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國文教甄擬答|110宜蘭高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題目:

三、深度討論法的定義如下,請以深度討論的理念,於古文15篇當中選擇一課,擇一設計深度討論課程,內容須包含
1.理想教學框架 2.對話要素 3.教師教學策略 4.教學原則
深度討論法(Quality Talk)是老師營造友善談話的情境,詮釋權及討論則交由學生主導,鼓勵學生對文本產生高層次的理解,自然地將文本內容與自身經驗連結,並且確保學生吸收消化了討論過程中產生的知識,從中學習論證與溝通的技巧,培養學生批判性分析能力。
(附15篇篇目表)

中宜擬答:

受限於應試教育思維與教學現場的慣習,以「教師引導—學生回應—教師評估」(Initiation-Response-Evaluation, IRE)模式的閱讀討論教學,仍難脫教師—學生垂直的權力結構,成為單向的教學內容傳遞,學生仍無法自發地以自身為主體發起思辨並進行討論。有鑑於此,以臺師大為首的高等教育圈在大學國文通識課上首先試驗以「深度討論」(Quality Talk, QT)教學法進行語文閱讀與表達的課程改革,使學生在討論中佔有主導權,自主發現問題並提出想法與論述。此種教學法於中等教育的國文課亦有嘗試的可能,以下茲以司馬遷〈鴻門宴〉一課為例,設計深度討論課程如下。
(一)理想教學框架:
1.課程單元流程
2.課程圖像
(二)對話要素
依《深度討論教學法理論與實踐》、《走進「深度討論」的國文課堂》所引述,賓州大學莫菲(P. Karen Murphy)教授所提出的「深度討論」(Quality Talk),將問題類型區分為為基礎理解而發的「測試型問題」與在討論中深化思考與表達的「求知型問題」,前者通常有單一且固定的答案,後者則有助於學生高層次理解,又可分為「追問型問題」、「感受型問題」、「推測型問題」、「歸納型問題」、「分析型問題」、「連結型問題」。
針對問題回應的類型,莫菲教授又分為「個人回應」、「共同回應」兩類,再分前者為「詳細解釋」,後者為「探索性談話」、「累積性談話」兩類。「個人回應」是個人獨自組織一有特定觀點的陳述,並包含至少兩項的證據(如理由或證明);「探索性談話」則發生在學生小組成員的討論之中,形成小組成員的集體意見,「累積性談話」則是指學生小組的輪番討論。
(三)教師教學策略
莫菲教授提出,教師的角色及任務是「總結」、「示範」、「評分」、「促進發言」、「標記」、「挑戰」、「參與」,可知教師是輔助者與引導者,目的在幫助學生學習提問與討論,使學生的問答不至於太過發散或失焦,使討論重心明確、能夠層層深入,並使學生能聽懂他人的意見且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
(四)教學原則
教師在「深度討論」的課堂上不是學習的主導者,而是輔助者,因此在課程進行中要負責為學生塑造良好合適的討論環境,例如:幫學生釐清並闡明問題與意見,建立討論規範,平衡發言,接納討論的多元彈性等。

參考資料:

1.《走進「深度討論」的國文課堂》(五南)
2.胡衍南〈臺灣師大「中文思辨與表達」〉簡報
3.曾暐傑〈深度討論(Quality Talk)的原型與變型——「中文思辨與表達」課程的原理、結構與實踐〉
4.《深度討論教學法理論與實踐》(似乎已絕版)
5.瑞祥高中老師〈深度討論法提問示範教學〉簡報
6.深度討論教學法對國小學生閱讀理解與討論技巧影響之研究.pdf
7.《深度討論力:高教深耕的國文閱讀思辨素養課程》(五南)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4會員
79內容數
針對高中國文課內、課外文學作品,深入細讀、分析寫作手法與內涵,分享中宜師的教學見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貝冷絲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10學年度新北聯招國文科教師甄試非選題第二小題模擬答案。
110學年度全國聯招國文科教師甄試第四大題問答題第二小題模擬答案。
110學年度台北聯招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非選題第二題模擬答案。
110學年度屏東女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第四題模擬答案。
110學年度鳳新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二題模擬答案。
110學年度竹東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二題模擬答案。
110學年度新北聯招國文科教師甄試非選題第二小題模擬答案。
110學年度全國聯招國文科教師甄試第四大題問答題第二小題模擬答案。
110學年度台北聯招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非選題第二題模擬答案。
110學年度屏東女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第四題模擬答案。
110學年度鳳新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二題模擬答案。
110學年度竹東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二題模擬答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底層邏輯思維,理解不同立場的觀點,包括家長和學生的看法。分析教學現場面臨的挑戰,並強調建立良好溝通的重要性。希望透過有效的溝通,改善教學品質,並促進校園的和諧氛圍。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課程心得-提問篇:1.提問是為了以終為始,確保目標一致,在適當的時機發揮PQ的共識精神。2.MVP(最小可供驗證之產出)探索共識及實際工作範例。
課程內容-提問篇:提問的四大目的,三大挑戰,有效提問的關鍵心態(以終為始,PQ-Ping Quotient),MVP最小可供驗證之產出。
公司實體課程說明狀況、之前課程心得(過往上完課沒帶走一些好東西,真覺得十分可惜)、這次講師介紹跟風格。
參加課程的動機 我從未認真想過有沒有 SOP 可以拆解問題、分析問題,建立一套框架,有助於達到想要的目標。課堂前的自我準備、課堂中與人互動我相信是這堂課亮點之一,這將顛覆傳統大學課堂被動吸收與發想的印象。(結果好像遠遠不只 SOP,而是大腦都重整了!) 課程組成 首先,學生與引導師(facil
Thumbnail
透過五力在課堂上的應用,老師需具備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動機的能力。在設計引起學習動機的好環節時,需要預評孩子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行為需要有耐心與理解。理想中的好老師,除了需要能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能成為導師,為學生們指引方向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底層邏輯思維,理解不同立場的觀點,包括家長和學生的看法。分析教學現場面臨的挑戰,並強調建立良好溝通的重要性。希望透過有效的溝通,改善教學品質,並促進校園的和諧氛圍。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課程心得-提問篇:1.提問是為了以終為始,確保目標一致,在適當的時機發揮PQ的共識精神。2.MVP(最小可供驗證之產出)探索共識及實際工作範例。
課程內容-提問篇:提問的四大目的,三大挑戰,有效提問的關鍵心態(以終為始,PQ-Ping Quotient),MVP最小可供驗證之產出。
公司實體課程說明狀況、之前課程心得(過往上完課沒帶走一些好東西,真覺得十分可惜)、這次講師介紹跟風格。
參加課程的動機 我從未認真想過有沒有 SOP 可以拆解問題、分析問題,建立一套框架,有助於達到想要的目標。課堂前的自我準備、課堂中與人互動我相信是這堂課亮點之一,這將顛覆傳統大學課堂被動吸收與發想的印象。(結果好像遠遠不只 SOP,而是大腦都重整了!) 課程組成 首先,學生與引導師(facil
Thumbnail
透過五力在課堂上的應用,老師需具備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動機的能力。在設計引起學習動機的好環節時,需要預評孩子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行為需要有耐心與理解。理想中的好老師,除了需要能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能成為導師,為學生們指引方向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