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活得那麼認真,為何還是傷痕累累?用剛剛好的努力,停止倦怠循環,找回人生的平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也許,你以為「普通」與「正常」的努力,
都可能是讓「人生傷痕累累」的原因。

●檢查一下,你是否容易把自己逼到絕境?

-無所事事的時候懷有強烈的罪惡感。

-認為把事情做到最快最好,才對得起別人。

-常常強迫自己滿足他人的期待,很怕讓對方失望。

-忙起來的時候,習慣性憋尿或忍住頭痛、胃痛。

-結果不如預期,總是歸因於自己不夠努力。


●「該怎麼生活?」

某個炎夏中午,我在豔陽照射的高樓大廈裡,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那時我因為職業倦怠和憂鬱症,身心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所有日常都化為可怕的創傷。我明知有個地方出錯了,卻漫無頭緒,一片茫然。儘管專家建議我放下一切好好休息,我卻拿不定主意。

我的人生彷彿被無形的線絆倒,突然停擺。我一邊說著「怎麼一回事」,一邊爬起來,卻發現眼前是懸崖。深刻的恐懼令我再也看不見前方的路,只能跌坐在地,放聲大哭。

是什麼把我的人生變得如此可怕?我怎麼想也想不明白,我只是認真讀書,努力找工作,過著平凡生活的普通人,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在這種心境下,我把「該怎麼生活」的問題換成:「怎麼樣才能活下去?」


●有時候,我們不該用「加油」去安慰正處於痛苦的人,因為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難處,誰也無法踏入那個領域。


●儘管時代在改變,但大部分的人仍舊認為,平凡上班族的人生沒什麼特別之處。因此,很多人不願意去了解隱藏在平凡背後的自我人生。依然有數不清的臉孔被隱藏在「平凡」的面具後,並將精神與肉體上的極限痛苦視為理所當然,咬牙死撐著。

但是,平凡倒下的瞬間絕不平凡。無論你倒下的原因是出於職場倦怠或其他痛苦,那一刻,被平凡掩蓋的個人生活終將顯露無遺。不管怎麼樣,失去平凡的過程與結果,對每個人有不同的意義,它可能是人生的一次嘗試錯誤,也可能是改變人生的重大事件。


●倦怠,是一種「過度」的疾病。舉凡熱愛工作,把自己拋在腦後;被成就埋沒,把自己和工作畫上等號;為了生存而選擇完美主義;壓抑敏感天性而活;甘願犧牲;順從組織、人性枯竭等等,都是容易倦怠的人。


●我覺得自己沒資格過得開心並享受人生樂趣,我的不安感源自「恐懼」和「愧疚」。我害怕過去努力累積的職涯中斷、害怕喪失實務工作的感覺、對自己把知識與能力埋沒在家中感到內疚、讓丈夫獨自養家活口充滿抱歉,同時也愧對接手的同事。

我的休息,讓這些情緒猛烈地反抗,不停地強迫我找事做,更不容許我抱持著「自己是因為生病才請假」的想法顧影自憐。


●於是我深信只要努力就能過上好生活,這成了支撐我、證明我自己的唯一信念。然而,這不過是另一個「虛假自尊」罷了,是另一個「面具」。


●很多時候,當我們適應了自己扮演的角色,我們會用「大家都是這樣生活的」為藉口來壓抑自己,不顧藏在面具後高喊著「不能這樣」的真實自我。

每個人都在適應這世界,即使我們扮演的角色不符合意願與天性。我們漸漸習慣戴著面具活出社會想要的樣子,也就慢慢遺忘了真正的自我。


●我們需要一個不在意我是什麼模樣、在哪裡做些什麼,都會無條件愛著我們的人。那個人不會是父母,也不是配偶,而應該是你自己。

當你能成為「即使自己不努力奮發也會支持並守護自己」的人,就能脫下面具,用堅定的自尊過生活。

如果不能放棄想被他人愛、被他人肯定的渴望,那麼就算我們再富有、再寬裕,也永遠無法獲得自由。


●「做你覺得最沒用、最沒意義,但卻很有趣的事!」


●對我們來說,晝夜比想像中更重要。如果你會失眠,不要依賴藥物,試著創造能明確區分晝夜的生活模式。重要的是在滑手機之前,先記住這件事:得把光消耗完,睡意才會找來!


●我們最終需要放下一切,回到自我的勇氣。通過這份勇氣,得以輕鬆地選擇能讓自己開心並享受樂趣與美麗的事物,且不會為此感到愧疚,這才是真正的「休息」


●當你習慣忍受疼痛後,你甚至會達到劇痛時也能控制表情的「境界」。當各種痛苦不時冒出,我們難以逐一處理時,就習慣了疼痛,而這是一件可怕的事。習慣忍痛的人會自動跳過「休息」的想法,如果再加上「一定得做到」的強迫與執著,那情況更是雪上加霜。


●大腦以我們的慣性行為與熟悉狀態作為基準點,一旦出現類似情況,就會拚命地採取相同的模式來應對。從飲食習慣、睡眠習慣、工作方式、說話方式、情感表達方式、無聊時做的行動、穿著打扮,以及在特定情況下的表情等,我們做出的許多選擇都遵照這個原則。我們認為某件事幸福或不幸福,或是某件事讓我們想起相關記憶也是如此。換言之,在我們身上不斷重複某些特定情況,其實是大腦做出熟悉選擇所造成的結果。


●如果你發現某些不希望的事不斷發生,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模式自動做出了選擇。想改變生活,就得改變思維模式。這當然不容易,但如果你意識到渴望改變的決心,並且專注在自己想要的事物上,那麼就能輕鬆地改變既定模式。


●不是放棄人生,而是轉變態度。

當我們覺得人生沒什麽可期待的時候,很容易放棄人生,這時需要的不是 全部放棄,而是「轉變態度」。

如果你時時刻刻都感到不快樂與厭煩,生活就會充斥著冷眼旁觀。總是不滿的世界,絕對不會出現「有滋味的人生」。就算你擁有一切,假如你以悲觀又厭惡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人生,那麼不管什麼處境,你都很難避免不幸。


●《活出意義來》一書作者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i)提過,有三種方式可以找到人生意義:

1.通過創造東西。

2.通過對人、事、物的體驗。

3.通過對不可避免的考驗表現出態度。

如果你在此刻生活中找不到人生意義,不是因為缺乏意義,而是你看不見現實的積極面,假使你確信生活是幸福的,根本無須特意尋找人生的意義,所以我認為,至少要知道什麼事情能讓人生變得有價值。


~弘益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學士、梨花女子大學UX設計碩士/事多人(사다인)
~《活得那麼認真,為何還是傷痕累累?用剛剛好的努力,停止倦怠循環,找回人生的平衡》
~《리셋, 다시 나로 살고 싶은 당신에게:일 때문에 죽을 뻔한 그녀의 번아웃 탈출기》

#活得那麼認真為何還是傷痕累累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活得那麼認真,為何還是傷痕累累?》】↓↓
https://product.mchannles.com/2yr8s

【金石堂購買《活得那麼認真,為何還是傷痕累累?》】↓↓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漂浮海月-avatar-img
2022/10/05
有必要看看這本書了
菜有蟲-avatar-img
2022/10/04
感覺有我需要來看這本書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68會員
2.3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你我深藏心中陰暗角落不願被看見的一部分,那不是錯,只是特質。
Thumbnail
2025/04/09
★你我深藏心中陰暗角落不願被看見的一部分,那不是錯,只是特質。
Thumbnail
2025/03/21
★高敏感特質,可以令我們更感知世界的一切,是美好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3/21
★高敏感特質,可以令我們更感知世界的一切,是美好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3/03
★精鍊的「箴言式金句」,直指開悟的深邃智慧。
Thumbnail
2025/03/03
★精鍊的「箴言式金句」,直指開悟的深邃智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作者事多人在激烈的升學與就業生涯中拼命前進,最終擠進大型企業窄門展現傑出工作成就。然而,總是工作優先、過度努力的他,逐漸被某種無力感侵蝕,當發覺事情不妙時,已被診斷是重度恐慌症加上憂鬱症,迫使他人生踩下煞車,也開始梳理究竟自己是怎麼走到這個地步。這本書,就是他的歷程回顧,以及如何停止倦怠循環的建議。
Thumbnail
作者事多人在激烈的升學與就業生涯中拼命前進,最終擠進大型企業窄門展現傑出工作成就。然而,總是工作優先、過度努力的他,逐漸被某種無力感侵蝕,當發覺事情不妙時,已被診斷是重度恐慌症加上憂鬱症,迫使他人生踩下煞車,也開始梳理究竟自己是怎麼走到這個地步。這本書,就是他的歷程回顧,以及如何停止倦怠循環的建議。
Thumbnail
一個人的悲劇不在於他輸了,而是他差點就贏了。 下述狀況,你覺得就是在說你? 凡事力求簡便,只做最低程度努力,即使很是重要的事情。 花很多時間「準備」工作、「逃離」工作,或找別人「代替」你的工作,但就是不「投入」工作。 做事不持久常常徒勞無功。 無法樂在其中,即使面對你人生重要的活動或人際關係。
Thumbnail
一個人的悲劇不在於他輸了,而是他差點就贏了。 下述狀況,你覺得就是在說你? 凡事力求簡便,只做最低程度努力,即使很是重要的事情。 花很多時間「準備」工作、「逃離」工作,或找別人「代替」你的工作,但就是不「投入」工作。 做事不持久常常徒勞無功。 無法樂在其中,即使面對你人生重要的活動或人際關係。
Thumbnail
「怎麼什麼事都感覺做不好……?」 「明明很努力了還是無法追上別人。」 「很想給自己一天耍廢,但感覺很不應該。」 「好討厭現在的自己,怎麼做都好像不夠。」 以上的句子你也有共鳴嗎?是否常常出現在你的腦海裡呢? 伴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我們獲取資訊的速度也大幅提升,各種事物的學習資源都可以輕易取得,使得多
Thumbnail
「怎麼什麼事都感覺做不好……?」 「明明很努力了還是無法追上別人。」 「很想給自己一天耍廢,但感覺很不應該。」 「好討厭現在的自己,怎麼做都好像不夠。」 以上的句子你也有共鳴嗎?是否常常出現在你的腦海裡呢? 伴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我們獲取資訊的速度也大幅提升,各種事物的學習資源都可以輕易取得,使得多
Thumbnail
D47 為什麼我的人生過得這樣累? E 不同時代下人們的精神狀態都會不一樣,以前物質生活貧乏但精神狀態和心靈滿足度卻很好;現在物質生活提高比以往更容易獲取資源,但精神生活卻匱乏了。 追求太多,生命免不了會痛苦 人之所以會痛苦,有時候是追求的太多。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順心,明知道有些理想永遠無法實
Thumbnail
D47 為什麼我的人生過得這樣累? E 不同時代下人們的精神狀態都會不一樣,以前物質生活貧乏但精神狀態和心靈滿足度卻很好;現在物質生活提高比以往更容易獲取資源,但精神生活卻匱乏了。 追求太多,生命免不了會痛苦 人之所以會痛苦,有時候是追求的太多。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順心,明知道有些理想永遠無法實
Thumbnail
人生不易,辛辛苦苦,累的是自己,省吃省喝,苦的是自己。 活著活著,沒有了熱情,走著走著,剩下了回憶,有些人,不知道為什麼就散了,有些事,不知道為什麼就變了。 曾經無話不說的朋友,最後也會無話可說。   太多問題,沒有答案,不了了之,太多事情,糾纏不清,糊里糊塗。   想得多太累,計較多太煩,
Thumbnail
人生不易,辛辛苦苦,累的是自己,省吃省喝,苦的是自己。 活著活著,沒有了熱情,走著走著,剩下了回憶,有些人,不知道為什麼就散了,有些事,不知道為什麼就變了。 曾經無話不說的朋友,最後也會無話可說。   太多問題,沒有答案,不了了之,太多事情,糾纏不清,糊里糊塗。   想得多太累,計較多太煩,
Thumbnail
大家都在「成為自己」,與「他人的期許」間拉扯。 這樣的拉扯大概一輩子都不會結束。
Thumbnail
大家都在「成為自己」,與「他人的期許」間拉扯。 這樣的拉扯大概一輩子都不會結束。
Thumbnail
當一個有原則的人多難,當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又多容易覺得自己蹉跎?
Thumbnail
當一個有原則的人多難,當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又多容易覺得自己蹉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