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Review- 雞來速與合作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近兩三年台灣podcast 真的是很興盛,自己也弄了一個紀錄自己過往節目的足跡之外,也開始把其他自己耕耘的東西蒐集起來。但同時,也養成了自己聽podcast的習慣。

情緒樹洞練蕭威
各平台都放上來給大家翻牌子唷
===無恥自己宣傳的部分===

今天要來說的部份就是自己聽了很久的"雞來速",一開始因為朋友提到,結果根本變腦粉,每次出來就立馬聽,聽完瞬間覺得很寂寞(完全就是跟雞來速戀愛)除了內容真的超讚外,很喜歡小雞、盜哥跟喜多三個人相互丟球的順暢度,對於曾經做過節目的大威,覺得節目順暢很重要一點來源就是對方能不能知道自己在講什麼,而不是一方把球丟過去之後,另外一方給你一臉黑人問號,然後你懷疑自己,「我做球過去,但是對方好像當躲避球」腫麼辦?

最完美的情況就是無限打的羽毛球,沒有人想要贏過誰,沒有人把過高的勝負心凌駕於一切之上,而是球來的時候,用力打出去,但是一方面留心自己的打力道,不會過度用力、或是角度過歪,好讓對方也可以順利地回打。而這個就是我對雞來速如此著迷的原因。當然還有諧音梗還有各式髒話啦,聽了好爽

然而前陣子聽了聽,就真的覺得有點不對勁,然後估量著應該有事情正在發生,因為氣氛就是怪怪的。沒有過分揭露的尷尬,很像是不大臭的屁一樣,讓你不自覺地想要嗅兩口,好像覺得有點怪怪的,但又不是濃到你可以立馬發現「啊哈!有人放屁!」

raw-image

最近的EP90 接露了這件事情,自詡忠貞粉絲的我,鬆了一口氣又倒吸一口氣。

雞來速- EP90- 今晚要說這些... 真心話 ===傳送門在這===

聽完鬆了一口氣是因為三人願意把這個困難說出口,雖然就我們觀眾而言,當然會希望他們可以有話就說,然後跟以前一樣,努力分享自己看到的一切給大家聽,然而事實上面對事實,需要勇氣,也需要有想要解決的心,不然擺爛很簡單,大威也看過很多種擺爛,看久了,只會讓在乎你的人灰心跟離開。而大威往往是看著然後離開的那個。

因為合作本身就不容易

其實一開始是三個朋友開始把聊天的內容留下來,漸漸的雞來速越做越大,做到台灣前幾,想來許多人跟我一樣,喜歡雞來速的直接,還有他們相互丟球做梗非常的順暢,而且不會讓人覺得是刻意的。(羨慕且激賞)

隨著名聲與業配而來,無可避免的腳色衝突

一般嘛~ 朋友都馬平等的,大家都馬可以談笑風生,一開始初衷也是聊天。但是真的到了認真做節目的時候,其實心態多半需要做調整,因為創作者本身就是得遇到很多困境,沒梗怎麼辦?不知聊啥怎麼辦?不知丟球怎麼辦?不知接球怎麼辦?

這個時候,請勿說「涼拌炒雞蛋」,
否則跟你切八段(到底多想單押)

當各自的腳色開始不同的時候
只要步調不一致
就會需要其他人停下來問說
:「還好嘛?」

當合作啟動,合作夥伴就會手牽手一起跳起無止盡的探戈`(背景音:轉吧轉吧...)只要我往前一步,而你沒有動作的話,我就會跟著無法動作,因此這段舞必須相互動態配合,而且雙方認知到雙方必須相互依存是重點。

而就在這個時候,溝通帶著前進的包袱,溝通困難度開始揚升

加上工作夥伴的身分之後,加上了創作者的身分之後,這些標籤都是有重量的,而我想三位主持人真的都有賣力在這個點上,所以受到大家的愛戴。(再次手比愛心)

回想自己上班族的時候,對於機車同事,你可能當面給他臭臉、可能跟其他好同事或朋友抱怨、可能直接罵回去。但面對你的朋友,一切變得沒有這麼容易。溝通難度可能瞬間指數型飆高。而這當中,往往在兩個部分,走進彼此溝通的羅生門。

  1. 我們想講的,是不是對方想聽的?我們講出來的,最初往往出於善意,但是時間長了,看了對方的回應,也許情緒來了,也許不知該如何應對,也許我們給出的建議也會帶有微詞,像是「你不懂在哪裡?」「我不知道怎麼解釋給你聽。」「你應該知道我意思吧?」當我們投射我們的言語時,我們很多時候甚至不知道我們已經投射了某些意念與情緒。但是我們真的帶惡意嘛?還是對方的回饋已經讓我們疲乏呢?
  2. 對方想聽的,到底是不是有益的?反過來,當我們說出我們認為有益的東西,而不被接受時。是我們想講的不到對方的點上,還是是對方不想聽?
這兩個命題,每次我都想到腦洞大開

然而我們可以想的是,在我們眼前的這個人,除了他在那邊歡,在那邊搞不清楚狀況,在那邊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麼之外。也許與他第四低落功能以及與其定決功能(Decision Making Function) 有關。我們可以想想,到底我們與對方,總是在溝通情緒認同,還是在溝通客觀事實,大家都以為自己在溝通客觀事實,但其實往往都不是,大家都覺得溝通客觀事實比較好,比較正確,但是如果你總是在求一個認同,你又何苦要告訴自己你在討論客觀事實呢?就坦承吧

還有好多文思泉湧的地方,但是之後不知不覺就寫到認知功能了。真的是到了一個日思夜想的地步呀!

你對於合作有什麼樣的體認呢?歡迎回饋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倍三爻掉洞筆記的沙龍
29會員
91內容數
身心靈水很深,又有各種大師。 迷途羔羊怎麼辦!如果你有身心靈的需求,但是怕踩雷的話,不彷先來聽聽吧! 沒嘗試過不知道,就讓大威聽到別的人經驗,再來告訴你。 另外,學身心靈的路上,希望大家同理他人,也請勿制約他人。
2023/05/05
恭喜媽多得獎,有幸可以看到
Thumbnail
2023/05/05
恭喜媽多得獎,有幸可以看到
Thumbnail
2022/11/26
那個面對無情現實,壓力如雪一般降落,卻總是靠著GAGA相互支撐的《哈勇家》
Thumbnail
2022/11/26
那個面對無情現實,壓力如雪一般降落,卻總是靠著GAGA相互支撐的《哈勇家》
Thumbnail
2022/06/01
雖然活動結束了,對於酒精的熱愛不減(欸
2022/06/01
雖然活動結束了,對於酒精的熱愛不減(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溝通是曼豬認知裡僅次於人性的難關,在處理客訴案件的過程中,遇見了許許多多「有效」及「無效」的溝通案件,對曼豬而言,有效溝通便是如同雙向奔赴的愛情般的雙向表達、雙向聆聽;無效溝通是最常見的,各說各話、各有顧慮的非真心表達, A男是曼豬在雞場認識的一個朋友,後面認識了A男的女友(簡稱A女),是個可愛的女
Thumbnail
溝通是曼豬認知裡僅次於人性的難關,在處理客訴案件的過程中,遇見了許許多多「有效」及「無效」的溝通案件,對曼豬而言,有效溝通便是如同雙向奔赴的愛情般的雙向表達、雙向聆聽;無效溝通是最常見的,各說各話、各有顧慮的非真心表達, A男是曼豬在雞場認識的一個朋友,後面認識了A男的女友(簡稱A女),是個可愛的女
Thumbnail
5/5是開始經營PODCAST滿3個月的日子,爬文時發現資深經營者給新手的建議是1.更新頻率要固定,不然別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找得到你。2.主題太多會沒有定位,要把主題收斂再收斂,別人才會第一個想到你。3.不能只做節目沒有行銷。 好,我不是醜1,我根本醜3。
Thumbnail
5/5是開始經營PODCAST滿3個月的日子,爬文時發現資深經營者給新手的建議是1.更新頻率要固定,不然別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找得到你。2.主題太多會沒有定位,要把主題收斂再收斂,別人才會第一個想到你。3.不能只做節目沒有行銷。 好,我不是醜1,我根本醜3。
Thumbnail
身為podcast 中毒聽眾,雞來速的合作關係,既惋惜又能體會
Thumbnail
身為podcast 中毒聽眾,雞來速的合作關係,既惋惜又能體會
Thumbnail
前言 職場老是犯小人、與客戶溝通總是不順利、常常否定自己...,問問自己有這幾種狀況嗎? 如果有的話那麼表示我們的溝通能力需要改善,所謂的溝通也包含與自己的對話,而溝通其實是有一套邏輯的,我們只要能夠瞭解這樣的邏輯,並持續練習,相信溝通能力會越來越進步。 為什麼對方就是聽不懂? 雞同鴨講?
Thumbnail
前言 職場老是犯小人、與客戶溝通總是不順利、常常否定自己...,問問自己有這幾種狀況嗎? 如果有的話那麼表示我們的溝通能力需要改善,所謂的溝通也包含與自己的對話,而溝通其實是有一套邏輯的,我們只要能夠瞭解這樣的邏輯,並持續練習,相信溝通能力會越來越進步。 為什麼對方就是聽不懂? 雞同鴨講?
Thumbnail
所謂幹話型的Podcast呢,就是聊天的時間遠遠大於講正題的時間。 所以如果你聽到這類型的Podcast,一看到標題覺得,欸好像不錯喔,就點進去聽,那恐怕你失望的機率會非常高,因為這類型的播客,通常都是雙人搭檔,每集的時間都偏長(高於30分鐘甚至1小時),其中超過一半的時間都是主持
Thumbnail
所謂幹話型的Podcast呢,就是聊天的時間遠遠大於講正題的時間。 所以如果你聽到這類型的Podcast,一看到標題覺得,欸好像不錯喔,就點進去聽,那恐怕你失望的機率會非常高,因為這類型的播客,通常都是雙人搭檔,每集的時間都偏長(高於30分鐘甚至1小時),其中超過一半的時間都是主持
Thumbnail
最近你是否也想嘗試錄 Podcast,但只錄到一半或錄了三集就放棄,最後躺回沙發繼續玩 Switch 或追劇?有些人則產生一些更深層的疑惑:我聲音好像很難聽、我剪接出了很大問題、我講的內容好像沒什麼。但最多人應該是感到一陣尷尬,或怕失敗很丟臉,最後讓計畫胎死腹中。
Thumbnail
最近你是否也想嘗試錄 Podcast,但只錄到一半或錄了三集就放棄,最後躺回沙發繼續玩 Switch 或追劇?有些人則產生一些更深層的疑惑:我聲音好像很難聽、我剪接出了很大問題、我講的內容好像沒什麼。但最多人應該是感到一陣尷尬,或怕失敗很丟臉,最後讓計畫胎死腹中。
Thumbnail
直接進結論。 持續不懈的行為,本身就具有吸引力。 近來 Podcast 的頻道數量似乎沒有六、七月時那麼蓬勃的發展了,這是因為 Podcast 泡沫化了嗎?還是因為有了不同的發展呢?我在這邊發表一下自己聽了 Podcast,以及錄了大概四個月 Podcast 的心得。
Thumbnail
直接進結論。 持續不懈的行為,本身就具有吸引力。 近來 Podcast 的頻道數量似乎沒有六、七月時那麼蓬勃的發展了,這是因為 Podcast 泡沫化了嗎?還是因為有了不同的發展呢?我在這邊發表一下自己聽了 Podcast,以及錄了大概四個月 Podcast 的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