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目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的我開始了二技的進修,進入職場後又決定回去進修,除了想要那個學歷以外,也想要認真學習。
意外在課程當中,老師們問我的問題,就像我常常在詢問自己的—夢想是什麼,而我認為最貼切的問題應該是人生的最終目的,究竟是想要什麼樣的結果。
當然不可能在幾次上課過程中,突然就能領悟到自己的人生。可能是因為需要上課,逼得我原本容易浪費掉,自己為是放鬆的週末時間,有了許多時間可以思考。我想大概每個人在出社會後,夢想大概早就被生活沖淡了許多,因為當問到這個問題時,每個同學都像我一樣一時間回答不出來。
隨心所欲是我的最終目的
這是我最近思考出的東西。
有許多人提到想要買房、想要有一份好工作、財富自由等等;我覺得比較偏向“想要“的東西,或者是我突然覺得這樣的夢想太小了,人生這麼大一個,如果是像大家說的這些,我好像不能以夢想來形容我的最終目的;這些東西對我來說可能比較像是人生的過程,而我認為的夢想是最終目的,而不是這些階段性的目標。得到這些物質的東西後,就像電影的背景音樂突然會下一個疑問:然後呢?
也許是因為現在我處在的階段裡,有一份我很喜歡的工作,有一份還不錯的薪水,所以我不理解把這些想要的東西想成夢想的行為是什麼意思;又或者是當我詢問我自己的時候,我擔心我想出的答案並非我本意,這些物質上的需求,突然間好像是某個誰在我腦中所設置的指令,變成我工作的目標是為了這些東西,所以我不想要被制約住了,當然這些過程是相當重要的,只是我不想要它成為我前進的最終目的,這樣不斷追求的過程中,我覺得那可能很容易讓我成為不知道自己在忙碌什麼的過程。
所以我想要花多一點時間來品嚐我的生活,也許是早晨的第一杯水的味道、我認真留意我散步的公園的花草、微風輕輕撫摸我身上肌膚的感受、在每個當下正在經歷的我本人是怎樣的狀態等等
我想我是想要很輕鬆自在地過生活,這是目的,也是在經歷人生這段過程的我所希望自己的狀態;在每一次的感受中感謝所有我的失去與得到,成為一個有智慧、思想富足的人。
avatar-img
0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ti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人說,在愛裡被愛的那位,總是佔上風;究竟要與愛他的比較多的那位,還是他愛你比較多的那位走到最後,關於這個問題目前沒有最正確的解答。 前幾段感情中,我認為我總是處在被愛比較多的階段,但認真回想起來,其實與愛與不愛沒關,每一段感情的結束都是我決定,當下的我一定還愛著對方,但是因為理念、價值觀不同,兩人
仔細想想,憤怒、悲傷、討厭的種種負面情緒,都是因為我們抓著它們不放。 經常聽見有人介紹「吸引力法則」,而當我開始真正認識,且把它運用在生活上,我真的感受到無比輕鬆。 其實放開自己的方式很簡單,你只需要想著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好,並且感恩所有擁有的東西,這世界就會莫名其妙的好起來!
有人說,在愛裡被愛的那位,總是佔上風;究竟要與愛他的比較多的那位,還是他愛你比較多的那位走到最後,關於這個問題目前沒有最正確的解答。 前幾段感情中,我認為我總是處在被愛比較多的階段,但認真回想起來,其實與愛與不愛沒關,每一段感情的結束都是我決定,當下的我一定還愛著對方,但是因為理念、價值觀不同,兩人
仔細想想,憤怒、悲傷、討厭的種種負面情緒,都是因為我們抓著它們不放。 經常聽見有人介紹「吸引力法則」,而當我開始真正認識,且把它運用在生活上,我真的感受到無比輕鬆。 其實放開自己的方式很簡單,你只需要想著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好,並且感恩所有擁有的東西,這世界就會莫名其妙的好起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碩博士生的日常,常常被實驗、文獻和論文填滿,但有沒有想過,你現在的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真正的進步,不只是為了完成短期的學術目標,而是為了實現你理想中的人生願景。 現在,花 30 分鐘到 1 小時,靜下心來,用以下問題幫助自己釐清方向,設計出你想追求的人生。 ▋1. 如果學術不是壓力,而
Thumbnail
大家有會不會有「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情況呢? 這是我最近在大學時期滿常想的的問題,後來有接觸一些資源,加上一些自身經驗,想要分享幾個方向給大家參考: 1. 理想的生活型態 想像自己理想的生活型態。生活型態涵蓋範圍非常廣,包含居住地、日常作息、社交方式等。 每個人的理想生活都是不同的,想
Thumbnail
身為一個平凡的上班族,這似乎是求學期間不斷努力追求的生活,當我回過頭,才驚覺,這是我要的嗎?二十三歲,重新拾起夢想這兩個字,或許不算早,也不算晚。
Thumbnail
活著是持續地死亡與重生,因熟稔死去,知道該如何前行,每一天都湧出泉源般的勇氣。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理想是個人的執著,而通想是一般世俗人,普遍又普通的看法! 比如在我的年代,考上大學是一個理想,如今大學畢業只是個通想。 有理想是件好事嗎?未必見得吧!看過一些人,為了理想,犧牲不少東西。如果有這麼一個天平,一邊是理想,一邊是犧牲,那犧牲比理想還重時,這個理想還有存在的價值嗎?而可悲的是,犧牲是一
Thumbnail
原本以為職涯的目標設定是從工作的最終目標/成就來反推,舉例來說:希望做到某某職位、年薪突破多少錢、有個人代表作,又或者是把職種中的各種分支領域都摸透。 但我用了六年才發現,原來要先從自己最終想要、期待的生活出發,才有辦法去思考對於工作的期待,並且做到真正的以終為始。
人生每個階段都會有自己的追求,但我覺得人生的目標一般不會。
Thumbnail
在這新的一年,有許多人會訂新年新目標,可是,這些目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這些到底是你想要的,還是別人希望你完成的。如果你只剩一年的壽命,你會想要做甚麼?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碩博士生的日常,常常被實驗、文獻和論文填滿,但有沒有想過,你現在的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真正的進步,不只是為了完成短期的學術目標,而是為了實現你理想中的人生願景。 現在,花 30 分鐘到 1 小時,靜下心來,用以下問題幫助自己釐清方向,設計出你想追求的人生。 ▋1. 如果學術不是壓力,而
Thumbnail
大家有會不會有「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情況呢? 這是我最近在大學時期滿常想的的問題,後來有接觸一些資源,加上一些自身經驗,想要分享幾個方向給大家參考: 1. 理想的生活型態 想像自己理想的生活型態。生活型態涵蓋範圍非常廣,包含居住地、日常作息、社交方式等。 每個人的理想生活都是不同的,想
Thumbnail
身為一個平凡的上班族,這似乎是求學期間不斷努力追求的生活,當我回過頭,才驚覺,這是我要的嗎?二十三歲,重新拾起夢想這兩個字,或許不算早,也不算晚。
Thumbnail
活著是持續地死亡與重生,因熟稔死去,知道該如何前行,每一天都湧出泉源般的勇氣。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理想是個人的執著,而通想是一般世俗人,普遍又普通的看法! 比如在我的年代,考上大學是一個理想,如今大學畢業只是個通想。 有理想是件好事嗎?未必見得吧!看過一些人,為了理想,犧牲不少東西。如果有這麼一個天平,一邊是理想,一邊是犧牲,那犧牲比理想還重時,這個理想還有存在的價值嗎?而可悲的是,犧牲是一
Thumbnail
原本以為職涯的目標設定是從工作的最終目標/成就來反推,舉例來說:希望做到某某職位、年薪突破多少錢、有個人代表作,又或者是把職種中的各種分支領域都摸透。 但我用了六年才發現,原來要先從自己最終想要、期待的生活出發,才有辦法去思考對於工作的期待,並且做到真正的以終為始。
人生每個階段都會有自己的追求,但我覺得人生的目標一般不會。
Thumbnail
在這新的一年,有許多人會訂新年新目標,可是,這些目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這些到底是你想要的,還是別人希望你完成的。如果你只剩一年的壽命,你會想要做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