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職場上如何升任管理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幾週看到一篇周小葳發的文章『工作進度等老闆問,就太慢了!周品均:做好這件事,超高機率加薪』,心裡頗為認同,在職場上,主動回報進度與你完成的事情實在是太重要了。
他在文中提到,「主動回報」是一個CP值爆高的工作習慣,但95%的工作者都做不到。多數人是每次都要老闆追,花費許多時間還無法有效回報進度,不然就是沒意識到,原來需要自己先回報。
藉由回報刷存在感,提醒老闆你做了哪些事,是一種小小的邀功;回報能及早得到指示,有時候老闆會提醒你,修正你即將要發生的錯誤;主動回報能讓老闆感到放心, 想到你就會覺得安心、穩定,加薪才會有你。
我在以前的文章「如何要求加薪」也曾提過,在職場上需要學會向上管理,讓老闆或主管熟知你的工作內容與實際貢獻。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向上層回報你的工作進度,完成了那些事情,或是對這些事情有甚麼想法。
前一陣子,公司裡剛好有一個例子,因為公司使用Google Suite,今年年中後取消了免費服務,開始要求付費訂閱了,由於同事沒有注意到,導致email被停權時才發現因沒有付費而無法使用。
這時同事解釋目前的情況,告知主管以上資訊,而主管當下的反應是「然後呢?」
這種情況滿常發生在職場上,員工盡職的向上回報目前碰到的狀況,然後等待上層指示。我認為這種方式在過去工廠時代或許可以,但現在許多辦公室裡的工作,都需要員工能完全或部分獨當一面處理事情,主管已無力每件小事都要親身去看去處理。
以上案例的問題在於,員工僅回報了目前碰到的狀況,主管了解了,然後呢?你跟我說這些資訊是要做甚麼?你在等我跟你說下一步要怎麼做,還是只是告知?主管沒有更多的資訊可以決定該怎麼做,或員工根本就沒有跟主管說明,他回報這件事情的用意是甚麼。
剛剛說Google Suite的服務需要開始收費,而且沒有其他免費繼續使用的選項,所以要主管做進一步指示或決定的話,這位同事應該至少要將Google的收費方式也一併告知主管,這樣主管至少有一些資訊知道要不要付費使用。
如果想要晉升管理階層,自己就要先有管理者的思考方式,建議以下的做法更要學起來。
以上面的案例為例,這位同事可以這樣做:
  • 向主管回報目前email無法使用的原因與情況,影響範圍有多大。
  • ...。
  • ...。
  • ...。
  • ...。
基本原則就是...
(訂閱閱讀內容)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7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雨果生活理財經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知道大部分人都很討厭記帳,因為這真的是一件有點煩人的瑣事,如果一天只有2~3筆消費要記倒還好,若一天超過10筆需要記帳,還真的是一種困擾,如果是家庭消費,更需要另一半願意配合。 不記帳與記帳的兩極中間還有其他替代性選擇,譬如我不需要記帳,我只要關注帳戶裡的錢有沒有增加就好,那就是我存下來的錢。還有
前幾天在今周刊看到一篇文章,內容簡單擷取如下: 『一位朋友在56歲時決定離開已經工作了20幾年的公司,提早退休,當時她準備了大約總值將近2千萬元的現金+黃金+股票部位,租屋在台北市區,每月房租+水電費大約是33,000元,還有高齡80幾歲的母親要奉養。 她原本認為自己準備的退休金應該足夠,但隨著退休
前幾天聽到朋友分享一件令他感到震撼事情,他說最近他才知道,原來他以前高中時候看輕的親戚同學,現在發展的很好也很有規劃,剛他想的完全不一樣。 他說到,他有一個小他一兩歲的親戚,國中時不愛念書成績很差,高中去上職業學校學餐飲,畢業後就到泰式餐廳打工,而且一家餐廳做不久就會換工作,在他眼裡,覺得這個親戚很
大部分投資人投資股市都會想要買低賣高,而且我相信不少人都各有方法去估算股價買賣點,其中一個很常聽到的方式是在低本益比的時候買進優質公司,這個方式是否可行呢? 本益比是甚麼?先解釋一下本益比的公式如下: 本益比(PE) = 當時股價 / 每年每股盈餘(EPS) 每股盈餘代表公司每年可以幫股東手上每一股
最近常被問到投資美股會有換匯匯率的影響,一來怕現在換在高檔,二來又怕到時候要換回台幣時,匯率比現在換的成本低,投資收益會被匯率損失給侵蝕,所以一直不敢開始。 關於匯率問題,其實你不用擔心,長期投資人甚至可以忽略,因為匯率的影響真的非常小。 如果你是短期投資,譬如不到5年時間,匯率可能會滿大影響換回台
勞退新制不同於勞保年金,是屬於個人專屬的退休金投資帳戶,公司與自己提撥的退休金,經過幾十年的投資累積,退休後能領的錢就是自己帳戶裡的累積金額。 以往我極少會提到勞保年金與勞退新制,是因為勞保年金在未來的變動性太大,我們無法估算20年~40年後可能會領到多少錢,最近有新聞提到,若政府不再提撥挹注金額至
我知道大部分人都很討厭記帳,因為這真的是一件有點煩人的瑣事,如果一天只有2~3筆消費要記倒還好,若一天超過10筆需要記帳,還真的是一種困擾,如果是家庭消費,更需要另一半願意配合。 不記帳與記帳的兩極中間還有其他替代性選擇,譬如我不需要記帳,我只要關注帳戶裡的錢有沒有增加就好,那就是我存下來的錢。還有
前幾天在今周刊看到一篇文章,內容簡單擷取如下: 『一位朋友在56歲時決定離開已經工作了20幾年的公司,提早退休,當時她準備了大約總值將近2千萬元的現金+黃金+股票部位,租屋在台北市區,每月房租+水電費大約是33,000元,還有高齡80幾歲的母親要奉養。 她原本認為自己準備的退休金應該足夠,但隨著退休
前幾天聽到朋友分享一件令他感到震撼事情,他說最近他才知道,原來他以前高中時候看輕的親戚同學,現在發展的很好也很有規劃,剛他想的完全不一樣。 他說到,他有一個小他一兩歲的親戚,國中時不愛念書成績很差,高中去上職業學校學餐飲,畢業後就到泰式餐廳打工,而且一家餐廳做不久就會換工作,在他眼裡,覺得這個親戚很
大部分投資人投資股市都會想要買低賣高,而且我相信不少人都各有方法去估算股價買賣點,其中一個很常聽到的方式是在低本益比的時候買進優質公司,這個方式是否可行呢? 本益比是甚麼?先解釋一下本益比的公式如下: 本益比(PE) = 當時股價 / 每年每股盈餘(EPS) 每股盈餘代表公司每年可以幫股東手上每一股
最近常被問到投資美股會有換匯匯率的影響,一來怕現在換在高檔,二來又怕到時候要換回台幣時,匯率比現在換的成本低,投資收益會被匯率損失給侵蝕,所以一直不敢開始。 關於匯率問題,其實你不用擔心,長期投資人甚至可以忽略,因為匯率的影響真的非常小。 如果你是短期投資,譬如不到5年時間,匯率可能會滿大影響換回台
勞退新制不同於勞保年金,是屬於個人專屬的退休金投資帳戶,公司與自己提撥的退休金,經過幾十年的投資累積,退休後能領的錢就是自己帳戶裡的累積金額。 以往我極少會提到勞保年金與勞退新制,是因為勞保年金在未來的變動性太大,我們無法估算20年~40年後可能會領到多少錢,最近有新聞提到,若政府不再提撥挹注金額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要點1】只關注在自己的工作,沒有注意主管的需求及水深火熱 【試著這樣做】對於向上管理來說,某個層度是建立在你能幫助主管什麼,了解主管的需求和期望是向上管理的基礎。所以僅僅做好自己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明白上司的目標和壓力,並主動協助主管,當我們能在關鍵時候出手幫主管一把,其實就有建立起好的開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從專員升遷為主管後的挑戰和心態轉變。作者分享自己在升遷後發現主管不必知道所有答案,但需懂得尋找資源協助解決問題。文章進一步介紹了六種「以退為進」的溝通策略,從「私底下討論」、「之後回覆」到「讓我們測試看看」,幫助在面對不同情境時有效處理問題,避免當場僵局並尋求更佳解決方案。
Thumbnail
負責的工作短期看不到績效, 這是從事某些專案管理工作以及行政類型工作的人常會面臨的問題。沒有具體的工作成果, 年底的考績就很難拿到高分, 也會影響升遷和加薪的進度。在這樣的情境中, 能做什麼來讓主管對自己的表現更有感呢? 我認為可以從3部分著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職場簡報技巧的文章,內容提供瞭如何吸引主管的注意力、讓主管記住你、避免簡報被否決等相關技巧。閒置溝通和提前確認目標和方向是文章的重點,讀者將通過本文學習到如何在職場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激勵員工提升自我能力的問題,並指出了員工缺乏提升能力的動力原因。透過對於公司內部晉升管道的探討,以及對於員工動機的分析,提出了激勵員工的建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討論,在透過他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何啟動同仁的當責態度。我們將分享四個啟動團隊工作意願的方向,包括做好的定義、關係建立、授權授責和定期回饋。這些方向對於主管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具備軟技能和專業能力。瞭解這些技巧將有助於領導者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領導團隊並完成任務。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領導與管理中如何透過分析來訂立領導策略,協助部屬完成任務,並提供四大策略供參考,主要內容包括主管需部屬成長、與部屬一起制定流程SOP、授權部屬獨立決策、以及主管也需得到激勵。透過這些策略,可以幫助主管在面對工作任務時更有效率。
Thumbnail
遇到與主管溝通的困難時,不妨從目標、困難點和解決方案的順序出發,而非直接報告每週工作的細節。本文分享了作者如何從架構為重的匯報方式,來更有效地與主管溝通。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主管溝通和任務確認的重要性,並提供了確認技巧和方法,以減少主管和部屬之間的認知差異,並最終提高工作效率。透過本文,您將學習如何與主管溝通,如何確認目標與方案,並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做和時間的浪費。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要點1】只關注在自己的工作,沒有注意主管的需求及水深火熱 【試著這樣做】對於向上管理來說,某個層度是建立在你能幫助主管什麼,了解主管的需求和期望是向上管理的基礎。所以僅僅做好自己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明白上司的目標和壓力,並主動協助主管,當我們能在關鍵時候出手幫主管一把,其實就有建立起好的開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從專員升遷為主管後的挑戰和心態轉變。作者分享自己在升遷後發現主管不必知道所有答案,但需懂得尋找資源協助解決問題。文章進一步介紹了六種「以退為進」的溝通策略,從「私底下討論」、「之後回覆」到「讓我們測試看看」,幫助在面對不同情境時有效處理問題,避免當場僵局並尋求更佳解決方案。
Thumbnail
負責的工作短期看不到績效, 這是從事某些專案管理工作以及行政類型工作的人常會面臨的問題。沒有具體的工作成果, 年底的考績就很難拿到高分, 也會影響升遷和加薪的進度。在這樣的情境中, 能做什麼來讓主管對自己的表現更有感呢? 我認為可以從3部分著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職場簡報技巧的文章,內容提供瞭如何吸引主管的注意力、讓主管記住你、避免簡報被否決等相關技巧。閒置溝通和提前確認目標和方向是文章的重點,讀者將通過本文學習到如何在職場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激勵員工提升自我能力的問題,並指出了員工缺乏提升能力的動力原因。透過對於公司內部晉升管道的探討,以及對於員工動機的分析,提出了激勵員工的建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討論,在透過他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何啟動同仁的當責態度。我們將分享四個啟動團隊工作意願的方向,包括做好的定義、關係建立、授權授責和定期回饋。這些方向對於主管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具備軟技能和專業能力。瞭解這些技巧將有助於領導者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領導團隊並完成任務。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領導與管理中如何透過分析來訂立領導策略,協助部屬完成任務,並提供四大策略供參考,主要內容包括主管需部屬成長、與部屬一起制定流程SOP、授權部屬獨立決策、以及主管也需得到激勵。透過這些策略,可以幫助主管在面對工作任務時更有效率。
Thumbnail
遇到與主管溝通的困難時,不妨從目標、困難點和解決方案的順序出發,而非直接報告每週工作的細節。本文分享了作者如何從架構為重的匯報方式,來更有效地與主管溝通。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主管溝通和任務確認的重要性,並提供了確認技巧和方法,以減少主管和部屬之間的認知差異,並最終提高工作效率。透過本文,您將學習如何與主管溝通,如何確認目標與方案,並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做和時間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