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 概念應用|將行動切細,成為自己的人生管理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我們在使用 RPA 工具來優化既有流程時,其實有許多技巧和方法可以協助我們在設計流程時更加順暢,而這不只是能用在 RPA 流程設計上,對於個人的生活管理也能有所幫助!

RPAI 數位優化器這次要分享「切細行動」能如何被運用到 RPA 流程中,確保我們設計流程的品質,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思維也可套用在個人管理上,大幅提高個人自我發展、生活效率的思維。推薦各位在讀完文章後也可以實踐到生活當中,提高自己優化人生的掌握力!

在開始閱讀正文之前,也別忘了先追蹤我們的 臉書粉絲專頁方格子帳號

切細步驟」提高流程穩定性

流程當中的各個步驟往往是環環相扣的,因此在使用 RPA 來優化流程時,我們需要先深入了解每個步驟,並將這些步驟化為 RPA 軟體中一個又一個的 sequence,並填入合適的 RPA 指令,如 Use Application、Click 等,讓 RPA 機器人執行用戶所指定的行動。

將步驟化為UiPath 的Sequence進行

將步驟化為UiPath 的Sequence進行

一般而言,RPA 機器人會準確地執行我們所設定的每個指令;然而若是判斷條件未設定好,或者流程所運行的速度過快,會有一定可能導致機器人尚未執行完上一步驟就先進行下一步,因此造成流程運作上的錯誤。

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RPAI 數位優化器建議可以設法將流程和步驟切得更細,以確保 RPA 執行流程的穩定度。

舉例來說,原先 A 步驟裡面包含下載檔案、到資料夾打開檔案、點選所指定的資料內容,一一完成後才進入 B 步驟進行資料處理;不過為了確保穩定性,我們便可以將 A 步驟的內容切更細一點,像是分成 A-1 進行下載檔案,在確保檔案已下載後,才進行 A-2 步驟打開檔案。

透過將流程步驟切細,可以確保 RPA 機器人在執行流程時更加確實和穩定,若今天流程中間突然卡住了,我們也更容易了解出錯原因,進而讓除錯更加順暢!

raw-image
如果你也想開始學習 RPA,踏出邁向流程自動化的第一步,
歡迎加入「零基礎快速學習 RPA-利用 UiPath 建構自動化機器人」線上課程!課程優惠只到 2024 年 2 月 5 日,歡迎點擊連結了解看看:https://mastertalks.tw/products/rpa-uipath?ref=RPARPA

切細行動」帶來複利的成長性

「切細行動」就是指我們可將預計要做的事情、達成的大目標,細分成較為短期、現階段可實現的小目標,這樣的方式也可以像 RPA 流程設計一樣,協助我們讓生活變得更為紥實而持續進步!

習慣養成心法:每天做到一點點

<原子習慣>一書提到:
「每天進步1%,一年之後就會37倍的複利成長。」

每個人都知道要建立良好的習慣,因此每到年初,不難看到人們都在社群發文分享年度目標,如看 20 本書、減肥 10 公斤、存到 100 萬等;然而實際上能達成的卻是少之又少,因為一年的期間太長,人們很容易因為惰性而貪於眼前的玩樂。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話,此時不妨試試「切細行動」吧!

如此一來,你比較有機會可以堅持得更久,因為我們在短期就能獲得即時回饋。以剛剛提到的一年看 20 本書,我們可以改成每個月閱讀 2 本書,甚至將行動切細至每天,改成每天看 30 頁的書。

這樣的話,你就會有更即時的標準可以確認事件的執行狀況,也知道如何修正和優化,持續幾周之後,你就會發現這成為日常的一部分,而不易遺漏這個習慣。

raw-image

提升作業品質:設立多個檢核點

將事情拆分成較細的步驟之後,我們也能有更多的檢核點(checkpoint)可以確認事情目前的進度和完成狀況,進而提高作業品質和完成度。

舉例來說,今天你打算維修家中很久沒騎的機車,我們可以有兩種選擇:
1. 將機車直接牽去某間機車行:雖然可以一次處理好,但有可能被獅子大開口,明明僅是小毛病,如太久沒騎只需換電瓶,卻被車行建議花大筆保養費用。
2. 將維修行動分為幾個階段:先判斷機車的主要問題,接下來評估自己能負擔的維修預算,下一步驟才是決定要自己下單來更換零件,還是尋找評價好的車行。

如此一來,我們在真正進行維修之前會有比較多 checkpoints,讓自己對於機車的狀況、車行評價有更為清晰的認識,進而提升完成這件事情的品質,同時也因為有比較多明確的 checkpoints 要完成,可以避免自己起初無從下手,一拖再拖導致都不行動的窘境!

raw-image

結語與觀點

「切細行動」不單單能運用在 RPA 流程中,協助我們將流程變得更加穩定而貼近用戶期待;也適用於個人生活管理上,優化我們做事的習慣、處理事情的品質。

總之,盡可能不要將目標設定的過於籠統,或是需要長時間之後才能檢驗事情完成的品質;更聰明的做法其實是盡可能將目標、行動切細,用更多、更加明確的 checkpoints 來進行驗證和優化!

這樣的思維轉換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卻能夠大幅提高自己對於生活的掌握度,讓我們一起成為自己的人生管理師吧!

讓我們一起由簡單開始,成就不簡單!
如果你/妳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點愛心或留言,讓我們相互交流和成長!
這次的分享到此告一段落,想了解更多 RPA + AI 與數位轉型的最新趨勢與觀點、RPA 軟體功能介紹及實務應用案例,也歡迎追蹤 RPAI 數位優化器的社群和我們交流互動,我們下次見!
🚀 Instagram:RPAI 數位優化器
🚀 臉書粉絲專頁:RPAI 數位優化器
🚀 YouTube 頻道:RPAI 數位優化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PAI 數位優化器-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09
RPA 實作案例|用戶檔案眾多亂糟糟?一鍵幫你自動分類!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RPAI 數位優化器
172會員
135內容數
我們是以「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結合「人工智慧(AI)」為主題的中文學習社群,旨在分享 RPA + AI 的學習資源、應用實例和最新發展趨勢,讓工作者透過自動化工具的有效應用,創造數位優化與轉型契機,讓我們一起由簡單開始,成就不簡單!
RPAI 數位優化器的其他內容
2025/02/20
近期在 FB 上看到曼報 Manny 分享一個有趣的研究,是透過分析用戶跟 Claude 的對話紀錄來判斷用戶的職業,進一步導出哪些職業最受到 AI 影響的結論。例如如果你經常問 AI 「幫我用 python 來開發這個功能」,那你應該是個軟體工程師;如果你經常問「 幫我針對這個產品發想銷售
Thumbnail
2025/02/20
近期在 FB 上看到曼報 Manny 分享一個有趣的研究,是透過分析用戶跟 Claude 的對話紀錄來判斷用戶的職業,進一步導出哪些職業最受到 AI 影響的結論。例如如果你經常問 AI 「幫我用 python 來開發這個功能」,那你應該是個軟體工程師;如果你經常問「 幫我針對這個產品發想銷售
Thumbnail
2024/12/03
最近Ai議題火燙,也有非常多人已經開始使用Ai工具在日常的工作上,但是不是大部分時候是覺得對工作上的效率沒有太顯著的提升?還是習慣以往的作業型態? 過於『單點式』的使用Ai是大部分人遇到的問題! 真正透過AI體驗到效率翻倍的人少之又少,就讓這篇文章開啟你不同的觀點
Thumbnail
2024/12/03
最近Ai議題火燙,也有非常多人已經開始使用Ai工具在日常的工作上,但是不是大部分時候是覺得對工作上的效率沒有太顯著的提升?還是習慣以往的作業型態? 過於『單點式』的使用Ai是大部分人遇到的問題! 真正透過AI體驗到效率翻倍的人少之又少,就讓這篇文章開啟你不同的觀點
Thumbnail
2024/10/19
這篇文章深入比較兩大自動化工具 Zapier 和 UiPath,分析了在適用範圍、擴展性、執行環境和學習門檻上的差異。Zapier 適用於簡單的雲端整合,適合快速啟動自動化流程;而 UiPath 則支援複雜的業務流程和桌面應用的自動化,適合大型企業和需要高度客製化的自動化需求。
Thumbnail
2024/10/19
這篇文章深入比較兩大自動化工具 Zapier 和 UiPath,分析了在適用範圍、擴展性、執行環境和學習門檻上的差異。Zapier 適用於簡單的雲端整合,適合快速啟動自動化流程;而 UiPath 則支援複雜的業務流程和桌面應用的自動化,適合大型企業和需要高度客製化的自動化需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拿捏「速度與品質」的平衡 截止日不等於「提交日」 先行解讀上司想法 「先入為主」是引發問題的主因 早點取得回饋:自己做的東西不過是「草案」而已。取得回饋以提升完成度。 不高估自己的能力 先解決難以啟齒的報告 拖延易產生風險 善加利用「心流狀態」:人只要進入「心流狀態」,就會在工作上感
Thumbnail
拿捏「速度與品質」的平衡 截止日不等於「提交日」 先行解讀上司想法 「先入為主」是引發問題的主因 早點取得回饋:自己做的東西不過是「草案」而已。取得回饋以提升完成度。 不高估自己的能力 先解決難以啟齒的報告 拖延易產生風險 善加利用「心流狀態」:人只要進入「心流狀態」,就會在工作上感
Thumbnail
作者認為做什麼事情都必須以想法20%、行動80%的比例為佳。 行動快速的原因就是思考力,也就是具有訓練過的「思考模式」 整理腦中的想法並具體執行,就能將過程中產生的恐懼,轉化成勇氣與自信。 作者所創設的整理原理之一「羅分排」,也就是「羅列、分類、排序」的縮寫,所有整理都是依據這三項順序進行的。
Thumbnail
作者認為做什麼事情都必須以想法20%、行動80%的比例為佳。 行動快速的原因就是思考力,也就是具有訓練過的「思考模式」 整理腦中的想法並具體執行,就能將過程中產生的恐懼,轉化成勇氣與自信。 作者所創設的整理原理之一「羅分排」,也就是「羅列、分類、排序」的縮寫,所有整理都是依據這三項順序進行的。
Thumbnail
一位朋友,經常幫自己設定各種計畫 卻因為突發事件需要塗塗改改 搞到最後覺得版面凌亂而果斷放棄。 他知道計畫不可能一下子就設定到完美 但真的很期待能用子彈筆記改變整個規劃思維 也希望可以完整的照著計畫完成進度 得到成就感! 而以下是我根據《子彈思考整理術》一書所給他的三個建議
Thumbnail
一位朋友,經常幫自己設定各種計畫 卻因為突發事件需要塗塗改改 搞到最後覺得版面凌亂而果斷放棄。 他知道計畫不可能一下子就設定到完美 但真的很期待能用子彈筆記改變整個規劃思維 也希望可以完整的照著計畫完成進度 得到成就感! 而以下是我根據《子彈思考整理術》一書所給他的三個建議
Thumbnail
我們以為時間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但卻忽略了如果沒有好好善用時間呢?一天24小時有多少時間我們是"花在自己身上的呢",外在的干擾因素無時無刻充斥在我們身上,那又該如何去發現和阻止這些因素來阻擋我們完成屬於自己的目標和事情? 答案就是改變「預設值」,而透過改變預設值來「生出時間」做更多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我們以為時間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但卻忽略了如果沒有好好善用時間呢?一天24小時有多少時間我們是"花在自己身上的呢",外在的干擾因素無時無刻充斥在我們身上,那又該如何去發現和阻止這些因素來阻擋我們完成屬於自己的目標和事情? 答案就是改變「預設值」,而透過改變預設值來「生出時間」做更多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市面上關於如何提高生產力、增加效率的書籍跟文章非常多,每個人適合的方法也不一樣,由於最近剛好有比較多專案同時進行,因此認真從podcast和書籍中蒐集了運用清單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Thumbnail
市面上關於如何提高生產力、增加效率的書籍跟文章非常多,每個人適合的方法也不一樣,由於最近剛好有比較多專案同時進行,因此認真從podcast和書籍中蒐集了運用清單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Thumbnail
精通習慣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 一開始就擬定輕而易舉到內心完全不會排斥的超低目標。只要讓入門習慣愈輕鬆就愈容易開始,一旦起了頭,要繼續做下去就簡單了。
Thumbnail
精通習慣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 一開始就擬定輕而易舉到內心完全不會排斥的超低目標。只要讓入門習慣愈輕鬆就愈容易開始,一旦起了頭,要繼續做下去就簡單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