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養】第二次家庭會議

更新於 2024/09/2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習慣很重要

  原本預定昨天要召開,因為老公晚上突然要加班,所以就延到星期日。才發現規劃每週代辦事項很重要,原本我們兩個都準備要開始把握週末的最後一點歡樂時光,突然想起要招開家庭會議。
  掙扎了一下,想起《拖延心理學》這本書所提到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至少1個月的時間,每一次時間到了就要做到,就算是2分鐘,也會比不做好。因此我們這次只用了15分鐘的時間召開簡單的家庭會議

上次會議結論執行結果討論,更重要

  這次家庭會議的內容比較少,只有過夜衣服和如何減少加班時間,流程多了針對上次會議結論執行結果討論。
  一樣是以感謝對方為開場,開啟和平的討論與溝通,但這次發現我們兩個都挺混的,都是感謝今天的雞毛蒜皮小事,我想可以嘗試看看在平常睡前增加感謝對方為睡前儀式,讓每天的結束都充滿著愛。
  再針對上次會議結論執行結果討論一環,就凸顯出先前決定將會議結論寫在醒眼處的優勢了。執行率算挺高的,另外也在這次會議中有修正上次的做法,例如上次會議結論提到要每週更換蟑螂藥,發現並沒有徹底執行後,修正成「設定鬧鐘,於每週六更換蟑螂藥」,昇華先前的解決方案,我覺得這樣很棒。
  而這次的議題也比較不需要做太多的腦力激盪,所以就約定好過夜衣服放置位置與討論一下加班太多的情形可以怎麼爭取減少工作的方式,最後一起看個搞笑影片笑一笑,擁抱一下就結束今天的會議囉
第二次會議紀錄

avatar-img
1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andy Li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父母的語言》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小兒人工耳蝸植入外科醫生轉成一個社會科學家,因此這本說裡面提到很多真實案例與相關的科學佐證。   書本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與打破固有觀念的思維,提及父母的說話方式、內容會如何影響孩子數學、空間等表現、3T原則是親子對話的重要指引,最後呼籲政府重視並投資在孩子身上。  
閱讀到了《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裡面提到舉辦家庭會議,在正向教養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我認為在孩子小(目前一歲3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先由爸媽開始召開兩人家庭會議,待孩子大一點,至少會說話可以對話的時候(應該兩三歲),再邀請孩子參與也不錯。畢竟也是跟家中長子開會阿(誤)
《父母的語言》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小兒人工耳蝸植入外科醫生轉成一個社會科學家,因此這本說裡面提到很多真實案例與相關的科學佐證。   書本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與打破固有觀念的思維,提及父母的說話方式、內容會如何影響孩子數學、空間等表現、3T原則是親子對話的重要指引,最後呼籲政府重視並投資在孩子身上。  
閱讀到了《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裡面提到舉辦家庭會議,在正向教養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我認為在孩子小(目前一歲3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先由爸媽開始召開兩人家庭會議,待孩子大一點,至少會說話可以對話的時候(應該兩三歲),再邀請孩子參與也不錯。畢竟也是跟家中長子開會阿(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 提醒線 —— 本篇為流水帳紀錄 —— 今天,進行了一場長達 5 小時的活動優化會議 大概上經歷了,對焦活動目標>定義名詞 > 放鬆思考練習 > 達成目標的關鍵 >活動的最小把握成果 > 過去經驗回顧 > 再次聚焦,總共 7 大步驟。 #行動隨著時間,認知可能逐漸不一致 比如行動
高效率的一天,其實從前一晚的準備開始。試試這個「晚間重置」的小習慣,讓你隔天的工作輕鬆又高效! ▋寫下明天的 3 件優先要做的事 別看這一步很基本,但它真的會讓你隔天早上起來不會手忙腳亂。只設定 3 個重點任務,幫自己劃定方向,隔天就能集中火力把重要的事搞定。 ▋清空電腦瀏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7月16日和孩子們談完,我發現,他很難溝通,無法討論,我的計劃中還是留有要和他協議和約定的部份,實在很不實際,我也在想,我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做事,而且很難「完全」改變、整個轉180度,總要拖拖拖,試試試,拖到天荒地老,發生事情了,才會將我打醒。   所以改變原來的計劃,先搬出新店的家,不再管那
Thumbnail
『居家工作者』需要的自律,與強力的時間管理 這一套方法,適合所有居家工作的人使用,尤其適合『運用零碎時間累積工作的人』,例如:家庭主婦、作家、藝術家、自由接案SOHO族……等等。 你只需要兩本記事本:一本使用你習慣的格式就好,另外一本請選把一天可使用時間都列出來的工作日誌。 我建議使用紙本筆記,
Thumbnail
多數家長們希望孩子能在家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有助於孩子的成長,也能促進家庭和諧。 本文將提供一些要點,幫助孩子在家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 制定規律作息時間 固定的睡覺和起床時間:每天在固定時間睡覺和起床,週末也儘量保持一致。 設立早晚例行程序:早上起床後刷牙、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討論了夫妻間在計劃假日活動時的差異,展示瞭如何共同滿足彼此的需求、不需要刻意討好對方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我跟家裡大女兒在時間管理上的習慣比較相同,在學生時期,我總是總是習慣先做完功課再玩,女兒在還沒自學前大概也是這樣 這種總是覺得要先把「正事」做完才能休息的習慣當然沒有不好,問題是:什麼時候「正事」才會做完?因為沒有明確的界限,事情會不斷出現,所以「閒下來」時,心裡還是有一種「事情未完成」的焦慮感
Thumbnail
會需要出動雙方主管出來解決的事,一定是「講了很多次都無法改善」的
Thumbnail
在討論書寫聚會時,說到多久辦一次,我一開始的說法是每週六,我有事的時候休息,B馬上說:「那我的活動上場。」 「喔!也可以。」我說。   後來我想到,我也想休息,那就一個月書寫最多3次,說畫最少會有一次。其實也沒定案,我還在猶豫。   第一次時沒公開發通知,我們3個人先來一次。碰面時B跟我說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 提醒線 —— 本篇為流水帳紀錄 —— 今天,進行了一場長達 5 小時的活動優化會議 大概上經歷了,對焦活動目標>定義名詞 > 放鬆思考練習 > 達成目標的關鍵 >活動的最小把握成果 > 過去經驗回顧 > 再次聚焦,總共 7 大步驟。 #行動隨著時間,認知可能逐漸不一致 比如行動
高效率的一天,其實從前一晚的準備開始。試試這個「晚間重置」的小習慣,讓你隔天的工作輕鬆又高效! ▋寫下明天的 3 件優先要做的事 別看這一步很基本,但它真的會讓你隔天早上起來不會手忙腳亂。只設定 3 個重點任務,幫自己劃定方向,隔天就能集中火力把重要的事搞定。 ▋清空電腦瀏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7月16日和孩子們談完,我發現,他很難溝通,無法討論,我的計劃中還是留有要和他協議和約定的部份,實在很不實際,我也在想,我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做事,而且很難「完全」改變、整個轉180度,總要拖拖拖,試試試,拖到天荒地老,發生事情了,才會將我打醒。   所以改變原來的計劃,先搬出新店的家,不再管那
Thumbnail
『居家工作者』需要的自律,與強力的時間管理 這一套方法,適合所有居家工作的人使用,尤其適合『運用零碎時間累積工作的人』,例如:家庭主婦、作家、藝術家、自由接案SOHO族……等等。 你只需要兩本記事本:一本使用你習慣的格式就好,另外一本請選把一天可使用時間都列出來的工作日誌。 我建議使用紙本筆記,
Thumbnail
多數家長們希望孩子能在家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有助於孩子的成長,也能促進家庭和諧。 本文將提供一些要點,幫助孩子在家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 制定規律作息時間 固定的睡覺和起床時間:每天在固定時間睡覺和起床,週末也儘量保持一致。 設立早晚例行程序:早上起床後刷牙、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討論了夫妻間在計劃假日活動時的差異,展示瞭如何共同滿足彼此的需求、不需要刻意討好對方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我跟家裡大女兒在時間管理上的習慣比較相同,在學生時期,我總是總是習慣先做完功課再玩,女兒在還沒自學前大概也是這樣 這種總是覺得要先把「正事」做完才能休息的習慣當然沒有不好,問題是:什麼時候「正事」才會做完?因為沒有明確的界限,事情會不斷出現,所以「閒下來」時,心裡還是有一種「事情未完成」的焦慮感
Thumbnail
會需要出動雙方主管出來解決的事,一定是「講了很多次都無法改善」的
Thumbnail
在討論書寫聚會時,說到多久辦一次,我一開始的說法是每週六,我有事的時候休息,B馬上說:「那我的活動上場。」 「喔!也可以。」我說。   後來我想到,我也想休息,那就一個月書寫最多3次,說畫最少會有一次。其實也沒定案,我還在猶豫。   第一次時沒公開發通知,我們3個人先來一次。碰面時B跟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