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的合理原則與不合理原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個導師多多少少都有些必須堅守的原則,然而這些原則背後的意義為何,總有它的故事。

  回憶起小學時期,恐怖體驗算是滿多的,對於寶貝們能通融的我可通融,就某部分也是一種補償心態,是對自己孩童時期的心靈補償。當然我還是有些牢不可破的原則,但背後總是有合理的原因。

  午餐一定要吃,可挑食但絕不迫食。對於午餐時間還不拿出餐具的寶貝,我總是用柔性的磨:「如果不吃飯,長大之後長不高怎麼辦?」通常寶貝們不會讓我講超過第二句或用兩個例子以上,就乖乖的去裝飯。並不是因為他們怕我不開心,而是知道我是出自於真正的關心。

  小學中年級和高年級的我,兩位班導皆是情緒化又話中帶刺的人,並且有很多難以理解的原則,直至今日我都無法明白。自以為個性樂天的我,還是有很多傷痕在心裡,雖然到目前的年紀已經可以一笑置之了。

中年級

  中年級的記憶對我而言,我的恨直到自己進了學校當了老師後才真正的釋懷。我的班導相當勢利眼,在我就讀當時「隱藏式公立貴族學校」裡,一個班級在學籍表可以有九成敢直接填”1.富裕”的,當然老師不敢得罪權貴子女,甚至要去「娛樂」權貴子女,而我們其他2.小康、3.普通的,明白說就是在班上被羞辱的那幾位,包括我這個偽小康。

  我三年級下學期剛開學時,曾經歷過班導拿著我的寒假作業高高舉起曬給全班看:「大家看,這個是垃圾中的垃圾,是從垃圾堆裡翻出來的!」然後得意洋洋的在教室裡環繞一圈。

  再怎麼樣我的班級都不可能出現這種事情,我更不可能有這種脫序行為,想都不敢想像。我能夠原諒我中年級的班導平時對權貴必須卑躬屈膝、低聲下氣、鞠躬哈腰,她總是需要給自己一點喘息的出口,宣洩在我們凡人身上-兒童和家長。 

  四年級時,我的父母被不明原因叫去學校。當時在上班的父母接到班導的電話,疑惑並惶恐的問老師發生什麼事情?班導說是「很嚴重的事情」。結果父母請了假大老遠開車到學校,就被導師連同自然、社會、數學科任(沒錯,我們導師沒有上數學,數學是科任)圍剿洗臉一頓。回到家之後父母臉色都很難看,我問母親發生什麼事?「不是你的錯」母親溫柔的說,「老師說,原來爸爸媽媽長得『人模人樣』,小孩怎麼這個樣子?」父親補充著。

  剛才打電話給父母聊到四年級發生的這件鳥事,再次確認後,我老媽還是不明白當時到底發生什麼事,就在歡笑聲中結束電話,相信他們已經釋懷了吧?


高年級(飯後建議不要觀看)

  五年級轉到市區學校,在那邊開心多了我也變壞了,但高年級導師還是挺有事的。我自己是個雜食性生物,什麼營養午餐都吃完全不挑食,或許是因此在六年級就抽高到快170吧,老實說當年的營養午餐和現在相比實在好吃多了,還有黑胡椒牛柳、魷魚、鯊魚肉等現在根本不可能在午餐菜單上看到的菜色。

  而我隔壁的Z先生(後簡稱Z君)就倒楣了。我們班導規定每道菜一定要有專人打菜,有些調皮點的就會故意將某些明顯吃不下或容易被欺負的同學碗裝得滿滿滿,但這些事情班導並不管,她只要求「不准有廚餘」,因此過飽的同學就會去廁所嘔吐,或者嘴裡含著菜,藉著上廁所去馬桶吐掉然後沖掉。

  為什麼我印象這麼深,因為我們班幾個同學在研究著「食物分解」,如何將不喜歡的食物用各種方法,如蠶食、撥開、丟進衛生紙等方式讓它disappear,一個「營養午餐」能夠玩成這樣也真是有病。

  我知道Z君不敢吃魷魚,不要說吃了,他一聞到就會想吐;因此他都會趁班導沒注意時把魷魚給我,而我也樂得開心,我還滿喜歡小管的鹹味,和抽出裡面那個神奇的透明片。

  直到有次被班導發現後,班導強迫Z君吃魷魚,Z君明顯表現得害怕並表示他不能吃魷魚,但班導仍強迫他吃,大家都在看著這場鬧劇,最後的結局就是Z君吐得整桌都是,目擊Z君就在隔壁「被迫嘔吐」的我也產生了很大的陰影。

 

  我完全不能理解當時班導的堅持是什麼,但現在寶貝們能吃我會鼓勵他們吃,看著他們吃得津津有味我也很開心,但是不要讓自己吃到過飽;如果寶貝們不敢吃的我絕對不會迫食。當然我也允許他們倒廚餘,但是盡量減少廚餘量,要吃多少自己衡量。孩子嘛,總是要在這過程中學習,包括對食物的尊重、對自己食量的了解。

  打著打著發現廢話竟然這麼多,回到正題,我雖然開明但也是有原則,但這些牢不可破的原則背後仍是為了寶貝們好,而我最欣慰的是寶貝們體貼的理解,並且願意離這條底線遠遠的。

  但還是要澄清一點,絕不是因為我到現在都還牢牢記住我中、高年級導師的名字。

avatar-img
11.5K會員
73內容數
⬆️點進沙龍更好玩,你會發現我的才⬆️所有才華都在討論區,請多多觀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倖ㄉsalon 的其他內容
猶記2015年聽到那些「先知們」在喊著擦鞋童、萬點糕點、糕點到惹…一股股耳熟又親切的聲音,現在還在持續著。
在新家住了九個月,附近用走路能到的都是傳統早餐店,而且差不多11:00左右就收攤了。我開始期許商圈內出現間「小清新早餐店」,不只要滿足燈光美氣氛佳的需求,還可以營業晚一點當下午茶吃,如麥味登之類的。小日光說過我信念創造實相的能力太過驚人,我想,應該也不會如此強運吧?
「每次都要給讀者新鮮感,我要當個永遠不會膩的男人。」
我很想試著找尋一間從家裡走路就能到,而不用騎車或開車的小清新店家,以滿足我的氣氛需求,於是開始開發店家,終於在大庄商圈內找到一間500公尺內可以走到的漂亮小店。   於大庄商圈內的店家,簡約的裝潢,良好的採光,裡面有簡餐也有早餐。確實如同店名所示,裡面的menu完全可以滿足任何時段的飲食需求。這店
5/5半日早午餐@
我實在是完全不想認同「當兵能夠學到東西」這件事,然而卻不得不承認,在新訓中心當幹部的這一年裡,確實體會到了「原則」與「帶心」這兩件事,並根深蒂固的在我的職業生涯當中,無往不利。
鄰居Z姨是我母親的好朋友,兩人常會相約去大賣場買菜。
猶記2015年聽到那些「先知們」在喊著擦鞋童、萬點糕點、糕點到惹…一股股耳熟又親切的聲音,現在還在持續著。
在新家住了九個月,附近用走路能到的都是傳統早餐店,而且差不多11:00左右就收攤了。我開始期許商圈內出現間「小清新早餐店」,不只要滿足燈光美氣氛佳的需求,還可以營業晚一點當下午茶吃,如麥味登之類的。小日光說過我信念創造實相的能力太過驚人,我想,應該也不會如此強運吧?
「每次都要給讀者新鮮感,我要當個永遠不會膩的男人。」
我很想試著找尋一間從家裡走路就能到,而不用騎車或開車的小清新店家,以滿足我的氣氛需求,於是開始開發店家,終於在大庄商圈內找到一間500公尺內可以走到的漂亮小店。   於大庄商圈內的店家,簡約的裝潢,良好的採光,裡面有簡餐也有早餐。確實如同店名所示,裡面的menu完全可以滿足任何時段的飲食需求。這店
5/5半日早午餐@
我實在是完全不想認同「當兵能夠學到東西」這件事,然而卻不得不承認,在新訓中心當幹部的這一年裡,確實體會到了「原則」與「帶心」這兩件事,並根深蒂固的在我的職業生涯當中,無往不利。
鄰居Z姨是我母親的好朋友,兩人常會相約去大賣場買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老師嘛, 總是樂見學生的良好表現, 但是如果學生的良好,是要老師付出一些代價,那,就會出現一種奧妙的心情~~ 108課綱中的「學習歷程」制度, 好壞評價在人間, 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他不知的那件事, 就是學生&老師,都多了很多暑假&寒假作業! 如果, 學生乖巧聽話地上傳了許多
Thumbnail
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到底該怎麼做呢? 看多看久了孩子的問題行為,有時候容易忽略孩子原來的優勢,即使看到好的行為也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如果可以放大這種「理所當然」,才有機會往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也減少需要不斷提醒甚至罵人的辛苦,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有紀律的一個一個寫出來 並且能具體檢核自己的課堂、教與學 -------------------------------------------------------------------- 高效教學 與學習 1.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a.成長性思維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陪孩子以正面的心態去適應任何大小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今天是這學期最後一天,今天是休業式。 因為擔任導師,所以我有許多被顛覆的感覺。 一、我確認人性本善,一個“不乖”的孩子,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而非人性本惡。 二、大部分問題行為的背後,多有從小在家庭造成的有意無意創傷。 三、大部分問題行為的前方,都有學校端(老師或同學)有意無意的打壓。 四、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老師嘛, 總是樂見學生的良好表現, 但是如果學生的良好,是要老師付出一些代價,那,就會出現一種奧妙的心情~~ 108課綱中的「學習歷程」制度, 好壞評價在人間, 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他不知的那件事, 就是學生&老師,都多了很多暑假&寒假作業! 如果, 學生乖巧聽話地上傳了許多
Thumbnail
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到底該怎麼做呢? 看多看久了孩子的問題行為,有時候容易忽略孩子原來的優勢,即使看到好的行為也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如果可以放大這種「理所當然」,才有機會往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也減少需要不斷提醒甚至罵人的辛苦,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有紀律的一個一個寫出來 並且能具體檢核自己的課堂、教與學 -------------------------------------------------------------------- 高效教學 與學習 1.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a.成長性思維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陪孩子以正面的心態去適應任何大小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今天是這學期最後一天,今天是休業式。 因為擔任導師,所以我有許多被顛覆的感覺。 一、我確認人性本善,一個“不乖”的孩子,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而非人性本惡。 二、大部分問題行為的背後,多有從小在家庭造成的有意無意創傷。 三、大部分問題行為的前方,都有學校端(老師或同學)有意無意的打壓。 四、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