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雜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新學期我們協辦某單位的性別平等活動,說好海報文案由我們整理提供,之後會委由廠商設計。昨天把文案寄出,今天該單位長官託人表示A.要幾張、B.要有主題、C.要有圖片、D.海報不要有英文,學生不會看。這讓我有種一起相約出遊,一開始都說OK,出發之後才開始有一堆意見的既視感。這件事情讓我想到兩點,一是教育,二是權力。​

我沒有受過教育的訓練,但是我不認同「他們不愛看,所以就不要出現」的想法。幫助學生,應該給的不就是機會?總是給學生想看的東西,能幫助的究竟是人數比較好看,成效不會被檢討,還是阻礙的其實是他們學習的空間?而這些空間,不正是他們註冊要來的?​

第二,是權力。我想,承辦性平業務至今我最大的學習,就是平權和人權。站在尊重的基礎上,我學會看見權力當中的傾斜,我也學會去敏感在一段關係之中,自己是不是呼應權力,而犧牲自己內在的感覺和聲音。我觀察到系統內持續存在威權,這不僅只是犧牲個人的聲音或影響工作情緒而已,這會促使系統因少數的聲音,持續做出有限的決策。而且,當今世界也不是這樣運作的,在多元社會的洪流中,一言堂的系統終究會被淘汰。我想,這要回到領導者的責任上去思考,何以持續讓這樣的狀況發生?可以如何翻轉?而系統成員*的行動,是否也有促使現有系統日漸茁壯的責任?​

請相信自己,對權力存疑;儘量給小孩空間,讓他們潛力得以發揮。做為家長,我寧願自己的小孩有夠多練習與發掘自我的多元空間,而不是以課程有幾個人上,帳面好不好看,企業用不用我的小孩。我要我的小孩長成他的樣子,而非跟別人相同,或社會期待的樣子。​

最後,那位「恩恩ok啊我都好」型旅伴,此後拒絕往來。​


_______​
*除了教職員工之外,也包括學生及學生組織,我認為他們最有主張學習需要與環境的立場。他們不說,師長也不給安全空間討論的話,大人就只能猜。資源投入後一但猜錯,大人就會彼此檢討為什麼沒做好,學生也可能抱怨大人給的不是他們所要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48內容數
歡迎大家留下意見或問題,一起討論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裡聊天室 的其他內容
大學裡的諮商中心的組成,理想上會有一位主任綜管中心的輔導決策與事務(包含出去與其他主管打仗,以及把協助學生的風向帶回輔導層面)、數位心理師(主要就是接心理治療個案、帶心理治療團體,以及辦理一些促進心理健康的活動)、個案管理員(主要是管理來進行心理治療個案的開案、派案、通報與結案,以下簡稱個管),以及
不時會聽到周遭親友,或遊樂場的父母在不是非常危急的情況,對我們小孩說過類似的話。這句話的出現,通常壓著大人們的情緒、焦慮,與必須。小孩面對著「去脈絡」的訊息,常常處於還在「不了解現在究竟是什麼情況」之下,就被大人中斷正在進行的事情,比較厲害一點的中斷,是直接把小孩像拔蘿蔔一樣從原地拔起,這通常伴隨著
主管:「小柴,我們剛才幾個主管喬好了,後天要為一位個案召開個案會議」。 小柴:「嗯?是舊的個案嗎?」。 主管:「是新的,我也剛剛才知道」。 小柴:「..................」。 心理師在大學執業,有時候會因為單位人力不足,會身兼某學院或某學系的個案管理員身分(以下簡稱個管,有關這個角色的
大學裡的諮商中心的組成,理想上會有一位主任綜管中心的輔導決策與事務(包含出去與其他主管打仗,以及把協助學生的風向帶回輔導層面)、數位心理師(主要就是接心理治療個案、帶心理治療團體,以及辦理一些促進心理健康的活動)、個案管理員(主要是管理來進行心理治療個案的開案、派案、通報與結案,以下簡稱個管),以及
不時會聽到周遭親友,或遊樂場的父母在不是非常危急的情況,對我們小孩說過類似的話。這句話的出現,通常壓著大人們的情緒、焦慮,與必須。小孩面對著「去脈絡」的訊息,常常處於還在「不了解現在究竟是什麼情況」之下,就被大人中斷正在進行的事情,比較厲害一點的中斷,是直接把小孩像拔蘿蔔一樣從原地拔起,這通常伴隨著
主管:「小柴,我們剛才幾個主管喬好了,後天要為一位個案召開個案會議」。 小柴:「嗯?是舊的個案嗎?」。 主管:「是新的,我也剛剛才知道」。 小柴:「..................」。 心理師在大學執業,有時候會因為單位人力不足,會身兼某學院或某學系的個案管理員身分(以下簡稱個管,有關這個角色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日,有不少校長提出在學校內有「責」無「權」,事實上,校長在學校內是權責相符,有「責」無「權」只是假議題。
Thumbnail
【進階上課二】 經過今天的社會課,我有了以下的收穫和體悟: l   昨天開始看孩子們的作業,班上有近1/3的孩子沒有交,負責的秘書垂頭喪氣地來跟我報告後,我肯定秘書認真的態度同時,也在思考要如何處理剩下的孩子,經過我的詢問,發現大多的孩子都是沒有帶到,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會進一步責問「為什麼沒有帶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在強調「適性發展」的21世紀,每所學校應該也要有各自清晰的理念和教育方式,讓每個家庭可以經過討論後,挑選適合的學校就讀。而老師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特長,應聘適合的學校。教育也應該適時引入市場機制,良性競爭才能激發出更多創新,以及更好的教學品質,讓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有更多選擇。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還記得求學時期 班上總有想問問題 卻不敢主動向老師詢問的同學 對師長來說 主動詢問是好的 第一、可解決學生提出的疑惑之處 第二、對師長來說 可改善教學方式的空間 第三、可促進師生交流 第四、可提升學生發言的勇氣 第五、帶動班上的學習風氣 第六、師長間可相互交流及向上提案 (1)少
昨天聽一位校長夥伴說,他們有一份「性平案」報告一直被退,來來回回兩個多月,因為遣詞用字不夠理性客觀,充滿主觀意識和價值判斷等等,弄到行政人員都不想做了! 原來老師不只是「教師」,還得是「律師」,會寫理性客觀的陳述書;甚至還要是法官,能出冷靜公正的「判決文」。 今早則又看到教育部位因應數位化時代挑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表達意見,本就是一件理應要被接受的事。 但錯過了表達意見的時機,等於默許別人替自己做決定,既然默許,那之後的不滿,又有什麼立場說出口呢?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日,有不少校長提出在學校內有「責」無「權」,事實上,校長在學校內是權責相符,有「責」無「權」只是假議題。
Thumbnail
【進階上課二】 經過今天的社會課,我有了以下的收穫和體悟: l   昨天開始看孩子們的作業,班上有近1/3的孩子沒有交,負責的秘書垂頭喪氣地來跟我報告後,我肯定秘書認真的態度同時,也在思考要如何處理剩下的孩子,經過我的詢問,發現大多的孩子都是沒有帶到,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會進一步責問「為什麼沒有帶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在強調「適性發展」的21世紀,每所學校應該也要有各自清晰的理念和教育方式,讓每個家庭可以經過討論後,挑選適合的學校就讀。而老師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特長,應聘適合的學校。教育也應該適時引入市場機制,良性競爭才能激發出更多創新,以及更好的教學品質,讓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有更多選擇。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還記得求學時期 班上總有想問問題 卻不敢主動向老師詢問的同學 對師長來說 主動詢問是好的 第一、可解決學生提出的疑惑之處 第二、對師長來說 可改善教學方式的空間 第三、可促進師生交流 第四、可提升學生發言的勇氣 第五、帶動班上的學習風氣 第六、師長間可相互交流及向上提案 (1)少
昨天聽一位校長夥伴說,他們有一份「性平案」報告一直被退,來來回回兩個多月,因為遣詞用字不夠理性客觀,充滿主觀意識和價值判斷等等,弄到行政人員都不想做了! 原來老師不只是「教師」,還得是「律師」,會寫理性客觀的陳述書;甚至還要是法官,能出冷靜公正的「判決文」。 今早則又看到教育部位因應數位化時代挑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表達意見,本就是一件理應要被接受的事。 但錯過了表達意見的時機,等於默許別人替自己做決定,既然默許,那之後的不滿,又有什麼立場說出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