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陪伴了我們將近三年的時間,焦慮有隨著時間下降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章之研究結果引用自 Ain & Gilani, 2021 之論文)
COVID-19至今已經伴隨世界將近三年的時間,我們好似也開始習慣戴口罩的日子。從一開始的膽戰心驚,到現在不得不接受疫情所帶來的影響、不便。疫情除了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呢?

疫情大流行期間,存在性焦慮的盛行率好高!

疫情帶來的威脅,不只是生活上處處不方便,更多的可能讓人感覺到對於死亡的焦慮,以及對失去的恐懼。因此,這裡要介紹的是以存在主義的觀點,來看待人們焦慮的感受。存在主義是一種哲學思想,以自身意識到「我」的存在為中心,來探討人類的生存、幸福和責任的意義。
存在性焦慮 (existential anxiety) 圍繞在對於生活和死亡的極端焦慮。當面臨強烈的壓力或失去安全感,並且資源不足時,存在性焦慮會變得更加突出。Tillich 學者將存在性焦慮分為三個面向,每個面向都有兩種不同的擔憂,分別為「相對擔憂」和「極端擔憂」:
  1. 對命運和死亡的焦慮
  • 命運 (fate) 的焦慮是相對擔憂,是對於掌握命運的渴望,但是人們永遠無法實現。
  • 死亡 (death) 的焦慮是極端擔憂,因為它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終點,且無法控制。
2. 空虛和無意義
  • 空虛 (emptiness) 是相對擔憂,對於自身的信仰失去信心的擔心。
  • 無意義 (meaningless) 則是極端擔憂,擔心生命可能最終沒有明確的目的。
3. 罪咎和譴責
  • 罪咎 (guilt) 是相對擔憂,擔心自己沒有達到自己的標準。
  • 譴責 (condemnation) 則是極端擔憂,擔心自己最終沒有達成普遍的標準。

什麼樣的人,會有更高的存在性焦慮?

當人們面臨痛苦或生命中的掙扎時,這些存在性焦慮會鑽進你的思想,並定居在此。也因此面臨壓力時,存在性焦慮會增加。研究發現,有心理疾病診斷以及認為自己應該看身心科的受試者,有較高的存在性焦慮。
此外,除了無意義 (meaningless),其他項目都有超過 50% 的人認為自己有這些傾向。這表示每個人或多或少在某些時刻需要幫助,當人們面臨壓力時,皆可能出現存在性焦慮的困擾。尤其在傳染病大流行時,更應該正視這個問題。除了罪咎和譴責,另外兩個面向的相對擔憂比極端擔憂有更高的盛行率,這可能是因為日常生活中更容易面臨相對擔憂的情境。

COVID-19 引起的壓力不會影響人們的存在性焦慮?

為了測量人們與 COVID-19 有關的壓力,學者篩選出那些「在 COVID-19 流行後,開始認為自己需要看身心科」的受試者,作為受到疫情影響的高度壓力者。然而,相較於其他人,那些因 COVID-19 產生壓力的受試者,並沒有更高的存在性焦慮。研究作者認為,這可能是在進行這項研究時,該地區的陽性個案數量相當少,且多數人都沒有症狀,所以COVID-19 對人們的威脅可能已經大大降低。
由於 COVID-19 直至今日仍影響著所有人,與之相關的研究也不斷推陳出新,我們在閱讀這些研究結果時,仍然要抱持著開放的態度,切勿因為單一研究結果下定論。但這篇研究也帶來了好消息,也許人們受到 COVID-19 的影響越來越小,並且繼續在自己的生活軌道上慢慢努力著。

參考文獻

Ain, S. N. & Gilani, S. N. A. (2021). Existential anxiety amid COVID-19 pandemic in Kashmir: A cross-sectional study.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31;10(1):184. doi: 10.4103/jehp.jehp_1102_20.
我是正在就讀臨床心理研究所的學生,希望將自己對心理學的愛,透過撰寫文章的方式分享給讀者。期待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看見自己的需求,為生活帶來一些正向的改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覺得父母的偏心是不可避免的嗎?長大成人的你,是不是能夠釋懷父母的差別待遇呢?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偏心時的感受,以及這些負面的感受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吧!
青春期是一個人快速轉變的時期,無論是生理或心理,都正在經歷一場「風暴式」的變化。因此,青少年也比較容易在各方面出現潛在的危機;但是,青春期也會為青少年帶來有利的改變。
深受拖延之苦的你,參加為期五週的訓練,便能大幅減少課業、日常的拖延情形!
生活中,總有許多壓力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例如明天的考試、主持一場會議、人際交往的眉眉角角,都可能成為壓力的來源。對於明天即將到來的壓力事件,可能讓你緊張得睡不著覺;但是長期的壓力,也會一點一滴地影響每天的睡眠品質喔!
你喜歡與陌生人交談嗎?會不會認為自己與陌生人的談話技巧很差呢?本文將介紹為何人們難以與陌生人交談,以及改善的方法。對此議題感興趣的人,一起看下去吧~
我們經常在戲劇或音樂作品中看到「恨」這個字眼,又或者身邊也有讓你恨得牙癢癢的人、群體。但你是否想過這個感受究竟為何?又為什麼要存在?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恨,會不會更加美好呢?
你覺得父母的偏心是不可避免的嗎?長大成人的你,是不是能夠釋懷父母的差別待遇呢?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偏心時的感受,以及這些負面的感受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吧!
青春期是一個人快速轉變的時期,無論是生理或心理,都正在經歷一場「風暴式」的變化。因此,青少年也比較容易在各方面出現潛在的危機;但是,青春期也會為青少年帶來有利的改變。
深受拖延之苦的你,參加為期五週的訓練,便能大幅減少課業、日常的拖延情形!
生活中,總有許多壓力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例如明天的考試、主持一場會議、人際交往的眉眉角角,都可能成為壓力的來源。對於明天即將到來的壓力事件,可能讓你緊張得睡不著覺;但是長期的壓力,也會一點一滴地影響每天的睡眠品質喔!
你喜歡與陌生人交談嗎?會不會認為自己與陌生人的談話技巧很差呢?本文將介紹為何人們難以與陌生人交談,以及改善的方法。對此議題感興趣的人,一起看下去吧~
我們經常在戲劇或音樂作品中看到「恨」這個字眼,又或者身邊也有讓你恨得牙癢癢的人、群體。但你是否想過這個感受究竟為何?又為什麼要存在?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恨,會不會更加美好呢?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上一集我們分享了疫情期間興起的線上運動課程和實體課程的差異,點 這邊 看 這一次要來討論皮拉提斯對於確診後的康復訓練是否有所幫助?或者針對確診痊癒後出現的長新冠症狀能否改善呢?   (圖片出處:衛生福利部)   世界衛生組織在2021年公佈的官方聲明中,將新冠肺炎後遺症,又稱新冠長期症狀定
2020年初疫情爆發至今,不知不覺已過了3年。 疫情期間許多人的生活都有了改變,線上課程的興起,讓我們的運動模式多了一個新的選項~ 一兩年前叁角教室也開設了許多線上的課程的,不知道當時大家是否也有一起參與呢?   (圖片出處:https://blog.zoom.us/best-practic
Thumbnail
訂車票、訂房、旅平險、買網路、到實際登日後的觀察,詳細介紹了疫情後日本旅遊的注意事項和新型態,還分享了許多實用的旅遊小技巧。
Thumbnail
突然搶到機票,11天後出發。情況緊急,各種規劃都變得好混亂,明明是打算悠閒度假的啊啊啊~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最近在Netflix上線的同志影集《中年失戀日記》,當初完全是因為主角是我很喜歡的演員Neil Patrick Harris而把他加入到片單當中,沒想到看了後滿喜歡他的節奏,以及忠實地表達出了失戀時不斷在掙扎、走出與被拉回去之間循環的過程。這次的中年失戀日記評價就要來聊聊我為什麼喜歡這部作品囉
Thumbnail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蘇東坡 閱讀本文的你,以下我想跟你分享一些小故事,希望有助於你學習一些安頓身心的方法。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遠離一切不健康的事物,不論是飲食、人物、事情抑或環境,我遠離拖累我、讓我背離真實自我的一切。—卓別林<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4-4-4呼吸法
Thumbnail
我是自學生,脫離學校、沒有社群支持的生活總是讓我搖搖欲墜。 勇於跳脫體制,現實卻並不美好 自學期間的一切都是自己規劃的,少了課本、少了導師、少了能夠每天都見得到面的同學,生活起來格外自由,但也意味著得承受相對大的風險。 積極尋求生活解方,偶遇教練服務 安定、自在的服務過程 「這是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疫情究竟是疏離還是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是試讀完《大疫年代十日談》後,心裡浮現的疑問。這裡面的故事,有些地方輕快,有些地方則相當沈重。疫情雖然帶來不少痛苦、失望和落寞,但我們從中卻可以看到,疫情其實也是一個新的契機,讓我們去重新面對彼此的關係,並發現與人互動的珍貴。
Thumbnail
七年,我不確定這個魔鬼數字,到底毀了多少人的慣性日常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上一集我們分享了疫情期間興起的線上運動課程和實體課程的差異,點 這邊 看 這一次要來討論皮拉提斯對於確診後的康復訓練是否有所幫助?或者針對確診痊癒後出現的長新冠症狀能否改善呢?   (圖片出處:衛生福利部)   世界衛生組織在2021年公佈的官方聲明中,將新冠肺炎後遺症,又稱新冠長期症狀定
2020年初疫情爆發至今,不知不覺已過了3年。 疫情期間許多人的生活都有了改變,線上課程的興起,讓我們的運動模式多了一個新的選項~ 一兩年前叁角教室也開設了許多線上的課程的,不知道當時大家是否也有一起參與呢?   (圖片出處:https://blog.zoom.us/best-practic
Thumbnail
訂車票、訂房、旅平險、買網路、到實際登日後的觀察,詳細介紹了疫情後日本旅遊的注意事項和新型態,還分享了許多實用的旅遊小技巧。
Thumbnail
突然搶到機票,11天後出發。情況緊急,各種規劃都變得好混亂,明明是打算悠閒度假的啊啊啊~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最近在Netflix上線的同志影集《中年失戀日記》,當初完全是因為主角是我很喜歡的演員Neil Patrick Harris而把他加入到片單當中,沒想到看了後滿喜歡他的節奏,以及忠實地表達出了失戀時不斷在掙扎、走出與被拉回去之間循環的過程。這次的中年失戀日記評價就要來聊聊我為什麼喜歡這部作品囉
Thumbnail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蘇東坡 閱讀本文的你,以下我想跟你分享一些小故事,希望有助於你學習一些安頓身心的方法。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遠離一切不健康的事物,不論是飲食、人物、事情抑或環境,我遠離拖累我、讓我背離真實自我的一切。—卓別林<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4-4-4呼吸法
Thumbnail
我是自學生,脫離學校、沒有社群支持的生活總是讓我搖搖欲墜。 勇於跳脫體制,現實卻並不美好 自學期間的一切都是自己規劃的,少了課本、少了導師、少了能夠每天都見得到面的同學,生活起來格外自由,但也意味著得承受相對大的風險。 積極尋求生活解方,偶遇教練服務 安定、自在的服務過程 「這是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疫情究竟是疏離還是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是試讀完《大疫年代十日談》後,心裡浮現的疑問。這裡面的故事,有些地方輕快,有些地方則相當沈重。疫情雖然帶來不少痛苦、失望和落寞,但我們從中卻可以看到,疫情其實也是一個新的契機,讓我們去重新面對彼此的關係,並發現與人互動的珍貴。
Thumbnail
七年,我不確定這個魔鬼數字,到底毀了多少人的慣性日常