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過成敗由天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文講到陽明先生可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一代完人,那是後人對先生的讚譽,可陽明他自己卻沒有這樣想過。
立言,是因為他無論處於如何坎坷險阻,抑或帶兵平亂,講學從不間斷。
立德,那是要實踐人格的完善,體認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
這兩點,就是孔子所講「德之不修,學之不講…是吾憂也」。
至於立功,先生則完完全全徹底地視作浮雲,那只是讀聖賢書者之責任而已。而事實上,在陽明先生的經歷,功也會被視為過,忠也會被當作奸。功過成敗,誰來定呀?歷史自有定論?那都已是雁過留聲,人去留名,明日黃花矣!
就以生擒謀反的朱宸濠事件來說,這是保武宗之帝位、保武宗之江山的呀,該是立大功的呀,誰知被朝廷哪些奸佞猜忌、誣陷、誹謗,說他本與朱宸濠同謀造反,理應治罪。後幾經試探查證,並得另一太監張永進言,說陽明才是大明的忠臣,如果這樣給他治罪,將來萬一有動亂,試問還有誰敢有擔當呀?結果,雖不治罪,也無功賞。一直等到死後三十九年,穆宗即位,才復封伯爵,追贈新建侯,諡文成,後世稱之為王文成公。
像這樣黑白顛倒,了無是非,試問一般人又何能不憤激,又何能不為自己打算?如果歪心一動,私念一起,昔日廷杖受辱,含冤受屈,今寧王朱宸濠謀反,與我何干?一不是受命平叛,二不是帶兵領將,自己只是過境而已,大可不聞不問,任由事態發展,關我何事?
此時的陽明,世間所有的榮辱得失、功過成敗,完完全全徹底放下,而他也明白到這幾年在江西所做的一切,完全乃出自本心、出自良知、出自公義。這些付出,完全不在回報,純粹受良知驅使,但求心安而已。根據【陽明年譜】的原話,說:良知,可以忘患難、出生死。
陽明的詠良知詩:
無聲無臭獨知時
此是乾坤萬有基
良知雖是無聲無臭,無形無色,但當獨知時,便是乾坤萬有的根基,便是一切道德價值的根源。也就是說,良知的真切篤實,本心的昭明不飾,時刻自證自存,這才是人性的尊貴,才是人格的坦蕩,才是人類最終的價值根源!
(寫於2022年7月22日)
下一講:陽明先生的人格世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2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古人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謂三不朽。」 然則,陽明先生又如何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呢? 先講立言。陽明的學說——知行合一、致良知,以致心學,不但影響後世深遠,十九世紀初葉,日本、韓國以致近七十年以來,歐美多地,研究陽明心學者甚眾。先生之立言,毫無異議。
一個經歷過苦難、甚至是劫難的人,生死繫於一線,從死門關擦身而過,最終都能逃離劫難,而劫後重生,他的人生信念,往往都會更堅定、更執持;但能否走向光明坦蕩,奮發進取,那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那麼,究竟陽明先生的生死劫難,是什麼一回事呢? (寫於2022年7月17日) 下一講:立德、立功、立言之一代完人
在2012年1月30日,筆者曾寫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淺介王陽明的思想學說》一文,當中提及中國大陸直至近年才有學者介紹王陽明的傳奇,至於王陽明的哲學思想的精粹,迄今仍未廣泛研究,這點實在有「禮失而求諸野」的遺憾啊!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但願「箇箇人心有仲尼」!
老子與莊子之所以被稱為道家,乃因老莊是以道來解釋天下事物現象。但就不稱之為老家和莊家。 商鞅、慎到、申不害和韓非之所以被稱為法家,乃因他們都主張以法、術、勢來鞏固君主的權力。但也不稱之為商家、慎家、申家或韓家。 儒,是什麼意思呢? 儒,是指讀書人。有學問的讀書人,則稱之為鴻儒。
以前在儒學社曾以「存在的命限」為主題,分別講過「孔子的寂寞與堅持」、「文過飾非與自我體認」、「祈福求安與體悟真常」等話題;而在第一講的緒言中,向大家提到人生有許許多多的存在命限的。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公冶長1】 (註)縲絏:喻監獄。
(新年伊始,萬象更生,君子修德,日新又新。謹以此文,互勉共新。) 「天人合一」是什麼意思呢? 「天人合一」這個觀點,在中化科都給大家講過,也許當時大家的領受,與自家的生命,不是那麼相應;而現在咱們都經歷了許多的人生起伏,許多的人生考驗,不妨又回過頭來看看這個觀點的含意。 傳統的解說 北宋張載曾說:
古人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謂三不朽。」 然則,陽明先生又如何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呢? 先講立言。陽明的學說——知行合一、致良知,以致心學,不但影響後世深遠,十九世紀初葉,日本、韓國以致近七十年以來,歐美多地,研究陽明心學者甚眾。先生之立言,毫無異議。
一個經歷過苦難、甚至是劫難的人,生死繫於一線,從死門關擦身而過,最終都能逃離劫難,而劫後重生,他的人生信念,往往都會更堅定、更執持;但能否走向光明坦蕩,奮發進取,那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那麼,究竟陽明先生的生死劫難,是什麼一回事呢? (寫於2022年7月17日) 下一講:立德、立功、立言之一代完人
在2012年1月30日,筆者曾寫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淺介王陽明的思想學說》一文,當中提及中國大陸直至近年才有學者介紹王陽明的傳奇,至於王陽明的哲學思想的精粹,迄今仍未廣泛研究,這點實在有「禮失而求諸野」的遺憾啊!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但願「箇箇人心有仲尼」!
老子與莊子之所以被稱為道家,乃因老莊是以道來解釋天下事物現象。但就不稱之為老家和莊家。 商鞅、慎到、申不害和韓非之所以被稱為法家,乃因他們都主張以法、術、勢來鞏固君主的權力。但也不稱之為商家、慎家、申家或韓家。 儒,是什麼意思呢? 儒,是指讀書人。有學問的讀書人,則稱之為鴻儒。
以前在儒學社曾以「存在的命限」為主題,分別講過「孔子的寂寞與堅持」、「文過飾非與自我體認」、「祈福求安與體悟真常」等話題;而在第一講的緒言中,向大家提到人生有許許多多的存在命限的。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公冶長1】 (註)縲絏:喻監獄。
(新年伊始,萬象更生,君子修德,日新又新。謹以此文,互勉共新。) 「天人合一」是什麼意思呢? 「天人合一」這個觀點,在中化科都給大家講過,也許當時大家的領受,與自家的生命,不是那麼相應;而現在咱們都經歷了許多的人生起伏,許多的人生考驗,不妨又回過頭來看看這個觀點的含意。 傳統的解說 北宋張載曾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道家的思想精髓之一,無我的境界。
這篇文章涵蓋的部分是明代隆慶朝和萬曆朝五十餘年之儒學發展,尤其是後者作為明代最長的統治期,這段半個世紀的歲月不只政治、經濟和國際局勢的發展相當劇烈,延續十五世紀前半的朱王兩派平分天下,這段時期經歷了陽明心學的鼎盛時期,逐漸沒落,朱王合流的趨勢形成等轉變。 一、陽明學的鼎盛時期:
Thumbnail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五)。  甯武子,衛國大夫。姓甯名俞,『武』是他的諡號。歷經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一朝有建樹,一朝碌碌無為。 孔子說:『當國家有道時,甯武子就很睿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糊塗。他的睿
Thumbnail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五)。  甯武子,衛國大夫。姓甯名俞,『武』是他的諡號。歷經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一朝有建樹,一朝碌碌無為。 孔子說:『當國家有道時,甯武子就很睿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糊塗。他的睿
Thumbnail
中國歷代如此矢志不渝的聖賢英雄。哪位功成名就、壽終正寢?他們只是千古流芳!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Thumbnail
讀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談到當時學者「置四海之困窮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他又在《日知錄》說:「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意思是學者們完全不管明末時候天下大亂,人民流離失所、戰火連天,每天只會講心性之學,談什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玄學。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道家的思想精髓之一,無我的境界。
這篇文章涵蓋的部分是明代隆慶朝和萬曆朝五十餘年之儒學發展,尤其是後者作為明代最長的統治期,這段半個世紀的歲月不只政治、經濟和國際局勢的發展相當劇烈,延續十五世紀前半的朱王兩派平分天下,這段時期經歷了陽明心學的鼎盛時期,逐漸沒落,朱王合流的趨勢形成等轉變。 一、陽明學的鼎盛時期:
Thumbnail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五)。  甯武子,衛國大夫。姓甯名俞,『武』是他的諡號。歷經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一朝有建樹,一朝碌碌無為。 孔子說:『當國家有道時,甯武子就很睿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糊塗。他的睿
Thumbnail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五)。  甯武子,衛國大夫。姓甯名俞,『武』是他的諡號。歷經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一朝有建樹,一朝碌碌無為。 孔子說:『當國家有道時,甯武子就很睿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糊塗。他的睿
Thumbnail
中國歷代如此矢志不渝的聖賢英雄。哪位功成名就、壽終正寢?他們只是千古流芳!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Thumbnail
讀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談到當時學者「置四海之困窮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他又在《日知錄》說:「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意思是學者們完全不管明末時候天下大亂,人民流離失所、戰火連天,每天只會講心性之學,談什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