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陪伴了我們將近三年的時間,焦慮有隨著時間下降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章之研究結果引用自 Ain & Gilani, 2021 之論文)
COVID-19至今已經伴隨世界將近三年的時間,我們好似也開始習慣戴口罩的日子。從一開始的膽戰心驚,到現在不得不接受疫情所帶來的影響、不便。疫情除了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呢?

疫情大流行期間,存在性焦慮的盛行率好高!

疫情帶來的威脅,不只是生活上處處不方便,更多的可能讓人感覺到對於死亡的焦慮,以及對失去的恐懼。因此,這裡要介紹的是以存在主義的觀點,來看待人們焦慮的感受。存在主義是一種哲學思想,以自身意識到「我」的存在為中心,來探討人類的生存、幸福和責任的意義。
存在性焦慮 (existential anxiety) 圍繞在對於生活和死亡的極端焦慮。當面臨強烈的壓力或失去安全感,並且資源不足時,存在性焦慮會變得更加突出。Tillich 學者將存在性焦慮分為三個面向,每個面向都有兩種不同的擔憂,分別為「相對擔憂」和「極端擔憂」:
  1. 對命運和死亡的焦慮
  • 命運 (fate) 的焦慮是相對擔憂,是對於掌握命運的渴望,但是人們永遠無法實現。
  • 死亡 (death) 的焦慮是極端擔憂,因為它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終點,且無法控制。
2. 空虛和無意義
  • 空虛 (emptiness) 是相對擔憂,對於自身的信仰失去信心的擔心。
  • 無意義 (meaningless) 則是極端擔憂,擔心生命可能最終沒有明確的目的。
3. 罪咎和譴責
  • 罪咎 (guilt) 是相對擔憂,擔心自己沒有達到自己的標準。
  • 譴責 (condemnation) 則是極端擔憂,擔心自己最終沒有達成普遍的標準。

什麼樣的人,會有更高的存在性焦慮?

當人們面臨痛苦或生命中的掙扎時,這些存在性焦慮會鑽進你的思想,並定居在此。也因此面臨壓力時,存在性焦慮會增加。研究發現,有心理疾病診斷以及認為自己應該看身心科的受試者,有較高的存在性焦慮。
此外,除了無意義 (meaningless),其他項目都有超過 50% 的人認為自己有這些傾向。這表示每個人或多或少在某些時刻需要幫助,當人們面臨壓力時,皆可能出現存在性焦慮的困擾。尤其在傳染病大流行時,更應該正視這個問題。除了罪咎和譴責,另外兩個面向的相對擔憂比極端擔憂有更高的盛行率,這可能是因為日常生活中更容易面臨相對擔憂的情境。

COVID-19 引起的壓力不會影響人們的存在性焦慮?

為了測量人們與 COVID-19 有關的壓力,學者篩選出那些「在 COVID-19 流行後,開始認為自己需要看身心科」的受試者,作為受到疫情影響的高度壓力者。然而,相較於其他人,那些因 COVID-19 產生壓力的受試者,並沒有更高的存在性焦慮。研究作者認為,這可能是在進行這項研究時,該地區的陽性個案數量相當少,且多數人都沒有症狀,所以COVID-19 對人們的威脅可能已經大大降低。
由於 COVID-19 直至今日仍影響著所有人,與之相關的研究也不斷推陳出新,我們在閱讀這些研究結果時,仍然要抱持著開放的態度,切勿因為單一研究結果下定論。但這篇研究也帶來了好消息,也許人們受到 COVID-19 的影響越來越小,並且繼續在自己的生活軌道上慢慢努力著。

參考文獻

Ain, S. N. & Gilani, S. N. A. (2021). Existential anxiety amid COVID-19 pandemic in Kashmir: A cross-sectional study.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31;10(1):184. doi: 10.4103/jehp.jehp_1102_20.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是正在就讀臨床心理研究所的學生,希望將自己對心理學的愛,透過撰寫文章的方式分享給讀者。期待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看見自己的需求,為生活帶來一些正向的改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覺得父母的偏心是不可避免的嗎?長大成人的你,是不是能夠釋懷父母的差別待遇呢?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偏心時的感受,以及這些負面的感受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吧!
青春期是一個人快速轉變的時期,無論是生理或心理,都正在經歷一場「風暴式」的變化。因此,青少年也比較容易在各方面出現潛在的危機;但是,青春期也會為青少年帶來有利的改變。
深受拖延之苦的你,參加為期五週的訓練,便能大幅減少課業、日常的拖延情形!
生活中,總有許多壓力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例如明天的考試、主持一場會議、人際交往的眉眉角角,都可能成為壓力的來源。對於明天即將到來的壓力事件,可能讓你緊張得睡不著覺;但是長期的壓力,也會一點一滴地影響每天的睡眠品質喔!
你喜歡與陌生人交談嗎?會不會認為自己與陌生人的談話技巧很差呢?本文將介紹為何人們難以與陌生人交談,以及改善的方法。對此議題感興趣的人,一起看下去吧~
我們經常在戲劇或音樂作品中看到「恨」這個字眼,又或者身邊也有讓你恨得牙癢癢的人、群體。但你是否想過這個感受究竟為何?又為什麼要存在?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恨,會不會更加美好呢?
你覺得父母的偏心是不可避免的嗎?長大成人的你,是不是能夠釋懷父母的差別待遇呢?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偏心時的感受,以及這些負面的感受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吧!
青春期是一個人快速轉變的時期,無論是生理或心理,都正在經歷一場「風暴式」的變化。因此,青少年也比較容易在各方面出現潛在的危機;但是,青春期也會為青少年帶來有利的改變。
深受拖延之苦的你,參加為期五週的訓練,便能大幅減少課業、日常的拖延情形!
生活中,總有許多壓力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例如明天的考試、主持一場會議、人際交往的眉眉角角,都可能成為壓力的來源。對於明天即將到來的壓力事件,可能讓你緊張得睡不著覺;但是長期的壓力,也會一點一滴地影響每天的睡眠品質喔!
你喜歡與陌生人交談嗎?會不會認為自己與陌生人的談話技巧很差呢?本文將介紹為何人們難以與陌生人交談,以及改善的方法。對此議題感興趣的人,一起看下去吧~
我們經常在戲劇或音樂作品中看到「恨」這個字眼,又或者身邊也有讓你恨得牙癢癢的人、群體。但你是否想過這個感受究竟為何?又為什麼要存在?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恨,會不會更加美好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長新冠增加情緒障礙風險 長新冠確實還是跟神經精神情緒的疾病,息息相關。許多相關的大型研究,都指出新冠比起其他呼吸道疾病,諸如流感之類,更會影響病人的神經與精神心情預後。其中Lancet的23萬多人的大型資料庫研究指出,在新冠後六個月的追蹤,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有情緒障礙求診,其中有8.63%的個案是
人的情緒反應大略有喜(好大喜功,強烈榮譽感,高欲求)、怒(容易被激怒,富有正義感)、哀(憂鬱,無助)、懼(焦慮,個性敏感)、憫(同情心)。除了喜與憫這兩種感覺讓我們感覺舒服平順外,另外的怒哀懼,都會讓我們覺得痛苦不舒服。雖然有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沒有明白指出它們和存在主義有密切關係,但我是覺得情緒反應
Thumbnail
 處於2023年的後疫情時代,若問問大家這幾年最核心的感受是什麼,「不安」是相當常見的情緒,而不安的感受常參雜著焦躁、擔憂、恐懼、緊迫等,時時刻刻啃嚙身心。因此,在持續追求心理健康的同時,我們值得率先照顧自己的「不安」。
Thumbnail
焦慮症患者的恐懼通常與對於未知、不確定的事物或情況的擔憂和恐懼有關,這可能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Thumbnail
文章提到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長新冠。介紹了這些後遺症的症狀和影響,並提到了美國研究團隊針對長新冠患者的調查結果。建議了轉至身心科接受更詳細的評估及調整,以及訪問康舟官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Thumbnail
焦慮是一種我們意識到悲慘未來的恐怖,認為平靜可能會被打破的那種心理的不安全感與壓力感。我們會感到不安、某種危險、心慌、坐不住、壓力,忍不住的猜測可能的情況、不斷試圖拼湊線索、尋找讓自己安定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不安全感,源於「意識到」,這代表著危機與悲慘未來並不一定真實存在,而是我們「認為存在」。
Thumbnail
文章內容探討了人們在社交環境中面對焦慮的原因,提出自我瞭解和環境的重要性。針對新冠疫情後的容貌焦慮進行了討論,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歷和看法。
這個世代充斥著無以名狀的焦慮,以各種型態存在在我們周圍。關於這焦慮是怎麼來的,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心理學家,上班族,學生,大概就算是上流社會也有自己的焦慮。在這裡我想試著討論的是,我們能如何面對這樣的焦慮,是否可以有除了靈性以外的作法。而我之所以想討論,也是因為我本身也深受所苦。 我沒有任何
Thumbnail
所謂厭離輪迴,說直白點就是「厭離持續存在的狀態」,解脫就是「存在狀態的止息」。這也參照到存在主義治療的「存在焦慮」。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長新冠增加情緒障礙風險 長新冠確實還是跟神經精神情緒的疾病,息息相關。許多相關的大型研究,都指出新冠比起其他呼吸道疾病,諸如流感之類,更會影響病人的神經與精神心情預後。其中Lancet的23萬多人的大型資料庫研究指出,在新冠後六個月的追蹤,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有情緒障礙求診,其中有8.63%的個案是
人的情緒反應大略有喜(好大喜功,強烈榮譽感,高欲求)、怒(容易被激怒,富有正義感)、哀(憂鬱,無助)、懼(焦慮,個性敏感)、憫(同情心)。除了喜與憫這兩種感覺讓我們感覺舒服平順外,另外的怒哀懼,都會讓我們覺得痛苦不舒服。雖然有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沒有明白指出它們和存在主義有密切關係,但我是覺得情緒反應
Thumbnail
 處於2023年的後疫情時代,若問問大家這幾年最核心的感受是什麼,「不安」是相當常見的情緒,而不安的感受常參雜著焦躁、擔憂、恐懼、緊迫等,時時刻刻啃嚙身心。因此,在持續追求心理健康的同時,我們值得率先照顧自己的「不安」。
Thumbnail
焦慮症患者的恐懼通常與對於未知、不確定的事物或情況的擔憂和恐懼有關,這可能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Thumbnail
文章提到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長新冠。介紹了這些後遺症的症狀和影響,並提到了美國研究團隊針對長新冠患者的調查結果。建議了轉至身心科接受更詳細的評估及調整,以及訪問康舟官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Thumbnail
焦慮是一種我們意識到悲慘未來的恐怖,認為平靜可能會被打破的那種心理的不安全感與壓力感。我們會感到不安、某種危險、心慌、坐不住、壓力,忍不住的猜測可能的情況、不斷試圖拼湊線索、尋找讓自己安定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不安全感,源於「意識到」,這代表著危機與悲慘未來並不一定真實存在,而是我們「認為存在」。
Thumbnail
文章內容探討了人們在社交環境中面對焦慮的原因,提出自我瞭解和環境的重要性。針對新冠疫情後的容貌焦慮進行了討論,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歷和看法。
這個世代充斥著無以名狀的焦慮,以各種型態存在在我們周圍。關於這焦慮是怎麼來的,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心理學家,上班族,學生,大概就算是上流社會也有自己的焦慮。在這裡我想試著討論的是,我們能如何面對這樣的焦慮,是否可以有除了靈性以外的作法。而我之所以想討論,也是因為我本身也深受所苦。 我沒有任何
Thumbnail
所謂厭離輪迴,說直白點就是「厭離持續存在的狀態」,解脫就是「存在狀態的止息」。這也參照到存在主義治療的「存在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