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有效的習慣養成安排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習慣養成|繼上篇文章 》習慣養成的熱度總是隨著時間遞減 談到的,時段的把控原則分別對養成習慣的影響,以及放大養成習慣成功機率的關鍵要素,本篇就專注的來聊聊,以24小時週期區分時段並且該如何加以分配。

▎行動時段. 醒來後的0-8個小時

通常這段期間會經歷上午及午後的辦公時間
相較於夜晚,這段期間對大多數人來說通常是以行動導向為主的,你說晚上比較有靈感、比較有動力工作那是另外一回事哦!
所謂行動導向,也可以說是承受困難、接受挑戰,以一天來說相對較為「容易」將那些難以執行、執行起來需面對較多阻力的習慣放到行動時段去執行可以增加養成習慣的機會。

▎緩衝時段. 醒來後的9-15個小時

通常這段期間會經歷下午辦公及下班後休息時間。
這段期間的生理特徵會處在一個比較放鬆的階段,會比較適合去養成一些比較不用克服太多事情的習慣,像是冥想、瑜伽或者是一些靜態類型的習慣。
如果你真的是越晚靈感越是一發不可收拾的人,那滿建議這段期間把這些想法寫下來,免得腦袋一直持續高速運轉影響到了以下的睡眠時段。
將那些能夠調節身心壓力且阻力較低的習慣放到這個時段去執行,不僅可以增加養成習慣的機會,對於原本就有的習慣,也是將強鞏固的好時機。

▎睡眠時段. 醒來後的16-24個小時

通常這段期間會經歷準備入睡及睡眠階段。
避免接觸太多的人造光、太多的刺激、飲食等等,因為會影響到睡眠,影響到睡眠就會影響到隔天起床的狀態,那這個階段不太適合強迫自己去養成某些需要花費很大精力或體力的習慣。
許多人在學生的時期都夜衝過、出了社會也追過流星雨、熬夜追劇,現在你可以知道,經常性地在這個時段追求太多刺激,長期下來會大幅降低養成一個習慣的能力,因為會直接影響到時段一的行動導向狀態。
將那些刺激、有挑戰性的事情放到行動時段,睡眠時段就放心地讓自己好好充電吧。
以上是一種分配思維的方式,並沒有硬性的規定只能這麼做,就像是你明知道吃零食會讓身體產生發炎,但偶爾吃你還是勉強可以承受的,再加上一些健康補給減少發炎的情況(當然對身體來說還是非常嚴重的負擔)。
時段把控的觀念推薦給你們,試著將今天提到的內容應用到生活中,我相信你們會有新的發現和體驗的。
暸解了三個時段的特性後,留言跟我分享你即將如何運用:
我想將____習慣,放到____時段。
本文引用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的神經科學家和終身副教授 Andrew Huberman 的研究資訊。

☕️ 在以下幾個地方找到我
🙋🏻‍♂️ 提問&合作歡迎寫信到 neil@neilhabit.com 與我聯繫
avatar-img
63會員
46內容數
「習慣養成是一種生活化的修行方式」,你會在任何時刻突然想要做出一些改變,追求成長的自我認同感是你我都需要的。 這一切都需要累積,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習慣存摺,現在你的存摺裡是負債還是有穩固的現金流呢?跟著此專欄,我希望能與你一起讓習慣存摺由虧轉盈,或者放大利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習慣存摺 的其他內容
習慣養成|為什麼養成習慣總是失敗?透過三題快問快答X一個習慣養成迷思,破除以往制定習慣養成計畫的觀念。
習慣迴圈的概念我是在鬆綁你的焦慮習慣這一本書中看到的,用習慣迴圈可以簡單地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想擺脫的成癮或焦慮習慣的情形。
時間管理 | 為了成為高效工作者取得理想成就,一定會關注時間管理的議題,期待能找到如何有高效的利用時間,在人生當中取得理想的成就,獲得成功。
習慣養成|為什麼養成習慣總是失敗?透過三題快問快答X一個習慣養成迷思,破除以往制定習慣養成計畫的觀念。
習慣迴圈的概念我是在鬆綁你的焦慮習慣這一本書中看到的,用習慣迴圈可以簡單地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想擺脫的成癮或焦慮習慣的情形。
時間管理 | 為了成為高效工作者取得理想成就,一定會關注時間管理的議題,期待能找到如何有高效的利用時間,在人生當中取得理想的成就,獲得成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瞭解如何培養新習慣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精確行動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有關如何設定行為改變目標,以及行動設計學領域的建議。通過精確化行為、增加提醒、習慣疊加和清除卡點等步驟,讀者將學會如何以最佳方式培養新習慣。
認識我有一段時間的人,總是對我晚上九點睡、早上四點起的生活習慣感到驚訝。我成為晨型人已經17年了,這個習慣給我帶來了無數好處。 ▋建立晨型習慣的契機 我成為晨型人的契機是在15歲的時候,那時我在書店買了一本書,名叫《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是由日本作家所寫,內容講述了在早上完成重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中,深入探討了習慣對於人類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習慣來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Duhigg指出,大腦會尋找省力的方式來處理日常活動,讓習慣成為處理這些活動的主要方式。這是因為我們在動腦的過程中會耗掉許多能量,而習慣能讓大腦擁有更多休息,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當我我們開始一項新的習慣時,我們也許會設立像是以下的目標:每天超慢跑30分鐘,於是開始興高采烈的執行,前幾天都還可能找出時間來超慢跑,例如早上起床後,有時候比較晚起床,就會在下班後跑一下。然後,生活或是工作中的意外插進來了,有時是公司突然需要加班,有時是晚間的好友聚餐,這些突發事件,會讓你忘記執行新
Thumbnail
《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將習慣分成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回應與獎勵,這四個階段在習慣的養成過程中,缺一不可。缺乏提示,行動不會開始;缺乏渴望,則不會產生足夠的動機來執行行動;當行動太難,或我們缺乏足夠的能力來執行這項行動時,則行動也不會發生,就沒有了回應;而行動如果沒有獲得獎勵,就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男人困境 38 要對抗混亂的生活,你需要建立習慣系統   有的人很難建立習慣,甚至生活一團亂,是因為沒有固定行程的概念。   多數人能夠固定的行為通常為上班與睡覺兩者,而剩下的三成時間才是自己能掌控的,大約是 4~7 小時不等。   如果你每次習慣下班後在找有什麼事可以做,那往往都會飄向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瞭解如何培養新習慣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精確行動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有關如何設定行為改變目標,以及行動設計學領域的建議。通過精確化行為、增加提醒、習慣疊加和清除卡點等步驟,讀者將學會如何以最佳方式培養新習慣。
認識我有一段時間的人,總是對我晚上九點睡、早上四點起的生活習慣感到驚訝。我成為晨型人已經17年了,這個習慣給我帶來了無數好處。 ▋建立晨型習慣的契機 我成為晨型人的契機是在15歲的時候,那時我在書店買了一本書,名叫《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是由日本作家所寫,內容講述了在早上完成重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中,深入探討了習慣對於人類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習慣來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Duhigg指出,大腦會尋找省力的方式來處理日常活動,讓習慣成為處理這些活動的主要方式。這是因為我們在動腦的過程中會耗掉許多能量,而習慣能讓大腦擁有更多休息,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當我我們開始一項新的習慣時,我們也許會設立像是以下的目標:每天超慢跑30分鐘,於是開始興高采烈的執行,前幾天都還可能找出時間來超慢跑,例如早上起床後,有時候比較晚起床,就會在下班後跑一下。然後,生活或是工作中的意外插進來了,有時是公司突然需要加班,有時是晚間的好友聚餐,這些突發事件,會讓你忘記執行新
Thumbnail
《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將習慣分成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回應與獎勵,這四個階段在習慣的養成過程中,缺一不可。缺乏提示,行動不會開始;缺乏渴望,則不會產生足夠的動機來執行行動;當行動太難,或我們缺乏足夠的能力來執行這項行動時,則行動也不會發生,就沒有了回應;而行動如果沒有獲得獎勵,就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男人困境 38 要對抗混亂的生活,你需要建立習慣系統   有的人很難建立習慣,甚至生活一團亂,是因為沒有固定行程的概念。   多數人能夠固定的行為通常為上班與睡覺兩者,而剩下的三成時間才是自己能掌控的,大約是 4~7 小時不等。   如果你每次習慣下班後在找有什麼事可以做,那往往都會飄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