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薇趨勢/當匯流經濟被迫走向分流

2022/09/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07年全世界第一支智慧型手機iPhone開啟了數位匯流大門,這個匯流終端融合了收音機、相機、電話、行車紀錄器等,從此改變了全球79億人的生活模式。但是,近幾年數位匯流終端的銷量大不如前,根據市調機構Canalys的統計,2018年全球智慧型終端賣出15.5億台,2020年跌到僅12.6億台;而2021年Q3賣出3.26億台,比去年同期下降6%,近期Apple又傳出下修iPhone 13的總產量。匯流裝置為何式微?其後的發展又會如何呢?
答案其實不難想像。現在智慧型手機上的應用與十年前大同小異,試想我們已經多久沒有驚嘆手機的最新功能了?
而硬體販售數字逐年下降,蘋果的隱私權政策更是打了數位匯流經濟一記響亮的耳光,Google、Facebook、Snapchat等廣告觸及大不如前,業績慘跌,於是Facebook創辦人祖克伯提出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再改公司名稱為Meta;Google開始自研晶片,除了當安卓系統(Android)的裁判外,也要跳進賽場當球員,自己做一個硬體、軟體、應用都是自家獨有的分流手機;而蘋果開始聚焦於出貨量較小的分流線:MR頭盔,根據蘋果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提供的數據,第一代和碩獨家代工,只有100萬台。
當匯流經濟出現疲態,被迫走上分流經濟,可能碰到哪些困境呢?其一,一個硬體、軟體、應用都獨立於已知的產業生態,用戶量難與匯流裝置匹敵;其二,用戶量少,意味著分流裝置的內容開發成本提高,畢竟鮮少廠商願意在用戶不多的裝置上開發其相關應用;其三,分流數量少,願意代工的廠商名單有限。
除了上述企業已開啟分流大門外,在數位匯流初期錯失機會的日本幾間企業,已經敏銳的察覺數位匯流走向分流,因此日本家電廠Balmuda推出了「智慧型手機」,有別於我們目前認知的智慧終端,它有非常多的「專屬」特徵,外型和應用都和目前熟悉的匯流手機大不相同。
無獨有偶,數位世界也重演實體世界的歷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美中貿易戰為起點,兩年間全球供應鏈斷裂、美國四大科技巨擘的反壟斷官司、中國科技巨擘壟斷議題、電商巨頭亞馬遜認為VISA壟斷信用卡交易市場、世界對華為參與通信協定的限制、繼Google之後微軟和雅虎也宣布退出中國、華為開發自己的鴻蒙系統等,全球數位經濟陷入一股亂流,匯流經濟開始分流,台灣確實需要及早未雨綢繆了。
以目前台灣的產業現況來說,2021年擠進全球前500大企業者,有鴻海、和碩、台積電、廣達、仁寶、國泰金融控股、富邦金融控股、緯創等,一半是代工,而代工最重視的就是數量,數量不足,連開模、建置生產線的成本都打不平,更何況未來「匯流終端」的需求量持續下滑,分流的量只有幾百萬到幾千萬,台灣的產業主力想必遭受重創。
希望台灣產業在跟隨全球局勢開發新市場時,也能密切審視如何在分流市場中調適,才不致錯過下一波經濟狂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3會員
80內容數
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專欄作家文章匯流 從科技新聞帶你看產業趨勢,有別於坊間搖旗吶喊式的附和,本節目提供的獨家觀點絕對讓你耳目一新! 你想知道科技新聞背後的微趨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嗎?跟著兩位專欄名家一起看就世界還沒發現的微趨勢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