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養】第二次家庭會議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習慣很重要

  原本預定昨天要召開,因為老公晚上突然要加班,所以就延到星期日。才發現規劃每週代辦事項很重要,原本我們兩個都準備要開始把握週末的最後一點歡樂時光,突然想起要招開家庭會議。

  掙扎了一下,想起《拖延心理學》這本書所提到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至少1個月的時間,每一次時間到了就要做到,就算是2分鐘,也會比不做好。因此我們這次只用了15分鐘的時間召開簡單的家庭會議

上次會議結論執行結果討論,更重要

  這次家庭會議的內容比較少,只有過夜衣服和如何減少加班時間,流程多了針對上次會議結論執行結果討論。

  一樣是以感謝對方為開場,開啟和平的討論與溝通,但這次發現我們兩個都挺混的,都是感謝今天的雞毛蒜皮小事,我想可以嘗試看看在平常睡前增加感謝對方為睡前儀式,讓每天的結束都充滿著愛。

  再針對上次會議結論執行結果討論一環,就凸顯出先前決定將會議結論寫在醒眼處的優勢了。執行率算挺高的,另外也在這次會議中有修正上次的做法,例如上次會議結論提到要每週更換蟑螂藥,發現並沒有徹底執行後,修正成「設定鬧鐘,於每週六更換蟑螂藥」,昇華先前的解決方案,我覺得這樣很棒。

  而這次的議題也比較不需要做太多的腦力激盪,所以就約定好過夜衣服放置位置與討論一下加班太多的情形可以怎麼爭取減少工作的方式,最後一起看個搞笑影片笑一笑,擁抱一下就結束今天的會議囉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晞遊記
1會員
6內容數
✨ 晞遊記 @HsiPlayVenture ✨ 🎯 正向教養桌遊家|將遊戲桌變成孩子成長的 #驚艷時刻。 👧 專注培養 女孩 自信、表達與策略力。 👨‍👩‍👧‍👧 神隊友養成指南|收納狂的 #桌遊實用筆記
晞遊記的其他內容
2022/10/03
星期日一早就因為小事生悶氣,氣到晚上(其實也沒那麼嚴重...),所以在開會的時候,我還一直鑽牛角尖的說想不到、翻舊帳(錯誤示範)。不過神奇的是,其實我說完感謝的話語之後,先前那些心裡有點壓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爽的情緒,好像減輕了90%,也像是跟自己和解一樣,我想,這就是感謝的魔力吧
Thumbnail
2022/10/03
星期日一早就因為小事生悶氣,氣到晚上(其實也沒那麼嚴重...),所以在開會的時候,我還一直鑽牛角尖的說想不到、翻舊帳(錯誤示範)。不過神奇的是,其實我說完感謝的話語之後,先前那些心裡有點壓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爽的情緒,好像減輕了90%,也像是跟自己和解一樣,我想,這就是感謝的魔力吧
Thumbnail
2022/09/27
難度:★☆☆☆☆ | 時間:40分鐘 | 工具:食物調理機(絞肉機)、蒸籠 適用年齡:8個月以上,無牙寶寶 材料準備: 60g 紅棗 4顆 雞蛋 40g 低筋麵粉
Thumbnail
2022/09/27
難度:★☆☆☆☆ | 時間:40分鐘 | 工具:食物調理機(絞肉機)、蒸籠 適用年齡:8個月以上,無牙寶寶 材料準備: 60g 紅棗 4顆 雞蛋 40g 低筋麵粉
Thumbnail
2022/09/25
《父母的語言》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小兒人工耳蝸植入外科醫生轉成一個社會科學家,因此這本說裡面提到很多真實案例與相關的科學佐證。   書本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與打破固有觀念的思維,提及父母的說話方式、內容會如何影響孩子數學、空間等表現、3T原則是親子對話的重要指引,最後呼籲政府重視並投資在孩子身上。  
Thumbnail
2022/09/25
《父母的語言》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小兒人工耳蝸植入外科醫生轉成一個社會科學家,因此這本說裡面提到很多真實案例與相關的科學佐證。   書本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與打破固有觀念的思維,提及父母的說話方式、內容會如何影響孩子數學、空間等表現、3T原則是親子對話的重要指引,最後呼籲政府重視並投資在孩子身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去年約莫這時間想培養整理的習慣,就給自己定下時間來執行,當時寫的紀錄與執行時的一些感受或想法。
Thumbnail
去年約莫這時間想培養整理的習慣,就給自己定下時間來執行,當時寫的紀錄與執行時的一些感受或想法。
Thumbnail
當每件事都是妳真心渴望想做的,妳自然就會抽出時間去做。比起管理時間,更重要的是找到人生中的北極星,確立方向後,就知道該怎麼走。清單上那些超出負荷的待辦事項,只是過度努力的證明,而不是做事多有效率。 仔細想想,確實是如此。就像寫作這件事,因為是真心渴望想做的,就算再忙也會抽出時間寫作,透過文字重新梳理
Thumbnail
當每件事都是妳真心渴望想做的,妳自然就會抽出時間去做。比起管理時間,更重要的是找到人生中的北極星,確立方向後,就知道該怎麼走。清單上那些超出負荷的待辦事項,只是過度努力的證明,而不是做事多有效率。 仔細想想,確實是如此。就像寫作這件事,因為是真心渴望想做的,就算再忙也會抽出時間寫作,透過文字重新梳理
Thumbnail
星期日一早就因為小事生悶氣,氣到晚上(其實也沒那麼嚴重...),所以在開會的時候,我還一直鑽牛角尖的說想不到、翻舊帳(錯誤示範)。不過神奇的是,其實我說完感謝的話語之後,先前那些心裡有點壓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爽的情緒,好像減輕了90%,也像是跟自己和解一樣,我想,這就是感謝的魔力吧
Thumbnail
星期日一早就因為小事生悶氣,氣到晚上(其實也沒那麼嚴重...),所以在開會的時候,我還一直鑽牛角尖的說想不到、翻舊帳(錯誤示範)。不過神奇的是,其實我說完感謝的話語之後,先前那些心裡有點壓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爽的情緒,好像減輕了90%,也像是跟自己和解一樣,我想,這就是感謝的魔力吧
Thumbnail
原本我們兩個都準備要開始把握週末的最後一點歡樂時光,突然想起要招開家庭會議。   掙扎了一下,想起《拖延心理學》這本書所提到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至少1個月的時間,每一次時間到了就要做到,就算是2分鐘,也會比不做好。因此我們這次只用了15分鐘的時間召開簡單的家庭會議
Thumbnail
原本我們兩個都準備要開始把握週末的最後一點歡樂時光,突然想起要招開家庭會議。   掙扎了一下,想起《拖延心理學》這本書所提到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至少1個月的時間,每一次時間到了就要做到,就算是2分鐘,也會比不做好。因此我們這次只用了15分鐘的時間召開簡單的家庭會議
Thumbnail
閱讀到了《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裡面提到舉辦家庭會議,在正向教養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我認為在孩子小(目前一歲3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先由爸媽開始召開兩人家庭會議,待孩子大一點,至少會說話可以對話的時候(應該兩三歲),再邀請孩子參與也不錯。畢竟也是跟家中長子開會阿(誤)
Thumbnail
閱讀到了《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裡面提到舉辦家庭會議,在正向教養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我認為在孩子小(目前一歲3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先由爸媽開始召開兩人家庭會議,待孩子大一點,至少會說話可以對話的時候(應該兩三歲),再邀請孩子參與也不錯。畢竟也是跟家中長子開會阿(誤)
Thumbnail
昨天早上,我、太太與夥伴們相約,要針對《內在小孩轉大人》的出版計劃進行討論。 整個團隊總共有五個人。我、太太和兩位住在一起的夥伴,都住在新竹;只有一位夥伴住在台北⋯⋯這場討論,台北的夥伴也會親臨現場,不但會免去線上會議所帶來的干擾,更能在面對面互動中,準確地接收彼此的非語言訊息。 。昨天。 。 。
Thumbnail
昨天早上,我、太太與夥伴們相約,要針對《內在小孩轉大人》的出版計劃進行討論。 整個團隊總共有五個人。我、太太和兩位住在一起的夥伴,都住在新竹;只有一位夥伴住在台北⋯⋯這場討論,台北的夥伴也會親臨現場,不但會免去線上會議所帶來的干擾,更能在面對面互動中,準確地接收彼此的非語言訊息。 。昨天。 。 。
Thumbnail
看到愈來愈多家長都發現作息穩定的重要性了,發現有固定作息的寶寶,家長在安排整天的活動上,其實更有把握、也因此能夠找到全家合宜的彈性。 不過,週一到週五都這麼努力顧作息了,週末可不可以放鬆放假一下呀?!? 不好意思呀,語嫣又得要來說令人傷心的實話了:
Thumbnail
看到愈來愈多家長都發現作息穩定的重要性了,發現有固定作息的寶寶,家長在安排整天的活動上,其實更有把握、也因此能夠找到全家合宜的彈性。 不過,週一到週五都這麼努力顧作息了,週末可不可以放鬆放假一下呀?!? 不好意思呀,語嫣又得要來說令人傷心的實話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