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道統文化有十六字心傳: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語出自《尚書·大禹謨》,相傳堯禪讓給舜時,就只囑咐一語「允執厥中」,意思是說:治理天下,就全憑那個「中」。中,即是道心、即是仁心、即是天心,亦即是良心的合理點。其後,舜把天下的重擔交託給禹,便推衍為這四句,後世稱為十六字心傳。
「人心惟危」,人心雖然變化難測,然而「道心惟微」,道心、仁心、天心卻是微妙而有力有理,只要精誠主一,依道心、仁心、天心而執中而行,天理就在吾心,公義也在民心。(這句話,網絡有很多解釋,真是不敢恭維)
陽明的思想學說,重點有「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而整個陽明的學說,稱之為「心學」。陽明說:「聖人之學,心學也。」
在龍場悟道,陽明悟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也就是說,聖人並非有一個楷模、有一個樣子,讓人去模仿去學習的。孟子早就講過,人之有本能,是不學而能。實際上,聖人之心,人人皆有,只是肯不肯鼓起道德勇氣,踏出第一步,立志為「良心人」而已。這個觀點,其實就是孟子所說的「人皆可以為堯舜」的意思(同理,眾生皆可以成佛)。堯舜,就象徵聖人,象徵良心人,而人皆可以為堯舜,就是人人皆可以成聖成正,這就是肯定人人的「格」本是平等的。換句話說,要成為聖人,要成為正派人,吾性自足,毋須外求,即使要求,都只是把放失之心找回來而已。
既然人皆有本心,而事事物物的是非曲直,道德對錯,完全逃不過本心;故此,事事物物的是非之理、道德之理,即在本心,故云「心即理」。孟子說:「盡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也就是說,人能盡其本心,時時問良心,事事憑良心,這就可以體認自己稟之於天的本性,就可以體受天理之所在。
「心即理」,其實並非陽明首先提出的,那是南宋與朱熹同時的陸象山所提出的。象山云:「天之所以與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象山所言的,實是孟子學。孟子指出人皆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四端之心,實即吾人之道德心。故此,陽明心學,其實亦即是孟子的心學。無論是心傳,無論是心學,無論是心法,皆是人心、皆是道心;而人心與道心,一也。
筆者不嫌淺陋,附依聖人之言,而謂:
法法本無法 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 法法何曾法
良知人人本有,不必依法而行,依心直道而行可也。
(寫於2022年7月28日)
下一講:儒學是唯心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