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惡的平庸:當老師教導孩子明哲保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威權小遊戲

最近看到台灣小學生玩「老師說」遊戲。大概就是一個人發指令例如「老師說坐下」,參與這遊戲的人都要按指令坐下。我驚訝這正是小時候在兒童主日學有玩過的遊戲(廣東話叫作「老師話」)。更妙的是,兒主遊戲期間,「老師說」的說法有時會變成「耶穌說」,這樣就寓牧養於遊戲!於是,我幼小的心靈以為,「老師說」就是「耶穌說」。

基督教威權∕權威

今天的教會生活呢?無論可喜或可悲,我們衡量若干信仰知識是否真實、可信,很多時候取決於「牧師說」。「牧師說」的權威,甚至等同「耶穌說」。用新約學者包衡的說法,這屬於外在權威。例如牧師教導「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這節經文的意思是,信徒要十一奉獻。我們因為「牧師說」的緣故,就認同他的解釋,這就是訴諸外在權威(即文本之外的因素,例如人)。

兩種權威

既然有外在權威,也就有內在權威。內在權威包括文本特性、詮釋文本的方法等。藉著分析歷史背景、文學體裁、寫作意圖等因素,再判斷瑪拉基書這節經文是否教導今天基督徒要十一奉獻。這就是訴諸內在權威。當然,內在與外在的區分有不少漏洞。內在的權威受解經者本身意識形態左右(參考曾思瀚《新約鑑別學導論》論及「文本前」的因素);用Foucault的理論,看似impersonal的內在權威,可能是有權力者壟斷知識的論述(discursive)伎倆。雖然有漏洞,但「內在、外在權威」的概念,用來幫助那些心裡有一團火、對教會牧長不滿的年輕信徒,應該是綽綽有餘的。(參考包衡《聖經中的自由》)

孩子,要懂得明哲保身!

來台前我在香港一間基督教小學擔任傳道。一次早會,聽到老師向學生分享中國歷史故事,她的結論是:「在社會要懂得明哲保身!」我心裡一沉,想到馬太福音記載耶穌說:「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那是2020年7月1日之前發生的事。現在回想起來,只覺得「明哲保身」的勸誡,真的有先知式的洞見。

「老師說」跟「耶穌說」的確不一樣。下回分享COVID-19疫情的經濟學。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SoundOn版https://player.soundon.fm/p/kkyim

Apple版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617953348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禱告系列
54會員
128內容數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2022/12/21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2/12/21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Thumbnail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每個導師多多少少都有些必須堅守的原則,然而這些原則背後的意義為何,總有它的故事。
Thumbnail
每個導師多多少少都有些必須堅守的原則,然而這些原則背後的意義為何,總有它的故事。
Thumbnail
阿根廷諺語:「說者撒種,聽者收割。」(《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阿根廷諺語:「說者撒種,聽者收割。」(《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教皇牌開始出現了「其他人」,在下方專心聆聽教皇說話的信眾,是不是很像我們剛踏入校園時,專心聽老師介紹環境及班規的時候呢?從年輕時的學校規則到長大後的社會期許,人們受到無形價值觀的影響。
Thumbnail
教皇牌開始出現了「其他人」,在下方專心聆聽教皇說話的信眾,是不是很像我們剛踏入校園時,專心聽老師介紹環境及班規的時候呢?從年輕時的學校規則到長大後的社會期許,人們受到無形價值觀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