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溪的四無論(上)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文所介紹龍溪之言,只是個觀點,故稱之為「四無之說」;如今根據【王龍溪語錄】所載,把龍溪的四無義理,作詳細析述,故稱之為「四無論」。
首先要交代的,【王龍溪語錄】是龍溪先生的弟子所刻錄的,類似陽明的【傳習錄】。換句話說,【王龍溪語錄】面世時,陽明早就不在人世了。不但如此,【王龍溪語錄】的首篇,是「王龍溪先生傳」,立傳時,龍溪亦已不在人世。故此,龍溪所講的四無論,陽明是不得而知的;而【王龍溪語錄】的全部內容,恐怕連龍溪自己也未必閱覽過。這就像《論語》,孔子是沒親身閱讀過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當今許多研究王陽明的四句教與王龍溪四無論的學者,都說王陽明終於都肯定龍溪的「四無論」。其實,王陽明一直都沒機會看到「四無論」,那又何來肯定不肯定?
言歸正題,根據【王龍溪語錄•天泉證道紀】有一段文字,那是龍溪的弟子,交代他們的老師龍溪先生如何看待王陽明的四句教的。當中的記載,與【傳習錄】和【陽明年譜】是有出入的。由於篇幅稍長,為方便理解,茲拆分為四小節,逐一解讀:
【原文】
①陽明夫子之學,以良知為宗。每與門人論學,提四句為教法: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學者循此用功,各有所得。緒山錢子謂此是師門教人定本,一毫不可更易。
【解讀】
從這節文字看來,龍溪的門人對陽明夫子之學,還是很尊重的,而且也點出他們的師伯錢緒山一直都堅守陽明的師訓,一毫不可更易。
【原文】
②先生(龍溪)謂:夫子立教隨時,謂之權法,未可執定。體用顯微,只是一機;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無善無惡之心,意即是無善無惡之意,知即是無善無惡之知,物亦是無善無惡之物。
【解讀】
龍溪謂:夫子(陽明)立教隨時,謂之權法。隨時,乃指陽明過去所遭遇的誣陷誹謗,惟恐世人自棄良知,流於功利機智,沉於勾心鬥角,故隨著當時環境世態而立教,這只不過是權宜之法,未可作為定論。龍溪接著說,良知的本體與發用,既顯亦微。顯時,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微時,「人之不知而己所獨知」,是瞞不過自己的良知的。是顯是微,就只是一機,只是那頃刻之間。心意知物,都是同一個概念,都只是一個「相」,一個表象,存在於吾人的思維之中。若悟得心是無善無惡之心,意即是無善無惡之意,知即是無善無惡之知,物亦是無善無惡之物,這才是心、意、知、物的本然存在。
那麼,依龍溪之言,心、意、知、物的本然存在,都是無善無惡,那是一悟本體,便即是工夫;換句話說,就毋須為善去惡,就毋須致良知的工夫,那豈不是背離王陽明的致良知教?究竟龍溪是否叛逆師門?請看下解。謝謝!
(寫於2022年8月14)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汝中(龍溪)所持的觀點: 「若說心體無善無惡,意亦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亦是無善無惡的知,物亦是無善無惡的物矣。若說意有善惡,畢竟心體有善惡在。」 龍溪的四無說,單憑上述所引者,其實並無詳細的分析,而只是一個觀點而已。
    上文講到王門兩位大弟子,為了老師的「四句教」而爭論不休,現在老師要出遠門了,無論如何都要老師說個明白,究竟是哪個的理解比較對。誰知陽明先生沒確切說那個理解比較對,反而說: 從這段話聽來,好像是在打完場,叫他們倆相資為用,不可各執一邊。若各執一邊,眼前便有失人,便於道體上各有未盡。
    「天泉」,是陽明住處的小橋;「證道」,是陽明對兩位大弟子的講道, 當天與眾弟子聚首一堂,飯後各人散去,而那兩位大弟子各有心事,於是陽明三人行到天泉橋上,就開始彼此交流。這一席話,不但是出遠門前的囑託,也可以說是陽明對這兩位大弟子的最後一席話。
    上文提到「工夫」,陽明謂「此心真切,見善即遷,有過即改,方是真切工夫。如此則人欲日消,天理日明。」【傳習錄上】 學生問:「己私難克,奈何?」 先生曰:「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 什麼叫做「為己之心」?這裡的「為」,國音wéi ,粵音圍。就是立志做個良心人、正派人。
    陽明二十八歲中進士後,還想去修道養生。在三十一歲那年,告病歸越,在陽明洞打坐修煉,還想入山出世,只因惦念家人,遲疑不決,而終覺悟,若念親思親都能拋棄,便是「斷滅種性」。 後期的陽明,思路純熟,工夫真切,已經達到「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習不慮,出之自有天則」矣。
    人為什麼往往講一套而做又另一套呢?為什麼常人會認為知易行難呢?為什麼人經常會自找藉口,說這壞事我還沒做出來呀? 陽明先生之所以倡知行合一說,旨在提醒:時時問良心,事事憑良心!
    王汝中(龍溪)所持的觀點: 「若說心體無善無惡,意亦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亦是無善無惡的知,物亦是無善無惡的物矣。若說意有善惡,畢竟心體有善惡在。」 龍溪的四無說,單憑上述所引者,其實並無詳細的分析,而只是一個觀點而已。
    上文講到王門兩位大弟子,為了老師的「四句教」而爭論不休,現在老師要出遠門了,無論如何都要老師說個明白,究竟是哪個的理解比較對。誰知陽明先生沒確切說那個理解比較對,反而說: 從這段話聽來,好像是在打完場,叫他們倆相資為用,不可各執一邊。若各執一邊,眼前便有失人,便於道體上各有未盡。
    「天泉」,是陽明住處的小橋;「證道」,是陽明對兩位大弟子的講道, 當天與眾弟子聚首一堂,飯後各人散去,而那兩位大弟子各有心事,於是陽明三人行到天泉橋上,就開始彼此交流。這一席話,不但是出遠門前的囑託,也可以說是陽明對這兩位大弟子的最後一席話。
    上文提到「工夫」,陽明謂「此心真切,見善即遷,有過即改,方是真切工夫。如此則人欲日消,天理日明。」【傳習錄上】 學生問:「己私難克,奈何?」 先生曰:「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 什麼叫做「為己之心」?這裡的「為」,國音wéi ,粵音圍。就是立志做個良心人、正派人。
    陽明二十八歲中進士後,還想去修道養生。在三十一歲那年,告病歸越,在陽明洞打坐修煉,還想入山出世,只因惦念家人,遲疑不決,而終覺悟,若念親思親都能拋棄,便是「斷滅種性」。 後期的陽明,思路純熟,工夫真切,已經達到「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習不慮,出之自有天則」矣。
    人為什麼往往講一套而做又另一套呢?為什麼常人會認為知易行難呢?為什麼人經常會自找藉口,說這壞事我還沒做出來呀? 陽明先生之所以倡知行合一說,旨在提醒:時時問良心,事事憑良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陳生:汪應辰《桐源書院記》說:「是心即書室也。吾能潔修神明之舍以讀吾書,則《論》、《孟》、《庸》、《學》之四書不在方冊,在吾丹府之中矣;六經子史之旨趣不在篇簡,在吾靈臺之內矣。」經學有沒有死,看你的表現咯。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第六)。  孔子多次將智與仁並論,如『擇不處仁,焉得知?』(裡仁第四)。這裡講智者和仁者的一些不同特質。  三句話,三個層次。首先是表像,智者喜愛如水一樣,仁者喜愛如山一樣。樂水樂山,並不是說智
     三、思維是王牌 前述元自實之故事載之於《太上感應篇例證》(並亦見載於《德育古鑒》、《剪燈新話》),而從這一則故事可以看到:看不見、摸不到的心念流轉影響巨大,可以鑄成大錯,造業招天譴;也可以成就善舉,積德享福報!明代吳承恩所撰寫的「西遊記」一般人的看法是﹕「其中雖然諸多寓言,也不乏嘻笑的諷刺之言,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五)。  甯武子,衛國大夫。姓甯名俞,『武』是他的諡號。歷經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一朝有建樹,一朝碌碌無為。 孔子說:『當國家有道時,甯武子就很睿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糊塗。他的睿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讀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談到當時學者「置四海之困窮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他又在《日知錄》說:「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意思是學者們完全不管明末時候天下大亂,人民流離失所、戰火連天,每天只會講心性之學,談什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玄學。
    Thumbnail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裡仁第四)。 這句話很有名。感情強烈,又很簡潔。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容易記住。  孔子說,『我要是早上理解了大道,即使當天晚上就死了也心甘情願,沒有遺憾』。聞,不僅僅是聽說和知道,還進一層,是領會和理解,弄明白了。道,也不是
    莊子說:「我一輩子說了那麼多的話,但是,我實在沒有說過一句話。」,這句話本身就是道路。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陳生:汪應辰《桐源書院記》說:「是心即書室也。吾能潔修神明之舍以讀吾書,則《論》、《孟》、《庸》、《學》之四書不在方冊,在吾丹府之中矣;六經子史之旨趣不在篇簡,在吾靈臺之內矣。」經學有沒有死,看你的表現咯。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第六)。  孔子多次將智與仁並論,如『擇不處仁,焉得知?』(裡仁第四)。這裡講智者和仁者的一些不同特質。  三句話,三個層次。首先是表像,智者喜愛如水一樣,仁者喜愛如山一樣。樂水樂山,並不是說智
     三、思維是王牌 前述元自實之故事載之於《太上感應篇例證》(並亦見載於《德育古鑒》、《剪燈新話》),而從這一則故事可以看到:看不見、摸不到的心念流轉影響巨大,可以鑄成大錯,造業招天譴;也可以成就善舉,積德享福報!明代吳承恩所撰寫的「西遊記」一般人的看法是﹕「其中雖然諸多寓言,也不乏嘻笑的諷刺之言,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五)。  甯武子,衛國大夫。姓甯名俞,『武』是他的諡號。歷經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一朝有建樹,一朝碌碌無為。 孔子說:『當國家有道時,甯武子就很睿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糊塗。他的睿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讀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談到當時學者「置四海之困窮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他又在《日知錄》說:「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意思是學者們完全不管明末時候天下大亂,人民流離失所、戰火連天,每天只會講心性之學,談什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玄學。
    Thumbnail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裡仁第四)。 這句話很有名。感情強烈,又很簡潔。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容易記住。  孔子說,『我要是早上理解了大道,即使當天晚上就死了也心甘情願,沒有遺憾』。聞,不僅僅是聽說和知道,還進一層,是領會和理解,弄明白了。道,也不是
    莊子說:「我一輩子說了那麼多的話,但是,我實在沒有說過一句話。」,這句話本身就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