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讀:因為有小說,我們得以自由【金英夏散文三部曲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故事就是人,故事就是宇宙。

●「我曾想過,如果我受到某種懲罰,在閱讀和寫作兩者之中只能選擇一個,我會選擇哪一個?雖然不能書寫的人生非常不舒服,但無法閱讀的痛苦似乎更大。」—金英夏

●悲劇的主角醒悟到自己的愚蠢時往往已經太遲,但讀者經由閱讀發現自我的無知和傲慢,所以不會經歷太大的危險。

●為什麼閱讀?世界上有很多答案,我也擁有幾種理由。但最重要的是,閱讀是為了對抗在我們內心深處生長的傲慢。我在讀荷馬的《奧德賽》和索福克里斯的《伊底帕斯王》時,發現了「雖然不知道,卻相信自己知道的傲慢」以及「相信我們從古代至今已獲得極大進步的自滿」。這樣的閱讀會動搖我們曾經堅信的東西,那麼,讀者可以說是想經由閱讀這一危險的行為動搖自己信念的人。美國評論家哈 洛·卜倫(Harold Bloom)在《如何讀西方正典—盡得其妙》(How to read and why)的序言中曾如是說道:「閱讀會分裂自我,亦即絕大部分的自我會隨著閱讀散去,但這絕不是悲傷之事。」

●愚蠢的瘋子唐吉訶德和用瘋狂的愛情毀滅自己的愛瑪.包法利,雖然是塞萬提斯和福樓拜創造的人物,但從他們身上我們發現了自己的樣子。…我們被那些人物所吸引,不知不覺地翻過書頁,跟在他們後面。在此期間,他們滲透到我們的意識中…我們閱讀的小說變成我們的一部分,讀完的小說再也離不開我們自身。

●人本身就是故事。閱讀小說,並不是指人類這種優越的存在,消費書籍這種大量產品的過程。所謂人類的故事,就是通過書籍這個小空隙,短暫連接圍繞自己的巨大世界以及永恆歲月的行為,所以人就是故事,故事就是宇宙,因為故事的世界是無限大的。

●閱讀小說不是為了得到任何主題和教訓,也不是為了到達「隱藏的中心部分」。…所謂良好的讀書經驗並不是完全了解一部小說,反而是在作家創造的精神迷宮裡愉快地遊蕩的經歷。閱讀一部小說,一個輕薄的世界就會重疊到我們的內在。在日常這個枯燥無味的世界上,閱讀等精神經驗層層疊加,每個人都會創造固有的內在。

●「無論小說還是電影,都要看到最後才能做出完整的反應,但小說與電影不同,很少有人會持續看到最後,如果持續看到最後,那是因為喜歡作品的某些方面。如果讀者不能理解登場人物,不能將感情投入其中,就很難將小說讀完。所以,如果讀完任何一部小說,就意味著有能夠抓住讀者內心的最起碼的東西,無論那是什麼。如果對某本小說感到失望,就會馬上把它扔掉,忘記那個作品或閉口不談。

●如果書不夠有趣,我們就會把書本闔起來,決意不再看它。這麼做也可以,不會有人說什麼。電影上映途中起身離去的話,會妨礙到別人,不得不顧慮別人的想法。但是書是一個人讀的,所以暫時闔上書頁也不會發生任何問題。讀書的每一瞬間,我們都在做決定。說要再讀一下、再讀一下、 再讀一下、再讀一下,這樣就會把整本書看完。讀完一本書其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為要克服無數次不想再讀了的誘惑。

●也許有人會問:「我們的時間很寶貴,如果花那麼多寶貴的時間讀小說,是不是應該有所收穫呢?」如果是福樓拜的話,他一定會如此回答:「花那麼多寶貴的時間去閱讀,如果只得到『出軌就會死亡』的教訓,那才是浪費時間。」很顯然地,我們經由閱讀小說來獲取一些東西,至於是什麼東西很難向別人說明,因為我所經歷的迷宮和別人經歷的迷宮都不一樣。

●正如同我們不前往,山也不會消失,某些小說無論我們讀與不讀,都無疑存在於某個地方。我們知道小說有危險,但仍靠近它,從小說受到強烈的影響,把它當作自己的一部分。讀者閱讀小說可能得不到任何明顯的益處,只是變成讀過那部小說的人。我覺得最好用前面引用的奧罕·帕慕克的話,結束這個章節。
「小說是第二個人生。」
是的,也許那就是全部。

~進軍國際文壇的先鋒作家/金英夏(김영하)
~《讀:因為有小說,我們得以自由【金英夏散文三部曲3】》
~《읽다》

#讀
#金英夏散文三部曲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讀:因為有小說,我們得以自由》】↓↓
https://buyforfun.biz/2vYjX

【金石堂購買《讀:因為有小說,我們得以自由》】↓↓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72會員
2.5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對自己失去信心、莫名感到壓力、煩惱如何與周圍的人相處時, 這會是你想要打開閱讀的書。
Thumbnail
2025/04/17
★對自己失去信心、莫名感到壓力、煩惱如何與周圍的人相處時, 這會是你想要打開閱讀的書。
Thumbnail
2025/04/11
★快樂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其次都是其次!
Thumbnail
2025/04/11
★快樂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其次都是其次!
Thumbnail
2025/04/07
★《原子時間》續作! 一個小動作,改變人生質感。
Thumbnail
2025/04/07
★《原子時間》續作! 一個小動作,改變人生質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為何閱讀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一世界,書裡任暢遊。書,提供了我思想的空間,拉起了我見事物的多角度。它,使我的思想變得多元化,感動有了多層次,也讓我驚訝且震撼於文字的力量和啟發。合起了我正在讀之二月河之康熙帝國,念起了我與書之不解之緣,也由心中升起了一個問題,我為何閱讀? 我不是個愛
Thumbnail
我為何閱讀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一世界,書裡任暢遊。書,提供了我思想的空間,拉起了我見事物的多角度。它,使我的思想變得多元化,感動有了多層次,也讓我驚訝且震撼於文字的力量和啟發。合起了我正在讀之二月河之康熙帝國,念起了我與書之不解之緣,也由心中升起了一個問題,我為何閱讀? 我不是個愛
Thumbnail
我為何閱讀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一世界,書裡任暢遊。書,提供了我思想的空間,拉起了我見事物的多角度。它,使我的思想變得多元化,感動有了多層次,也讓我驚訝且震撼於文字的力量和啟發。合起了我正在讀之二月河之康熙帝國,念起了我與書之不解之緣,也由心中升起了一個問題,我為何閱讀? 我不是個愛
Thumbnail
我為何閱讀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一世界,書裡任暢遊。書,提供了我思想的空間,拉起了我見事物的多角度。它,使我的思想變得多元化,感動有了多層次,也讓我驚訝且震撼於文字的力量和啟發。合起了我正在讀之二月河之康熙帝國,念起了我與書之不解之緣,也由心中升起了一個問題,我為何閱讀? 我不是個愛
Thumbnail
做為小小的愛閱者,常被問說「你怎麼那麼喜歡閱讀啊?」,也有人會問我「該讀什麼書」或「該用什麼方法讀」。這些問題著實不好答。但現在我找到了更好的回應方式,就是推他們讀這本《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做為小小的愛閱者,常被問說「你怎麼那麼喜歡閱讀啊?」,也有人會問我「該讀什麼書」或「該用什麼方法讀」。這些問題著實不好答。但現在我找到了更好的回應方式,就是推他們讀這本《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閱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人類究竟是怎讀的?本書從歷史的角度介紹了人類的閱讀活動,並探討了寫作、印刷、小說、詩歌、焚書、詮釋、重讀等和閱讀密切相關的現象,以及不同文化、不同性別和不同時空的閱讀經驗。人不只閱讀,也一直在探討閱讀的意義,相關的議題可以說總是耐人尋味。
Thumbnail
閱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人類究竟是怎讀的?本書從歷史的角度介紹了人類的閱讀活動,並探討了寫作、印刷、小說、詩歌、焚書、詮釋、重讀等和閱讀密切相關的現象,以及不同文化、不同性別和不同時空的閱讀經驗。人不只閱讀,也一直在探討閱讀的意義,相關的議題可以說總是耐人尋味。
Thumbnail
我不會說自己是個飽讀詩書的人,因為確實不是,但如果這輩子可以完成一個夢想,看完全世界從古至今的書無非是不二之選。
Thumbnail
我不會說自己是個飽讀詩書的人,因為確實不是,但如果這輩子可以完成一個夢想,看完全世界從古至今的書無非是不二之選。
Thumbnail
是因為閱讀會帶來什麼好處,我們才會讀嗎?作者李惠貞在書內某一篇提出了類似的問題。全書由由五十則短篇匯集而成,單看像是毫無關聯的心情筆記,但實則圍繞僅一個問題:「我們為何閱讀?」。這本書就像是「閱讀者的心靈雞湯」或「迷失者的指南」,帶我重新找回了閱讀的快樂。
Thumbnail
是因為閱讀會帶來什麼好處,我們才會讀嗎?作者李惠貞在書內某一篇提出了類似的問題。全書由由五十則短篇匯集而成,單看像是毫無關聯的心情筆記,但實則圍繞僅一個問題:「我們為何閱讀?」。這本書就像是「閱讀者的心靈雞湯」或「迷失者的指南」,帶我重新找回了閱讀的快樂。
Thumbnail
為什麼要閱讀?是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問師長的問題。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給出讓人心服口服的答案:因為閱讀可以增長知識阿,所以我們讀書。難道知識只能從閱讀當中汲取嗎?試想,為什麼秦始皇焚書坑儒就像是犯了什麼滔天大罪似的,遭人撻伐?在那一個沒有網路和手機的年代,知識固然是只存在於書本當中的,但是在二十一世紀,只要
Thumbnail
為什麼要閱讀?是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問師長的問題。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給出讓人心服口服的答案:因為閱讀可以增長知識阿,所以我們讀書。難道知識只能從閱讀當中汲取嗎?試想,為什麼秦始皇焚書坑儒就像是犯了什麼滔天大罪似的,遭人撻伐?在那一個沒有網路和手機的年代,知識固然是只存在於書本當中的,但是在二十一世紀,只要
Thumbnail
如果要談論「閱讀的力量」必然要提到《唐吉訶德》這一作品的主人翁唐吉訶德,其作者塞萬提斯創造出這一看騎士小說看太多而妄想自己是騎士而踏上征途並結識農夫桑丘的喜劇人物,歷經時代流轉後已經成為一正面形象而脫離一開始的諷刺意涵,他把風車當巨人對抗,把農婦當公主服侍,最後卻改變了自己與他人的命運,他不只是讀
Thumbnail
如果要談論「閱讀的力量」必然要提到《唐吉訶德》這一作品的主人翁唐吉訶德,其作者塞萬提斯創造出這一看騎士小說看太多而妄想自己是騎士而踏上征途並結識農夫桑丘的喜劇人物,歷經時代流轉後已經成為一正面形象而脫離一開始的諷刺意涵,他把風車當巨人對抗,把農婦當公主服侍,最後卻改變了自己與他人的命運,他不只是讀
Thumbnail
人們,是不是不閱讀了? 是對於閱讀提不起興趣、找不到非讀不可的書或理由? 抑或單純覺得閱讀之於自己已不再重要也不是必要? 「閱讀」這個行為本身,是否像逐年遞減的書店與書籍一樣,就要從進行式成為過去式了? 有一個對閱讀始終不渝的資深讀者,以「人為何需要閱讀?」為題,對這道命題不斷叩問...
Thumbnail
人們,是不是不閱讀了? 是對於閱讀提不起興趣、找不到非讀不可的書或理由? 抑或單純覺得閱讀之於自己已不再重要也不是必要? 「閱讀」這個行為本身,是否像逐年遞減的書店與書籍一樣,就要從進行式成為過去式了? 有一個對閱讀始終不渝的資深讀者,以「人為何需要閱讀?」為題,對這道命題不斷叩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