始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鄒靜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政府大力推動「安心生養」政策、擴大試管療程補助,補助上路半年治療人次數突破3萬,但在勞動法令中,對進行試管療程的職業婦女還少了友善的適用定義。對此,勞動部表示,已發函給衛生福利部,針對相關定義來討論,界定勞動法令中對母性保護的範圍。 參考教育部相關函釋 勞工請假規則 第 4 條 第 5 條
勞動事件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迄今已屆滿2年,在提升勞動事件處理專業化上,全國各法院配合設置29個勞動專業法庭,各地方法院聘任勞動調解委員共1307人,以強化勞動調解新制量能。 💨什麼是「勞動事件法」?為什麼要制定「勞動事件法」? 和「民事訴訟法」有什麼不同? 💨勞動調解程序?
公司關了再開一家可避稅?國稅局祭假扣押,追回千萬營業稅。 💬逃稅? 是指納稅義務人故意或無意中違反稅法規定,以致未繳或少繳應繳的租稅的行為。 💬避稅? 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它是因為稅法規定不周延,有些納稅人就利用漏洞來規避應納的稅捐。 💬節稅? 👉節稅秘笈(看這裡!) 👉國稅問與答
被公司欠薪11萬元 告贏了僅拿回1萬! 怎麼會這樣啊? 不急喔!法律還是有的。 💪勞基法第 27 條 雇主不按期給付工資者,主管機關得限期令其給付。 💪勞基法第28條 一、本於勞動契約所積欠之工資未滿六個月部分。 二、雇主未依本法給付之退休金。 三、雇主未依本法或勞工退休金條例給付之資遣費。
相關犯罪態樣 調查局偵辦、移送之侵害營業秘密案件犯罪手法,多數為公司經理人或研發人員,以不正方法取得、使用或洩漏營業秘密,相關犯罪態樣整理如次: 離職前以公司信箱夾帶檔案洩漏給競爭廠商,並寄至私人信箱,供自行設立公司使用。 離職前以抽取式儲存媒體重製,轉職至競爭廠商後使用。 法令研析 營業秘密法
「你上班也被監視著嗎?」不少公司會透過在職場中加裝監視器、監聽器等監控軟體或系統。 若是基於營運需要還算合理(未必合法耶),但若是為了監控員工不當行為、避免員工偷懶摸魚而加裝監視器、側錄器,甚至監控電子郵件,這是可以的嗎? 公司治理與隱私權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89號解釋 一 資訊隱私權:
政府大力推動「安心生養」政策、擴大試管療程補助,補助上路半年治療人次數突破3萬,但在勞動法令中,對進行試管療程的職業婦女還少了友善的適用定義。對此,勞動部表示,已發函給衛生福利部,針對相關定義來討論,界定勞動法令中對母性保護的範圍。 參考教育部相關函釋 勞工請假規則 第 4 條 第 5 條
勞動事件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迄今已屆滿2年,在提升勞動事件處理專業化上,全國各法院配合設置29個勞動專業法庭,各地方法院聘任勞動調解委員共1307人,以強化勞動調解新制量能。 💨什麼是「勞動事件法」?為什麼要制定「勞動事件法」? 和「民事訴訟法」有什麼不同? 💨勞動調解程序?
公司關了再開一家可避稅?國稅局祭假扣押,追回千萬營業稅。 💬逃稅? 是指納稅義務人故意或無意中違反稅法規定,以致未繳或少繳應繳的租稅的行為。 💬避稅? 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它是因為稅法規定不周延,有些納稅人就利用漏洞來規避應納的稅捐。 💬節稅? 👉節稅秘笈(看這裡!) 👉國稅問與答
被公司欠薪11萬元 告贏了僅拿回1萬! 怎麼會這樣啊? 不急喔!法律還是有的。 💪勞基法第 27 條 雇主不按期給付工資者,主管機關得限期令其給付。 💪勞基法第28條 一、本於勞動契約所積欠之工資未滿六個月部分。 二、雇主未依本法給付之退休金。 三、雇主未依本法或勞工退休金條例給付之資遣費。
相關犯罪態樣 調查局偵辦、移送之侵害營業秘密案件犯罪手法,多數為公司經理人或研發人員,以不正方法取得、使用或洩漏營業秘密,相關犯罪態樣整理如次: 離職前以公司信箱夾帶檔案洩漏給競爭廠商,並寄至私人信箱,供自行設立公司使用。 離職前以抽取式儲存媒體重製,轉職至競爭廠商後使用。 法令研析 營業秘密法
「你上班也被監視著嗎?」不少公司會透過在職場中加裝監視器、監聽器等監控軟體或系統。 若是基於營運需要還算合理(未必合法耶),但若是為了監控員工不當行為、避免員工偷懶摸魚而加裝監視器、側錄器,甚至監控電子郵件,這是可以的嗎? 公司治理與隱私權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89號解釋 一 資訊隱私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